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抱璞泣血的成語典故

抱璞泣血的成語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W 次

春秋時,楚國的卞和在深山中得到一塊很好的璞玉,就拿去獻給楚厲王。厲王讓玉工驗看真假,玉工不屑一顧地看了看說:“是塊石頭。”厲王認爲這是故意欺君,便處卞和以刖刑,砍去了他的左腳。厲王死後,武王即位。卞和又把這塊璞玉獻給武王。武王讓玉工驗看,又被斷爲石頭。武王再次用刑,砍掉了卞和的右腳。卞和拿着無價之寶進獻國君,卻不被認識反而遭受天大的冤枉。他感到萬分的'痛心,就抱着那塊璞玉坐在楚山之下傷心慟哭,一連哭了三天三夜,淚流乾了,接着流出來的是血。武王死後,文王即位,派人詢問他哭泣的原因。卞和說: “我不是爲受了刖刑而哭,我是哭寶玉被當做石頭。”文王另外派玉工琢理這塊璞,果然得到一塊寶玉,這就是歷史上相傳價值連城的和氏璧。

抱璞泣血的成語典故

後來便以“抱璞泣血”比喻因懷才不遇而悲傷,或以真才實學相報效反而遭受不白之冤。也作“抱玉泣血”。(見於《韓非子·和氏》)。

成語抱璞泣血解釋:比喻懷才不遇,傷心悲痛.出 處:漢· 東方朔《七諫·謬諫》:“和抱璞而 泣血兮,安得良工而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