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三峽文化》閱讀題目及答案

《三峽文化》閱讀題目及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1W 次

試題內容:

《三峽文化》閱讀題目及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目。

在我國長江中上游地區存在着一種具有悠久歷史傳承、相對穩定而又特徵鮮明的地域文化形態,這就是三峽文化:三峽文化是在區域特殊的地理、生態環境與人文氛圍中孕育、發展起來的:作爲連接長江流域上下游的咽喉要道,三峽是串接長江下游吳越文化、中游荊楚文化、上游巴蜀文化的人文走廊、信息交流渠道和物流通道,是中國東西部人類文化與信息交通的走廊要道。而峽江兩岸鬼斧神工的地理奇觀,雄、壯、險、奇的天然美景,又形成富有人文色彩的三峽百里畫廊,構成三峽山水文化的奇幻性、神祕性、浪漫性特徵。三峽盛產的鹽、丹資源,是古代社會重要的經濟資源,故人們以之爲中心,形成富有鹽丹資源文化特點的三峽文化與社會生活特色。由於山高峽急、嶺峻谷深,造成交通不便,當地民衆生存條件艱辛,性格耿直剽悍。三峽文化正是在這麼一種地理空間和生態環境中形成的地域性文化,是獨有的大河流域走廊文化、神祕山水文化和鹽丹資源文化的結合體。

從商周時期的巴族開始,三峽文化就在巴、楚、蜀等文化的交融中開始形成。自兩千多年前秦滅巴、蜀、楚,中原文化的融入,使三峽文化發展到新的階段,並在歷史發展中綿延不絕。明清以來,幾次由東向西的大規模移民,使三峽地區的民衆在人口、習俗、風尚、思想觀念上均發生了重要變化,其文化內涵也在不斷髮展。近代以來,三峽文化在與西方文化和國內其他區域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增加了許多新的因素,其內涵更加豐富多彩。但是幾千年來,由於獨特生態環境的影響,三峽文化中的基本文化內涵一直保持下來,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主線與傳統。

在三峽神祕山水間,雲遮霧罩,煙雨朦朧,霞蔚虹霓,常常給人奇幻、縹緲的感覺。源自三峽的巫文化、易理哲學與山水文學,均與這種奇幻、浪漫的山水文化有關。宋玉《神女賦》《高唐賦》,以“巫山雲雨’’爲題材而至今爲人思念;唐代詩人元稹《離思》“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將巫山雲比之滄海水,將霞蔚霓蒸的巫山雲雨誦到極致。正是三峽神祕、奇幻的山水,產生出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觀和濃郁深厚的人文特色,對於中國文化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另一方面,三峽的艱難險阻,萬丈狂濤,渦漩千迴百轉,驚心動魄,又使得詩人遊子望而生悲:在三峽的山水文學、易理哲學,乃至縴夫的川江號子之中,常常表現出那種悲愴之情。最典型而奇特的,是自古以來流傳甚多的三峽詠猿詩。如唐代詩人楊炯“山空夜猿嘯,徵客淚沾裳’’;高適“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元人趙孟頰“古今離恨拔難平,惆悵峽猿聲”等,皆借猿的悲嗚聲來抒發自己的人生感懷與境遇。因此,在三峽文化中,奇幻山水產生的.浪漫主義與萬丈狂濤、千迴百轉的驚心動魄共同組成了其人文情懷的特性,使浪漫性與沉鬱性、悲愴性同在。

(摘編自李禹階《走向明天的三峽文化》,有刪改)

8.下列關於三峽文化的形成與發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三峽文化是一種地域性文化,它的形成與發展離不開三峽地區特殊的地理、生態環境與人文氛圍。

B.三峽文化之所以具有鹽丹資源文化的特點,與三峽鹽、丹資源豐富,而人們又以鹽丹資源爲中心分不開。

C.三峽文化歷史悠久,向上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的巴族,它是在巴、楚、蜀等文化的交融中開始形成的。

D.三峽文化自開始形成起就不斷與其他文化碰撞、交融,但是幾千年來,它的基本文化內涵卻一直得到保持。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在巴、蜀、楚文化融合的基礎上形成的三峽文化具有悠久歷史傳承、相對穩定和特徵鮮明等三大特點。

B.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三峽地區惡劣的自然環境和生存條件,養育了當地民衆耿直剽悍的性格。

C.明清以來,三峽地區的民衆因爲移民而發生了幾次重要變化,但三峽文化仍保持了穩定的文化形態。

D.宋玉《神女賦》《高唐賦》中“巫山雲雨”的題材,與三峽神祕的山水帶給人奇幻、縹緲的感覺有關。

10.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如果沒有三峽雄、壯、險、奇的自然景觀,三峽山水文化中的奇幻性、神祕性、浪漫性特徵也就不復存在。

B.近代以來,三峽文化張開它的雙臂,與外來文化碰撞、交融,這使得三峽文化的內涵更加豐富多彩。

C.三峽神祕、奇幻的山水滋潤着詩人,唐代詩人元稹到了三峽以後,寫下了“曾經滄海難爲水”這樣的千古名句

D.三峽曾經使得詩人遊子望而生悲,比如,唐代詩人高適就借“巫峽啼猿”來抒發自己的人生遭際與胸懷。

試題答案:

8.D

9.C

1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