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古詩《雁邱詞》賞析

古詩《雁邱詞》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W 次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古詩《雁邱詞》賞析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爲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邱處。

——《雁邱詞》

“生者不以死,死者不以生”。“生死相許”是對至情至愛的盛讚,是愛情的最高境界,是人生的真諦。或許只有大徹大悟的人和深諳社會生活,具有極其豐富閱歷的人,纔能有這麼高深的領悟和精闢的闡述。

然而,誰能想到如此經典的佳詞妙句竟是出自於一位十六歲的翩翩少年之手。而且,這位少年公子竟然在應試途中寫下了這樣的千古傳世佳句。可想而知,這首詞後一定是隱藏着一段感人肺腑的愛情故事,也正因爲有故事,纔可以撩撥這位年輕的作者心靈深處的琴絃,使他的才情一揮而就,成就了一首千古好詞,感動着後世萬代紅男綠女們的情思。

這位少年便是詩人元好問。當年,元好問去幷州參加會考,途中,遇到一個捕雁的人。捕雁人面帶愧疚,告訴元好問今天遇到的一件奇事:他今天設網捕雁的時候,有兩隻雁結伴而飛,他捕得一隻,另一隻卻漏網了,正在他遺憾之際,只見脫網之雁並不飛走,而是在他的上空盤旋一陣,當它看見自己的同伴已經死去的時候,猛然一個俯衝,投地而死。捕雁人看到這情景,心裏不禁生起一股慚愧,提起雙雁心事重重地往回走。

元好問看看捕雁者手中的兩隻雁,一時大受感動,心緒難平。立即花錢買下了這兩隻雁,接着把它們一起葬在汾河岸邊,壘上石頭做爲記號,叫作“雁邱”,並寫下了這首著名的《雁邱詞》。

試問天下飲食男女,誰不渴望與相愛的人比翼雙飛,形影相隨,誰不渴望與相愛的人心心相印,白頭偕老?然而,天總是有不測風雲,平靜的海面總會有驚濤駭浪。就連天南地北雙飛的大雁,都難以逃脫被拆散的命運,更何況處於亂世的人。這時候,“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這句話只不過是普通俗人美好的願望罷了。

蒼天啊!你能告訴我愛情究竟是甚麼?一對恩愛的大雁南飛北歸,多麼遙遠的路程都比翼雙飛,多少的寒來暑往,多少個日日夜夜,相依爲命,風雨共濟。爲什麼突然要經受生死別離的楚痛。真情的雁兒心裏應該知道沒有同伴的日子,自己形孤影單,萬里前程路渺茫,每年寒暑更替,飛萬里越千山,晨風暮雪,失去一生的至愛,就只有形單影隻了。即使荀且活下去又有什麼意義呢?

於是,痛下決心追隨於九泉之下,這是怎樣的果斷,又是怎樣的壯舉。這癡情的雁兒竟比人間癡情的男女還要更加知情,重情!從而纔有獵戶看見的壯烈殉情。

當讀者看到這裏就會明白,大雁不棄不離的事蹟深深地打動了詩人的心扉,詩人葬雁題詩,都是因爲發自內心的感動。因爲感動,纔有了這佳句名言。因爲感動,纔可以流傳百世。

相信每一個讀這首詞的人,腦海裏總有一些畫面成爲揮之不去的痕跡。

悠悠古道,秋風烈烈,馬蹄聲越過山崗,揚起一陣塵土。

浩渺的空中,一對大雁結伴而飛,由遠及近飛過叢林,它們飛得那樣的輕盈,那樣的自由自在,完全沒有估計潛在的危險。一面大大的網向着飛翔的翅膀張開,一隻雁兒墜落在網中,苦苦掙扎,另一隻雁是多麼的痛苦,哀鳴已經不能代表心中的.悲痛。

親愛的!請別離開我,不要丟下我,好嗎?讓我一個人怎麼去面對未來的漫漫長路!親愛!請不要閉上眼睛,請看着我如何不顧一切的奔向你呵。

風在哭泣,樹在哭泣,雁卻沒有哭泣,它圍繞着同伴盤旋着,盤旋着,突然飛向雲霄,一個急轉俯衝下來,跌倒在同伴身旁。

讓我們生死相依,讓我們永不分離。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這是多麼讓人震撼的情景。

捕雁者震撼了,詩人震撼了,每一個讀者也深深地被震撼了,這纔是這首詞的精妙之處。

這一首詠物詞,詞前小序爲:“乙丑歲赴幷州,道逢捕雁者,雲:“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皆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景石爲識,是曰雁丘,時同行有多爲賦詩,予亦有《雁丘辭》。“舊時作無宮商,今改定之。”可見,這是詞人爲雁殉情而死的事所感動,才揮筆寫下了這首詞,寄託自己對殉情者的哀思。“乙丑”即金宗泰和五年(1205)。“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開篇陡發奇問,破空而來,既是爲殉情者發問,實際也是對殉情者的讚美。“直教生死相許”則與“情是何物”兩相呼應,回答得震撼人心。

古人認爲,情至極處,“生者不以死,死者不以生”。“生死相許”是對至情至愛的詮釋,是情之極致的盛讚。作者開篇“問世間”,巧妙地將鳥界雁之情深與世間人之真愛相生相融,以人擬雁,借雁喻人,把一個情字描畫得跌宕起伏,引人遐思。而“直教”二字,則聲如巨雷,呼嘯而來。這樣的句子,教讀者如何不爲之心動,爲之震撼。“天南地北”二句寫雁的生活。大雁南下越冬,春至北歸,歷經寒暑,雙飛雙宿,不棄不離。正如人間一對對癡男怨女,便是海枯石爛,亦生死相隨,魂夢相依。無論團聚,或者離別,天涯咫尺,刻骨銘心。“君應”四句從人的視角揣想了雁的心情。“君”即殉情的雁。雖僥倖脫險,卻獨自面對茫茫前路,朝雲暮雪,形影孤單。沒有了愛人的陪伴,生有何歡?莫如共赴黃泉。這幾句形象地刻劃了殉情雁的心理,讀者的心緒也隨之起伏。

其後作者以有些沉重的筆觸描繪了自然景物的荒涼,籍以襯托大雁殉情後的悽楚。“橫汾”三句指出了“雁丘”所在之處。遙想當年,漢帝王曾來巡遊,那是何等地繁盛,而此刻卻簫鼓絕響,餘音不再,一片淒涼。“橫汾”意即橫渡汾水。漢武帝《秋風辭》有“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秋風辭》有“簫鼓鳴兮發棹歌”。“平楚”,如言平林。“招魂”二句,意爲雁死不能復生,山鬼枉自哀啼。“招魂楚些”意爲用“楚些”招魂。語出《楚辭招魂》,它的句尾用“些”字,故言“楚些”。

“何嗟及”即嗟何及。《詩經·王風》中有“何嗟及矣,”元詞本此。“山鬼”“啼風雨”源自《楚辭·九歌?山願》的“杳冥冥兮羌書晦,東風飄兮神買雨。”這幾句的描寫情景交融,景淒涼,雁悲苦,引人無限哀悼與惋惜。“天地妤”二句,寫了大雁殉情的壯舉,將使之不同於鶯、燕的平凡死生,葬於黃土,其聲名遠揚,甚至於惹起上天的忌妒。“千秋”四句,寫雁丘將永遠受癡男怨女憑弔,爲墨客騷人景仰。這是詞人對殉情大雁的禮讚,也是對千古真情的褒揚。

這首詞從“情”字入手,以“情”字貫穿始末。作者用迴腸蕩氣的筆觸,譜寫了一曲悽惻動人的戀情悲歌,表達了殉情者的哀思,對至情至愛的謳歌。

每當我們讀起這首詞時,不得不敬佩作者元好問的才情,所以,我們有必要對他的生平做一個詳細的瞭解。

這位才華橫溢、多才多藝的文學家歷史學家,文壇盟主,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啓後的橋樑,被尊爲“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其詩、文、詞、曲,各體皆工。詩作成就最高,“喪亂詩”尤爲有名;其詞爲金代一朝之冠,可與兩宋名家媲美;其散曲雖傳世不多,但在當時影響很大,有倡導之功。

他對當時所有的文學形式除金院本之類的戲曲作品未見流傳至今的實證或記載傳說之外,其他的幾乎都有,如:詩、詞、歌、曲、賦、小說,傳統的論、記、表、疏、碑、銘、贊、志、碣、序、引、頌、書、說、跋、狀、青詞,以及官府公文詔、制、誥、露布等,均掌握熟練、運用自如。

他的作品內容之廣泛之深奧都令許多大家折服。這首詞寫於十六歲,他的情商當時有多高我們暫且可以忽略,但這首歌頌愛情的至理名言,我們卻一直刻骨銘心。

相信這位少年騷客的英名也會與《雁邱詞》一樣,隨之與世長存,流芳傳代的。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在今天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這個故事、這首詞只要靜下心來,細細讀起,就會覺得更加令人感動,我們一直堅信真情不會被任何洪流淹沒,真愛永恆。

讓我們拋卻俗塵雜念,在愛情面前,做一個純真的孩子吧,或者是一個敢於爲真愛奮鬥一切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