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村居》古詩譯文及賞析

《村居》古詩譯文及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4W 次

村居

《村居》古詩譯文及賞析

【清】 高 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註釋

村居:在鄉村裏居住時見到的景象。

拂堤楊柳:楊柳枝條很長,垂下來,微微擺動,像是在撫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煙:春天水澤、草木間蒸發形成的煙霧般水汽。

散學:放學。

紙鳶:泛指風箏,它是一種紙做的形狀像老鷹的風箏。鳶(yuān):老鷹。

  譯文

農曆二月,村子前後青草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着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着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汽,煙霧般的凝集着。楊柳似乎爲這濃麗的景色所陶醉了。村裏的孩子們放了學急忙跑回家,趁着東風把風箏放上藍天。

  賞析:

《村居》是清代詩人高鼎的詩作。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居住在鄉村時見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學後孩子們放風箏的情景。早春二月,草長鶯飛,楊柳拂堤,兒童們興致勃勃地放風箏。有景有人有事,充滿了生活情趣,勾畫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樂春圖”。這首詩落筆明朗,用詞洗練。全詩洋溢着歡快的情緒,給讀者以美好的情緒感染。字裏行間透出詩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讚美。

《村居》爲我們描繪了一個歡娛和沉醉的、真正的春天。

這是傳神而又典型的春天,人們對春的第一感受是色彩。度過漫漫冬夜,見慣了蕭瑟與單調,突然有一天,一抹淺綠躍入我們的眼簾,心也隨之暢亮起來——春來了!

二月早春,花草繁盛,黃鶯飛舞,在千里鶯啼中,春風輕拂着堤岸的楊柳,遠遠望去,水汽與楊柳的.青色交織在一起,如煙似霧,沉醉迷濛。

詩人表現的是早春二月的明媚春光,二月春光的主要特點就是有聲有色。詩人用一個“拂”字,和一個“醉”字,把靜止的楊柳人格化了,把明媚的春光也人格化了。草長、鶯飛、響徹青雲,風兒拂動,柳兒搖曳,有如沉醉春色的美人若隱若現於煙霧迷離之中,令人神往,令人陶醉。詩人極其準確,極其傳神地捕捉到了二月早春萬物萌生的特點,把明媚的春光表現得流動、歡暢、生機勃勃。

然而,真正體現着春的生機的是人,是明媚春光中的孩子。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鄉間的孩子早早就放學了,歸來的路上他們沐浴着金色的霞光,三五成羣,迎着春風,互相追逐着,愉快的放起風箏,這是一個天性勃發的場面:黃鶯在歡唱,孩子們在歡笑,鳥兒和孩子共同應和着春之交響。一個“趁”字更是把孩子們追逐春風、追逐春光、追逐歡樂、追逐希望的天真爛漫極其傳神的表現出來,也道出了春之生機的根本原因。

詩人很會運用動詞,“拂、醉、趁”三字連用,層層推進,感染力極強。既道出孩子們的忘情暢懷,天真爛漫,又使人有一種童心萌動,想和孩子們一起追逐東風、放飛希望的感覺。

風箏源於我國又名紙鳶、紙鷂(YAO音同要)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春秋戰國的魯班算是風箏之祖,五代時李鄴鳶頭上掛竹哨,當風箏升空,風吹竹哨,發出動聽的箏鳴,風箏一名由此而來。

藍天白雲之間飄舞着的風箏,無論對孩子還是成人而言都是一個五彩繽紛的夢幻。放飛風箏、放飛色彩、放飛希望、放飛快樂,哪一個孩子沒有過五彩繽紛的夢?哪一個成人沒有過童年的夢幻?

沉醉東風是人的天性,多彩是生命的印證。草長、鶯飛、楊柳沉醉,大好春光是風華少年的對應物,風華少年是大好春光的詩意呈現。人不應該忘記童年的色彩,孩子本來就是人類的童真、最亮麗的春光,忙趁東風放紙鳶……

  作者:

高鼎,字象一,又字拙吾,今杭州人。清代詩人,主要生活於咸豐(1851——1861)年間,生平事蹟不詳。善長寫自然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