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蘇軾關於月亮的古詩

蘇軾關於月亮的古詩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6W 次

月亮是寫詩的常用體裁,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蘇軾關於月亮的古詩,歡迎閱讀參考!

蘇軾關於月亮的古詩

【中秋見月和子由】

蘇軾

明月未出羣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涌,亂雲脫壞如崩濤。

誰爲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左風右佔)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將下蟲)鳴露草。

捲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臺客。

【中秋月】

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琦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水調歌頭(子由徐州中秋作)】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

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

豈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載《涼州》。

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被,紫綺裘。

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爲人留。

今夜清尊對客,明夜孤帆水驛,依舊照離憂。

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

【西江月】

蘇軾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

過酒家飲酒,醉。

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臥少休。

及覺已曉。

亂山攢擁,流水鏗然,疑非人世也。

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瀰瀰淺浪,橫空隱隱層霄。

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

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蘇軾的部分成就簡介:

詩人蘇軾善於從日常生活和普通自然小景中悟出新意妙理,發人所未發,寫成引人深思的理趣詩。如《題西林壁》、《琴詩》、《泗州僧伽塔》等篇,或表明超脫事物才能看清事物的.全貌,或暗喻滿意的成果有賴於主客觀的統一,或指明大自然的變化並非由於神靈的主宰。這類詩都即景寄意,因物寓理,意在言外,餘味不盡,在唐詩中比較少見,可以說是蘇軾的獨創。蘇軾性格開朗,他描摹大自然的筆墨,常常滿含着爽朗樂觀的情趣,體現出不畏逆境,傲視磨難的精神。如《東坡》、《慈湖夾阻風》,暗示人們不要貪戀捷徑坦途,人生難免碰上逆風。

素食的《行瓊儋間肩輿坐睡,夢中得句》、《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詩,融情入景,借景寫情,顯現作者履險如夷、破憂爲喜的開闊襟懷,表明詩人在逆境中依然對生活充滿樂觀和自信。

除此之外,他對繪畫書法均有很高的造詣,寫過不少品詩、題畫、鑑賞書法的詩歌,如《讀孟郊詩》、《書王定國所藏煙江疊嶂圖》、《石蒼舒醉墨堂》等,這類詩歌品題了別人作品的成就和特色,寄寓了自己的審美情趣和藝術見解,在蘇詩中也是頗有特色的。

詩人蘇詩想象豐富,奇趣橫生,比喻新穎貼切,引人入勝,比如《郭祥正家醉畫竹石》:“空腸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竹石。”藉助想象把創作衝動形象化;《登州海市》:“東方雲海空復空,羣仙出沒空明中。”面對碧海想象到羣仙的出沒,都是馳騁幻想的名篇。蘇軾他善於以新穎的比喻刻畫事物,如以“西子”比西湖,以“紫金蛇”比閃電,以“赴壑蛇”比年光易盡,以“飛鴻踏雪泥”比人的行蹤無定,以“兔走鷹隼落”、“駿馬下注千丈坡”、“斷絃離柱箭脫手”、“飛電過隙珠翻荷”等一系列形象比徐州百步洪的急湍,都是有名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