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患得患失的成語解釋大綱

患得患失的成語解釋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2W 次

【漢字書寫】:患得患失

患得患失的成語解釋

【漢語注音】:huàn dé huàn shī

成語出處】:春秋.孔丘及弟子《論語.陽貨篇》:“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何晏集解:“‘患得之’者,患不能得之。楚俗言。”

【成語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偏重於計較個人利益。

【患得患失的意思】:患:憂慮、擔心。既憂慮得到,得到後又憂慮失去。形容過多地考慮個人的成敗得失。

【患得患失的近義詞】:斤斤掰兩、斤斤計較、自私自利、錙銖必較;

【患得患失的反義詞:大公無私、公而忘私、寵辱不驚;

【患得患失的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曾經跟他的學生討論說:“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得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孔子要跟學生們說的道理是:對於那些可鄙的'庸俗低級的人來說,怎麼能跟他們共事呢?在他還沒有權利或者利益的時侯,他總是想着怎麼樣才能得到;而當他已經擁有這些的時侯又害怕失去。像這樣利慾薰心的人,總是害怕失去已經得到的好處,總是時時刻刻爲自已打算,像這樣的人總是不擇手段什麼事都可能做得出來。

【患得患失例句】

宋.方勺《泊宅編.青溪寇軌》:“《容齋逸史》曰:‘甚哉,小人患得患失,貽禍之深也。初,元祐間,宣仁太后臨朝,天下大政事,皆太后與二三大臣議可而行。’”

宋.文天祥《御試策》:“奔兢於勢要之路者,無怪也;趨附於權貴之門者,無怪也;牛維馬縶,狗苟蠅營,患得患失,無所不至者,無怪也。”

魯迅《兩地書》六:“既無‘患得患失’的念頭,心情也自然安泰,決非欲“騙人安心,所以這樣說”的:切祈明鑑爲幸。 ”

傅雷《傅雷家書.1962年2月21日》:“你要是患得患失,就只能聽人宰割;要是怕難爲情,剝削者更是正中下懷。”

【患得患失造句】

個人利益在大局面前往往都是輕於鴻毛,因此不必爲了九牛一毛而懷有患得患失之心。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杞人憂天,只在意自已的患得患失,那麼幸福對你來說就是海市蜃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