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董狐之筆的意思及故事

董狐之筆的意思及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7W 次

成語】:

董狐之筆的意思及故事

董狐之筆

【拼音】:

[dǒng hú zhī bǐ]

【解釋】:

後人對那些公正不偏,不因爲各人的好惡或利害關係,而捏造不實言論的人的稱呼。

【出處】:

《左傳·宣公二年》載:趙穿殺晉靈公,身爲正卿的趙盾沒有管,董狐認爲趙盾應負責任,便在史策上記載說趙盾弒其君。爲趙盾所殺。後孔子稱讚說:“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

【舉例造句】:

王闓運也揚言,爲湘軍修志 一事非他莫屬,他要秉董狐之 筆,不溢美,不飾惡,爲湘軍存 一信史。

【成語典故】:

晉靈公繼位後,十分荒淫而驕橫,他常站在樓上,用彈弓射路上的行人,讓身邊的美人取樂。有一次廚師煮熊掌不合口味,晉靈公便把廚師殺了,並命人分屍八塊,用竹簍裝了拋屍荒野.相國趙盾(趙國君王的先人)對這些肆無法紀的行爲非常憤慨,屢次向晉靈公苦苦進諫.晉靈公不但不聽,還懷恨在心,要祕密除掉趙盾。趙盾聞訊,逃亡避難.趙盾的侄兒趙穿早已看清了晉靈公的腐敗本質,趁他酒醉時將他殺死。之後,趙穿立晉成公爲國君,趙盾復任相國。由於趙盾精明強幹,得到朝野的普遍讚譽。史官董狐卻持有不同意見,他毫不隱瞞地在史簡中寫道:“趙盾殺其君.”趙盾見後極爲震驚,去找董狐解釋自己並無殺君之罪。董狐堅持說:“你身居相位,國君被殺時雖然離開了都城,但並未走出國境;國君被殺後,你也沒有辦兇手,殺君罪名國相不負,當屬何人?”後來,孔子聽到了這件事,他評論道:“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應受到稱讚;趙盾也是“古之良大夫也,爲法受惡,”實屬冤枉。從此,後人便把“董狐之筆”作爲史家秉公直書的典範加以頌揚。

董狐,春秋晉國太史,亦稱史狐。周大史辛有的後裔,因董督典籍,故姓董氏。據說今翼城縣東50裏的良狐村,即其故里。董狐秉筆直書的事蹟,實開我國史學直筆傳統的先河。

《左傳》宣公二年記載,晉靈公夷皋聚斂民財,殘害臣民,舉國上下爲之不安。作爲正卿的執政大臣趙盾,多次苦心勸諫,靈公非但不改,反而肆意殘害。他先派人刺殺,未遂,又於宴會上伏甲兵襲殺,未果。趙盾被逼無奈,只好出逃。當逃到晉國邊境時,聽說靈公已被其族弟趙穿帶兵殺死,幹是返回晉都,繼續執政。

董狐以“趙盾弒其君”記載此事,並宣示於朝臣,以示筆伐。趙盾辯解,說是趙穿所殺,不是他的罪。董狐申明理由說:“子爲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討賊,非子而誰?”意思是他做爲執政大臣,在逃亡未過國境時,原有的君臣之義就沒有斷絕,回到朝中,就應當組織人馬討伐亂臣,不討伐就未盡到職責,因此“弒君”之名應由他承當,這是按寫史之“書法”決定的。

當時的史官與後世大有不同,他們既典史策,又充祕書,即協助君臣執行治國的法令條文。傳宣王命,記功司過是他們的具體職責,兼有治史和治政的雙重任務,實際就是具有褒貶臧否大權的文職大臣。當時記事的“書法”依禮制定,禮的核心在於維護君臣大義,趙盾不討伐弒君亂臣,失了君臣大義,故董狐定之以弒君之罪。對此,孔子大加讚揚,稱董狐爲“書法不隱”的“古之良史”,後世據以稱之爲“良狐”,以表褒美之意。這是因爲在禮崩樂壞的春秋時期,權臣掌握國命,有着生殺予奪的大權,以禮義爲違合的書法原則,早已失去了它的威嚴,堅持這一原則,並非都能受到讚揚,而往往會招來殺身之禍。齊國太史就因寫了權臣崔杼的“弒君”之罪,結果弟兄二人接連被殺。董狐之直筆,自然也是冒着風險的,因此,孔子讚揚他,後人褒美他,正是表彰其堅持原則的剛直精神。這種精神已爲後世正直史官堅持不懈地繼承下來,成爲我國史德傳統中最爲高尚的道德情操。

當然,隨着時代的發展,直筆的含義逐漸擺脫了以禮義違合爲內容的書法侷限,從司馬遷開始,賦予了它“不虛美、不隱惡”的實錄精神,具備了唯物史觀的實質。這一傳統爲後代進步史學家弘揚發展,編著出許多堪稱信史的著作,是我國史著中的精華。其開啓之功,實源於晉太史董狐不畏強權,堅持原則的直書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