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描寫冬雪長的古詩合集

描寫冬雪長的古詩合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5W 次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詩吧,古詩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那什麼樣的古詩才是經典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描寫冬雪長的古詩,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描寫冬雪長的古詩合集

描寫冬雪長的古詩1

相勸罷吟雪,相從愁飲霞

《招文士飲》 唐·孟郊

窗外雪深三尺強,窗裏雪深一寸香

《月下觀潮二首其一》 宋·陳師道

馬後桃花馬前雪,出關爭得不回頭

《出關》 清·徐蘭

寧使繭生足,肯畏雪封砌

《送譯上人出蜀》 宋·王灼

照雪精神應自喜,逼人風味不吾虧

《詠梅示魏吉老》 宋·王之道

雪韭霜菘酌歲除,也無牛乳也無酥

《除夜小飲,嘆都下酥乳不至》 宋·楊萬里

歙山嚴瀨寄荊扉,想見同時雪正飛

《丙戌元日二首其一》 宋·方回

擊水搏風浪雪翻,煙銷日出見仙村

《林屋洞》 宋·范成大

人生最好是歸來,六月火雲溶雪醅

《後江行十絕》 宋·岳珂

山冷微有雪,波平未生濤

《初領郡政衙退登東樓作(自此後詩到杭州後作)》 唐·白居易

風霜冰雪豈少思,到此自宜天地塞

《和立齋喜雪韻》 宋·王柏

青天白雪望不極,坐見綠水生層波

《招子昂飲歌》 宋·戴表元

深山荒松枝,雪壓半離披

《孤鬆吟酬渾贊善》 唐·盧綸

壇匝冷痕春蘚碧,鶴翹寒影雪杉疏

《趙萬宗入道因寄》 宋·釋智圓

霜餘雪後夜無風,人在燈前梅影中

《夜座小集》 宋·楊萬里

爪頭撥動陽春信,香在霜痕雪點中

《錄苔梅》 宋·張沄

那知事大謬,暮雪捲風至

《春日雜書八首其一》 宋·張耒

故人風雪知何處,旅夢時時得舊遊

《寄富季申》 宋·晁說之

歸計未成年漸老,茱萸羞戴雪霜頭

《重陽感懷二首其一》 宋·劉兼

不甘花逐水,可惜雪成泥

《錦浦》 唐·鄭谷

葉落風前響,猶疑踏雪歸

《朱墅》 宋·楊蟠

後日還朝飽風露,黑頭應有雪絲侵

《送張真甫中書奉祠歸蜀》 宋·范成大

非關雪夜空回棹,其奈炎蒸苦憶家

《不渡錢塘簡屠長卿》 明·王稚登

陰風激人山雪動,空村入暮歲事微

《歲暮》 明·施侃

從今老杜詩猶信,梅片飛時雪也飛

《喜雪示桂人》 宋·范成大

汗浹肌膚空秉箑,浪將霜雪擬輕紈

《次韻邱祕校程苦熱》 宋·強至

香醅淺酌浮如蟻,雪鬢新梳薄似蟬

《花酒》 唐·白居易

霜華如雪著烏巾,染鬢粘須白未勻

《至後》 宋·仇遠

屏扇去冰雪,虛室風自油

《六月十三日病起走筆寄仇池》 宋·蘇轍

風雪一蕭散,功業忽如浮

《岳陽懷古》 唐·呂溫

猶傳白雪興中曲,俄失黃粱夢後翁

《潘豳老出十數詩皆有懷蘇儋州者因賦二首之二》 宋·賀鑄

如仇雪月年年景,似夢笙歌處處聲

《敘吟》 唐·杜荀鶴

紈扇窺裁雪,虞弦聽奏薰

《送雷元亮赴國學》 明·多炡

晨起開門雪滿簪,東崗一徑得幽尋

《秋雨書感》 宋·陸游

寒水欲春冰彩薄,曉山初霽雪峯高

《十二月拜起居表回》 唐·許渾

畏日流金紅豔豔,亂沙堆雪白漫漫

《過馬鞍山》 宋·孔武仲

積雨遷厥怒,密雪佐其勁

《再次敬字韻》 宋·陳造

一甌白雪湯輕注,三尺青蛇匣不開

《張道士山房次程南仲韻》 宋·楊公遠

旌旗日日展東風,雲稼連山雪刃空

《絳州鄭尚書》 唐·黃滔

養此霜雪根,遲彼鸞鳳吟

《滕縣時同年西園》 宋·蘇軾

米倉山寨雪連雲,不見椒盤見賊塵

《丁卯除夕寓瀘南獨坐舟中有感去歲此夕》 宋·趙蕃

高吟大醉三千首,他日陽春白雪歌

《贈聞人必大》 宋·釋紹嵩

煙閣雲臺辭帝闕,風裘雪帽返家林

《送鹿伯可致仕歸天台兼簡致政龍學給事吳明可》 宋·王曉

日上金熔海,潮來雪卷江

《西興泊舟》 宋·陸游

雪飛不擇地,因高勢易積

《徐德文索雪罔詩云已得復失餘尋舊足亦無見想》 宋·陸文圭

升堂重舉話,雪上更加霜

《偈頌九十三首其一》 宋·釋梵琮

今歲何時妾憶君,西山白雪暗晴雲

《思邊(一作春怨)》 唐·李白

昆丘侍郎南霍仙,身騎於菟雪毛韉

《壽鄭制置》 宋·洪諮夔

出俗舊題留雪苑,臥雲幽興夢天台

《寄文照大師》 宋·釋智圓

長安深夜雪漫漫,欲覓心安轉不安

《頌古五首其一》 宋·釋達觀

長風躍馬路,小雪射鵰天

《句》 宋·釋惠崇

一家同雪月,萬事廢機關

《答餘洪範二首其一》 宋·黃庭堅

寒飛萬里胡天雪

《隨陽雁歌送兄南遊》 唐·劉商

雪序繁雲掠苑回,行人此地一銜杯

《送同年張孝孫勾簿潁陰》 宋·宋祁

雪翎如扇十鈞弓,霹靂聲前玉斝空

《漏澤院四絕句》 宋·陳造

荷靜風巖曉,梅開雪月昏

《王氏山居》 宋·袁說友

龍興寺裏青雲幹,后土祠中白雪葩

《揚州雜詠七首其一》 宋·晁補之

吟哦一字難,愧此枝下雪

《山居雜詩九十首其一》 宋·曹勳

到時微有雪,行處又無苔

《早春題湖上顧氏新居二首》 唐·項斯

濤江白雪噴蒼旻,晚日紅金緣翠雲

《湖口阻風》 宋·方回

雪宮詞客燕宮遊,一軸煙花象外搜

《覽陳丕卷》 唐·羅鄴

冰融雪化一須臾,清脆圓鬆壓塞酥

《消梅》 宋·李龍高

野市難爲側帽紗,家山猶遠雪鷗沙

《菊節宿白沙次友人韻》 宋·姚勉

空令雪鬢龍鍾叟,秉筆來書宰上銘

《挽葉寺丞二首其一》 宋·劉克莊

厭餘客路忽思家,鬢髮春饒盡雪華

《四料簡·奪境不奪人》 宋·釋正覺

千樹江頭雪作裳,一枝故欲犯時妝

《紅梅》 宋·陳杰

凍雨成飛雪,長河走大陵

《汶上 其二》 元·王冕

不知雪如許,但怪風颼颸

《癸酉閏十二月朔旦入夜雪復作靜言歲斯人艱食》 宋·王之道

滿枝猶待春風力,數朵先欺臘雪寒

《海石榴》 唐·方幹

牢盤白雪是丹媒,解活民生富國財

《上餘倅生辰唐律十章》 宋·唐士恥

人迷白路羊羣石,水卷青天雪裹雷

《四明山中逢晴》 宋·戴表元

雪裏孤花發,山中一段清

《池州和同官詠梅花》 宋·張道洽

二子論文地,陰風雪塞廬

《次韻秦少章晁適道贈答詩》 宋·黃庭堅

晚來雪浪大如屋,澎湃舞我一葉舟

《長江圖》 宋·牟巘

風將沉燎縈歌扇,雪帶梅香上舞衣

《次韻裴秀才上太守向公二首其一》 宋·秦觀

苓少和冰斸,梅殘帶雪吟

《和葉宋英》 宋·陳杰

野寒餘宿雪,樹闇溼春雲

《正月三日與廣淵同出南薰門分齋宮塗中有作》 宋·司馬光

郢中白雪慚新唱,塗上青山憶舊遊

《酬副使鄭端公見寄》 唐·許渾

大雪尋梅好寫詩,隔江友家泛金扈

《遲歸》 明·唐寅

描寫冬雪長的古詩2

1、非是雪,只是玉樓成。屑不盡雲英。東邊老樹頹然折,西頭稚柳爆然聲。試平安,鬆丈丈,竹兄兄。-- 劉辰翁《最高樓》

2、句芒宮樹已先開,珠蕊瓊花鬥剪裁。散作上林今夜雪,送教春色一時來。--王初 《早春詠雪》

3、近臘千巖白,迎春四氣催。雲陰連海起,風急度山來。盡日隋堤絮,經冬越嶺梅。豔疑歌處散,輕似舞時回。 --無可 《和賓客相國詠雪詩》

4、平林天與一般花。橫空絡繹雲遺屑,撲浪翩聯蝶寄槎。--李鹹用 《和人詠雪》

5、漫天墜,撲地飛,由佔許多田地。凍殺吳民都是你!難道是國家祥瑞?-- 張鳴善 《落梅風》

6、雲幕重封,風刀勁刮。玉絮輕持,瓊苞碎打,粉葉飄揚,鹽花亂撒。一色白,六出花,密密疏疏,瀟瀟灑灑。--王仲元 《鬥鵪鶉》

7、爲問雲間滕六,天工何事依違。冬前三白不時爲。今日駕言春瑞。 --陳德武 《西江月》

8、瓊樓架就東皇喜。□□使玉龍戰罷,柳綿飛起。--葛長庚 《賀新郎》

9、深意勸客金尊,皚皚千里,瓊臺瑤圃重到。綺羅香暖恣歡娛,暫爾寬懷抱。更幾朵梅花開了。巡檐聊與花相調。算瑞氣豐穰兆。來歲強如,舊年多少。-- 楊澤民 《霜葉飛》

10、疏疏整整。風急花無定。紅燭照筵寒欲凝。時見篩簾玉影。夜深明月籠紗。醉歸涼麪香斜。猶有惜梅心在,滿庭誤作吹花。-- 程垓 《清平樂》

11、天山飛雪度,言是落花朝。惜哉不我與,蕭索從風飄。 鮮潔凌紈素,紛糅下枝條。良時竟何在,坐見容華銷。--董思恭 《詠雪》

12、瀟灑林塘暮。正迤邐香風度。一番天氣,又添作瓊枝玉樹。粉蝶無蹤,疑在落花深處。深沈庭院,也捲起重簾否。十分春色,依約見了,水村竹塢。怎向江南,更說杏花煙雨。--陳亮 《品令》

13、斜斜整整暗江灣。蓑笠有無間。應與君家卻暑,冷看白滿羣山。-- 楊無咎 《朝中措》

14、只見縱橫落,寧知遠近來。飄颻還自弄,歷亂竟誰催。座暖銷那怪,池清失可猜。坳中初蓋底,垤處遂成堆。慢有先居後,輕多去卻回。度前鋪瓦隴,發本積牆隈。穿細時雙透,乘危忽半摧。舞深逢坎井,集早值層臺。砧練終宜搗,階紈未暇裁。城寒裝睥睨,樹凍裹莓苔。片片勻如剪,紛紛碎若挼。定非燖鵠鷺,真是屑瓊瑰。緯繣觀朝萼,冥茫矚晚埃。當窗恆凜凜,出戶即皚皚。--韓愈 《詠雪贈張籍》

15、中流鼓楫,浪花舞,正見江天飛雪。遠水長空連一色,使我吟懷逸發。寒峭千峯,光搖萬象,四野人蹤滅。-- 秦觀 《念奴嬌?赤壁舟中詠雪》

16、愛此飄颻六出公,輕瓊冷絮舞長空。當時正逐秦丞相,騰躑川原喜北風。-- 柳藏經 《東陽夜怪詩》

17、愁雲殘臘下陽臺,混卻乾坤六出開。與月交光呈瑞色,共花爭豔傍寒梅。飛隨郢客歌聲遠,散逐宮娥舞袖回。其那知音不相見,剡溪乘興爲君來。-- 姚合 《詠雪》

18、廣寒宮裏,散天花點點空中柳絮。是處樓臺皆似玉,半夜風聲不住。萬里鹽城,千家珠瓦,無認蓬萊處。但呼童且去探梅花攀那樹。 --葛長庚 《念奴嬌》

19、潔野凝晨曜,裝墀帶夕暉。集條分樹玉,拂浪影泉璣。色灑妝臺粉,花飄綺席衣。入扇縈離匣,點素皎殘機。--李世民 《詠雪》

20、禁園凝朔氣,瑞雪掩晨曦。花明棲鳳閣,珠散影娥池。 --上官儀 《詠雪應詔》

21、京城數尺雪,寒氣倍常年。泯泯都無地,茫茫豈是天。 --韓愈《酬藍田崔丞立之詠雪見寄》

22、龍雲玉葉上,鶴雪瑞花新。影亂銅烏吹,光銷玉馬津。--駱賓王 《詠雪》

描寫冬雪長的古詩3

1、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2、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唐·李白《北風行》

3、亂雲低薄暮,急雪舞迴風。——唐·杜甫《對雪》

4、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5、雲晴鷗更舞,風逆雁無行。——唐·杜甫《冬晚送長孫漸舍人歸州》

6、寒天催日短,風浪與雲平。——唐·杜甫《公安縣懷古》

7、斜陽疏竹上,殘雪亂山中。——唐·韓翃《褚主簿宅會畢庶子錢員外郎使君》(一作張繼詩)

8、悽悽歲暮風,翳翳經日雪。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晉·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9、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晉·謝道蘊

10、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南朝宋·謝靈運《歲暮》

11、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唐·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12、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唐·宋之問《苑中遇雪應制》

13、水聲冰下嚥,沙路雪中平。 ——唐·劉長卿《酬張夏雪夜赴州訪別途中苦寒作》

14、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峯晴。——唐·李白《冬日歸舊山》

描寫冬雪長的古詩4

七律《江南雪》

(平水韻)

寒宵塞北行雲去,曉色江南雪景栽。

但覺朱樓更舊貌,忽聞紫陌建瑤臺。

飛檐點筆銀花現,望眼傾心玉魄開。

落筆攜梅香一縷,詩風共綴雅頻來。

五律《冬雪》

(平水韻)

臘月芳遊盡,開軒羽翼飛。

涼亭鋪錦被,玉粉疊羅幃。

柳色身姿弱,農家巷陌稀。

天工生妙筆,風雪故思歸。

七律《詠雪》

(平水韻)

亭際嫣紅別玉臺,萬朵銀花一夜開。

滿枝頻借寒風舞,小徑寒欺粉蝶來。

緩緩峯前雕素景,茫茫陌上砌雲腮。

山陰絕地神飛筆,漏境尋幽醉欲徊。

五律《雪仙子》

(平水韻)

道是天宮粉,人間水國鋪。

疑春飛柳絮,醉意捧花奴。

抱去嬌娘軟,飄來玉骨酥。

窗開臨入寢,切切正相扶。

五律《迎雪》

(平水韻)

梨花臨別院,入牖舞悠哉。

落硯香池染,飛檐玉榻來。

亭樓移畫棟,水國砌雲腮。

遠近茫茫白,夢傾詩泄臺。

描寫冬雪長的古詩5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長爲客,

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

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後臨丹壑,

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

路迷何處望三秦?

辛酉冬至

宋:陸游

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

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

畢祭皆扶拜,分盤獨早眠。

惟應探春夢,已繞鏡湖邊。

小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

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

山意衝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

教兒且覆掌中杯。

冬至日獨遊吉祥寺

宋:蘇軾

井底微陽回未回,

蕭蕭寒雨溼枯荄。

何人更似蘇夫子,

不是花時肯獨來。

冬至(唐)杜甫

年年至日長爲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望三秦?

滿江紅·冬至(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薰葉氣、玉筒吹谷

新陽後、便佔新歲,吉雲清穆。

休把心情關藥裹,但逢節序添詩軸。

笑強顏、風物豈非癡,終非俗。

晝永,使眠熟。

門外事,何時足。

且團奕同社,笑歌相屬。

著意調停雲露釀,從頭檢舉梅花曲。

縱不能、將醉作生涯,休拘束。

邯鄲冬至夜(唐)白居易

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冬至一陽來服(宋)張伯端

冬至一陽來服,三旬增一陽爻。

月中復卦溯晨潮。望罷乾終姤兆。

日又別爲寒暑,陽生復起中宵。

午時姤象一陰朝。煉藥須知昏曉。

冬至夜懷湘靈(唐)白居易

豔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

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冬至日獨遊吉祥寺

辛酉冬至(宋)陸游

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

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

畢祭皆扶拜,分盤獨早眠。

惟應探春夢,已繞鏡湖邊。

滿江紅·冬至

冬至吟二首(宋)邵雍

冬至天之半,天心無改移。

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

元酒味方淡,太音聲正希。

此言如不信,更請問庖犧。

冬至(宋)鮑照

舟邊莊甚笑,水流孔急嘆。

景移風度改,日至晷回換。

眇眇負霜鶴,皎皎帶雲鷹。

減字木蘭花(冬至)

宋代:阮閱

曉雲舒瑞。寒影初回長日至。

羅襪新成。更有何人繼後塵。

綺窗寒淺。盡道朝來添一線。

秉燭須遊。已減銅壺昨夜籌。

《庚午冬至夜》

宋代:鄭剛中

旋尋村酒不須濃,飲少愁多酒易供。

燈下一身家萬里,今年恰好是三冬。

《冬至後雪夜》

宋代:朱翌

臘前梅蕊未斜橫,至後醅香試滿觥。

過眼文書開數葉,打窗風雨又三更。

閉門高臥直差易,擁鼻微吟何似生。

稍取溼薪供熱弄,住山如此不多爭。

《丙子冬至夜酒醒》

宋代:李覯

盡道一陽初復時,不期風雨更悽悽。

凌晨出去逢人飲,沉醉歸來滿馬泥。

多恨恐成幹鬥氣,欲言那得上天梯。

燈青火冷睡半醒,殘葉打窗烏夜啼。

《己未冬至分宜道阻雨今歲冬至新喻道中亦雨》

宋代:彭汝礪

去年冬至入分宜,雨雪思親淚亦垂。

今日載馳新喻道,大都渾似去年時。

《冬至夜旅懷》

宋代:楊齊

亂霜如葉撲窗寒,愁到心如欲斷絃。

鳳管陽才一聲起,蟾輪月已九分圓。

擁爐酌凍酒相對,攲枕背殘燈未眠。

乞得曉鍾西拜望,露中香爲祝親燃。

《冬至汴下早行有感一首》

宋代:劉一止

刺促驚時節,侵尋念物華。

半生多客裏,今日又天涯。

曉月看眉嫵,飛雲亂眼花。

窮途隨物感,不必是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