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比尾巴》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比尾巴》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W 次

身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學反思《比尾巴》,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比尾巴》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比尾巴》1

我需要靈感,很多事情也都是在一瞬間捕捉到的。課堂中的很多更是在靈感中獲得的。 我聽過別人講《比尾巴》,正是因爲聽過,在打算講這課之前猶豫了很久。下定決心講這一課,是因爲我找到的媒體資料很美、很實用,它不僅會使我的課堂更生動,也能讓課文的理解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更會給孩子們帶來從未有過的感受,因爲在平時的教學中,孩子們接觸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機會太少了。

決定講課之前,我讓自己的大腦空白了很長一段時間,因爲我害怕自己受到影響,受到別人的束縛,走到聽過的這課的老路中去。雖然我聽的是市級的公開課《比尾巴》,但我也不想受到什麼影響,我要按照我自己理解的去詮釋這節課。於是腦子裏演繹的是多媒體課件中的內容,怎樣讓課件中內容與我的課堂內容結合的恰到好處,怎樣讓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學得愉快,能第一次面對全學校的老師不害怕不緊張……我發現自己顧及的竟然很多,最顧及的就是我能給孩子們什麼,這也是我每一節課中所顧及的。因爲工作了整整九年的我,深刻的認識到了一個爲人師者的責任,我從未像現在這樣會顧及到孩子們的感受,他們的成長時間令我羨慕,今天就是他們的昨天,我倍加珍惜。(似乎有些扯遠了。)

設計《比尾巴》這一課,我把教學目標定爲:

1、學會本課12個會認的字。認識兩個偏旁“八”字頭和“鳥”字旁。

2、讀課文,知道課文寫了幾種小動物,瞭解它們尾巴的特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問話的語氣,能試背課文。

4、養成喜愛小動物的感情,樹立自覺保護小動物意識。教學重難點是朗讀課文中的問句。

正是因爲有了這樣的教學目標,整節課的大概思路也就形成了:導入新課、識記生字、朗讀感悟、拓展延伸、總結全文。一切很自然的就形成在自己的腦海中,剩下的問題就是怎樣把每一個環節很自然的銜接起來,也就是過渡語的問題,於是便出現了這樣的話語:它們六個要在小朋友面前一起比尾巴呢!(板書課題:比尾巴,注音)。你們知道這些小動物的尾巴是什麼樣子的嗎?請小朋友們藉助拼音讀課文。現在請小朋友們根據黑板上的字和圖片,把有聯繫的用一句話說出來。小朋友們說得真不錯!課文中說得跟你們說得可不一樣。那該怎麼讀問句呢?小朋友們自已試着讀第一節……我很重視過度語的設計,因爲我不願意課堂中的內容很唐突的'出現在孩子們面前,因爲課堂需要的是藝術的感覺、自然的感覺,不知不覺的感覺。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板書的問題,我幾乎是沒怎麼想,就是頭腦中的閃念,就把板書的問題解決了,我很滿意自己的這節課的板書設計,圖片、識字卡的結合,不僅讓孩子們藉助圖片識記生字、藉助拼音識記生字,更爲我的過渡起了一個重要的作用。我感謝我的靈感。

我追求完美,但《比尾巴》這次教學並不完美,時間的安排上出現了問題或者說教學內容過多。(公開課和平時的課就是不一樣,如果都能像對待公開課一樣來上平時的課就好了,孩子們獲得的會更多。)正是由於時間的安排不當,致使自己竟忘了試背課文這一環節。 每一次總結都會令我進步。靈感需要積累,更需要思考。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比尾巴》2

《比尾巴》這首兒歌抓住了各種小動物尾巴特點,以“比”的形式爲主線,充分調動孩子學習探究的積極性。它以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語言琅琅上口、簡明易懂、極富兒童情趣。教學中可以以朗讀訓練爲切入口,拓展學習資源,讓學生了解各種動物尾巴的特點。低年級的每一課識字教學都是重點,所以生字的學習應該貫穿始終,整堂課還應該加入寫字的環節,學寫一到兩個字,而不是把寫字放到一課時去完成,這樣可以分散寫字的難度,孩子們能更加輕鬆地把字記牢、寫好。

我是教學《比尾巴》的第一課時,目標是在認讀生字的基礎上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第一、二節,並理解其內容,引導學生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激發學生喜愛動物的情感。對此,我做了如下設計:

在孩子們眼中,動物是他們最親近的朋友。由此我準備了很多圖片。讓學生說的`同時隨機出示6張詞卡:公雞、鴨子、兔子、猴子、孔雀、松鼠。在與動物打招呼中,把字寶寶送到小動物的手裏的活動中,孩子們興高采烈地與生字見了第一次面。孩子們根據自己在生活中積累的常識,暢暢而談這三個小動物的模樣,結合孩子的回答,穿插教學生字長、短、把。輕易地理解了字意,也分散了識字任務。隨後,我設計了兩道關口:識字挑戰與朗讀課文挑戰。孩子要讀的慾望強烈。爲了朗讀好,理所當然得接受第一個挑戰:識字——比比誰的記性好,識字本領大。一年級的孩子們好表現,一見要挑戰,要展示自己的聰明,情緒高漲,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思維活躍,同桌合作想辦法記字效率也會高。字寶寶裝進了記憶寶庫,可是它調皮地躲進了課文中,你能響亮、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嗎?孩子們快樂地模仿朗讀。在多形式地比賽朗讀中,孩子們自我評議、合作糾正,朗讀能力不斷提高。然後我引導孩子從讀中體會,讀後談談猴子、松鼠、小兔的尾巴長得啥模樣。在孩子們交流的基礎上,

我又引導孩子們去思考小小的一條尾巴,爲何長得各不相同,有什麼作用?孩子們在互相交流中增長見識,感受着動物尾巴的奇妙,在孩子暢所欲言後,我也相應地介紹了一些動物尾巴的知識,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喜愛動物的情感。趁機我要求感興趣的孩子在課外多多觀察、收集小動物圖片,去了解更多小動物尾巴的作用。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比尾巴》3

《比尾巴》是一首有趣的兒歌,採用了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兒歌共兩節,兩節結構相同,都是先提出問題,再針對提出的問題來回答。兒歌長短句交替,讀來琅琅上口,與口語十分接近,易讀、易懂、易於模仿。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材,在進行教學時,我主要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

一、創設情境,在故事情節中激發學生求知慾

課堂中我以了森林王國召開運動會爲主線,森林大王邀請孩子擔任裁判爲副線。低年級孩子對於故事總有濃厚的興趣,課堂裏孩子們始終保持了一種較高的興致。

二、識字教學各有側重,適當歸類。

識字教學方面,在深入研究教材後發現課文中要解決的幾個生字可在閱讀教學的提問及回答中有所涉及,於是我進行了分散識字,把生字教學分幾塊進行教學。如在揭題部分,教“尾”和“巴”兩個生字;再如在交流哪些小動物在比尾巴時學習“雞”和“鴨”。這樣就使得學生能在語境中不知不覺學到了知識。

但要做到這點,就沒有做到識字教學各有側重,接下來我把各塊的生字,按照拼音、字型的難易,分了類,並適當歸類。如:“巴”強調輕聲,“比”強調筆順,字形;再如“雞”“鴨”的學習,引導學生觀察兩字的`相同部分,引出新部首“鳥”的學習,並歸類總結鳥字旁的字大多和鳥類有關。這樣既能加強記憶,又能引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更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切實地參與進課堂學會了一些學習方法,漸漸地就會觸類旁通,爲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學得活,學得新。

三、閱讀教學整體把握。

在閱讀教學方面,我設置了“森林裏,()、()、()、()、()和()在比尾巴。”的問題,使學生對文章有一個總體認識。並通過學生自己填空的形式,適時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在問題中學習到了重要詞語“雞”和“鴨”。

四、朗讀訓練形式多樣。

在朗讀訓練方面,我分了兩步:讀準和讀好。讀準方面:我要求學生在初讀課文時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讀準字音。讀好方面:由於兒歌結構相同,都是先提出問題,再針對提出的問題來回答,因此我在教學時主要抓住其中的一個問答句重點指導問句的朗讀,然後進行男女生合作讀,同桌讀,拍手讀,在不同形式的朗讀中使學生讀好問答句。

總體而言,教學目標基本達到,但在細節方面做的不太紮實,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

1、環節中的小環節順序混亂,如在生字學習過程是,要求學生進行拍手學生生字,學生各說各的,課堂有點混亂。究其原因主要是我的引導有點操之過急,課堂預設沒有想好。備課不只是要備課文還要備學生。所以以後備好課後要儘量在腦袋裏多過幾遍,把可能遇到的情況都考慮在裏面,千萬不能操之過急,應循循善誘,達到自己理想的狀態。

2、我在指導時語氣、語速不佳,這樣就不能調動學生的熱情。以後上課時應注意把重點字詞通過重音、長音等突顯出來。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比尾巴》4

在孩子眼中,動物是他們的最愛。本課用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課文讀起來琅琅上口,能激起學生的朗讀慾望,還能引起學生觀察其他動物尾巴特點的興趣。

本節課我把重點放在了問句和答句的讀上,我讀,讓學生髮現問句的尾音向上,答句要向下。接着通過齊讀、指名讀,讓學生充分感受問句和答句讀法的不同。接下來,又進行了男女比賽讀、個別讀,誰讀的好,就請他來給大家示範某一句,讓大家跟學。最後,全體師生一起採用問答形式來讀,這樣大家的興趣也得到了提高,積極性也得到了調動,朗讀的效果也提高了。

首先,這節課上我堅持以生爲本,站在學生平等的地位,與學生平等對話,構建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如:以“趣味對讀”中,我以商討的語氣提出“你想怎樣對讀呢”,在聽到學生獨特的想法時,馬上予以支持,並提出“你們想怎樣讀就怎樣讀!”。教師亦師亦友,只在課堂中引路,把“怎樣走路”的權利還給學生。老師與學生平等對話,與同學們共同思考、共同體驗成功的快樂。

其次,我致力於營造富有情趣的課堂氣氛,努力構造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

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一個教師不能無視學生的情感生活,因爲那是學習中主動性和創造性力的源泉”。只有滿足了兒童的情感需求,才能讓兒童真正成爲主人,投入學習。所以在本課中,我精心營造了“小動物比尾巴”的情境,並鼓動學生當評委,面對栩栩如生的圖片,學生爭先恐後的發言;而後我又引導學生進行“趣味對讀”,並鼓勵學生一對一地朗讀…..在寬鬆的氣氛中,學生交流、合作、互助、成功。在充滿活力的課堂上,學生體驗着讀的愉悅、交往的愉悅、探索的愉悅、成功的愉悅,語文,真正走進了學生心靈

我們的課堂應該像春天一樣,讓所有的孩子像百花一樣燦爛地綻放。讓課堂充滿活力,讓學生在語文的大課堂裏幸福成長。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比尾巴》5

《比尾巴》這篇課文是人教版教科書第一冊中的一篇對話形式的兒歌。本文采用通過對話的方式進行描寫,採用三問三答的形式,巧妙地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文中同時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圖。課文讀起來琅琅上口、簡明易懂、富有兒童情趣,能激起學生朗讀的興趣,並能引起學生對動物尾巴特點進行觀察的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規定:要引導學生喜歡漢字,主動識字,學會用普通話朗讀課文。因此,在教學時,我根據一年級小學生喜歡小動物的認知特點以“朗讀訓練”爲主線,靈活地組織課堂教學。並拓展學生的學習資源,讓學生了解各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及作用,增強了孩子們學習的興趣,豐富了他們的知識。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一堂課有一個好的開場白,可以說,這節課就成功了一半,同學們都比較喜歡小動物,我就以一場別開生面的比尾巴比賽導入新課,讓學生情緒盎然地投入學習中去。激發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的語言發展,促使學生主體能動作用與現實環境的統一。從整堂課的教學效果來看,學生始終沉浸在積極的情感體驗當中,學習興趣濃厚。可見,教師在備課中,要不斷探索新穎的、適合本節課教學的導入方式,巧妙地導入新課。導入方式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精心進行導入教學設計,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鼓勵學生自主識字寫字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生字的學習應該貫穿始終學習的始終。我在教學中,注意激發學生對學習本課生字的興趣,在學生原有知識基礎上展開教學,激發學生自主識字的願望,並利用集體的智慧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記憶生字。注重對學生識字方法的滲透,如“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編一編”等等激發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暢所欲言。注重分散識字,將生字學習貫穿課堂始終,大量復現、說話落實。識字、記字是孩子用自己的方法得到的,或合作學習,或兩人討論,或獨立思考。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較好的鍛鍊。

課標指出,小學語文的課堂上,每天要有十分鐘的`寫字的環節,在學寫三個生字時,首先觀察每個字的重要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佔格,更要求按照筆順規則寫,充分利用課堂的時間,提高寫字的效率。尤其是本課的“公”字,寫的時候要把重要的筆畫“捺”要寫得舒展,起筆時不要太往左,還要注意“撇折”的“折”要提提筆,而不是把筆畫送到頭。從孩子們寫字的情況看,孩子們都能寫得很漂亮,記得也牢固。

3.學會朗讀課文

首先,帶着思考的閱讀纔是有收穫的閱讀,我在引導學生讀課文的時候,我先讓學生聽清老師的問題:

(1)有哪些動物來“比尾巴”呢?

(2)它們都比得什麼?然後讓學生帶着問題去讀課文,同位交流,最後全班交流解決問題。

接着,指導學生讀好文中的問句。在教學時,除了老師範讀、錄音範讀之外,我還根據問句的特點,指導學生把句子最後的一個字音揚上去,還用了一個往上的手勢給予提示,讓學生自己練習,同座位互相學習等辦法去解決難點。並且讓男女生對讀,同位互讀,師生合作讀等方式讓學生感受三問三答的方式,體會文章的結構,瞭解六種動物尾巴各自的特點。

最後,我把學生的朗讀引向深入,使學生的朗讀水平一次比一次有所提高。在不加字、不漏字、不錯字的前提下,讓學生在自讀中體會句中的停頓之處,形成一定語感之後再試着讀出問的語氣。並採用激勵性的評價語激發學生的興趣,如部分學生仍沒有讀好,我就耐心指導,注意保護學生朗讀的積極性。通過範讀、賽讀等形式,反覆練習把句子讀好。我配上歡快的音樂,讓學生一邊看着漂亮的動畫一邊拍手朗讀課文,同學們的朗讀熱情被激發起來了,朗讀的情緒更高漲了,朗讀的效果也特別好。

4.注重知識的遷移

真正的語文學習,要將學生的思考從課內引向課外,能讓學生舉一反三,遷移適用。《比尾巴》一課中句式“(誰)的尾巴(怎麼樣)?”出現了六次,爲了豐富學生的知識,在學完詩歌後我設計了拓展這一環節,利用課件出示了另外的幾種小動物的圖片如牛、老虎、馬、燕子、金魚、老鼠等,學生能夠抓住動物尾巴的特點,展開激烈的討論,接着我讓學生按照課文中詩歌的樣式編兒歌。例如,“誰的尾巴象剪刀?”“燕子的尾巴象剪刀。”“誰的尾巴細又長?”“老鼠的尾巴細又長。”進行即興編兒歌,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他們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激發了對動物的喜愛之情以及瞭解其它小動物的興趣,真正講課內學習轉向課外。

反思本節課,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對學生的朗讀指導和書寫指導不夠全面,沒有照顧到程度稍差的同學,還是有往前趕課的嫌疑,這樣不利於學生的全面提高,今後,我要在兼顧所有的學生上多下功夫,爭取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一位學生的能力,真正實現課堂的高效。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比尾巴》6

在孩子眼中,動物是他們的最愛。《比尾巴》用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課文琅琅上口,極富兒童情趣語言,能激起學生朗讀慾望,還能引起學生觀察其他動物尾巴特點的興趣。本節課我把重點放在了問句和答句的讀上,我讀,讓學生髮現問句的尾音向上,答句要向下。接着通過齊讀、指名讀,讓學生充分感受問句和答句讀法的不同。接下來,又進行了男女比賽讀、個別讀,誰讀的好,就請他來給大家示範某一句,讓大家跟學。最後,請個別同學採用問答形式來讀,並請個別學生來表演着讀。大家的興趣很高,不知不覺中,下課鈴響了……可是,大家還是意猶未盡地在那學着小動物的動作來表演課文。

我認爲在低年級,只要老師緊緊地抓住一個“趣”字,無論什麼課,在指導孩子朗讀上,只要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引導好他們,朗讀的效果就會更好。

一、以生爲本,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構建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

在本案例中,教師始終站在學生平等的地位,與學生平等對話。如:以“趣味對讀”中,教師以商討的語氣提出“你想怎樣對讀呢”,在聽到學生獨特的想法,教師馬上予以支持,並提出“你們想怎樣讀就怎樣讀!”,在這裏,教師亦師亦友,只在課堂中引路,把“怎樣走路”的權利還給學生。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續編課文”中,教師融入學生中,“別忘了,有問題找老師,老師也是你們的小組成員哦”,老師與學生平等對話,與同學們共同思考、共同體驗成功的快樂,師生的和諧互動,充分體現了課堂民主和人文關懷,這正是構建充滿活力的課堂的人文基礎。

二、營造富有情趣的課堂氣氛,滿足學生個性心理的需求,構造充滿活力的語文課程。

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一個教師不能無視學生的情感生活,因爲那是學習中主動性和創造性力的源泉”。只有滿足了兒童的情感需求,才能讓兒童真正成爲主人,投入學習。在本課中,我在開課之時,便精心營造了“小動物比尾巴”的情境,並鼓動學生當評委,面對栩栩如生的圖片,學生爭先恐後的發言;而後我又引導學生進行“趣味對讀”,並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一對一地朗讀。“讀我所愛讀,快樂無比”;最後我進一步激發學生情趣,“咱們也來當一回作家,續寫課文,學着課文的樣子,自己寫兒歌”,學生興致盎然,並迅速在小組內討論起來。在寬鬆的.氣氛中,學生交流、合作、互助、成功。在充滿活力的課堂上,學生體驗着讀的愉悅、交往的愉悅、探索的愉悅、成功的愉悅,語文,真正走進了學生心靈,學生豐富的個性在課堂上展現無遺。

三、教師要捧着一顆愛心,帶着一顆童心,讓所有的學生全員參與,全程參與充滿活力的語文課程。

新課程改革處處體現着以人爲本的人文思想,我們的課堂應該像春天一樣,讓所有的孩子像百花一樣燦爛地綻放。在本課中,我所引領的每一個教學活動都是基於全體學生,教師不是導演,勝似導演,每一個教學環節都充滿着童趣,充滿着人文關懷;學生不是演員,勝似演員,全員參與,全程參與了每一個教學環節。

如果每個教師都捧着一顆愛心,帶着一顆童心,喚起兒童個性心理的需求,我相信,那一定能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讓學生在語文的大課堂裏幸福成長。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比尾巴》7

給孩子更多的合作機會,在探究中自主發現。

新課程強調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品質。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與思考,很多教師都把合作、探究學習定爲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突破口,致力於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品質和探究發現的習慣。

教師們按照分層互補的原則,將全班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或是讓學生自由組合,使小組內的合作討論與小組間的競爭有效地結合起來;並建構學習小組評價機制,通過小組自評和他評、師評,引導小組合作學習的正確習慣,如語文科幾乎每堂課上都要求各學習小組就所學內容提出幾個問題,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在進行朗讀練習、課文角色扮演時,鼓勵各小組勇於創新,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彙報:孩子們各施各法,有齊讀的、有輪讀的,或是幾人表演,幾人誦讀,一些孩子乾脆把原文拋開,將內容編成小故事表演。

開放活躍的課堂,培養了個性習飛揚又善於合作的學生。在教學《比尾巴》一課時,教師問學生在這兩節詩裏有什麼發現,比如這首詩和以前學過的詩歌有什麼不同,在詩裏他們發現了什麼有趣的或特別的地方,並將自己的發現在四人小組裏說說。這下學生們感到新奇極了,他們的思維不受一點約束,在小組合作中集思廣益,交流互補,爭先恐後地告訴老師自己的發現。“我發現這首詩裏第一節都是問題,第二節都是回答問題的!”我發現第二節詩動物的'名字都放在前面,它們尾巴的特點都放在後面!”“我發現這首詩第一節裏前面的字都是一樣的!”“我發現這首詩題目是《比尾巴》,詩裏也有很多尾巴這個詞!”事實證明,孩子通過合作交流,完全能自主發現,而敢於發現,也就敢於創新。美術課上,教師帶孩子們走出戶外,讓他們自行組合,用身體和球、圈擺出不同造型……合作探究式地學習,極大地豐富了課堂內容,營造出較好的團結協作的環境,更放飛了孩子創新的潛能。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比尾巴》8

一、教材說明

這篇兒歌通過三問三答的對話方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全文讀來琅琅上口,簡明易懂,富有兒童情趣。

兒歌共四節。第一、三節三個問句,引起孩子們的思考:究竟誰的尾巴長,誰的尾巴短,誰的尾巴像一把傘?誰的尾巴彎,誰的尾巴扁,誰的尾巴看?第二、四節三句話,回答了第一、三段的三個問題。兩問兩答,像是猜謎語,又像是考別人,別人說不出答案,而是自己自己知道答案,於是迫不及待地說出這個答案。這首兒歌抓住了低年級孩子愛表現的心理特點,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這首兒歌還告訴學生,身邊的事多麼奇怪,有的尾巴長,有的尾巴短,有的尾巴像一把傘。有的尾巴彎,有的尾巴扁。還有哪些事物各不相同?需要仔細去察看。

學習重點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學習難點是讀好問句。

二、教學要求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雲、公、車"3個字。認識1個筆畫"斜鉤"和3個偏旁"矢、八、鳥"。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習朗讀問句。

3、瞭解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培養探究的興趣。

三、教學時間

2課時

四、媒體使用課件

五、教學建議

第一課時

一、教學要求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會認本課的12個生字,三個偏旁,一個筆畫。會寫"雲、公、車"。

二、教學過程

(一)趣味揭題,學習生字

1、今天,森林裏的小動物們要舉行一項特別的比賽,請我們每個小朋友做裁判。它們比什麼呢?

2、教師當堂板書課題。引導學生認識"比尾巴"三個生字。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全文。

2、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教師巡視,注意個別指導。)

3、請同學們再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通課文。(教師巡視,因材施教,注意讀書習慣的培養。)

4、誰願意讀給大家聽一聽?其他同學注意聽他讀得是否達到了要求。

5、小組比賽,你問我答。

6、評議、討論,指導朗讀問句。

(三)認讀生字、學寫生字

1、(課件顯紅12個生字)這些紅色的字,你認識嗎?做小老師教教同學。

2、學寫"雲、公、車"。本課寫字教學,可讓學生在自己描紅的基礎上,點撥學生髮現書寫三個字的筆順規則是從上到下。然後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寫好這三個字的關鍵之處:"雲"字第二筆橫要寫長一點,落在橫中線上;"公"上面的"八"的開口度要適中;"車"最後一筆"丨"要壓在豎中線上。

第二課時

一、教學要求

1、能準確、有感情地背誦兒歌。

2、瞭解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培養探究的興趣。

二、教學過程

(一)複習

1、根據課件,逐句認讀兒歌。

2、卡片認讀詞語

比尾巴長短一把傘猴子松鼠扁尾巴看公雞鴨子

(二)細讀課文,瞭解動物尾巴特點

1、讀課文,找找課文中講了哪些小動物比尾巴?它們的尾巴有什麼特點?

2、小組交流、討論。

3、課件出示文中六種動物的圖畫,看着圖說說它們的尾巴的特點,嘗試對讀問答。

4、評議

(三)熟讀成誦,拓展延伸

1、請同學以分組對讀、男女生對讀的方式朗讀全文。

2、嘗試背誦。

3、課件出示牛、馬、魚、貓、豬的尾巴,說說它們的尾巴像什麼?

4、完成課後"讀讀畫畫"練習。

5、課後延伸:大自然很奇妙,有興趣再找找還有哪些動物的有它自己的特點。

教學反思

《比尾巴》是一首極富童真童趣的兒歌,抓住各種小動物尾巴的特點,以“比”的形式爲主線,以對話的形式向孩子們介紹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雞、鴨子、孔雀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

在孩子們眼裏,小動物是他們最親近的朋友,他們天生就非常喜歡小動物,對於奇特的動物尾巴更是感到新奇和新鮮。這爲本課教學奠定了堅實的感情基礎。

一、激興趣,讓學生在興致勃勃中學語言。

課前,我跟孩子們做了個熱身遊戲。看看誰的反應快。“摸摸你的小鼻子”;“摸摸你的'小耳朵”;“摸摸你的黑頭髮”;“摸摸你的圓臉蛋”;“摸摸你的長尾巴”。“哈哈哈……”孩子們一片譁然。“你們有尾巴嗎?”“沒有。”“可我們身邊很多小動物都有尾巴,今天,它們還要進行一場比尾巴大賽呢。”趁孩子們遊戲時的興奮勁還在,我趁熱打鐵,迅速把他們引進課文情境。

一開始上課,我就創設了一個動物王國比尾巴大賽的情境,請孩子們來當裁判,把他們置於活動當中,讓他們走進文本,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語文實踐。

在教學的各個環節,我也始終都從學生的興趣入手。“要想當一個合格的裁判,要能正確叫出這些小動物的名字。”“一名優秀的裁判,肯定不會被這些生字寶寶難倒。”“誰能用你的朗讀把比尾巴的故事告訴大家,比比誰是最出色的裁判。”這樣,孩子們在學中玩,玩中學,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識字、朗讀都順利過關。

二、多形式,讓學生在豐富多彩中學語言。

我通過創設情境,激發起學生對學習本課生字的興趣後,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爲基礎展開教學,鼓勵學生自主識字,並利用集體的智慧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記憶生字。(如“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編一編”)從而使學生相互交流,暢所欲言。

整堂課中,穿插了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如師生、生生引讀、對讀;加上動作表演讀:小組內評讀、推薦讀、“比尾巴”表演賽)讓學生多動腦,多動手,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實踐,提高了語文課堂的實效性。

三、求統一,讓學生在高效整合中學語言。

在完成閱讀、識字基本任務的基礎上,我又引導孩子們去思考小小的一條尾巴,爲何長得各不相同,有什麼作用?孩子們在互相交流中增長見識,感受着動物尾巴的奇妙,在孩子暢所欲言後,我也相應地介紹了一些動物尾巴的知識,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喜愛動物的情感。趁機我要求感興趣的孩子在課外多多觀察、收集小動物圖片,去了解更多小動物尾巴的作用,拓寬語文學習的空間,培養收集信息的能力。

學生在經歷文本、超越文本的同時,通過拓展練說、模仿寫詩,激發他們的想象力,提高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達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諧共振。

在充滿活力的課堂上,學生體驗着讀的愉悅、交往的愉悅、探索的愉悅、成功的愉悅,語文,真正走進了學生心靈,學生豐富的個性在課堂上展現無遺。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比尾巴》9

《比尾巴》這首兒歌抓住了各種小動物尾巴特點,以“比”的形式爲主線,以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語言琅琅上口、簡明易懂、極富兒童情趣,這也是我選擇這篇課文的原因。

我是教學《比尾巴》的第一課時,目標是在認讀生字的基礎上正確、流利地朗讀、試背課文,並理解其內容,引導學生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激發學生喜愛動物的情感。

教學中以朗讀訓練爲切入口,拓展學習資源,讓學生了解各種動物尾巴的特點。低年級的每一課識字教學都是重點,所以生字的學習應該貫穿始終,整堂課還應該加入寫字的環節,學寫一到兩個字,而不是把寫字放到一課時去完成,這樣可以分散寫字的難度,孩子們能更加輕鬆地把字記牢、寫好。

因爲對一年級的教學缺少經驗,所以我在網上觀看了好多《比尾巴》視頻,最後精選了兩個較好的課例反覆觀看,進一步明確了怎樣突破本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吸取了其中的優點,合二爲一,再揉合了我校的六步教學——課前三分鐘、檢查預習、小組合作和陽光檢測等,加上課間休息兒歌、強調寫字姿勢等。

對此,我做了如下設計:在孩子們眼中,動物是他們最親近的朋友,由此我準備了精美的課件。在學生說的同時課件展示小動物閃亮登場,然後指導說一句完整的話,培養說話能力和習慣。這樣孩子們興高采烈地與生字見了第一次面,然後逐步去掉圖片、音節來認識詞語,最後讓孩子們根據自己在生活中積累的常識,結合孩子的回答,分別教學生字鬆、鼠、鴨。這是第一次集中識字。其它生字穿插在兒歌教學中,分散了難點,學生輕易地理解了字意,也輕鬆地完成了識字任務。

隨後,我設計了同桌合作和小組合作,讓同學們在合作中愉快學習,這樣教案基本完成。

但是在一班試講時出現了問題:內容太多,一節課根本講不完,我不得不再做調整。因爲有比較充分的課前預習,所以把開始的幾個讀書環節合成一個,只讀一遍,然後直奔主題,有哪些小動物參加比賽?這樣,整堂課下來,除了檢測沒當堂完成,其他環節還差強人意,如果說還有優點的話,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值是借鑑:

1、教學過程中注重識字方法的指導。識字教學是一年級的重點,所以要注重方法的指導,讓同學們課後能舉一反三,學會自主識字。本文稿課題《比尾巴》三個字都是要求認識的'生字,通過這三個字教經孩子們三種識字方法:生活中識字,結合字形字義識字,利用舊字認識新字。再比如“鼠”字讓學生髮揮想象來識字,最後的一筆就像老鼠長長的尾巴。“扁”讓學生找出鴨子身上其他扁的部位,同學們很快就找到嘴和腳,從而理解了扁的含義。

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這一點毋庸置疑。在本課教學中,課堂氣氛活躍,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並利用多種形式的朗讀,讓每個同學都有機會發言,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

當然,課堂中還有很多的遺憾,如果讓我再上一次,肯定能彌補很多不足:

1、課堂評價不及時。這一直是我最大的缺點,每次上課前,我都提醒自己要及時評價,可往往一進入上課狀態就忘了,以後我一定不斷努力提高。

2、課堂應變能力有待提高。本課教學時,“短”和“把”字忘了出示卡片進行強化理解,後來講到“扁”時突然想起來了,卻沒能及時調整思路,進行補充,導致知識點的遺漏,很是可惜。

3、板書設計不夠精美完整。講完課後忽然發現,如果加上適當的簡筆畫,把它和生字卡片一起運用起來,既美觀又能突出生字教學的重點,一舉兩得。

4、由於時間關係,陽光檢測沒能當堂完成,只得拖到課後。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本次家長開放周暨課堂教學展示活動讓我對一年級的語文教學有了更深的認識,並且提高了自己的教學水平,雖有些許遺憾,但成長也很大!以後我會且思且行,不斷提高!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比尾巴》10

《比尾巴》這篇課文是一首兒歌,與動物知識相關的短文,用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同時配有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圖。課文內容是充滿兒童情趣的語言,讀起來琅琅上口、簡明易懂。這邊課文容易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朗讀慾望,所以我選擇了這篇課文。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認識12個字,會寫“公、車”,認識新筆畫“撇折”及偏旁“八、鳥”。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指導讀好問句的語氣,瞭解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會用“誰的尾巴——?——的尾巴——。/——的尾巴像——。”的句式說話。讓學生了解各種動物尾巴的特點,更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在教學設計中我設計了學生當裁判的環節,充分發揮本文的“趣”,讓學生在和諧的課堂氣氛中學習。讀好問句是本課教學的難點,可以三個問句分開讀,因爲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問句,教師應該先範讀,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跟讀。其中生字教學也是低年級識字教學的重點,對於生字的教學,我的`導師也給了我許多建議,我自己平時也存在每課識字量太大的困擾。我覺得識字是低年級學生的重點,特別是識字方法的教學,所以設計時還是把識字作爲一個重要部分,並結合不同的識字方法穿插在短文的學習中,最後再進行一次集體的鞏固。

在本課教學過程中,我還設計了課外拓展這一環節,使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結束本堂課教學。我事先準備好素材,讓學生仿照這兩小節的形式在用其他小動物編一編兒歌,如:問:“誰的尾巴?誰的尾巴?誰的尾巴?”答:“的尾巴。的尾巴。的尾巴。”

但作爲一個新老師我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這些都值得我深思:

一、教學經驗不足,準備工作還不到位。

在示範讀問句時,自己都沒有讀正確。問句是從第一個字就開始上揚的,而我只上揚在了最後一個字。這樣教學,學生是無法理解問句和陳述句語氣的不同。如果我在解讀文本注意到這個難點,可以聽聽磁帶上的範讀,而不是根據自己的想法讀就不會出現這個不應該犯的錯誤了。

二、不注意一年級學生行爲習慣的培養。

上課時,班裏幾個男孩回答問題時爲了顯示自己聲音響亮費盡氣力大喊,我雖然覺得有些不妥,但又怕說了他們,其他學生回答問題的聲音會小了,所以也就沒說什麼。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個看似默認的態度引起了更多學生的共鳴。齊讀時大家大喊特喊,課堂裏嘈雜聲一片。在上課時我還發現學生的讀書姿勢都還不是很正確,才體會到自己平時上課對他們行爲習慣的培養沒有很好的重視。

三、組織課堂紀律還有欠缺。

感覺這次賽課紀律方面沒有上次好,雖然時不時都在組織紀律,但整個課堂還是有不安定因素,總有那麼幾個調皮的小朋友愛說話、愛做小動作,這可能是一年級小朋友的天性吧!我們班因爲情況比較特殊,學生在學習習慣聽課習慣方面問題確實比較大,這讓我也很頭疼,以後這也是工作管理方面的重點。

雖然爲這次賽課付出了一些精力和時間,但我覺得在這個過程中學到的東西是我平時花再多時間也未必能覺察到的。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比尾巴》11

在孩子們的眼中,小動物是他們最親近的朋友。《比尾巴》一課用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全文句式整齊,富有節奏和韻律,讀起來朗朗上口,簡明易懂,充滿了兒童情趣。

比較好的做法:

紮實識字寫字教學

低年級的每一課識字教學都是重點,生字的學習應該貫穿始終。所以在整堂課的最後,我設計了“小評委們比寫字”這一寫字環節,先出示一個也有長長的尾巴的“巴”字,在學寫這個生字後,又出示“把”,目的在於讓孩子們在比較“巴”和“把”的過程中懂得,雖然“把”字裏也有“巴”,但是“把”是由提手旁和“巴”兩個“好朋友”組成的,好朋友要互相謙讓,所以“把”裏面的“巴”要寫得相對小一點。這樣學寫兩個有相似之處的生字,孩子們能更加輕鬆、有效地把字記牢、寫好。

但是在這堂課中,問題很多,這些問題是我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必須予以重視的。

一、要積極關注課堂教學中的動態生成

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課堂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學習過程,而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它五彩斑斕、生機勃勃,因此,我們還應當從關注生命的高度,用變化的、動態的、生成的、而非靜止的、僵化的觀念來看待課堂教學。這一節課上,我深刻地意識到自己面對出現的生成現象沒有好好地把握,比如在教學“巴”這個生字時,我讓學生回顧以前學過的哪個字裏也有這個“巴”字,一學生回答“把”,我當時否定了他的回答(“不對,‘把’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新生字),因爲在我原有的教案中,生字“把”的學習要放置在學習生字“傘”之後。課後,我深刻意識到這樣的處理太失敗了,日後要積極關注課堂教學中的動態生成。

二、要儘可能地鼓勵學生,對他們的回答予以肯定的評價。

一年級的小學生特別需要老師的表揚,因爲老師的`評價會深刻影響到他們今後的學習與生活,所以對學生的表揚與鼓勵要高度重視。但是由於自己在課堂上應變能力還不夠,所以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時處理得不夠完善,比如上例中對學生回答“把”的否定,對該學生生成的閃光點未能及時抓住並進行延伸。還有,特別在學生回答不足時,我操之過急,沒有很好的循循善誘,可能直接讓別的學生回答了。這些都需要在今後的實踐當中繼續摸索、學習,在課堂上要多鼓勵學生,對於他們的回答予以肯定的評價。

三、要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講

新課程理念提出,教師要轉變觀念,“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這樣才能真正落實“高效課堂”。在這節課中,我一直很擔心學生說不出或者說不好,所以有些應該讓學生說的內容,都被我“搶”走說完了,整節課中我說得有點多。

以上這些不足,我要在日常教學中多加留意,減少乃至避免再發生,讓學生學得更開心、更有味,課堂更高效!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比尾巴》12

《比尾巴》是我精心準備的一節組內互觀課,課前我上網查資料、精心製作課件,並讓學生也進行了相關知識的蒐集。爲了一上來就能老老的抓住學生的視線,我採用了提問式引入:今天大森林裏有很多小動物聚到一起要舉行一場特殊的比賽,你們猜什麼比賽?學生齊聲回答“比尾巴”,這時我板書課題,學生讀課題,質疑,一切都按我的教學計劃順利的進行着。學生讀了兩遍課文後,我引導他們:都有哪些小動物來參加比賽了?學生爭先恐後的回答,一個都沒拉下。爲了鼓勵學生,我靈機一動,請學生充當小評委來宣佈了參賽選手名單,學生興趣高漲,特別是當上小評委的學生更是神氣十足、像模像樣的,一副資深評委的派頭,看着他們,我的心裏有說不出的.愉快。這時,我又適時拋出下一個問題?比賽就要開始了,第一個比賽項目是什麼呢?屏幕上出現問句:“誰的尾巴長?”在學生搞清什麼是問句後,我先讓學生自己試着讀讀,並進行了範讀,可當讀到“誰的尾巴好象一把傘?”時,有些學生怎麼也讀不好,並且“傘和扇”分不清,我有些灰心,也有些急,下面坐着聽課老師,我不敢戀戰,趕緊進行下面的教學內容,指着板書帶着學生以各種形式朗讀這首兒歌,其實也是看似熱鬧,實則蜻蜓點水。因爲我要多留些時間給後面拓展的內容,那可是我自認最出採的地方。學生們沒有辜負我的期望,在後面拓展的部分發揮的很好,很熱鬧,也顯現出了他們豐富的課外知識,但上完課後,總覺得有些美中不足,學生朗讀中的失誤,讓我一直耿耿與懷。在新大綱中,“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句話反覆提出,在各年級段都提到。一年級的學生剛剛入學不久,不懂得任何朗讀的技巧,需要老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應重視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爲學生今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比尾巴》13

“誰的尾巴長,誰的尾巴短,誰的尾巴好像一把傘。”

“猴子的尾巴長,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傘。”

“誰的尾巴彎,誰的尾巴扁,誰的尾巴最好看。”

“公雞的尾巴彎,鴨子的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多有意思的韻文呀!課文采用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小動物尾巴的特點,而且語言簡明易懂,讀來朗朗上口,能充分調動起學生朗讀的興趣。所以在備課時,根據教材的'這一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放在指導學生朗讀上,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品味語言文字,在讀中提升語感。怎麼讀呢?以往學生習慣於指名讀、同桌互讀、齊讀,今天來個師生對讀怎麼樣?像少數民族的對唱一樣,有問有答,肯定很有意思。這樣想着,課上,在孩子們認識了生字之後,能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我對孩子們說:“今天我換一種朗讀方式,我來問,你們來答,例如:我問——‘誰的尾巴長,誰的尾巴短,誰的尾巴好像一把傘。’你們怎麼回答?”孩子們齊聲讀:“猴子的尾巴長,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傘。”“對,就這樣。”接下來,我們開始對讀課文,孩子們興致勃勃,讀了兩輪之後,換做他們來問我來答,男生問,女生答,這樣讀了幾遍之後,大部分學生已經能背誦下來了,最主要的是,孩子們學得非常帶勁兒,這是令人欣慰的。

不管採取什麼方式,孩子願意讀,想讀,主動去讀,這就是一個好的開端,只有孩子產生了興趣,下一步纔有可能學好。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比尾巴》14

一年級語文《比尾巴》這首兒歌語言歡快活潑,富有童趣,它用問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孩子們天生喜歡小動物,對於動物們各種奇特的尾巴更是感到好奇,這爲他們學好課文奠定了一定的感情基礎。

開始上課,我用猜謎語的形式引出六個小動物,讓孩子們當裁判來評評動物們的`尾巴,同時也讓接近生活實際的活動走進他們的認知世界和情感世界。孩子們躍躍欲試,很快能猜出來,這樣的情境很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的各個環節,我也是從學生的興趣入手,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爲基礎展開教學,讓學生說說你有什麼方法學好這些生字,同桌之間互相交流,鼓勵他們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這樣從會讀到會認,由簡到難地進行學習。比如抓住識字規律,把幾個相似的生字“巴、把、公、鬆”放在一起,讓學生髮現識字規律,滲透識字方法。

兒歌的內容其實很簡單,基礎好的學生在課前就會背了,爲此,在朗讀指導中,我重點指導學生讀好問句,同時注意穿插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如:“開火車”讀、男女生對讀、師生合作讀、邊讀邊表演等,讓學生多動腦,多動手,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提高語文課堂的實效性。

本節課存在的問題,我覺得主要有兩點:一是在指導朗讀時,有些亂,層次性不夠強,沒有落到實處。二是課後拓展部分,從課堂實效性來說,花的時間較長,意義不大,我經過反思覺得安排背誦會更有效。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比尾巴》15

今天,我講了《比尾巴》一課,整節課下來感覺學生很輕鬆,我也很輕鬆。細細反思,我覺得這節課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因爲我抓住了學生的興趣。

一開始上課,我就創設了一個動物王國比尾巴大賽的情境,請孩子們來當裁判,很快的孩子們就興趣大增,置於活動當中。此後,在教學的各個環節,我始終都從學生的興趣入手。“要想當一個合格的裁判,要能正確叫出這些小動物的名字。”“一名優秀的裁判,肯定不會被這些生字寶寶難倒。”“誰能用你的朗讀把比尾巴的故事告訴大家,比比誰是最出色的裁判。”這樣,孩子們在學中玩,玩中學,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識字、朗讀都順利過關。

兒歌的'內容其實很簡單,基礎好的學生在課前就會背了,爲此,在朗讀指導過程中,我採用男女生對讀、拍手讀、跺腳讀等形式,調動他們的多種感觀來參與學習活動,使課堂充滿了活力。在完成閱讀、識字基本任務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通過讀課外書、上網找資料等多種途徑瞭解其他動物尾巴(嘴巴、耳朵)的特點,拓寬語文學習的空間,培養收集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