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小貓釣魚語文教學反思

小貓釣魚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34K 次

篇一:《小貓釣魚》教學反思

小貓釣魚語文教學反思

《小貓釣魚》教學反思 小貓釣魚是一篇童話故事,通過這則小故事,告訴我們做事不要三心二意,只有一心一意去做,才能把事情做好,爲了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特對此課進行如下教學反思。

一、成功之處

在本課教學中,我把更多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孩子,改變了以往的一言堂教學,首先我設計了自讀課文,提出下列要求:

1、把每個字的字音讀準確,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2、注意帶有一得詞中一的聲調變化,注意多音字着的讀音。

3、標出自由段。

4、找出文章中除了小貓,老貓和魚之外的小動物,在字的下邊點上小圓點。

5、畫出老貓對小貓說的話。

學生自己讀要求,然後逐一解決。在檢驗成果中,第一環節讓學生自主識記本課的生字。通過多種形式學生很快便記下了這些生字。特別是生字刻的教學,我採用熟字孩來識字,我將做成課件,學生一目瞭然。條和放中反文和折文的區別,使學生興趣高昂。

然後我從老貓對小貓說的話入手,從哪裏看出小貓的三心二意,讓學生自己讀文,自己感悟。給學生自己感悟文本的的機會。深刻體會三心二意什麼也做不好。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積極性很高。把更多的時間留給了學生。學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教師在適時的引領,如果小貓和老貓再次來到河邊,小貓又會如何去做。孩子們和自己的同學討論得非常熱烈,在彙報時孩子們的語言幾近完美,讓我折服,我深切地體會到了孩子們真正走進文本,和文本對話,和情景對話,孩子們的思維大門被打開,他們有話說,想說,願說。課堂上改變了一堂冷的場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們只有對他們感興趣的東西才願意去學,而且他們個個學的非常認真,孩子們在形容小貓沒釣到魚的心情時傷心、難過、後悔等詞語疊出不窮。讓我們感到思想的火花,而且全文的重點、難點都不攻自破,真的是事半功倍。要將這種學習氛圍發揚下去。

二、存在的不足

在給字組詞並說話的環節,有個學生給着組詞着火,並造句我家着火了。當時由於時間緊,沒有對其進行防火知識的教育是一個疏忽。老師會在今後的教學中吸取教訓,語文本身就存在人文性,必須對其進行人文教育。更何況如此好的機會比單開一次防火會議更深入孩子們的心。

三、學生創新

在本節的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們體現了樂學,愛學,就連班裏最不愛學習的孩子也參與其中,忙得不亦樂乎,如此的課堂、如此的時機,怎能不叫人欣慰。孩子們對小貓接受老貓批評後,形容小貓心情時,更能恰如其分,甚至說了後悔,老師適時讚賞,對這個孩子來說,今後會更加樂於參與其中,是對其價值的肯定。

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讓我從中認識了自我,以便在今後的教學中更能揚長避短,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篇二:小貓釣魚教學反思

《小貓釣魚》教學反思

《小貓釣魚》是湘版小學音樂三年級上冊第八課的教材。本課以《小貓釣魚》這個兒童耳熟能詳的寓言故事爲情境主題,安排了音樂童話劇表演。新《課程標準》在其基本理念中明確指出:“音樂教學的綜合包括音樂教學不同領域之間的綜合;音樂與舞蹈、戲劇、影視、美術等姊妹藝術的綜合;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綜合。”音樂童話劇表演是根據《音樂課程標準》新拓展的內容。這一教學內容有別於根據歌詞編動作而進行歌表演的形式,它有情節、情緒的對比與變化,又有不同角色之間的情感交流。它是以音樂爲主線的綜合藝術實踐,有助於學生更深刻地理解音樂。

本課我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本課教學,學生能夠用活潑歡快的聲音學會演唱《小貓釣魚》;積極參與音樂童話劇表演活動並從中得到樂趣和教益;個別小組能富有創意地自編劇情,進行創造性的表演。

在學完《小貓釣魚》這首敘事歌曲後,我向同學們建議:“我們來排個音樂童話劇吧!我們也來噹噹小演員,演演可愛的小花貓和漂亮的蝴蝶,怎麼樣?”我的提議得到了全班同學的一致通過。於是我簡單地向他們介紹了完成一部音樂劇的幾個重要因素,讓各個劇組明白,首先主編設計劇情及臺詞,將演員進行角色的分配,導演組織演員進行排練,還要製作、完成相應的道具及場景。在排練過程中,有幾個調皮搗蛋的學生到處亂跑,嚴重影響了本組及其他組的排練。到了彙報表演的時候了,全班的四個劇組輪流上臺表演,可他們都如出一轍:劇組的表演沒有任何臺詞,只用《小貓釣魚》這首歌串下了整個演出,在演唱的過程中配上相應角色的表演。歌曲《小貓釣魚》學完後,我安排同學們分小組進行音樂童話劇《小貓釣魚》的排練與表演,同學們很興奮。在導演的安排下,主編編寫劇情和臺詞,導演按照小組成員的特點分配角色,有的組不僅有小花貓、貓媽媽等必備角色,還增加了花、草及其他的小動物,使整個舞臺更活躍、更豐滿。在營造寬鬆、自由氛圍的同時,我也對同學們的活動範圍做了規定,要求一定不能離開本劇組的範圍,以保證各個劇組排練的順利進行。開始排練了,我走進各個劇組觀摩,指導他們舞臺的分佈,鼓勵他們自編劇情,進行創造性表演。各個劇組的導演都顯現出了不錯的組織協調能力,儘量讓各個成員都能有所表現。同學們也有着極高的參與熱情,在活動中積極配合導演,和組員團結協作。彙報表演時,各個劇組都拿出了各自的成果,也都各有特色。第一組的表演中,他們創作了貓媽媽和其他小動物教育小花貓的情節,自創了很多富有教育性的臺詞。第二組的小花貓表演得非常生動,不僅表情惟妙惟肖,動作更是滑稽可愛。第三組的道具做得非常好,不僅做了幾個小水桶,小貓及蜻蜓、蝴蝶的頭飾更是形象、漂亮。第四組在表演後增加了向同學們講道理的環節,對這個音樂童話劇做了一個很好的總結。

主要問題:

1、在音樂劇的排練之前,學生缺乏對音樂劇的感性認識,沒能抓住音樂童話劇的幾個要素進行表現。

2、個別學生沒能參與小組的表演,對小組活動不夠熱心。

改進措施:

音樂劇教學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鼓勵每個學生積極參與,特別對於那些學困生和調皮的學生更要多鼓勵,使他們能專心、認真地參與音樂劇表演實踐活動,增強自信心,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發揮表演才能。教師要利用多媒體資料,使學生通過觀摩,瞭解音樂劇的構成。在排練過程中,讓學生充分自主地探索、交流、學習,鼓勵學生髮揮想像,大膽創造,爲學生營造一種輕鬆、自然、活潑的學習氛圍。

這節課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讓我看到了音樂童話劇表演實踐的意義和價值:

1、在本次的音樂童話劇表演實踐中,大部分同學都積極地參與,能在表演中用活潑歡快的聲音演唱《小貓釣魚》,並在實踐中得到了樂趣和教育,個別小組能進行創造性的表演,較好地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2、表演音樂童話劇符合兒童的性格特點,吸引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培養他們的音樂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兒童具有模仿能力強、情感外顯、活潑好動、愛表現等特點,音樂童話劇表演比傳統音樂課給予了學生更多的活動空間,參與音樂童話劇表演正符合他們的心理需要,給他們充分展示自身優點的機會。

3、表演音樂童話劇真正實現了“面向全體”及“個性化教學”。音樂童話劇教學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每個學生積極參與,無論是優生還是後進生,都能在音樂童話劇表演中找到合適自己的位置,並在表演中發揮自己個性化的特長,真正做到“個性張揚”。

4、表演音樂劇能充分挖掘師生的創造潛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創造是音樂發展的根本動力,是音樂教育功能和價值的重要體現。音樂創造因其強烈而清晰的個性特徵而充滿魅力。在音樂劇的排練過程中,無論是劇本的編寫還是臺詞的設計,又或者是舞美的製作等等,無不體現師生,尤其是學生的創造智慧及動手實踐能力。

5、表演音樂童話劇能使學生充分感受到參加集體活動的快樂,體會個人與集體的關係,學會恰當地表現自己,增強與他人合作的能力,逐漸形成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隨着知識經濟新時代的開創,我們的國家需要大批的高素質的具有豐富的人類情感、良好的人生態度、能善於與他人合作的一代新人。音樂童話劇

的教學中活動形式多樣,劇情內容豐富多彩,在教學中化“坐”爲“動”,在“動”中求“學”,讓學生在表演中人人蔘與、個個參加,發揮每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發展學生的健全人格、高尚情操、開拓創新、合作精神,使教學寓教於樂,學生知情達理。

音樂劇表演是小學音樂教育改革中一個非常可行,具有創新意義的嘗試。而如何讓音樂劇走進課堂,更好地實施音樂劇教學,使音樂劇表演成爲培養學生多元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指導學生進行藝術實踐的突破口,而需要教師創造寬鬆、自由的'環境加上適當的指導和積極的鼓勵,讓學生在自導、自編、自演、自評的學習中,不斷提高音樂、藝術綜合實踐能力,創新、創造能力,增加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併爲學生更深入地學習音樂打下良好基礎。

篇三:小貓釣魚 教學反思

《小貓釣魚》教學反思

房金妹

本節課,通過“藉助小貓釣魚”的有趣情境,呈現一組連環畫,使學生直觀形象地看到變化過程.教師在這裏注意聯繫學生的兒童心理特點,通過學生喜歡的講故事的形式,豐富學生的感性積累,發展學生的數感。學生之間的評價也很重要,在學生評價中,教師有意識的進行引導,讓學生可以看到其他同學的優點,引導學生正確的進行互評。讓學生觀察圖,找出“0”讓學生說說“0”的含義,從而明確“0” 讓學生不僅可以表示沒有,還可以表示其他的含義.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直觀體會“0”的實際含義。教師鼓勵學生算法的多樣性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引導學生進行討論與交流,培養學生良好的思考習慣和合作意識。教師讓學生初步感知“0”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注意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從中感受到生活中到處有數學,增強了學生對數學的體驗和認識。

篇四:小貓釣魚教學反思

《小貓釣魚》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8—9頁的內容,本課時的主要內容是0的含義和0的書寫,教材通過設計“小貓釣魚”的>故事情境,展現從無到有的變化過程,讓學生直觀形象地體會到“沒有”可以用0表示,引出0的認識,然後進行0的書寫教學,最後要求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討論“0”還可以表示什麼。

對於這節課,我感覺在課堂的導入和新授兩個環節中學生的思維還是很活躍的,參與積極性比較高,對此我有如下幾點啓發。

一、創設學生感興趣的生活情境。

記得一位數學家曾說過:“喜歡和好奇心比什麼都重要。”>數學教學活動應該成爲喜歡和好奇心的源泉。六七歲的孩子,剛走進學校開始學習文化知識,還沉浸在童話故事的世界裏。腦袋裏想象着小動物們的活動。他們很愛聽大人給他們講一些小動物的故事。故事我是這樣設計的,教學中我創設“小貓釣魚”的故事情境:“一天,多多、樂樂、平平和氣氣,四隻小花貓一起到河邊去釣魚,經過一上午的辛勤垂釣,他們各自揹着自己的勞動成果走在回家的路上,多多很開心,樂樂也很高興,平平也覺得還不錯,可是,氣氣卻是滿臉的不高興,爲什麼呢?”這樣以趣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被有趣的故事所吸引,全身心地投入到故事情節和問題中去,然後出示四隻小貓釣魚的成果,由同學們去數一數他們釣的魚的數量。“0的認識”自然引出。從講故事開頭,創設一種情景,再進行一組富有啓發性的提問來導入新課。故事講完了,孩子們還沉浸在故事裏,開動腦筋爲故事裏面的小動物想辦法解決困難,解答問題。小故事營造出了濃郁的課堂學習氣氛。

二、遊戲活動,促進學生鞏固知識,發展能力。

>心理學家艾裏康寧關於兒童主導活動發展階段的理論認爲,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正處於遊戲活動類型和學習活動類型期的轉化過程。遊戲活動具有啓真、啓善、啓美的功能,遊戲教學爲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讓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創設最佳環境。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身心潛能,省時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鍛鍊他們的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讓孩子們在遊戲和活動創設的環境中,掌握和鞏固所學知識。教學中,我設計了用鉛筆進行猜數的遊戲環節,例如:“老師一共有3支鉛筆,教師面向學生,將雙手和鉛筆放到身後,然後用左手向學生出示2枝鉛筆,請學生猜一猜。教師再次將雙手和所有鉛筆藏到身後,然後用左手向學生出示3枝鉛筆,請學生再猜。師:現在老師左手有幾枝鉛筆?(3枝)你們猜猜現在右手有幾枝?(0枝)師:現在老師左手有幾枝鉛筆?(0枝)你們猜猜現在右手有幾枝?(3枝)教師再次將雙手和所有鉛筆藏到身後,然後用左手向學生出示0枝鉛筆,請學生再猜。通過猜數遊戲讓學生進一步體會0作爲一個數,表示“沒有”的意思。遊戲中所隱藏的拆、分數的行爲,爲以後加減法的學習打下了伏筆。同時,猜測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培養了學生的數感。根據課堂教學的需要,適當運用遊戲和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符合小學生好奇、

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心理特點,能有效地防止課堂教學後期容易產生的注意力分散,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聯繫生活,把握學生的個人知識與直接經驗。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已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因此在揭示完0的第一個含義(表示什麼也沒有)後讓學生舉出一些在生活中0表示什麼也沒有的例子和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見到過0。發現學生對於0的認識是很豐富的,學生們說出了在很多地方看到過0,比如在公交車牌、手機上、書本上、電視裏等等地方看到過0,這足以說明我們的學生平時是很關注生活中的數的,數學課堂上教師要能及時肯定他們在生活中善於觀察的好習慣,培養學生有一雙“用數學視角觀察世界的眼睛”。

四、注重教學形式的多樣化。

課堂中,我採用了2人小組合作學習,與>同桌講講“悄悄話”,同桌互相說一說在生活中見到的0,和它表示什麼含義。做到人人都有機會講,從而得到鍛鍊。

五、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課堂常規

教學中我想應該通過評價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堂行爲習慣,採用更多的評價方式,如通過表情(如微笑)、手勢、肢體語言、小獎品等多種形式表揚或提醒學生,控制課堂教學。

針對小學一年級的學生的認知特點和他們天真浪漫,愛說愛動,及對自己的行爲約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性。我認爲一年級的課堂關鍵在於採取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孩子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如果老師能夠讓孩子們一上學就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小培養起他們的強烈的求知慾、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學習習慣,對孩子們來說,將受益匪淺。

以上是我對於本節課的幾點反思。作爲一名新人,教學上還存在很多不足,希望各位同行前輩能多多給我指導,希望自己能夠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