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詩人 > 叫楊萬里的詩人是誰

叫楊萬里的詩人是誰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7W 次

導語:名字叫楊萬里的詩人是誰呢?下面由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詩人楊萬里相關介紹,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鑑!

叫楊萬里的詩人是誰

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傑出的詩人,漢族人。一生力主抗金,與范成大、陸游等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紹興二十四年中進士。授贛州司戶,後調任永州零陵縣丞,得見謫居在永州的'張浚,多受其勉勵與教誨。孝宗即位後,張浚入相,即薦楊萬里爲臨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即遭父喪,服滿後改知奉新縣。乾道六年(1170年)任國子博士,開始作京官,不久遷太常丞,轉將作少監。淳熙元年(1174年)出知漳州,現改知常州。六年,提舉廣東常平茶鹽,曾鎮壓沈師起義軍,升爲廣東提點刑獄。不久,遭母喪去任,召還爲吏部員外郎,升郎中。十二年 (1185年)五月,以地震應詔上書,極論時政十事,勸諫孝宗姑置不急之務,精專備敵之策,堅決反對一些人提出的放棄兩淮、退保長江的誤國建議,主張選用人才,積極備戰。次年,任樞密院檢詳官兼太子侍讀。十四年(1187年),遷祕書少監。高宗崩,萬里因力爭張浚當配享廟祀事,指斥洪邁“指鹿爲馬”,惹惱了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光宗即位,召爲祕書監。紹熙元年(1190年),爲接伴金國賀正旦使兼實錄院檢討官。終因孝宗對他不滿,出爲江東轉運副使。朝廷欲在江南諸郡行鐵錢,楊萬里以爲不便民,拒不奉詔,忤宰相意,改知贛州。萬里見自己的抱負無法施展,遂不赴任,乞祠官(無實際官職,只領祠祿,等於退休)而歸,從此不再出仕,朝命幾次召他赴京,均辭而不往。 開禧二年(1206年),因痛恨韓侂冑弄權誤國,憂憤而死,官終寶謨閣文士,諡“文節”。

今存詩作4200餘首,不少抒發愛國情思之作。其《初入淮河四絕句》、《舟過揚子橋遠望》、《過揚子江》、《雨作抵暮復晴》等詩,撫今追昔,即景抒懷,思想性和藝術性都相當高。也寫過一些反映勞動人民生活的詩,如《竹枝歌》七首寫縴夫雨夜行船,《圩丁詞十解》寫築堤圩丁,以及《插秧歌》、《憫農》、《憫旱》、《農家嘆》、《秋雨嘆》等都從不同角度表現出對農民艱難生活的同情。楊萬里初學江西詩派,重在字句韻律上着意,50歲以後詩風轉變,由師法前人到師法自然,形成獨具特色的誠齋體。誠齋體講究所謂“活法”,即善於捕捉稍縱即逝的情趣,用幽默詼諧、平易淺近的語言表達出來。如《檄風伯》:“風伯勸爾一杯酒,何須惡劇驚詩叟!”就充分體現了誠齋體的特色。所著《誠齋詩話》不專論詩,也有一些文論。所作賦,以《浯溪賦》、《海賦》爲有名。所作詞今存僅15首,風格清新,富於情趣,頗類其詩。又精於《易》學,有《誠齋易傳》,以史證《易》,爲經學家非議。所著《誠齋集》133卷(包括10種詩集及各體文章),有《四部叢刊》本;《楊文節公詩集》42卷,有乾隆間刻本;《誠齋易傳》20卷,有曝書亭影宋本;《誠齋詩話》1卷,有《歷代詩話續編》本。 楊萬里一生力主抗戰,反對屈膝投降,他在給皇帝的許多“書”、“策”、“札子”中都一再痛陳國家利病,力詆投降之誤,愛國之情,溢於言表。他爲官清正廉潔,盡力不擾百姓,當時的詩人徐璣稱讚他“清得門如水,貧惟帶有金”(《投楊誠齋》)。江東轉運副使任滿之後,應有餘錢萬緡,但他均棄於官庫,一錢不取而歸。他立朝剛正,遇事敢言,指摘時弊,無所顧忌,因此始終不得大用。實際上他爲官也不斤斤營求升遷,在作京官時就隨時準備丟官罷職,因此預先準備好了由杭州回家的路費,鎖置箱中,藏於臥室,又戒家人不許買一物,怕去職回鄉時行李累贅。後來賦閒家居的十五年中,還是韓侂冑柄政之時,韓新建南園,請他作一篇“記”,許以高官相酬,萬里堅辭不作,表示“官可棄,‘記’不可作。”以止數事,可以想見其爲人。詩人葛天民誇他“脊樑如鐵心如石”(見《南宋羣賢小集.葛無懷小集》),並非諡美之辭。

楊萬里一生熱愛農村,體恤農民,也寫了不少反映農民生活的詩篇。如《憫農》、《農家嘆》、《秋雨嘆》、《憫旱》、《過白沙竹技歌》等寫出農民生活的艱難和疾苦,《歌四時詞》、《播秧歌》等 寫出農民艱辛和歡樂,《望雨》、《至後人城道中雜興》等寫出對風調雨順,安居樂業的喜悅和盼望,都具有比較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備受我國人民喜愛。

楊萬里詩集

1、《初夏即事》

旋作東陂已水聲,才經急雨恰新晴。

提壺醒眼看人醉,布穀催農不自耕。

一似老夫堪笑死,萬方口業拙謀生。

嘲紅侮綠成何事,自古詩人沒十成。

2、《步過分水嶺》

路險勞人殺,儂須下轎行。

石從何代落,蕨傍舊根生。

古樹無今態,幽泉有暗聲。

只言章貢近,猶自兩三程。

3、《觀書》

其一

書冊不可逢,逢得放不得。

看得眼昏花,放了還太息。

掩卷味方深,豈問忘與憶。

是身何曾動,忽然超八極。

秪言半窗間,不是華胥國。

其二

客從遠方至,遺我書一編。

覽舊眼全痛,誦新神頓還。

初披愁欲盡,久翫翳不妍。

情知無住處,閔免復竟篇。

庶幾槁滓中,或瀝腴一涓。

終然寂無獲,所獲倦且昏。

倦甚得佳睡,猶勝不得眠。

4、《觀蟻二首》

其一

偶爾相逢細間途,不知何事數遷居。

微軀所饌能多少,一獵歸來滿後車。

其二

一騎初來只又雙,全軍突出陣成行。

策勳急報千丈長,渡水還爭一葦杭。

5、《苦吟》

蟻無秋衣鴈有喪,霜天謀食各自愁。

鴈聲寒死叫不歇,蟻膝凍僵行復休。

先生苦吟日色晚,老鈴來催吃朝飯。

小兒誦書呼不來,案頭冷卻黃齏面。

6、《梅花二首》

其一

東風微破野梅心,著骨清香已不禁。

綠剌一尖雙菡子,錯書小字帶懸針。

其二

帶雪雖奇秪粉妝,酣晴別是好風光。

卻綠白日青天裏,照得花明暖得香。

7、《山茶》

樹子團團映碧岑,初看喚作木犀林。

誰將金粟銀絲膾,簇飣硃紅菜碗心。

春早橫招桃李妒,歲寒不受雪霜侵。

題詩畢竟輪坡老,葉厚有棱花色深。

8、《立春日舟前細雨》

急風陣陣吹白塵,著人怪底溼衣巾。

隔溪平林橫素練,起從山腳縈山面。

近山如霧復如煙,遠山失卻只餘天。

今朝春日得春雨,潤物無聲非浪語。

9、《霜曉》

其一

霜重曉未覺,日高融始寒。

空牆半根溼,落葉片聲乾。

其二

荒荒瘦日作秋暉,稍稍微暄破曉霏。

只有江楓偏得意,夜挼霜水染紅衣。

10、《萬花川穀》

無數花枝略說些,萬花兩字即非誇。

東山西畔南溪北,更沒溪山只有花。

11、《漱玉亭》

山根玉泉仰面飛,飛出山頂卻下馳。

自從廬阜瀉雙練,至今銀灣岐兩支。

雷聲驚裂龍伯眼,雪點濺溼嫦娥衣。

寄言蘇二李十二,莫愁瀑布無新詩。

12、《白髮嘆》

素絲久即黑,黑鬢久即絲。

絲黑有涴法,鬢絲無染期。

日月有底忙,晝夜馳向西。

江漢與之友,卻向東方馳。

江漢西流日東落,鬢絲漆黑還如昨。

夜長何不秉燭遊,自是人生不行樂。

13、《殘菊》

腸斷黃花霜後枝,花乾葉悴兩離披。

一花忽秀枯叢裏,更勝初開乍見時。

14、《池水二首》

其一

池底枯荷瘦不勝,池水新琢玉壺凝。

如何留到炎蒸日,上有荷花下有水。

其二

怕寒不敢上高臺,上得高臺急急回。

日欲消水風不允,天猶未夕月先來。

15、《新酒歌》

酸酒齊湯猶可嘗,甜酒蜜汁不可當。

老夫出奇釀二缸,生民以來無杜康。

桂子香,清無底,

此米不是雲安米,此水秪是建鄴水。

甕頭一日遶數巡,自候酒熟不倩人。

鬆槽葛囊才上榨,老夫脫帽先嚐新。

初愁酒帶官壺味,一杯徑到天地外。

忽然王山倒甕邊,只覺劍鋩割腸裏。

度撰酒法不是儂,此法來自太虛中。

酒經一卷偶拾得,一洗萬古甜酒空。

酒徒若要嘗儂酒,先挽天河濯渠手。

卻來舉杯一中之,換君仙骨君不知。

16、《夜宿楊,曉起見雪》

茅檐無聲風不起,誤喜夜來雨應止。

開門送眼忽心驚,失卻前山萬堆翠。

江南只說浙西山,更令著雪與人看。

諸峯盡處一峯出,凜然玉立最高寒。

溪聲細伴吟聲苦,客心冷趁波心去。

掉頭得句恐天嗔,且喚征夫問前路。

17、《多稼亭前小步》

櫻桃拋過隔牆莟,芍藥叢抽刺土芽。

最是蜜蜂無意思,忍將塵腳蹈梅花。

18、《登烏石寺》

回頭身忽在樹杪,一覽千山萬山小。

怪崖不落欹欲摧,令人仰看怯眼開。

小亭解事知儂倦,翼然飛出青山半。

上頭最上卻鏡平,百畝金碧千衲僧。

高峯高寺更高閣,進步竿頭若爲腳。

茲遊勝絕庸非天,山下虛行二十年。

19、《釣雪舟中霜夜望月》

溪邊小立苦待月,月知人意偏遲出。

歸來閉戶悶不看,忽然飛上千峯端。

卻登釣雪聊一望,冰輪正掛鬆梢上。

詩人愛月愛中秋,有人問儂儂掉頭。

一年月色只臘裏,雪汁揩磨霜水洗。

八荒萬里一青天,碧潭浮出白玉盤。

更約梅花作渠伴,中秋不是欠此段。

20、《拒霜花》

木蕖何似水芙蕖?同個聲名各自都。

風露商量借膏沐,燕脂深淺入肌膚。

喚回春色秋光裏,饒得紅妝翠蓋無。

字曰拒霜渾不惡,卻愁霜重要人扶。

21、《苦寒三首》

其一

畏暑長思雪繞身,苦寒卻願柳回春。

晚來斜日無多暖,映著西窗亦可人。

其二

添盡紅爐著盡衣。一杯方覺暖如癡。

人言霜後寒無奈,春在甕中渠不知。

其三

冰和菜把菜和冰,心喜冬葅齒卻憎。

且忍牙車寒一點,教他胸次雪千層。

22、《臘夜普明寺睡覺》

作臘聊村酒,依人只短檠。

略無更可數,聽到雨無聲。

犬吠知何苦,雞寒肯更鳴。

生來眠不足,老去夢難成。

23、《鱸魚》

兩年三度過垂虹,每過垂虹每雪中。

要與鱸魚償舊債,不應張翰獨秋風。

買來一尾那嫌少,尚有杯羹慰老窮。

秪是蒪絲無覓處,仰天大笑笑天公。

24、《龍山送客二首》

其一

念念還鄉未得還,偶因送客到龍山。

分明認得西歸路,只是回車卻入關。

其二

無奈鄉愁只強忘,龍山喚起再思鄉。

故鄉依舊千山外,卻被龍山斷殺腸。

25、《霜草》

霜前亂碧未全枯,霜後紛黃卻更蘇。

偷吃瑤臺青女粉,都生瓊發與銀鬚。

26、《新寒》

寒力欺誰得?知儂典卻衣。

暮禽差慰眼,不作一行歸。

27、《新竹》

東風弄巧補殘山,一夜吹添玉數竿。

半脫錦衣猶半著,籜龍末信沒春寒。

28、《楊花》

只道垂楊管別離,楊花一去不思歸。

浮蹤浪跡無拘束,飛到蛛絲也不飛。

29、《白含笑》

薰風曉破碧蓮莟,花意猶低白玉顏。

一粲不曾容昜發,清香何自遍人間。

30、《春菜》

雪白蘆菔非蘆菔,吃來自是辣底玉。

花葉蔓菁非蔓菁,吃來自是甜底冰。

三館宰夫傅食籍,野人蔬譜渠不識。

用醯不用酸,用鹽不用鹹。

鹽醯之外別有味,姜牙棖子仍相參。

不甑亦不釜,非烝亦非煮。

壞盡蔬中腴,乃以煙火故。

霜根雪葉細縷來,瓷瓶夕冪朝即開。

貴人我知不官樣,囪食我知無骨相。

秪合南溪嚼菜根,一尊徑醉溪中雲。

此詩莫讀恐咽殺,要讀此詩先捉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