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唐代詩詞 > 盧綸的詩全集 唐代詩人盧綸

盧綸的詩全集 唐代詩人盧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4W 次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曆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後由王縉薦爲集賢學士,祕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爲陝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後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爲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盧綸的詩全集 唐代詩人盧綸
盧綸詩詞全集

塞下曲·鷲翎金僕姑 塞下曲·林暗草驚風 塞下曲·月黑雁飛高 和張僕射塞下曲·其四、 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三、 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二、 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一、 山店(一作王建詩)、 清如玉壺冰、 送李方東歸(即故李校書端親弟)、 舟中寒食、 送朝邑張明府(此公善琴)、 送郎士元使君赴郢州、 上巳日陪齊相公花樓宴、 落第後歸終南別業、 割飛二刀子歌、 送恆操上人歸江外覲省、 臥病書懷、 大梵山寺院奉呈趣上人趙中丞、 晚到盩厔耆老家、 送宛丘任少府、 送王錄事赴任蘇州(即舍人堂弟)、 送韋判官得雨中山、 贈別司空曙、 送黎兵曹往陝府結親(所昏即君從母女弟)、 裴給事宅白牡丹(一作裴潾詩)、 送撫州周使君(即侍中之婿)、 送元昱尉義興、 元日朝回中夜書情,寄南宮二故人、 送王尊師(一作道士)、 春江夕望、 元日早朝呈故省諸公、 秋晚霽後野望憶夏侯審、 送郭判官赴振武、 送耿拾遺湋充括圖書使往江淮、 送李緗、 送鮑中丞赴太原、 送彭開府往雲中覲使君兄、 送史寀滑州謁賈僕射、 宿定陵寺(寺在陵內)、 酬包佶郎中覽拙卷後見寄、 送何召下第後歸蜀、 奉和太常王卿酬中書李舍人中書寓直春夜對月見寄、 寶泉寺送李益端公歸邠寧幕、 至德中途中書事卻寄李僴、 咸陽送房濟侍御歸太原幕(昔嘗與濟同遊此邑)、 送楊皞東歸、 送顏推官遊銀夏謁韓大夫、 送崔琦赴宣州幕、 春日灞亭同苗員外寄皇甫侍御(一作庾侍郎)、 長安疾後首秋夜即事(一作陳羽詩)、 至德中贈內兄劉贊、 送內弟韋宗仁歸信州覲省、 送李校書赴東川幕、 罪所送苗員外上都、 贈別李紛、 送袁偁、 送寧國夏侯丞、 送少微上人遊蜀、 酬李端公野寺病居見寄、 山中詠古木、 關口逢徐邁、 秋晚山中別業、 李端公 / 送李端、 夜泊金陵、 送袁偁·諫獵名空久、 江行次武昌縣、 晚次鄂州、 陳翃中丞東齋賦白玉簪、 至德中贈內兄劉贊·時難訪親戚、 秋晚山中別業·樹老野泉清、 焦籬店醉題(時看弄邵翁伯)、 同暢當詠蒲團、 同薛存誠登棲巖寺、 賊中與嚴越卿曲江看花、 春遊東潭、 小魚詠寄涇州楊侍郎、 秋夜宴集陳翃郎中圃亭美校書郎張正元歸鄉、 早秋望華清宮中樹因以成詠(一作常袞詩)、 與暢當夜泛秋潭、 和徐法曹贈崔洛陽斑竹杖以詩見答、 山中一絕、 觀袁修侍郎漲新池、 秋夜同暢當宿潭上西亭、 同耿湋、司空曙二拾遺題韋員外東齋花樹、 奉和李益遊棲巖寺(一作登西巖寺,一作常袞詩)、 奉和李舍人昆季詠玫瑰花寄贈徐侍郎(一作常袞詩)、 同路郎中韓侍御春日題野寺、 冬日宴郭監林亭、 過仙遊寺、 河中府崇福寺看花、 冬日登城樓有懷因贈程騰、 長安春望·東風吹雨過青山、 宴趙氏昆季書院因與會文並率爾投贈、 過玉真公主影殿、 春日登樓有懷、 陪中書李紓舍人夜泛東池、 奉陪侍中春日過武安君廟、 同崔峒補闕慈恩寺避暑、 題興善寺後池

盧綸介紹

盧綸一生如此不得意,只是因爲權貴的推薦,才作了很短時期的官,可以說是得利於社交。盧綸所交往的人物,不乏權貴大僚,除前面提到的宰相元載、王縉外,任過實職的宰相還有常袞、李勉、齊映、陸贊、賈耽、裴均、令狐楚,渾(王鹹)、馬燧、韋皋雖未任過宰相,但也是大權在握的人物。盧綸與之交往的,還有封疆大吏、重要朝官和掌握着入仕、升遷大權的人物,如皇浦溫、鮑防、黎幹、盧甚、張建封、韋渠牟、裴延齡、王延昌、徐浩、薛邕、趙涓、李紓、包佶、吉中孚、肖昕,其他朝臣、各級官員和名門子弟則更多。與一些著名人的交往則更無須細數。從這個意義上講,盧綸又是一個非常活躍的社交家。

盧綸的詩,以五七言近體爲主,多唱和贈答之作。但他在從軍生活中所寫的詩,如《塞下曲》等,風格雄渾,情調慷慨,歷來爲人傳誦。他年輕時因避亂寓居各地,對現實有所接觸,有些詩篇也反映了戰亂後人民生活的貧困和社會經濟的蕭條,如《村南逢病叟》。其他如前期所作七律《晚次鄂州》,寫南行避安、史亂的旅途夜泊心情和體驗,真實生動,感慨深長。七言歌行《臘日觀咸寧王部曲擒虎歌》描繪壯士與猛虎搏鬥,寫得驚心動魄,虎虎有生氣。清代管世銘《讀雪山房唐詩鈔》說:"大曆諸子兼長七言古者,推盧綸、韓□,比之摩詰(王維)、東川(李頎),可稱具體。"

今存《盧戶部詩集》10卷,收入《唐詩百名家全集》。又有明正德刊本《盧綸詩集》3卷,收有10卷本及《全唐詩》佚詩5首。《全唐詩》編錄其詩爲5卷。事蹟見《舊唐書·盧簡辭傳》和《新唐書·文藝傳》。

唐代大曆十大才子冠冕的盧綸,詩名遠播,但卻屢試不第,人生與仕途都極不順利,但他廣泛的交遊使他成爲一個活躍的社交家,並最終藉此步入仕途。

盧綸生平

盧綸的生年,現在一般工具書稱約爲唐玄宗天寶七年(748年),遊國恩等著《中國文學史》定爲天寶七年,都是依據聞一多先生《唐大系》,似乎成爲已定之論。但傅璇琮先生《唐代詩人叢考》認爲748年說不能成立,理由是姚合《極玄集》與《舊唐書·盧簡辭傳》載盧綸天寶末舉進士不第。唐五代人所記當可靠,若生於天寶七年(748年),天寶本只是一個八九歲的孩子,不可能舉進士。又盧綸有幾首詩自云爲至德中作,若生於748年,至德中只十來歲,不可能作此數首詩的。傅說較有道理。聞一多、遊國恩說不曾提出依據,應以傅說爲是。傅璇琮提出盧綸生年決不可能是748年,而應大大提前,應生於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或更早幾年。至於盧綸的卒年,一般工具書作約800年,即貞元十六年,也不可靠。據傅璇琮該書詳細考證,盧綸卒於貞元十四年、十五年間,即798-799年間。

少年與科舉
  少年時代的盧綸,由於家境並不很好,世道不寧,父親可能去世較早,他本人又多病,生活並不美好,可能有好些時間,是在舅舅家度過的。他在《綸與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苗員外發崔補闕峒》詩中自稱:“八歲始讀書,四方遂有兵。……稟命孤且賤,少爲病所嬰。”又在《赴池州拜覲舅氏留上考功郎中舅》詩中說:“孤賤易磋跎,其如酷似何。衰榮同族少,生長外家多。別國桑榆在,沾衣血淚和。應憐失行雁,霜霰寄煙波。”
  過了幾年後,盧綸走舉試之途,又多不順利。上文談到《極玄集》、《舊唐書》都記載盧綸天寶末舉進士不第。盧綸有《落第後歸終南別業》詩,道:“久爲名所誤,春盡始歸山。落羽羞言命,逢人強破顏。”《綸與吉侍郎中孚……》中說:“方逢粟比金,未識公與卿。十上不可待,三年竟無成。”由這些詩可知,盧綸天寶未落第後,曾在終南山居住讀書,又幾次應舉,但均未能及第。後來他“奉親避地於鄱陽”,是幾次應舉都未能及第後,大概爲生活所迫,或家遭變故,遠赴鄱陽。可能他舅舅家其時在鄱陽一帶居住,他又去投靠舅家了。大曆初,盧綸又由邵陽赴長安應舉,《新唐書》本傳說他大曆初數舉進士不入第。在舉試之途,是徹底失敗了。

仕途與交遊
  盧綸雖屢試不第、人生與仕途都極不順利,但在詩壇卻名聲漸盛,而且他交遊廣泛,是一個活躍的社交家,並最終藉此步入仕途。大曆年間,他在長安,在鄱陽,與吉中孚、司空曙、苗發、崔峒、耿韋、李瑞等交遊唱酬,被稱爲大曆十才子。盧綸堪稱十才子之冠冕,受到宰相元載、王縉的賞識與推薦,由詩壇步入仕途。元載將盧綸的詩進給皇上,補閿鄉尉。後來又因王縉的禮聘,爲集賢學士、監察御史,這中間又曾任河南鞏縣令。元載、王縉獲罪時,盧綸受到牽連,因此還被拘禁過。德宗繼位後,盧綸又被任爲昭應縣令。朱泚之亂髮生後,咸寧王渾瑊出鎮河中,召盧綸爲元帥府判官。軍營生活,使盧綸詩風較爲粗獷雄放,關於軍旅邊塞詩,寫得極有生氣,爲大曆十才子其他詩人所難及。因他的詩受到德宗重視,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正當他在官場將要青雲直上的時候,生命卻終結了。
  盧綸一生如此不得意,只是因爲權貴的推薦,才作了很短時期的官,可以說是得利於社交。盧綸所交往的人物,不乏權貴大僚,除前面提到的宰相元載、王縉外,任過實職的宰相還有常袞、李勉、齊映、陸贊、賈耽、裴均、令狐蔥,渾瑊、馬燧、韋皋雖未任過宰相,但也是大權在握的人物。盧綸與之交往的,還有封疆大吏、重要朝官和掌握着入仕、升遷大權的人物,如皇浦溫、鮑防、黎幹、盧甚、張建封、韋渠牟、裴延齡、王延昌、徐浩、薛邕、趙涓、李紓、包佶、吉中孚、肖昕,其他朝臣、各級官員和名門子弟則更多。與一些著名詩人的交往則更無須細數。從這個意義上講,盧綸又是一個非常活躍的社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