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設計優秀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設計優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3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設計優秀,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設計優秀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設計優秀1

(一)、指導思想: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爲主,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索精神,注重質疑問難與互相切磋;

2、注重學生的內心感受與自我體驗

3、培養學生語感,能夠初步領悟作品內涵

(二)、教學設計:

一、導入課文

有一首歌中唱到:“小小少年,沒有煩惱,隨着歲月,他的煩惱增加了……”這便是成長,有喜也有憂,有憧憬也有一絲絲擔心。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我們將邀請一些大作家爲我們講述成長的故事,今天走進我們課堂的是文學大師魯迅,他帶來的故事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二、快速閱讀課文,限時7分鐘(大約3500字)

三、合上書,快速回想課文內容,限時6分鐘

提問:

1、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內容?

2、課文提到了哪些地點?

3、百草園對於作者來講有什麼重要意義?

板書:樂園

四、分組討論:

爲什麼百草園是我的樂園,到底有什麼樂趣?2分鐘

五、用自己的話來總結。3分鐘

在百草園中有有趣的植物、有趣的動物組成了有趣的活動,可以幹有趣的事情,聽有趣的'故事,所以百草園是我的樂園。

六、提問:所有樂趣之中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一般學生會回答泥牆跟一帶,捕鳥。

爲什麼作者要把他們寫得如此詳細,又爲什麼能寫得如此詳細?

因爲這些給作者印象最深,感情最深,當作者充滿感情回憶起童年時,這一切便都栩栩如生的出現在眼前

小結:

“童年是夜空中偶然閃爍的星星,雖不十分耀眼,卻透漏着永恆的生命力。”

“童年是半空裏的風箏,整天飛行在嬉笑中。、”……

所以當魯迅一天天的長大,他不得不同他的樂園告別上學去了。我們可以想見一個小孩子被押解着,心不甘情不願的去上學的情形。他能適應得了學校生活嗎?(3分鐘)

七、快速閱讀“我”在三味書屋中的生活。(2分鐘)

百草園是我用回憶美化了的樂園,三味書屋卻是我生活了七年的學堂。

板書:學堂

八、小組討論:

1、這時的我與在百草園中的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對於生活的熱愛,大自然的熱愛,對於知識的追求,天真幼稚,歡樂,細緻的觀察生活,好奇心2分鐘

2、這時的“我”與在百草園中的生活的“我”和“我”的生活又有什麼不同之處?

生活比較枯燥,學習內容引不起興趣,老師不允許問課外的知識,原來的貪玩到現在的用心學習,有趣的故事到聽不懂的文章。對長媽媽的依戀到對老師的尊敬。

3、告別了童年的無憂無慮,魯迅開始有了自己的祕密。自己的煩惱,自己的思想與見解了,他爲什麼會有這些變化呢?他能夠逃避,不去上學嗎?

板書:成長。

4、什麼纔是真正的成長,是年齡的增大?是體重的增加,結合課文,說說你的見解。(3分鐘)

九、下面我們再一次認真看課文,請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10分鐘)

十、下面我們再回到課文中去,文章寫得非常美,我們大家找一個值得你學習的句子,模仿它寫一段話。(3分鐘)

十一、學了本文,在你印象中魯迅的童年與少年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活潑、天真、好奇、求知慾強等)在我們學過的《風箏》一課中,在我們看到的魯迅的照片中,他卻是一個很嚴肅的,甚至有點不近人情的感覺。那麼魯迅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的作業就是蒐集關於魯迅的文章、作品與資料,然後寫一篇《我眼中的魯迅》,時間是兩週。

板書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樂園、學堂

成長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設計優秀2

〖佈置預習〗

(1)查字典:給課文“預習提示”中和閱讀過程中的生字注音,連同課文註釋中的文字注音一起拼讀,並抄錄積累。

(2)閱讀理解課文中註釋的詞義,其他生詞查詞典解決,抄錄積累。

(3)指出本文的文體,作者及其稱號、著作,抄錄積累。

(4)通讀全文,熟讀課文第②段和第⑦段描寫:"捕鳥"過程的文字。

(5)以《我的樂園》爲題寫一段話,要求對身邊生活作細緻觀察,寫出自己的真實情感。

〖課堂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明確目標:

1、導入新課:先由上單元寫“家庭生活”引入學生另一個身邊生活“學校生活”,交代本單元學習的`就是“學校生活”,然後投影課本插頁中魯迅像,並強調魯迅作品在中國文學上的影響和在教材中的地位引入本課學習,板書課題。

2、明確課文的教學目標和本課時學習要點。

(二)預習檢查:

作爲本課的預習檢查,內容很重要:

一是通過檢查預習(1)、(2)、(3),教師幫助明確後,完成目標①;

二是檢查預習(5)時(注意省時)只作抽查,且主要記錄一二個同學習作中詞語的形容、動作的表述與文段總體意思一致和不一致的句子作課堂訓練時的範例,檢查不作評述。此外,檢查預習(4)主要是爲學生疏通閱讀障礙和強調課文重點文段。

(三)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結構:

提問:課文寫的是什麼時候的事?寫了哪幾個地方?作者喜歡哪一個地方?

討論:從題目上看,本文應分幾個部分?

[兩部分]

從百草園寫到三味書屋,在層次結構上中間怎樣處理?

[過渡]

學生討論明確後再讓學生找出文中的過渡段。

3、學習第②自然段:

讓學生在筆記本上抄寫全段,並舉例說明自己對文字的感悟,揣摩這段景物描寫的特點。討論完畢後可讓學生進行景物描寫特別是“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就有……”句式的仿寫,並在全班交流。

小結:詞語本身是有感情色彩的,要表達自己的感情,可以不直接說出來,藉助“抓住景物特徵,準確的形容”即能表情達意,無論是閱讀理解或作文表達,應深刻地體會這一點。

4、學習③—⑥段:

略講。先小結第②段"詞語形容景物美,喜歡百草園是‘樂園’;然後用談話法讓學生結合課文逐層明確:這一層寫故事——喜歡聽神祕的故事——長媽媽講的故事很神祕——很喜歡聽——百草園是“樂園”

5、學習⑦⑧兩段

在文中找出捕鳥過程的句子並上講臺演示捕鳥過程,再導入準確表述動作的學習。由於演示中,動作的準確表述很具體,易快速把握。在課堂上繼續安排仿寫練習,用至少5個動詞描寫一連串的動作或者一個遊戲的過程。

語言特點:準確的形容,準確的表述動作。

6、第一部分小結:從整部分層次結構上作簡單小結。

(四)、佈置課後練習作業:

1、背誦第二段。

2、百草園裏,作者學到了不少東西,也是學校生活。三味書屋直接寫了學校生活。試預習三味書屋部分,分別找出兩部分中"學習的環境、教課的先生、學習的內容,並加以對比,結合完成文後練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