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養癰遺患成語大綱

養癰遺患成語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1W 次

養癰遺患成語1

養癰遺患成語

【成語】:養癰遺患

【拼音】:yǎng yōng yí huàn

【簡拼】:yyyh

【解釋】:留着毒瘡不去醫治,就會成爲後患。比喻縱容包庇壞人壞事,結果會遭受禍害。

【出處】:《後漢書?馮衍傳》李賢注引馮衍《與婦弟任武達書》:“養癰長疽,自生禍殃。”

【示例】:博善化之虛名,潰敗決裂乃至此,~,我之謂也夫。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一》

【近義詞】:養虎遺患、後患無窮、養癰成患

反義詞】:斬盡殺絕、不留餘地、斬草除根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勸誡人

養癰遺患 成語接龍

【順接】:患得患失 患生所忽 患生肘腋 患至呼天 患難與共 患難之交 患難夫妻 患難相共

【順接】:飽經憂患 採薪之患 倒懸之患 敵國外患 杜絕後患 多事多患 放虎遺患 腹心之患

【逆接】:獨善自養 監門之養 嬌生慣養 驕生慣養 名聞利養 犬馬之養 生聚教養 土生土養

【逆接】:養亂助變 養兒備老 養兒防老 養力蓄銳 養女調婦 養威蓄鋭 養威蓄銳 養家活口

養癰遺患成語2

“養癰遺患”,意思是癰疽在身而不除,就等於留下禍患。也正是老言古語說的:“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縱觀上下五千年,歷史上這樣的事例屢見不鮮。下面僅舉兩例,讓我們較深入地理解一下這個典故。

東漢末年,朝政大權由宦官把持着,掌大權的何太后,實則是被宦官們左右着。太傅何進,爲朝廷命運着想,謀劃誅除宦黨,以除國家之患。他採取的辦法是,先向太后談了自己的看法,分析了利害關係,希望太后罷默中常侍、小黃門等宦官,將他們遣回鄉裏,這樣,就把權力收回皇家手中了。

沒多久,這個事就讓宦官們知道了。中常侍張讓的兒媳婦是何太后的妹妹,張讓就利用了這層關係,走了這個後門。於是,他舍下老瞼皮,向兒媳磕頭請求道:“我得罪了朝廷,是該回到鄉里。可是,我張讓多少年來忠於朝廷,忠於太后,忠心耿耿爲太后效勞。受到皇帝和太后的恩典,在我遠離朝廷前,希望能夠最後再見見太后,再爲她老人家效點犬馬之勞。”他的兒媳聽了,心裏挺感動,就去爲他求情。太后答應了他的請求,這下,張讓可抓住了這個機會,花言巧語,危言聳聽,最後果然達到了目的,真的打動了太后的心。太后又收回遣返宦官的決定,讓那些宦官又都潤到太后身邊。

形勢驟然發生了變化,何進很是着急。他想借助武力解決。應該說,這是當時最好的選擇。但是,他卻想借助外兵來脅迫太后。當時就有人勸說他,這樣做後果不堪設想。勸說他的人說道:“現在京城的部隊和你手下的人足夠了,何必要引外兵入京呢?況且,當今擁有兵權的入居心巨測,如果前門打虎,後門進狼,到時後悔也來不及了。另外,現在形勢緊迫,時間哪容你到外邊去搬兵呢?”當時的情況確實是這樣,這些入情入理的話,何進卻聽不進,他執意借了董卓的兵。結果,外兵未到,宦黨們先下手爲強,動手殺了何進及何進的親近之臣。藍卓率兵殺進京城後,雖然殺了張讓等宦官,但大家都知道,從此,漢朝的天下也就完了。史料記載,此後是軍魄混戰,民不聊生,白骨遍野的.一片景象。

北齊時,尚書令和士開在武成帝時,奸蠢惑主,敗亂朝政。當後主高緯即位後,宰相高徽、臨淮郡王婁定遠合計勸告胡太后,趁機放和士開到充州去任刺史。但太后多次留任和士開。本來,高徽可以利用他的權力和關係、影響等達到目的,可是,他一直對太后懷着希望,抱有幻想。當和士開了解到這祥細節後,針對這種局面,也是先下了手。他採取分面治之的辦法,先用珠寶、美女賄賂婁定遠,這祥,他得以面見太后和後主。他同樣是抓準機會,盡力施展出拿手本領,甜言蜜語,再進讒言,他說道:“我個人被放逐不足惜,可我擔心朝中必然要大亂。現在,我能見到陛下和太后,這是我主、我朝的萬福啊!這下,我沒啥擔心的了。”果然,後主和太后聽了他的話,不再放逐他。

奸臣和士開一步得手二步緊逼,他採取了斷然措施。先是將姿定遠趕出官廷,遠放到青州,後又找藉口殺了高教。兩年以後,他雖然也被逐殺,但北齊也從此敗亡了。

綜上所述,可清楚的看出一,何進、高徽不惜以身家性命爲漢、齊的江山社極盡忠盡力,但賊未殺,又未能保身利國。何也?是凜疽在身不除去,養癰遺患;虎狼雖處陷阱而不誅殺,終會反口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