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文言詩文基本功”的綜合訓練

“文言詩文基本功”的綜合訓練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3W 次

“文言詩文基本功”綜合訓練。

“文言詩文基本功”的綜合訓練

1.給下列多音字注音。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

一絲而累,以至於寸( )

燕山胡騎( )

陳涉少時( )

扶蘇以數諫故( )

陶後鮮有聞( )

其岸勢犬牙差互( )

八月秋高風怒號( )

車六七百乘( )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的實詞。

(1)人不知而不慍( )

(2)桓侯不應( )

(3)居數月( )

(4)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 )

(5)我以日出時去人近( )

(6)吾欲之南海( )

(7)尋向所志( )

(8)方七百里( )

(9)性嗜酒( )

3.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虛詞。

(1)徒以有先生也( )

(2)但手熟爾( )

(3)何陋之有( )

(4)蓋竹柏影也( )

(5)乃記之而去( )

(6)雕欄相望焉( )

(7)遂許先帝以驅馳( )

(8)故其文疏蕩( )

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

A.止有剩骨

B.經綸世務者

C.滿坐賓客無不伸頸

D.聖人非所與熙也

5.下列各組劃線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①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蛐②暮而果大亡其財

B.①層層指數蛐②數以萬計

C.①會賓客大宴蛐②會天大雨

D.①送孟浩然之廣陵蛐②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6.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劃線詞。

(1)其兩膝相比者( )

比至陳,車六七百乘( )

(2)終爲忠臣( )

中軒敞者爲艙( )

(3)晏子使楚( )

使至塞上( )

(4)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

高可二黍許( )

(5)隸而從者( )

擇其善者而從之( )

(6)予觀夫巴陵勝狀( )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 )

(7)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

固以怪之矣( )

(8)執策而臨之( )

策勳十二轉( )

(9)身上衣裳口中食( )

食之不能盡其材( )

(10)天下事有難易乎( )

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7.下列句子中劃線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B.與兒女講論文義

C.親戚畔之

D.十年春,齊師伐我

8.寫出下列劃線詞的古今義。

(1)而死者十九

古義:

今義:

(2)犧牲玉帛,弗敢加也

古義:

今義:

(3)水何澹澹

古義:

今義:

(4)阡陌交通

古義:

今義:

(5)稍近,益狎,蕩倚衝冒

古義:

今義:

(6)聽婦前致詞

古義:

今義:

(7)寡人反取病焉

古義:

今義:

(8)長跪而謝之

古義:

今義:

9.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都屬於詞類活用現象,請加以解釋。

(1)溫故而知新

(2)其一犬坐於前

(3)孔子東遊

(4)況拾遺求利,以污其行乎

(5)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

(6)勿怪吾也

(7)復前行,欲窮其林

(8)稍稍賓客其父

10.寫出下列句子中包含的成語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

(2)後遂無問津者。( )

(3)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

(4)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 )

(5)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 )

(6)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

(7)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爲之足。”( )

(8)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 )

(9)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

(10)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

11.寫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辭方法。

(1)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 )

(2)兩山排闥送青來。( )

(3)天下事有難易乎?爲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爲,則易者亦難矣。( )

(4)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

(5)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

(6)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牀。( )

(7)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

(8)臣本布衣。( )

(9)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

1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並解釋其含義。

(1)屬予作文以記之( )

(2)夫子積學,當“日知其所亡”( )

(3)屏棄而不用( )

(4)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 )

(5)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

(6)入則無法家拂士( )

(7)問渠那得清如許( )

(8)將軍身被堅執銳( )

(9)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

(10)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

13.與“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中的“於”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

B.管夷吾舉於士。

C.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D.公與之乘,戰於長勺。

14.“爲”屬一詞多義,請你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的“爲”字。

(1)鄉爲身死而不受,今爲宮室之美爲之( )

(2)尚思爲國戍輪臺( )

(3)山巒爲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

(4)項爲之強( )

(5)夫子何命焉爲( )

(6)爲其來也,臣請縛一人( )

15.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

(1)少時,一狼徑去。( )

(2)去死肌,殺三蟲。( )

(3)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裏也。( )

(4)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

16.下列句子中的“國”含義是否相同?請寫出它們各自的意義。

(1)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爲國戍輪臺。( )

(2)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感極而悲者矣。( )

(3)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

(4)等死,死國可乎?( )

17.與“馬無故亡而入胡”中的`“故”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故人西辭黃鶴樓 B.故爲之說

C.溫故而知新 D.妻跪問其故

18.下列劃線詞的意思和今義相同的一項是( )

A.無論魏晉 B.年已蹉跎

C.渾欲不勝簪 D.魯直居左

19.給下面句中劃線詞選擇正確的義項。

(1)寡人諭矣( )

A.明白,懂得

B.告訴,吩咐(用於上級對下級或長輩對晚輩)

C.皇帝對臣子下的命令、指示

(2)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

A.多 B.充滿 C.滿

(3)苟富貴,無相忘( )

A.倘若 B.得到 C.隨便

(4)鳶飛戾天( )

A.罪過 B.至 C.乖張

(5)已不覺目酣神醉( )

A.熟睡 B.暢快 C.喝足了酒

(6)瀚海闌干百丈冰( )

A.浩瀚的海洋 B.草原 C.沙漠

20.以下對《山坡羊·潼關懷古》的分析,正確的兩項是( )

A.寫了作者棄官後的隱逸生活,以及他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B.這是元散曲家張養浩在調任陝西行臺中丞,賑濟關中旱災,赴任途中寫的。

C.作者通過懷古,表現了對老百姓疾苦的同情、對歷代統治者的憎恨。

D.“潼關懷古”是曲牌名,“山坡羊”是題目。

21.下列說法正確的兩項是( )

A.《歸園田居》(其三)的作者是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詩中描寫了作者在農村勞動的情景。

B.《過故人莊》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這首詩描寫了他路過故鄉時的所見所聞。

C.《錢塘湖春行》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詩中最後兩句寫出了作者遊春盡興的喜悅心情。

D.《遊山西村》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陸游,詩中“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千古名句,富有深刻的生活哲理。

22.文學常識填空。

(1)杜甫字 ,號 ,唐代偉大的 詩人。他於安史之亂中寫下了組詩“三吏”(《 》《 》《 》)、“三別”(《 》《 》《 》)等名篇。詩集《杜工部集》是以 命名的。

(2)《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選自《劍南詩稿》,作者陸游,號 , (朝代)著名的愛國詩人。

(3)孟子,名 ,字 , 時鄒國人。他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再傳弟子,是繼孔子之後 學派的一位大師。後人將孔子與孟子並稱爲“孔孟”,孔子爲“至聖”,孟子爲“亞聖”。孟子的“民爲貴, , ”的民本思想,在當時是有着積極意義的。

(4)《史記》《 》《 》《後漢書》並稱爲“前四史”,爲我國史學名著。《 》《 》《 》《紅樓夢》爲我國古代四大文學名著

(5)陶淵明,一名潛,字 ,諡號 ,潯陽柴桑人, (朝代)著名 詩人。

(6)柳宗元,字 ,河東人, 代文學家、思想家。他和 都是當時“古文運動”的主將,並稱“ ”。

(7)蘇軾, 時文學家、書畫家。字 ,號 ,眉州眉山人。他的父親 和他的弟弟蘇轍都是著名的文學家,他們三人世稱“ ”;他們和 、 、 、王安石、曾鞏並稱爲“唐宋八大家”。

(8)司馬遷(約前145或前135—?),字 ,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 (朝代)史學家、文學家。《史記》共一百三十篇,約五十二萬字,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期三千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第一部 通史,分爲本紀、 、 、書、表五部分,具有很高的文學藝術價值。全書不但文字縝密,記事詳細,而且語言形象、生動,人物性格鮮明突出,對我國古代散文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魯迅先生用“ , ”高度讚美了《史記》。

23.從《愚公移山》一文的學習中我們知道,“陰”“陽”二字在和山水名稱相連時,多指和山水相關的方位,如“河陽”“漢之陰”等。我國很多城鎮名稱就是這樣形成的,請分別寫明下列城市所處山水的位置。

(1)江(長江)陰:

(2)洛(洛河)陽:

(3)衡(衡山)陽:

(4)華(華山)陰:

24.干支紀年法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干支是天干(十個)和地支(十二個)的合稱,拿天干和地支相配,配成六十組,用來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干支最初是用來紀日的,後來多用於紀年,現農曆的年份仍用干支。請回答下列問題:

今年是己丑年,去年是 年,明年是 年;

25.《木蘭詩》給我們塑造了一個替父從軍的女英雄形象。讀了文章,你如何看待木蘭?

26.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給我們虛構了一個世外桃源,那裏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民風淳厚;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安定,人人平等。這樣的作品在當時有什麼現實意義?

27.《黔之驢》中的那頭驢,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作者刻畫它的意義是什麼?

“文言詩文基本功”綜合訓練答案

ānglěijìshàoshuòxiǎn cīháo shèng 2.(1)怨恨、惱恨(2)答應、理睬(3)經過(4)打算(5)距離(6)去、往、到(7)尋找(8)方圓(9)嗜好、喜好 3.(1)介詞,因爲(2)副詞,只、不過、僅僅(3)助詞,賓語前置標誌,無意義 (4)副詞,承接上文說明情狀,可譯爲“原來是、原來”(5)連詞,表承接(6)助詞,表陳述語氣(7)副詞,於是、就(8)代詞,他、他的 4.B 5.C 6.(1)靠近;等到(2)動詞,成爲;動詞,是(3)動詞,出使;名詞,使者(4)處所;大約,上下(5)動詞,跟從,隨從;動詞,跟從,學習(6)動詞,看;名詞,景象(7)動詞,鞏固;副詞,本來(另一說,理解爲“自然”)(8)名詞,馬鞭;動詞,記載(9)名詞,食物;動詞,同“飼”,餵養(10)形容詞,容易;動詞,交換 7.D 8.(1)古義:十分之九;今義:數詞,表確數(2)古義:古代祭祀時用的豬牛羊等物品;今義:爲正義事業獻出自己的生命 (3)古義:水波動盪的樣子;今義:安靜(4)古義:交錯相通;今義: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5)古義:漸漸,逐步;今義:稍微(6)古義:對……說話;今義:在舉行某種儀式時說勉勵、感謝、祝賀或悼念的話(7)古義:羞辱;今義:身體不適(8)古義:道歉;今義:感謝,凋落 9.(1)形容詞轉化爲名詞,“舊知識”(2)名詞轉化爲副詞,作“坐”的狀語,像狗那樣。 (3)方位名詞,這裏作狀語,到東方。 (4)形容詞,活用爲使動動詞,可譯爲“使……污”。 (5)方位名詞作動詞,譯爲“往下游走”。(6)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爲怪。 (7)形容詞作動詞,走完。(8)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爲賓客。 10.(1)不恥下問(2)無人問津(3)吳下阿蒙(4)黔驢技窮(5)龐然大物(6)不求甚解(7)畫蛇添足(8)三顧茅廬(9)一鼓作氣(10)買櫝還珠11.(1)比喻(2)擬人(3)設問(4)頂真(5)對偶、誇張(6)互文(7)排比(8)借代(9)對偶 12.(1)“屬”通“囑”,託付 (2)“亡”通“無”,沒有、不,否定副詞(3)“屏”通“摒”,摒棄(4)“具”通“俱”,全部、詳盡、詳細(5)“扳”通“攀”,牽、引(6)“拂”通“弼”,輔佐(7)“那”通“哪”,怎麼、爲什麼(8)“被”通“披”,穿着(9)“闕”通“缺”,斷缺(10)“衡”通“橫”,不順、梗塞 13.D14.(1)介詞,表示目的,可譯爲“爲了”。(2)介詞,表示對象,可譯爲“給”“替”等。(3)介詞,表示被動,可譯爲“被”。(4)介詞,表示原因,可譯爲“因爲”“由於”等。(5)語氣詞,表示感嘆或疑問語氣,可譯爲“呢”“了”等。(6)介詞,可譯爲“於”“在”。 15.(1)動詞,離開(2)除去,去掉(3)距,距離(4)動詞,離開 16.(1)國家(2)國都(3)國防 (4)國事 17.D 18.D 19.(1)A(2)C(3)A(4)B(5)B(6)C 22.(1)子美少陵野老 現實主義 新安吏 潼關吏 石壕吏 新婚別 無家別 垂老別 官職 (2)放翁 南宋 (3)軻 子輿 戰國儒家 社稷次之 君爲輕 (4)漢書 三國志 三國演義 水滸傳 西遊記 (5)元亮 靖節 東晉 山水田園 (6)子厚唐 韓愈 韓柳 (7)北宋 子瞻 東坡居士 蘇洵 三蘇韓愈 柳宗元 歐陽修 (8)子長 西漢 紀傳體 世家 列傳 史家之絕唱 無韻之離騷 23.(1)在長江南岸 (2)在洛河北岸 (3)在衡山南面 (4)在華山北面 24.去年是戊子年明年是庚寅年 25.示例:她是一位勤勞勇敢、堅毅質樸、不貪功名、熱愛家鄉的巾幗英雄,在她身上體現着中華民族的精神和理想,也體現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26.作者藉此一方面揭露了當時長期戰亂、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另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羣衆要求擺脫剝削、壓迫,用自己的勞動創造幸福和平生活的強烈願望。 27.黔之驢是當時社會中那些愚蠢自大、虛有其表的權要人物的象徵。作者塑造黔之驢的用意在於揭露他們外強中乾、一無所用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