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黑板報 > 紅紅紅紅火火過大年黑板報資料

紅紅紅紅火火過大年黑板報資料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W 次

說到春節的習俗,可不能只知道搶紅包哦!春節作爲我國最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有着豐富的歷史文化意義,學習和傳承民族傳統文化,是我們每個中華兒女義不容辭的責任。一起跟隨本站網小編整理的春節黑板報資料來看看,我們都有哪些有趣的春節習俗知識吧!

紅紅紅紅火火過大年黑板報資料

  難忘故鄉年俗

距辛卯年春節還有些天哪,幾位新結識的鄉友,特意從家鄉寧河縣,開車到北京來給我送門神。看着那純正七彩套版門神畫,不禁想起幼時送門神的情景。故鄉春節年俗的氣氛,頓時推開記憶的大門。

送門神是冀東城鄉一種古老的年俗。那時的春節前後,好像總要下幾場大雪,一望無際的冀東平原,像一張展開的白地毯。飄飄灑灑的瑞雪,預示着豐收年景,鄉親們顯得格外高興,彼此之間送門神,既是對春節的祝福,更是對豐年的祈盼。這時送門神的人們,手提着或者懷抱着幾卷豔麗的門神畫,踩着撲哧作響的積雪,給親朋好友去送門神。昏暗的天,潔白的地,彩色的畫,疾步的人,彼此對照着相互映襯着,成了春節前這幾天裏,故鄉的一道溫馨風景。倘若送門神是在晚間,送畫人手提一盞照路馬燈,燈光在雪地裏晃動着,似流螢點點在雪裏紛飛,還會給寒冷的冬夜,增添些許溫暖和情趣。故鄉春節的年味兒,從送門神開始散放,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看過花燈吃過元宵,隨着新的勞作到來才漸淡。

門神的造像,一位是秦叔寶,一位是尉遲敬德,家鄉人尊稱爲“門神爺”。據說,有了這二位照看家門,家宅就會一年平平安安,鄉里人自然格外看重。爲什麼會貼這兩個人的像呢?小時候只覺得好看,並不明白其中道理。長大後問長輩才知道:相傳有次唐太宗生病,聞門外有鬼呼叫,唐太宗很害怕,衆臣令秦叔寶和尉遲敬德兩人戎裝站立門外守護,唐太宗果然平安無事。隨後令畫工畫下兩人的像,懸掛在宮門左右鎮邪。這件事傳到民間,效仿而後成習俗,一直沿襲到今天。

我的家鄉寧河縣,原來隸屬河北省,現在劃歸天津市,可是,說話口音和生活習慣,依然保持着冀東的特徵。過春節的習俗和禮儀,雖說有些兩地雜糅,但是更多的成分,還是屬於冀東地區。這一方水土滋潤的文化,無論經歷怎樣的變革,都難以撼動那古老的根。比如春節的各種紙製品,像門神、財神、春聯、剪紙、吊錢,都有着濃郁的冀東鄉土年味兒。這次幾位鄉友送來的門神,就是家鄉東豐臺的老版畫,兩位門神造型栩栩如生,正是我小時候看到的模樣,比別處的門神畫造型,更顯得古樸、鮮豔和生動,很符合冀東人的審美情趣。

故鄉春節的年俗,除了送門神畫,有的還送財神畫。民間傳說有十二路財神,財神還分文武兩種,我家鄉的財神形象,像是傳說中的趙公明。穿戴古衣冠的長鬚老者,衝着你和藹可親地微笑着,即使給你帶不來財運,總還會感念他的善意。這次鄉親們未給我帶財神畫,大概知道再有財神保佑,我也沒有發財的命吧。除了傳統的門神爺,還帶來幾幅別的年畫,倒是頗得我的歡心。因爲春節送年畫也是家鄉的年俗。這普通年畫都是喜慶內容,如《年年有餘》、《麻姑獻壽》、《鯉魚躍龍門》、《老壽星》、《五老觀太極》等等,這些色彩豔麗形象生動的年畫,會給家家增添濃濃的年味兒,更是這新的一年尋常日子裏,老人們對兒孫經常講述的故事。像已經多年不見的《二十四孝圖》,我小時候過年買年畫家家必買,除夕夜晚給長輩拜年接過壓歲錢,曾祖母或祖母就會指點着畫兒,講述上邊二十四孝的故事,目的就是讓兒孫們懂得,永遠孝敬長輩人的道理。這種春節文化習俗,在冀東一帶城鄉很流行,有些不算殷實的人家,寧可平時省吃儉用,春節也要買幾張年畫貼上,除了裝飾家居圖個吉利,更賞識年畫的教化內容。

春節送門神、財神畫,是家鄉的老年俗,少說也有七八百年曆史。有這樣漫長的年俗,就有這樣長的印製業。寧河縣的東豐臺鎮,就是個有名的版畫之鄉,素有“京東第一鎮”之稱,版畫印製品在全國也數得上。其版畫特點是構圖顏色鮮豔、誇張,畫面風格粗獷、質樸,跟楊柳青、朱仙鎮版畫完全不同。去年我曾經專程造訪東豐臺,可惜這樣的版畫作坊已經大量消失,只有幾家還在苦苦支撐着,這其中就有給我送門神的恆盛號。老闆於雨來是位憨厚的農民企業家,他非常自信地告訴我說:“我手頭有好多塊老畫版,再困難我也要堅持製作,把這老祖宗東西保存下來,給鄉親們的春節造點祥和平安氣氛。”我問他銷路如何,他說銷路相當不錯,港臺、東南亞、日本和歐美,都有客人來買民俗版畫。特別是門神、財神版畫,更受遠近的客人青睞,在春節期間特別搶手。是呵,如今人們最大的希望和祈盼,不就是健康、平安和快樂嗎?

至於寫春聯剪窗花兒,這類故鄉的年俗,跟其他南北城鄉,在形式和內容上,好像並無大的差別。在我的家鄉寫春聯,有一點倒是非常可取,這就是,對那些會寫字的讀書人,通常尊稱他們爲“先生”,春節時“先生”分外受歡迎。無讀書人的人家在春節前,買幾張紅紙,提上燒酒或糕點,登門到“先生”家求寫幾副春聯,笑逐顏開地拿着回家,這個春節也就算過踏實了。我許多年未在家鄉過春節,年俗似乎也有些新變化,聽說如今時興掛國畫和字畫。年前有幾位鄉親專程到北京來,找在京城的鄉親書畫家,給他們寫些字作些畫,說是留在春節贈送親友。求畫要字的人中,有普通農民,有一般幹部,還有企業老闆,他們說,住房寬敞漂亮了,年年春節貼年畫,總覺得有點單調,家中有點字畫會更好。

就是嘛,經濟條件好了,生活水平高了,審美情趣有了變化,年俗自然也會有所不同。只是希望鄉親們,不要把老的年俗丟掉,像送門神、貼對聯、剪窗花、買年畫、掛吊錢,依然是味道兒最足的年俗,讓這些老祖宗的東西,陪伴着過新生活豈不是更紅火嗎?故鄉呵,在京城接到老家的門神,相信今後的年月,我都會平安幸福。請放心吧!

  崇明春節習俗

春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的重大節日,它是一年四季中的第一個節日,故特別被人們看重。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由於本縣的獨特地域,因此各地的春節習俗略有不同。現採集一些過去歲月春節前後的場景、鏡頭與讀者諸君一起融身於濃濃的鄉情中同醉。

  廿四夜

從農曆十二月廿三起,辛勤勞作了一年的人們爲過好春節就開始忙碌起來了。農曆十二月十三或二十四日夜,統稱爲"廿四夜"。相傳這一天爲竈君上天之日,民間普遍有送竈君上天的習俗。百姓在這一夜用"卷銀包"(用青菜和慈菇、豆腐等燒熟後作餡,再用百葉包裹成)、"廿四糖"、赤豆飯作祭食,點上香燭,祭供竈君,並備紙錢,扎彩橋,磕頭禮拜,然後鳴放鞭炮,在將竈君像與前簾(俗稱"喜串")燒化前,戶主對着君像自言自語地說些諸如"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等吉利話祈禱。此俗現已除,但吃赤豆飯、卷銀包的古風猶存。過了廿四夜後,家家戶戶越發忙碌了,裏裏外外大掃除,俗稱撣檐塵,各家忙於洗滌被褥帳子,釀酒、炒花生和蠶豆,並採購吃的用的東西。海島城鄉百姓普遍都要磨粉蒸糕,這一習俗一直延續至今。因"糕"和"高"是諧音,人們圖的是年年高的好口彩。本縣各地制糕的方法各不相同,上沙以蒸鬆糕爲主,中部地區蒸的是粘糕,下沙主要蒸蒲鞋底糕;而窮苦人家則用高梁粉、白玉米作爲蒸糕的主要原料。此外人們還要備些錫箔、紙錢、香燭、元寶、茶食果品之類的東西作祭品以此敬神。除夕前幾天,人們還要貼上新春聯,掛尊祖,把先祖的遺像掛在中堂正壁的牆上,擺好祭品,待大年夜一到,點上香燭,讓後輩瞻仰。除夕前人們還進行打囤子,即把石灰裝在麻袋裏,往地上打印,企盼來年糧谷滿倉。這些活動現已不見。有的農戶還將市內的垃圾及無用的雜務和雜草堆放到外場,點火焚燒,以求來年吉祥,平安無事。

  除夕

農曆十二月三十日是除夕,俗稱大年夜。在這一天,把過年的一切陳設都佈置定當,如寫春聯、貼門神等。晚上全家老少圍在一起吃年夜飯,菜餚遠比平時豐盛,主要的一道菜用菜心、豆腐等燒成後用百葉捲裹,被稱之爲卷錢捆,以示來年財源滾滾而來。這一夜是孩子們最高興的日子,因爲父母、長輩送上壓歲錢。在舊社會,沒錢的人在這一天是難熬的,按舊規,當年債務要當年清,年底討不到債,到年初一就不能強討了,直到二月初落燈後才能討債,所以債主在大年夜差人四處討債,還不起債的人只好四處躲避,有家不能歸,到年初一才能回家。所以往日有"年關糧戶好過,沒錢難過"的俗語。

  春節

農曆正月初一爲春節,俗稱過年。年處一清晨家家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稱"開門炮",其原意是驅邪,後來就含有開門大吉、高升發財的意思。過年了,大人小孩換上新衣帽,穿戴整潔,全家圍桌而坐,共進豐盛的早餐,以素食爲主,再加上湯圓(圓子)、糖年糕、以示全家團圓,年年高,並將去年廿四夜的一碗赤豆飯拌入早飯內,俗稱"陳年飯",意爲隔年有餘的好口採。早飯後,孩子們向鄰居、親友長輩們一一尊稱問好。正月初一這一天忌諱頗多,不能動刀具,不能潑水,不能去水橋淘米,不能掃地,不能開後門,不能搬動柴禾,不能出口污言,不能動手打人,不能睡得太晚等等。連煮飯燒菜的柴草要用芝麻桿,黃豆杆等放在爐堂裏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火越旺,越吉利,預告今年萬事興旺,節節高.另外,年初三和年初五早晨家家都要燒早飯,飯前要點燃香燭,企求全家興旺平安.

舊時,一到春節乞丐就多起來了.有一種乞丐,他們不是因爲家中貧困而去行乞,而是爲行孝道.據傳,老年人活到九九八十一歲有一道鬼門關,只有吃了"百家飯"纔可安然無恙度過這一關.於是家有老人的孝男孝女們在新春初一日走出家門去討飯給自己的父母吃.還有一種乞丐俗稱"叫化子",他們乞討的方式令人好笑.有的乞丐用紅紙裹着菜頭掛在竹杆上,每到一家門前就說菜頭到,生意好,懇求施捨,這叫"送菜頭".有的用紙和竹絲做成牛狀,到家家門前說盡好話,吉利話,以求施捨,這叫"送春牛";有的手持一根冬青或柏樹的樹枝,在樹枝上掛些小鈴後古錢,表示在新的一年裏家人會象搖錢樹一樣,財源滾滾而來,這叫"搖錢樹";有的企丐身穿佛衫,頭戴神像面具,化裝成財神菩薩的模樣到各家的宅院內狂奔亂跳,以示財神菩薩來了,這叫"跳財神".崇明人在舊社會裏雖生活貧困,但遇到這些企丐還是樂善施好,給一些乾糧和其他食品.解放後這些行企方式早已絕跡了.

年初二清晨,各商店及手藝人都焚香敬神,稱"燒利節",中午十分,店主還設酒款待店員,一起祈求新年生意興隆.年初五,相傳爲財神生日,大街小巷的商店開門營業,這一天中午每家都吃餛飩,以示兜財.此外在鄉間田頭還有木人頭戲(今稱木偶戲).初一至初五期間各家走親訪友,互祝新春快樂,並互贈禮品.期間,各寺廟香火遠比平時旺盛,特別年初一早晨,上寺廟燒香拜佛的人特別多,而且特別早,要趕燒頭香,城外的壽安寺和中興鎮的廣福寺是最熱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