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高一試題 > 高一下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

高一下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W 次

考試在即,爲了幫助大家更好的學習語文,並在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小編爲大家整理了高一下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希望能幫助到你。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相關欄目!

高一下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

一、語文基礎知識(共15分,共5小題,每小題3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

A.寒暄(xuān) 馴熟(shùn) 朱拓 (tà) 盥洗(guàn)

B.兩靨(yè) 間或 (jiān) 廂廡(wǔ) 桅杆(wéi)

C.舟楫 (jí) 叱吒 (chà) 殘骸 (hái) 朔漠(shu)

D.監生 (jiàn) 旋風 (xuàn) 炮烙 (páo) 嗔怒(chēn)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攥住 暇想 戰慄 滄海一粟

B.廣袤 嬉鬧 駑馬 強駑之末

C.吞噬 逡巡 波濤 白浪滔天

D.繆種 歆享 契約 鍥而不捨

3.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在春季新片_________會上,電影局副局長特別推薦了張藝謀的最新影片《歸來》。電影局給出的官方評價爲:“影片帶來深沉的_________,是生活減法的_________,_________巨大的思想力量,其票房的高低,正是民族希望的試金石。”

A.推薦 震動 極端 蘊含 B.推介 震撼 極致 孕育

C.發佈 感動 極品 含有 D.宣傳 感悟 極著 暗含

4.下列各項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體驗館是目前市場上一種特殊類型的商鋪,屬於精神方面的消費,但對許多消費者或投資者,還很陌生,蒙着神祕的面紗。

B.經在市繁華路段測試,原來一分鐘內有19人亂扔垃圾,現在20分鐘內僅一人亂扔垃圾,另外車窗拋物率也明顯減少,市城管局組織的環境治理活動已初見成效。

C.打車軟件在給乘客帶來便捷的同時,也提高了出租車的用車效率,但司機在開車時分心使用打車軟件,成爲出租車事故驟增的主要原因之一。

D.通過《中國之聲》微博推出的“正能量益起來”這項活動,讓我們一同探尋發現在生活中令我們感動的點滴美好,一起尋找充滿正能量的人和事。

5.下列有關文學常識和名著的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 )

A.《吶喊》是魯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說集,收錄作者1918年至1922年所作小說十四篇。其中包括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還有其後發表的《孔乙己》《藥》《阿Q正傳》等著名小說。

B.王熙鳳是賈珍之妻,有着出衆的才幹和權術,因而成爲榮國府的管家媳婦。在她的性格中,既有心狠手辣的一面,也有爽朗大度的一面;她雖精明幹練,但也有其艱難窘迫之處,在賈府捉襟見肘的衰落局面下,她以病體恃強支撐,終於在後40回中,因心勞力拙而死去。

C.法國現實主義大師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包括九十多部(篇)小說,描寫了兩千四百多個人物,大致分爲風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部分。恩格斯稱《人間喜劇》“提供了一部法國‘社會’,特別是巴黎‘上流社會’的卓越的現實主義歷史”。

D.美國現實主義作家海明威,善於探索“人的本質及其悲劇性”,將人物隱蔽的動機充分揭露,《老人與海》是其代表作,195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二.現代文(論述類文本)閱讀(共9分,共3小題,每小題3分)

中國詩歌自身的調節功能

中國詩歌之所以能歷久而不衰,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種調節功能,其語言形式處在不斷變化的過程之中。從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隨着漢語的發展變化而不斷形成新的節奏。二二節奏的四言詩是詩歌的早期形式,隨着《詩經》時代的結束而趨於僵化。此後的四言詩,如曹操《短歌行》那樣的佳作實在不多。中國詩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節奏的五言和四三節奏的七言。四言詩一句分成均等的兩半,節奏呆板。五七言前後相差一個音節,寓變化於整齊之中,節奏活潑。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爲中國詩歌的主要形式。爲什麼七言沒有繼續加長,發展爲九言呢?我想這是因爲一句詩七個音節已經達到讀起來不至於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長到九言讀起來呼吸急促,這樣的詩行不容易建立起來。

在音節變化的同時,格律也在逐漸嚴密化。中國詩歌是從自由體(古詩)走向格律體(近體詩),但格律體確立之後自由體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體並存着,各有其特長。就一個詩人來說固然有的擅長自由體,有的擅長格律體,但兩方面的訓練都是具備的。在自由體與格律體之間始終沒有分成派別。它們互相補充、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國詩歌的繁榮發展。

從深層考察,詩歌的發展乃是性情與聲色兩種因素的交互作用。從重性情到重聲色,是中國詩歌史的第一個轉變。這個轉變發生在晉宋之際,具體地說是在陶謝之間。這恰好也正是近體詩的各種技巧被自覺加以運用的時候。明代的陸時雍說:“詩至於宋,古之終而律之始也。體制一變,便覺聲色俱開。謝靈運鬼斧默運,其梓慶之鑢乎。”具體地說,這個轉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即從重寫意轉到重摹象,從啓示性的語言轉向寫實性的語言。《文心雕龍?明詩篇》說:“儷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情必極貌以寫物,辭必窮力而追新。”指出了轉變後的狀況。從陶到謝的轉變,反映了兩代詩風的嬗遞。正如沈德潛所說:“詩至於宋,性情慚隱,聲色大開,詩運轉關也。”(《說詩錊語》)重聲色的階段從南朝的宋延續到初唐,一方面豐富了表現技巧,另一方面也建立起嚴密的格律,到盛唐,性情與聲色完美地統一起來,遂達到了詩歌的高潮。

但是性情與聲色的統一畢竟不能維持多久。盛唐半個世紀一過,二者便又開始分離。重性情的,聲色不足;求聲色的,性情不完。此後二者統一的詩作雖然不少,但能以二者的統一維持一個時代的再也沒有了。中國詩歌史總的看來是輝煌燦爛的,但其頂峯也不過只有這麼一個盛唐,半個世紀而已。

6.下列對中國詩歌自身“調節功能”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調節功能”是指歷久不衰的中國詩歌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求變的一種特性。

B.語言形式的調節功能還體現在格律的逐漸嚴密化:格律體取代了自由體。

C.其語言形式的調節功能體現在不斷形成新的詩句節奏:五七言取代了四言。

D.調節功能還體現在性情與聲色的交互作用,使中國詩歌呈現 出不同的風貌。

7.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隨着人們對《詩經》興趣的降低,《詩經》的時代結束了,人們由此感覺到二二節奏的四言詩越來越僵化。

B.中國詩歌沒有從五言七言發展成九言,是因爲五言七言寓變化於整齊之中,節奏更爲活潑的緣故。

C.晉宋之間,詩歌轉變主要表現在從重寫意到重摹象,從啓示性語言轉向寫實性語言兩個方面。

D.明代的陸時雍和《文心雕龍?明詩篇》都指出了兩代詩風的嬗遞發生在陶淵明和謝靈運之間。

8.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中國詩歌能歷久不衰,在詩歌創作中總是保持探索求新的自身調節的狀態,是重要原因之一。

B.中國詩歌的發展是從自由體走向格律體,後來出現各種技巧被自覺運用的重聲色的特點,體現了詩歌發展的趨勢。

C.從詩歌的發展來看,性情與聲色兩者只有完美統一起來,才能真正成就詩歌的燦爛輝煌。

D.古詩與近體詩的長期並存,說明在中國詩歌史上對詩歌語言形式層面的追求意義不大。

三、古代詩文閱讀(共34分,共7小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9分)

武昌九曲亭記①

(宋)蘇轍

子瞻遷於齊安②,廬於江上。齊安無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諸山③,陂拖蔓延,澗谷深密。中有浮圖精舍,西曰西山,東曰寒豁。依山臨壑,隱蔽鬆櫪,蕭然絕俗,車馬之跡不至。每風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載酒,乘漁舟亂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遊,聞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攜徜徉而上,窮山之深,力極而息,掃葉席草,酌酒相勞,意適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齊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將適西山,行於松柏之間,羊腸九曲而獲少平,遊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蔭茂木,俯視大江,仰瞻陵阜,旁矚溪谷,風雲變化,林麓向背,皆效於左右。有廢亭焉,其遺址甚狹,不足以席衆客。其旁古木數十,其大皆百圍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輒睥睨終日。一日大風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據,亭得以廣。子瞻與客入山視之,笑曰:“茲欲以成吾亭耶?”遂相與營之。亭成而西山之勝始具。子瞻於是最樂。

昔餘少年,從子瞻遊,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爲之悵然移日。至其翩然獨往,逍遙泉石之上,擷林卉,拾澗實,酌水而飲之,見者以爲仙也。蓋天下之樂無窮,而以適意爲悅。方其得意,萬物無以易之;及其既厭,未有不灑然④自笑者也。譬之飲食,雜陳於前,要之一飽,而同委於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無愧於中,無責於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樂於是也。

[注] ①武昌九曲亭:據《清一統志》載,九曲亭在武昌縣西九曲嶺,爲孫吳遺蹟,宋蘇軾重建,蘇轍有記。②齊安:古郡名,即黃州,今湖北黃岡。③武昌諸山:指樊山,又名袁山。④灑然:驚異貌。

9.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蕭然絕俗,車馬之跡不至 絕:隔絕

B.方其得意,萬物無以易之 易:輕視

C.然將適西山,行於松柏之間 適:到

D.其遺址甚狹,不足以席衆客 席:坐

10.下面全都表現蘇軾“適意而樂”的一項是 ( )

①窮山之深,力極而息 ②意適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 ③子瞻每至其下,輒睥睨終日 ④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 ⑤擷林卉,拾澗實,酌水而飲之 ⑥及其既厭,未有不灑然自笑者也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 .②④⑤⑥ D.①②④⑤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文章敘述了蘇軾重建武昌九曲亭的事情,闡發了蘇軾“適意爲悅”的思想情趣,表現出蘇軾於遊樂山水中自有磊落胸懷和灑脫風度的氣概。

B.文章第一段首先交代了蘇軾好遊武昌諸山,並於此建亭,然後指出蘇軾在黃州三年“不知其久”的原因,說明蘇軾在失意中善於自得其樂。

C.文章第二段具體說明重建九曲亭的經過,含蓄地讚美蘇軾此舉興廢利衆,符合天意,而蘇軾本人也從中獲得了極大樂趣。

D.本文語言明淨,條理清晰,融寫景、敘事、抒情、議論爲一爐,情景相融,渾然一體。文章最後議論蘇軾所追求 “適意爲悅”,不計較個人的功利得失,處世爲人“無愧於中.無責於外”,委婉地說出了蘇軾建亭的目的。

1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1)子瞻杖策載酒,乘漁舟亂流而南。(3分)

(2)惟其無愧於中,無責於外,而姑寓焉。(3分)

(3)斬木爲兵,揭竿爲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過秦論》)(3分)

13.閱讀下面的文言短文,用“/”給畫線部分斷句。(斷句不超過6處)(3分)

吳人有養猴於籠十年,憐而放之,信宿(沒過兩夜)而輒歸曰未遠乎異而舍諸大谷猿久籠而忘其習遂無所得食鳴而死。

(劉基《郁離子》)

14.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後面的題目。(8分)

魯山山行

梅堯臣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

好峯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人家在何許?雲外一聲雞。

【註釋】①魯山:在今河南魯山縣。②適:恰好。野情:喜愛山野之情。愜:心意滿足。③隨處改:是說山峯隨觀看的角度而變化。④熊升樹:熊爬上樹。⑤何許:何處,哪裏。

(1) 這首詩描寫景物主要運用了什麼樣的手法?(4分)

(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山行時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詩句分析。(4分)

15.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選其中的5個小題作答,如答題超過5個,按所答的前5個小題計分)(5分)

(1) ,無以至千里。(《勸學》)

(2)畫圖省識春風面, 。(《詠懷古蹟(其三)》)

(3)滄海月明珠有淚, 。(《錦瑟》)

(4)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過秦論》)

(5)申之以孝悌之義, 。(《寡人之於國也》)

(6) ,愁空山。(《蜀道難》)

(7)寒衣處處催刀尺, 。(《秋興八首(其一)》)

(8) ,此時無聲勝有聲。(《琵琶行》)

四.現代文(文學類、實用類文本)閱讀(共20分,共4小題)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題

體 面

邢慶傑

韓六子原是郊區的農民,因爲擴城佔了他們村的地,他無地可種了,做大生意又沒本錢,所以就試着在路邊擺了個賣羊雜湯的攤子。

韓六子家世代都是種地的,他見了城裏人就有些自卑。他知道,那些天天來這兒喝羊雜湯的人都是有些身份的。韓六子算過一個賬,如果一個人每天早上喝一碗羊雜湯、吃兩個火燒,那他一個月的早飯錢就接近100元錢,再加上中午飯和晚上飯,那他一個月的飯錢就是四五百元,再加上養家餬口什麼的,那得掙多少錢纔夠呀!所以,他知道,那些做小生意的和每月掙幾百塊錢的工人,是不可能天天喝羊雜湯的。凡天天來這兒的,不是在高薪單位上班,就是在做大生意。所以,韓六子對來的每一個人,都是笑臉相迎,笑臉相送。客人來了,剛坐下,他就會將一碗熱氣騰騰的羊雜湯端過來,躬着腰給客人放在矮桌子上,然後臉上堆着謙卑的笑說,料子自己放,怎麼對口怎麼調,要加湯,招呼一聲就行!

每天,韓六子從早晨雞叫起,一直忙到掌燈才收攤。這十幾個鐘頭,他幾乎一刻不停地穿梭在十幾張矮桌的夾縫裏,爲客人加湯、送火燒。有客人說,韓六子,你就不能歇會兒嗎?累不累呀?韓六子就笑笑說,咳,累啥呀?比種地輕鬆多了。

韓六子的羊雜湯實惠又好喝。那湯,全是頭天晚上用羊腿骨和大梁骨通宵熬的,又香又稠;那羊雜,全是頭一天的新鮮貨,提前用大料燉得爛爛的,第二天用羊湯一熱,那個香,隔老遠就聞得見。凡是賣羊雜湯的,大都有兩個毛病:一是在湯上做手腳,少熬,節省羊骨頭錢和炭火錢,到時候一看人多,就往裏加水,來得晚的往往只能喝清湯;二是在羊雜上做手腳,羊雜貴,就往裏摻牛雜,多摻那些最便宜的牛肺。這種事韓六子從來不幹,所以他的羊雜湯就和別人的不是一個味兒,再加上他的謙卑和熱情,生意就越來越好了。

後來,韓六子一個人怎麼也忙不過來了,就開始僱小工,一個兩個,一直髮展到了6個,才勉強喘過氣來。按一般人的理解,一個賣羊雜湯的能掙多少錢?說了您別不信,你可以算一算,6個人從早上天麻麻亮就開始往桌子上端湯,一直端到萬家燈火,這得端多少碗?幾年下來,了不得了,韓六子發了。

韓六子先在一個新建的小區裏買了一套三室兩廳的房子,後來覺得錢還是有點兒多,正趕上流行買私車,就買了一輛“本田”,還利用業餘時間考了個駕照。開上私家車後的韓六子,覺得自己賣羊雜湯的那套行頭和車太不協調了,就又置辦了“紅豆”襯衣、“新郎”西服和“紅蜻蜓”皮鞋。這麼一裝扮,韓六子就整個兒換成大款模樣了。

韓六子的心理慢慢地也有了變化。他發覺,來他這兒喝羊雜湯的,其實也沒有幾個能比他有錢的,無非是單位好點兒,工資高點兒;幹生意的,也不是什麼發大財的,這從他們的交通工具上就看得出來。他們大多數是騎摩托車、電動車和自行車來的,也有幾個開車來的,車的檔次也不如韓六子的“本田”。

這樣一想,韓六子怎麼也不願意再衝他們露出那種謙卑的笑了,更不願意躬着個腰挨個兒給他們加湯了,他想:憑什麼我伺候你?我比你們有錢哪!這年頭,錢就是體面呀!

韓六子不幹了。他把羊雜湯攤子交給了他的幾個夥計,自己躲清閒去了。

韓六子開着他的“本田”,整日裏遊山玩水,和一幫朋友出入歌廳酒樓,過得好不瀟灑。

這樣過了大約半年的時間,韓六子的積蓄花得就差不多了。這時候,他的那個賣羊雜湯的攤子,由於那幾個夥計偷工減料,很快就黃了攤子。

這時候的韓六子,根本不可能再賣羊雜湯了,那多掉份兒。要做生意,也得做體面一些的生意。他的一位朋友極力攛掇他炒股票,又體面又賺錢。他便用自己的房子作抵押,貸了款炒股。一入市,他就搞大動作,幾天的時間就把20多萬元錢全套進去了。後來,他賣了車,又向朋友借了錢,再炒,結果又被套住了,他哪有炒股的經驗呀!

韓六子重新淪爲一無所有的窮光蛋,還負上了不大不小的一筆債,他再一次走投無路了。怎麼辦?他惟一有把握賺錢的生意,還是賣羊雜湯。

韓六子的羊雜湯攤子重新擺上了,同時擺上的,還有他那一臉謙卑的笑。

16.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4分)

A.文中“韓六子家世代都是種地的”一句話既交待了韓六子的家族背景,又與下文韓六子的性格轉變形成強烈反差,爲後文生意的失敗埋下伏筆。

B.文中多次出現“謙卑的笑”,前後照應,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深化了“體面不在於外在,而關乎人心”這一主題。

C.韓六子羊雜湯店生意越來越好了,其原因在於:勤勞樸實,態度謙恭,服務周到,不摻假,實惠好喝。

D.小說主要運用了動作、語言、心理以及外貌描寫等手法來塑造韓六子的形象,突顯出了個性化的性格特徵。

E.作者合理安排故事情節,在結構上,擷取生活片段,精妙地勾勒出主人公主要的心靈軌跡;語言上,通俗卻不庸俗,樸實卻不平淡。

17.請概述小說的故事情節。(4分)

答:

18.簡要分析小說以“體面”爲標題的深意。 (4分)

答:

19.韓六子是作者精心設計的一個人物,這個人物具有普遍意義,請結合文本、聯繫現實生活談談韓六子這個人物形象給了我們哪些啓示。(8分)

答:

五.語言文字運用(共12分,共3小題)

20.一位讀者到新華書店去買書,下面是他們的對話:

讀者:請問有沒有《現代漢語詞典》?

營業員:賣完了。

讀者:還有哪一家書店可能有這本字典?

營業員:不知道。

讀者:貴店什麼時候再到貨?

營業員:不知道。

營業員的三次回答非常明確,也是實事求是。但是讀者聽起來卻感到十分不舒服。能否將營業員的回答換一種說法,基本意思相同,卻能讓讀者感到親切?試着把營業員的三次回答換一換。(4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據下列文學作品對人物眼睛的描寫判斷出其對應的人物。(4分)

①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 )

②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瞋視而有情。( )

③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 )

④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

22.高中語文教材中的許多文化景點或文學意象,常常會引發我們的情思。請從下列詞語中選擇兩個作開頭,仿照例句各寫一句話。(4分)

要求:①體現景點或意象特徵;②句式一致;③至少運用兩種修辭手法。

落木 雨巷 蘭亭 蜀道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偉岸,你的大氣磅礴,你的壯麗多姿,不正好激盪起我心中的豪情嗎?

六.寫作(共60分,共1小題)

23.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在和著名作家餘華談到餘華小說《活着》時,餘華說:“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是勝利。”

上述材料引發了你哪些思考,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自定文體(詩歌除外),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