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古詩詞金明池賞析

古詩詞金明池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9W 次

作者:僧揮

古詩詞金明池賞析

天闊雲高,溪橫水遠,晚日寒生輕暈。

閒階靜,楊花漸少;朱門掩,鶯聲猶嫩。

悔匆匆過卻清明,旋佔得餘芳,已成幽恨。

卻幾日陰沉,連宵慵困,起來韶華都盡。

愁入雙眉閒鬥損,乍品得情懷,看承全近。

深深態,無非自許;厭厭意,終羞人問。

爭知道夢裏蓬萊,待忘了餘香,時傳音信。

縱留得鶯花,東風不住,也則眼前愁悶。

tiānkuyúnɡāo,xīhénɡshuǐyuǎn,wǎnrìhánshēnɡqīnɡyūn。

天 闊 雲 高 ,溪橫 水 遠 ,晚 日寒 生 輕 暈 。

xiánjiējìnɡ,yánɡhuājiànshǎo;zhūményǎn,yīnɡshēnɡyóunèn。

閒 階 靜 ,楊 花 漸 少 ;朱 門 掩 ,鶯 聲 猶 嫩 。

huǐcōnɡcōnɡɡuquèqīnɡmínɡ,xuánzhàndéyúfānɡ,yǐchénɡyōuhèn。

悔 匆 匆 過 卻 清 明 ,旋 佔 得餘芳 ,已成 幽 恨 。

quèjǐrìyīnchén,liánxiāoyōnɡkùn,qǐláisháohuádōujìn。

卻 幾日陰 沉 ,連 宵 慵 困 ,起來 韶 華 都 盡 。

chóurùshuānɡméixiándusǔn,zhàpǐndéqínɡhuái,kànchénɡquánjìn。

愁 入雙 眉 閒 鬥 損 ,乍 品 得情 懷 ,看 承 全 近 。

shēnshēntài,wúfēizìxǔ;yānyānyì,zhōnɡxiūrénwèn。

深 深 態 ,無非 自許;厭 厭 意,終 羞 人 問 。

zhēnɡzhīdàomènɡlǐpénɡlái,dàiwànɡleyúxiānɡ,shíchuányīnxìn。

爭 知 道 夢 裏蓬 萊 ,待 忘 了餘香 ,時 傳 音 信 。

znɡliúdéyīnɡhuā,dōnɡfēnɡbúzhù,yězéyǎnqiánchóumèn。

縱 留 得鶯 花 ,東 風 不住 ,也則眼 前 愁 悶 。

註釋

看承:特別看待。

全近:特別親近。

也則:仍然,依舊。

評析

作爲一位和尚,仲殊似乎並沒有擺脫塵俗。他對春日景色留戀再三,沒有一點超脫之象。上闋惋惜春天過去,“韶華都盡”。在春日裏“連宵慵困”、懷有一腔“幽恨”的應該是一位女子,而女子的春怨就恐怕與戀情相思有關了。下闋因此寫女子的春怨情懷。興意闌珊,既羞人問,又“厭厭”無聊,到了夢裏才重回“蓬萊”,再度品嚐歡快。結句將春去與閨愁兩相照應描寫,是對上下闋的歸結。

僧揮的金明池這首詞爲傷春之作。惜春傷春是歷代詞的傳統題材,留下的佳篇汗牛充棟,僧揮的這首《金明池》即爲其一,被選編進《宋詞三百首》。全詞基調哀婉,上片主描景,下片主抒情,行文多有綺語;而作者又爲僧人,讀來別有一種情趣。

“天闊雲高,溪橫水遠,晚日寒生輕暈”,一氣連用了三個境界開闊的短句,一反傷春詞細膩入文的模式,起筆突崛。三個遠景,如果只從單個分開細看,純粹只顯豪闊蒼遠的.境界,於傷春主題並不切合,但一經組合排列,哀氛就透過詞句四處瀰漫,奠定了全詞“傷”的基調。起筆突崛而又不顯唐突、違拗,且自有新意,正是這首詞入文的妙處。

“閒階靜、楊花漸少,朱門掩、鶯聲猶嫩”,這是近景,與首句遠近結合,成一畫境。首句奠定了詞意的氣氛基調,但並不能判斷句中所描繪的是什麼時間季節,從這第二句我們知道了是暮春時節。由上兩句,讀者就基本可明白是傷春之詞了。閒階靜,楊花少,朱門掩,是目之所及的視覺感受,鶯聲嫩則爲聽覺感受,這幾個“冷色調”意象的有機疊砌,予人幽深、悽切的感覺。然而,作者並未讓這些意象營造的感覺如滔滔江水一放到底,一覽無遺,而是且放且收,“鶯聲猶嫩”,一個“猶”字,恰如其分地把前頭的表達“收”了起來。但不是單爲了收而收,是爲了接下去能更好地放。雖然鶯聲“猶”嫩,但終能嫩到幾時呢?

“悔匆匆、過卻清明,旋佔得餘芳,已成幽恨”,此句既是前面景的描繪後的情的流露,也是“鶯聲猶嫩”收了之後的續放。時光易流,一過了清明,各種各樣的花兒,就都陸續委地凋謝了,叢中和枝頭只疏疏落落地留了一點兒殘英。到這時,鶯聲已老,不再嫩了;可見“猶”得短暫、無奈。“卻幾日陰沉,連宵慵困,起來韶華都盡”,這句是接前句的深延。幾天前還有若有若無的遺留的花兒,可忽忽幾日,稍沒注意,一下子就只剩滿目綠肥,些許瘦紅也難覓了。

上片主描景,景中時也露情,下片主抒情,全爲傷春心事。“怨入雙眉閒鬥損,乍品得情懷,看承全近”,寫的是春愁怨情。“鬥損”,謂思量甚苦;“看承全近”,即特別看待極其親近意意。怨入雙眉,思量甚苦,皆因春去無情。“深深態、無非自許,厭厭意、終羞人問”,寫的是怨態,情動於衷而形於表。“厭厭”,精神萎靡的樣子,曾覿《南柯子》有“兩兩人初散,厭厭夜向闌”之句。因春去而心怨,因心怨而神形繾綣,讀之令人動懷。

末句“縱留得鶯花,東風不住,也則眼前愁悶”是全詞最堪回味處。心怨源於春逝,這裏卻說即使鶯聲和花香留住了,仍還是愁緒難遣。所爲者何?東風不住!春去僅是引子,最傷心處,並非春天美景消逝,而是時間老去人老去——春天可以再來,人卻難以再少!無言之傷,盡在其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