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高二試題 > 高二語文上冊寡人之於國也同步訓練題及答案

高二語文上冊寡人之於國也同步訓練題及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4W 次
高二語文上冊寡人之於國也同步訓練題及答案
w5 k
第三單元
8 寡人之於國也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棄甲曳兵(  )   供養(  )
數罟不入洿池(  )(  )(  )
孝悌(  ) 庠序(  )
餓莩(  )
雞豚狗彘之畜(  )(  )(  )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河內兇(      )
(2)鄰國之民不加少(      )
(3)數罟不入洿池(      )
(4)謹庠序之教(      )
(5)申之以孝悌之義(      )
(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
(7)非我也,歲也(      )
(8)斯天下之民至焉(      )
3.文學常識填空。
孟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時期思想家,與孔子並稱爲“__________”,稱其爲“________”。《孟子》是記載孟軻言行的書,由孟軻及其弟子編成,全書共______篇,是______家經典著作之一。
4.名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____________,王道之始也。
(2)謹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七十者衣帛食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之有也。
(4)________________,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答案:1.yè ɡōnɡ cù ɡǔ wū tì xiánɡ piǎo tún zhì xù
2.(1)穀物收成不好,荒年 (2)更少 (3)細網 (4)學校 (5)敬愛兄長 (6)制止、約束 (7)年成 (8)則、那麼
3.軻 子輿 戰國 孔孟 亞聖 7 儒
4.(1)谷與魚鱉不可勝食 材木不可勝用 養生喪死無憾
(2)申之以孝悌之義 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3)黎民不飢不寒 然而不王者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9題。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
A.五畝之宅
B.王道之始也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雞豚狗彘之畜
6.下列加點詞語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7.與“申之以孝悌之義”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C.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D.非我也,兵也
8.下面對文意的表述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
A.孟子認爲,如果想讓百姓對生養死葬沒有什麼不滿,就必須做到糧食與魚鱉吃不完,材木不能用得盡。
B.孟子認爲,讓百姓按時栽種農桑,畜養牲畜,不隨意耽誤百姓農時,百姓就能免於飢寒,國君就能夠稱王天下。
C.對於社會混亂、哀鴻遍野的局面,不加以改變,卻歸罪於年成不好,這無異於拿刀殺人卻歸罪於兵器。
D.本段文字從實行王道談起,層層深入,有力地闡明瞭使民歸附的原因、道理和措施。
9.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1)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2)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
答案:5.C 解析:C項的“之”是代詞,代這種情況。其他三項中的“之”爲助詞。
6.C 解析:C項,①指打開糧倉,賑濟百姓;②出發。A項,都譯爲“盡”;B項,都譯爲“這”;D項,都譯爲“兵器”。
7.B 解析:例句與B項均爲狀語後置句。A項爲賓語前置句;C項爲省略句,“以”後省略“之”;D項爲否定判斷句。
8.B 解析:這僅僅是“王道之始”的條件,“稱王天下”還需要“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這些條件。
9.(1)按一定的季節砍伐樹木,木材就會用不完。
(2)百畝大的田地,不要耽誤生產季節,幾口之家,就可以因此而不受飢餓了。


一、基礎積累
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
A.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B.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C.斯天下之民至焉
D.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答案:C 解析:A項,“無”通“毋”;B項,“塗”通“途”;D項,“頒”通“斑”。
2.下列句中加點詞語活用情況不同於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
A.填然鼓之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樹之以桑
D.謹庠序之教
答案:D 解析:A、B、C三項爲名詞活用作動詞,分別解釋爲“敲鼓,穿,種植”。D項爲形容詞活用作動詞,“認真從事”。
3.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與現代漢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盡心焉耳矣
B.棄甲曳兵而走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答案:A 解析:B項,“走”,古義爲“跑”;今義爲“步行”。C項,“然而”,古義爲“這樣(做了)卻”;今義爲轉折連詞,是一個詞。D項,“養生”,古義爲“供養活着的人”;今義爲“保養身體”。
4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答案:D 解析:A項,“以”,前者爲介詞,“按照”;後者爲介詞,“用”。B項,“數”,前者爲形容詞,“密”;後者爲“幾”。C項,“而”,前者爲連詞,表修飾;後者爲連詞,錶轉折,“卻”。D項,“無”,均通“毋”,“不要”。
5.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於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
A.申之以孝悌之義
B.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C.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D.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答案:D 解析:D項爲判斷句,其他爲狀語後置句。
二、閱讀鑑賞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齊宣王問曰:“文王之囿①方七十里,有諸?”孟子對曰:“於傳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猶以爲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猶以爲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②往焉,雉兔者③往焉,與民同之。民以爲小,不亦宜乎?臣始至於境,問國之大禁,然後敢入。臣聞郊關④之內有囿方四十里,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則是方四十里爲阱⑤於國中,民以爲大,不亦宜乎?”
注:①囿(yòu):天子諸侯養禽獸的地方。②芻蕘者:這裏指割草打柴的人。③雉兔者:這裏指獵人。④郊關:國都之外百里爲鄰,郊外有關。⑤阱:陷阱。
6.下面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寡人之囿方四十里
方:方圓。
B.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諸
諸:兼詞,相當於“之於”。
C.於傳有之
之:音節助詞,無義。
D.不亦宜乎
宜:合適,適宜。
7.下面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8.孟子主要通過什麼方法來說明自己的觀點的?

9.翻譯句子。
(1)若是其大乎?
(2)與民同之。民以爲小,不亦宜乎?
答案:6C 解析:“之”爲代詞,代“文王之囿方七十里”這件事。
7.A 解析: A項均爲兼詞,相當於“於之”。B項前者爲代詞,代“文王之囿”;後者表商量或希望語氣,“還是”。C項前者爲動詞,“認爲”;後者是“以(之)爲”的意思,“把……作爲”。D項前者爲名詞,“罪行”;後者爲動詞,“歸罪”。
8孟子是通過百姓對“文王之囿”和“寡人之囿”不同態度的對比來說明自己的觀點的。“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民猶以爲小”;“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猶以爲大”。問題是前者能“與民同之”,後者不能。
9.(1)周文王的園林有如此大嗎?
(2)這園林與百姓是共同享有的。百姓認爲它小,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參考譯文:齊宣王問道:“據說周文王養鳥獸的園林縱橫各七十里,有這回事嗎?”孟子回答道:“史書上有這樣記載的。”宣王說:“周文王的園林有如此大嗎?”孟子說:“百姓仍然認爲它太小。”宣王說:“我的園林縱橫各四十里,百姓還認爲它太大,爲什麼呢?”孟子說:“周文王的園林縱橫各七十里,割草砍柴的人可以到那裏去,打野雞野兔的人也可以到那裏去。這園林與百姓是共同享有的,百姓認爲它小,不是理所當然的嗎?我一到齊國邊境,先打聽到齊國最緊的禁令,然後纔敢進入齊國。我聽說國都郊區有縱橫各四十里的園林,如果誰殺死了裏面的麋鹿,罪行就跟殺人一樣大。那麼縱橫各四十里就是在國中設置的一個大陷阱,百姓認爲它太大,不也是理所當然的嗎?”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題。
孟子將朝王
孟子將朝王,王使人來曰:“寡人如就見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風。朝,將視朝,不識可使寡人得見乎?”對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明日,出吊於東郭氏。公孫丑曰:“昔者辭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弔?”王使人問疾,醫來。孟仲子(孟子堂兄弟,跟孟子學習)對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憂(謂有病不能打柴,是生病的託詞),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趨造於朝,吾不識(a)能至否乎?”(b)使數人要於路,曰:“請必無歸,而造於朝!”(c)不得已,而之景醜氏宿焉。
景子曰:“內則父子,外則君臣,人之大倫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醜見王之敬子也,未見所以敬王也。”曰:“惡!是何言也!齊人無以仁義與王言者,豈以仁義爲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與言仁義也’云爾,則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堯舜之道,不敢以陳於王前,故齊人莫如我敬王也。”
景子曰:“否,非此之謂也。《禮》曰:‘父召,無諾;君命召,不俟駕。’固將朝也,聞王命而遂不果,宜與夫《禮》若不相似然。”曰:“豈謂是與?……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朝廷莫如爵,鄉黨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惡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將大有爲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謀焉,則就之。其尊德樂道,不如是,不足與有爲也。”
(選自《孟子?公孫丑下》)
10.對下面兩句中的“是”字指代的內容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①其心曰‘是何足與言仁義也’云爾
②則不敬莫大乎是
A.①指代“王”,②指代“齊人”。
B.①指代“齊人”,②指代“其心曰‘是何足與言仁義也’云爾”。
C.①指代“齊人”,②指代“王”。
D.①指代“齊人”“無以仁義與王言者”,②指代“齊人”。
11.文中a、b、c三處有無省略?下列對省略的內容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A.a:無省略 b:孟仲子    c:孟子
B.a:孟子 b:孟仲子 c:孟子
C.a:孟子 b:齊王派來的人 c:孟子
D.a:孟子 b:齊王派來的人 c:孟仲子
12.根據上下文,判斷以下四句表達了說話人的真實心意的一項是(  )
A.寡人如就見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風。
B.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
C.今病小愈,趨造於朝。
D.請必無歸,而造於朝。
13.“故將大有爲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一句正確的意思是(  )
A.所以想要有大作爲的君主,必然有他召喚不來的臣子。
B.所以想要大有作爲的君主,必定有他不被召見的臣子。
C.所以想要大有作爲的君主,一定有他不願召見的臣子。
D.所以想要大有作爲的君主,必定有他不隨意召見的臣子。
14.將下面兩個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使數人要於路,曰:“請必無歸,而造於朝!”
(2)醜見王之敬子也,未見所以敬王也。
答案:10B 解析:結合上下文語境,把句子放在全文大語境中去分析它指代的內容。
11.B 解析:將給定選項分別代入a、b、c三處,依據上下文意理解,即可得出本題答案。
12.D 解析:A、B、C三項都是講究辭令的話。A項是齊王不想拜訪孟子的託辭;B項是孟子對齊王的做法不滿;C項表述的是孟仲子搪塞使者的話。
13.D 解析:“不召”是“不隨意召見”的意思。
14.參考答案:(1)(孟仲子)派遣幾個人分別在孟子回家的路上攔截孟子,說道:“您無論如何不要回家,一定得上朝去!”
(2)我看見齊王對您很尊敬,卻沒有看見您對齊王怎麼恭敬。
解析:(1)句注意“要”“無歸”“造”這幾個關鍵詞的意思,再結合上下文揣測句意,用順暢的語言表達出來。(2)句注意關鍵詞“所以”的意義和用法。
參考譯文:孟子準備去朝見齊王,恰巧齊王派了個人來,說道:“我(齊王)本來應該來看你的,但因爲感冒了,不能吹風。明天早朝將臨朝辦公,不知道能讓我看到你嗎?”孟子答道:“不幸得很,我也病了,不能上朝去見您。”第二天,孟子到東郭大夫家裏去弔喪。公孫丑說:“昨天託辭有病謝絕齊王召見,今天又去弔喪,大概不可以吧?”孟子說:“昨天生病,今天好了,爲什麼不去弔喪呢?”齊王派人來問病,並且派來了醫生。孟仲子應付說:“昨天有王命召見,他因患小病,不能上朝。今天剛好一點,已經上朝去了,但我不知道能否到達。”(孟仲子)派遣幾個人分別在孟子回家的路上攔截孟子,說道:“您無論如何不要回家,一定得上朝去!”孟子沒有辦法,不得不躲到景醜家歇宿。
景醜說:“在家裏有父子,在外面有君臣,這是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關係。父子之間以慈愛爲主,君臣之間以恭敬爲主。我看見齊王對您很尊敬,卻沒有看見您對齊王怎麼恭敬。”孟子回答說:“哎!這是什麼話!在齊國人中沒有一個拿仁義的道理向齊王進言的,難道認爲仁義不美好嗎?(不是的。)他們心裏說‘這個王哪裏夠得上和他談仁義呢?’要說不恭敬,這纔是最大的不恭敬。我呢,不是堯舜之道,不敢拿來向齊王陳述,所以,齊國人中沒有一個比得上我這樣對齊王恭敬的。”
景醜說:“不,我說的不是這個。《禮》上記載:‘父親召喚,不說“諾”就起身;君主召喚,不等待車馬備好就走。’您本來準備朝見齊王,一聽到齊王的召見反而不去了,似乎和《禮》所說的不相符合吧。”孟子回答說:“原來你說的是這個呀!……天下公認爲尊貴的東西有三樣:爵位是一樣,年齡是一樣,道德是一樣。在朝廷中,先論爵位,在鄉里中,先論年齡,(至於)輔助君主統治百姓自然以道德爲上。他哪能憑得到其中的一樣(指君王的地位),來輕慢其他的兩樣呢(指自己的年長和道德修養)?所以大有作爲的君主,一定有他的不能隨意召喚的臣子;如果有什麼事要商量,就親自到臣子那裏去。他尊尚道德,樂行仁政,如果不是這樣,便不足和他有所作爲了。”
三、語言表達
15.將下列各句排成通順連貫的一段話(只排序號)。
①他的抱負並沒有實現,晚年退居講學,跟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序《詩》《書》,述仲尼之意”,撰寫了《孟子》。
②他幼年喪父,家庭貧困。
③跟孔子差不多,他曾遊說各國諸侯,以推行自己的主張。
④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人。
⑤但當時諸侯各國正致力於合縱連橫,武力攻伐。
⑥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
⑦因此他推行的仁政學說跟各國國君都不合拍,被認爲迂闊而不切實際。
答案:⑥②④③⑤⑦①
解析:可注意孟子從幼年至晚年的順序,另外注意人物介紹的常規順序。
16.“請名人代言”是提高公益廣告說服力的好方法。下列四則廣告標題,如單就文字意義,尋找背景思想相契合的古代名人來代言。則最不恰當的組合是什麼,並說明理由。
(1)請莊子代言“自然就是美”。
(2)請孟子代言“自由無極限”。
(3)請李白代言“祖國山川頌”。
(4)請魏徵代言“執政爲民”。
答案:最不恰當的是孟子代言“自由無極限”。理由:孟子思想核心是仁政,並非自由;莊子憤世嫉俗遠離官場親近自然;李白詩篇多是運用浪漫主義手法描寫祖國山河;魏徵是歷史上有名的諫臣忠臣,身居高位卻心繫天下百姓。

類文欣賞
寡人願安承教
梁惠王曰:“寡人願安承教。”
孟子對曰:“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
曰:“無以異也。”
“以刃與政,有以異乎?”
曰:“無以異也。”
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爲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爲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爲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
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恥之,願比死者一灑之。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徵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賞析:本文是孟子和梁惠王的對話,主要是勸說梁惠王行仁政。孟子首先批評了樑王只圖自己享樂,不管人民死活,然後講到行仁政能使國富民強,天下無敵。文章由小及大,從舉例入手,運用了對比手法和排比句式,議論風發,氣勢磅礴。
參考譯文: 梁惠王說:“我願意高興地聽您指教!”
孟子說:“用棍棒和用刀子殺人,有什麼區別呢?”
(梁惠王)說:“沒有什麼區別。”
(孟子又問:)“用刀子殺人和用政治手腕害人,有什麼區別呢?”
(梁惠王)說:“也沒有什麼區別。”
(孟子又說:)“廚房裏有肥嫩的肉,欄裏有健壯的馬,(而)百姓面帶飢色,郊野橫陳着餓死的屍體,這就(等於)率領着野獸一道吃人啊!野獸自相殘殺吞噬,人們尚且厭惡它,身爲百姓父母官,管理政事,卻不免也像率領獸類一道吃人,哪裏配當百姓的父母官呢?孔仲尼說過:‘第一個製作土偶陶俑來殉葬的人,恐怕理該斷子絕孫吧?’正是因爲土偶陶俑酷似真人而用它殉葬的緣故,(試想連用俑殉葬都不能允許),又怎能讓這些百姓活活地餓死呢?”
梁惠王說:“(想當年,我們)晉國,天下沒有比它更強的國家,這是您老所深知的。而今到了我當政,東邊被齊國打敗,連我的大兒子也陣亡了;西邊又喪失了河西之地七百里,割讓給秦國;南邊又(以失掉八個城邑)被楚國所欺侮。我爲此感到羞恥,希望能替全體死難者雪恥復仇。您說我該怎麼辦纔好?”
孟子回答道:“任何方圓百里的小國家,都可以在自己的國土上推行王道。大王如果肯對百姓施行仁攻,減免刑罰,少收賦稅,提倡精耕細作,及時除草,使健壯的青年利用閒暇時間加強孝親、敬兄、忠誠、守信的道德修養,做到在家能侍奉父兄,外出能尊長敬上,這樣,即使是手裏拿着木製的棍棒,也可以跟擁有堅實盔甲和鋒利武器的秦、楚軍隊相對抗。(因爲)他們(指秦,楚)侵佔了百姓的農時,使他們無法耕種來贍養父母。父母受凍捱餓,兄弟妻子各自逃散,他們坑害得百姓好苦,大王如果興師前往討伐它,有誰能跟王較量呢?有道是:‘實行仁政者無敵於天下。’請大王不要再猶豫徘徊!”
輕鬆練筆
比喻論證是說理常用的方法。在《寡人之於國也》中,孟子就運用此方法闡明自己的政治主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請針對目前電視上大肆插播廣告的現象,運用比喻說理的方法,寫一段文字表達自己的見解。
寫作提示:運用比喻論證要注意幾個問題:一是用來作爲喻體的事物應當是爲大家所熟悉的、具體的、淺顯的事物,這樣,才能既通俗又生動地說明另一個事物。二是比喻應當貼切、自然,要能恰到好處地說明被論證事物的特點。
答案示例:電視節目中間濫插廣告的做法,嚴重影響了觀衆的欣賞興趣。這就好比面對一桌豐盛飯菜,剛要動筷享用,忽然有人奪下筷子,要你記住這牛肉是誰送來的,這菠菜是哪個園子裏產的……如此三番五次,這頓飯你還有胃口吃嗎?
文 章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