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人物 > 排球教練郎平的勵志故事(精選9篇)

排球教練郎平的勵志故事(精選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9W 次

在中國的排球史上,有一個傳奇人物,那就是“鐵榔頭”郎平。上個世紀,她是中國最厲害的排球運動員,而到了二十一世紀,她從排球場上退下來,到了二線當教練員,如今,她又是中國最好的排球教練員,對於郎平的故事大家可能不知道,下面小編爲你分享排球教練郎平的勵志故事吧!

排球教練郎平的勵志故事(精選9篇)

排球教練郎平的勵志故事 篇1

2015年郎平終可一償夙願,20年等一冠,她更值得。作爲運動員,“鐵榔頭”毋庸置疑地被公認爲中國女排實現5連冠的功臣。退役後轉型當教練,她在1995年回國執掌低谷中的中國女排。在北京奧運週期,她出任過美國女排主教練4年之久。2013年,她再次臨危受命,扛起帶領中國女排在里約奧運會爭奪獎牌的重擔。從1995年到2015年,郎平那近乎完美的教練生涯中,世界三大賽還欠她一枚正名的金牌。

郎平出生於1960年12月10日,那是一個寒凍大地的冬日。由於自然災害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大家”與“小家”的經濟條件都很差。襁褓時期的郎平,身體虛弱,母親常用小米粥來補充她的營養需求,沒有給過她特別的優待。對於這段生活,她的母親坦然地認爲:“那時的生活就是那樣,沒什麼值得奇怪的。”母親這種以平和的心態對待艱苦生活的思想,對郎平日後的成長影響頗深。

郎平7歲那年,邁進了小學的門坎兒。在北京市朝陽區東光路小學,開始了她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涯。說起郎平的性格,既有生長在北方的父親那種豪爽和奔放,又有來自南方的母親那種恬靜和細膩。這種優良性格使她“動”起來像個男孩子一樣勇敢頑強,“靜”下來又能比一般女孩子更爲文靜。

有一回,幾個男孩子要和她比賽上樹,看誰爬得高。別的女孩子聽了都咋舌,可她卻不服氣地擡頭看了看樹的高度,然後毫不猶豫地硬是爬上去了,令夥伴們佩服不已。郎平的父親是個體育迷,一有機會,他就帶着女兒到住家附近的北京工人體育館去看比賽。父親對體育的酷愛,影響着郎平。在郎平少年時代的記憶裏,排球給她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隨着歲月的改變,郎平的個頭兒越長越高了。站在同齡人當中,她猶如“鶴立雞羣”,非常突出。1978年,郎平參加全國排球甲級隊聯賽,嶄露頭角,被袁偉民教練看中,進了國家隊。經過刻苦磨練,她成爲“世界三大扣球手之一”。出色的高位攔網和落地開花的扣殺技術,讓世人爲之驚訝。常聽到一些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我這孩子並不比別的孩子笨,就是沒耐性,做事總是虎頭蛇尾,半途而廢。”針對這種情況,家長應該知道,做事是否有頭有尾,有始有終,屬於心理活動中的意志品質問題。意志是否堅強,對長大後學習、工作的成敗都有重要的影響。

排球教練郎平的勵志故事 篇2

結束中國與荷蘭隊的半決賽,郎平講了幾個故事。

歡樂時刻說什麼?

里約奧運會女排半決賽贏下荷蘭,中國女排淚水滿場飛,郎平也沒控制住。賽場上,她第一個擁抱了小將龔翔宇,後者在對陣巴西的比賽中未獲得出場機會,引發外界質疑。今晚第三局,她替補上場,得到8分。風雨過後,郎平第一時間給這個20歲的小將一個擁抱。

“比賽結束的時候,我抱着龔翔宇,她在我耳邊說,哎呀媽呀,嚇死我了。”想到這一幕,郎平忍俊不禁——19歲,龔翔宇依然是個孩子。

爲什麼第三局換上她:“因爲我想了一圈沒有想到辦法,還是選擇了她,選擇相信她,結果進攻非常有起色,她今天打得很英勇,”郎平笑着說。

與其他隊員擁抱的時候說了什麼?“這是一個祕密,”郎平很神祕,沒有分享所有的故事,但她說:“我說的都是鼓勵他們的話,希望她們能在下一場做的更好。”

偉大時刻想什麼?

這不是教練員郎平第一次率隊闖入決賽,但作爲教練,她依然未能完成自己的奧運冠軍夢。與年輕的姑娘們相比,郎平對冠軍的渴望意味着什麼?

其實她沒有給出答案,只是簡簡單單地說:“其實從我決定帶女排開始,就沒有想過得到什麼,自己能夠收穫什麼”。

她與中國女排的故事,大多數是出於愛。“其實隊伍帶得好不好我都要承擔責任,帶得不好是我的問題,帶得好是我們團隊的功勞,因爲我知道自己一個人做不了什麼。能夠得到什麼,我從來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也從來沒有後悔過當國家隊主教練。”

無悔無怨,就是最好的故事。

爭冠時刻要什麼?

32年前,郎平作爲中國女排的隊員,贏得奧運冠軍。時間很快,32年後的里約,作爲教練員,郎平又一次率隊殺入奧運決賽。

時間流轉,對於冠軍,郎平的渴望依然在,不是作爲回報,而是運動員的本能。“32年,當球員拿冠軍和當教練衝冠軍心情肯定不同。32年排球的改革很大,但意義是相同的,我會帶着我的隊員去衝擊冠軍,”她說。

排球教練郎平的勵志故事 篇3

人物簡介

郎平,漢族,1960年12月10日出生,中國女排主教練、世界女排名將。憑藉強勁而精確的扣殺而贏得“鐵榔頭”綽號。1980年曾入選第二屆中國體育勞倫斯獎十佳名單。1982年獲得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MVP”。1984年獲全國“三八紅旗手”。1996年獲得國際排聯頒發的“世界最佳教練”。2002年10月正式入選排球名人堂,成爲亞洲排球運動員中獲此殊榮的第一人。2013年4月25日,郎平正式出任中國女排主教練。2014年帶隊獲得了女排世錦賽亞軍。2016年8月21日,郎平帶領的中國女排獲得里約奧運會冠軍。2016年12月15日,2016中國十佳勞倫斯冠軍揭曉,郎平獲得了最佳教練員獎。

生平經歷

1960年12月10日郎平出生時,正是寒凍大地的冬日。由於自然災害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家庭的經濟條件都很差。郎平的身體虛弱,母親常用小米粥爲她補充營養,沒有給過她特別的待遇。母親以平常的心態對待艱苦生活的思想,對郎平日後的成長影響頗深。

7歲那年,郎平邁進了小學的門檻,在北京市朝陽區東光路小學,開始了她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涯。郎平的性格,既有生長在北方的父親那種豪爽和奔放,又有來自南方的母親那種恬靜和細膩。這種優良性格使她“動”起來像個男孩子一樣勇敢頑強,“靜”下來又能比一般女孩子更爲文靜。

郎平的父親是個體育迷,一有機會,他就帶着女兒到住家附近的北京工人體育館去看比賽。父親對體育的酷愛,影響着郎平。在郎平少年時代的記憶裏,排球給她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隨着歲月的改變,郎平的個頭兒越長越高了。

家庭生活

1987年,郎平與前八一男排隊員白帆的結合。二人當時在北京飯店舉行隆重的婚禮,之後郎平赴美國留學,並誕下愛女白浪浪。1995年,郎平與白帆在美國離婚,根據當地法律,二人各自分享一半撫養權。

2016年1月16日,郎平和中國社科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育成,在京舉行婚禮。

2017年1月19日晚,郎平在微博發佈自己即將進入手術的消息。北京時間1月20日凌晨一點,郎平在美國芝加哥完成她的右側髖關節置換手術,六小時的麻醉恢復後回到病房,精神不錯。她說請大家放心,手術後就要開始康復訓練。

社會評價

郎平,憑藉強勁而精確的扣殺而贏得“鐵榔頭”綽號。她身體素質好,彈跳力強,摸高可達3.17米,快攻變化多,網上技術突出,以四號位高點強攻著稱,是中國女排的核心人物。

郎平細節定成敗,以身作則傳承女排精神。

憑藉在意大利聯賽和美國讀書,執教的經歷,郎平身上更多地透露着國際化風範,一口流利的英語,瀟灑自如的言談舉止,以及臨場指揮時的睿智,淡定,郎平不僅是叱詫國際排壇中最亮眼的中國籍主帥,更是最搶眼的女性教練。

排球教練郎平的勵志故事 篇4

中國女排今天的勝利爲觀衆們帶來的不僅是份榮耀,更是一份時代的印記。回憶整個里約奧運的心路歷程,郎平說:“我覺得特受刺激特激動是四分之一決賽和半決賽,就是一關一關地過,就那種難受和勝利後的喜悅使我百感交集。但是到了今天的總決賽,就最後的決賽,覺得心情非常平靜。因爲我以前帶隊也經常進入總決賽,這種場面見得可能比較多,然後今天獲得冠軍以後我覺得,就人特別輕鬆特放鬆,當時就已經激動不起來了,就覺得鬆了一口氣。我們輸了三場比賽,其實我覺得不應該輸的,所以我特鬱悶,但是不能表現出來。有兩場球我覺得我們沒有全部發揮,對手確實很強、發揮得好,最鬱悶是第一場,覺得是應該贏下來的球,這場球對我們後面的排位是關鍵的一場球,後面彌補不了,其實誰也不想排第四,去交叉巴西,那不是找死嘛,但後來也沒有辦法。”

談及今天對戰塞爾維亞的始末,郎平說:“應該是從昨天起我覺得我們有勝利的希望。但是不敢多想,這東西不能想。你想就走神了,然後我們就想,打完半決賽、打荷蘭。因爲每次比賽受完刺激後,人大腦特別興奮,也睡不好,我睡了三個小時,就起來看塞爾維亞的錄像,反正腦子裏轉的全是塞爾維亞,又調了我們的錄像。你得把它看明白了,看明白以後我得集中精華要跟大家講,所以我腦子轉都是怎麼打塞爾維亞。反正我想就兩種情況會發生,一種就是塞爾維亞打特別好,但是我覺得這種現象必須得我們特傻的時候才能打,這一場我們不會這麼傻了,而且我們現在的狀態調出來了,但是我是有一點點問號,有一點點擔憂,我擔心她們不要命。今天我跟隊員分析了可能出現的狀況:如果上來第一局,像巴西打我們一樣,我們沒法打,她們打太好了,輸一局怎麼辦?輸兩局怎麼辦?因爲擔心她們沒有準備,突然出現這種情況心裏面會有想法,我們不能再讓她們有太多的想法了。還有一種就是說,今天技術上我們準備了很多,我們按這種執行就是跟她們較着勁,只要能較勁,只要堅持後面就有希望。因爲第一,我們這個球隊經歷過大賽,以前的世界錦標賽冠亞軍決賽,我們當時準備時間特別短,對美國隊不是特別瞭解,與冠軍失之交臂,這是我們的經驗。去年世界盃必須要贏日本那種心情,我覺得從心態來講,我們的經驗參加決賽經驗要比對手多。”

曾在開戰找不到狀態的中國女排在對陣東道主巴西隊時實現了大爆發,對於這場比賽郎平說道:“我們打巴西之前對我來講我也不知道這個結果是什麼樣,我沒有看到我們隊員發瘋的時候,我們就鼓勵隊員,今天有多少全拿出來,跟她們較量,別讓她們輕易過咱們這關,我能咬你一口就咬一口,咬不了,就咬兩口,一分一分的,每一分不讓你輕易得,我們就是這樣一個目標。大家就發瘋吧,再不發瘋沒機會了,其實我們大家比賽以前也都不知道能否贏,因爲確實是綜合實力上還是有差距的',但我跟大家講,如果我們堅持打、給對方很大壓力,到後面肯定是她們出問題,因爲第一她們沒有想到這場球會輸,她輸不起,這場球是八進四,呼聲是他們和美國要進決賽。我跟隊員說她們現在肯定還在想怎麼樣打美國,怎麼樣進決賽,根本就沒把咱當回事,況且咱自己也沒打得太好,如果說我們真正給她一定壓力的話,我們會出現機會的。”

關於火爆網絡的“女排精神”的內涵及對於排球未來發展的展望,郎平解讀道:“我很少跟隊員們講老女排的事情,我是講黃金一代,平時要求她們也是這樣的,就說每個人能力有大小,但是到了訓練場要求什麼:要認真要全力以赴。因爲只有特別好的積累,你平時的努力過程,你最後比賽纔能有這個東西纔可能出現這種頑強拼搏的精神。平時訓練我們有時候完成得不好,我們都會加班,一直到完成好,有時候還經常批評她們,所以她們平時受到了這種訓練和要求,現在到比賽時候要求她們就很容易出來,不是講幾個故事給你來點心靈雞湯就好了,我覺得並不是這樣。我們在技術上做了很多的規劃和計劃,根據對手根據我們現在的弱點。比如冬訓,我們關起門來就是突破自己,我們做了很多的計劃。大家一點點去實行,我覺得她們平時也挺苦的,上午下午練完了以後還要帶她們看錄像,我看錄像都噁心,別說她們了,全部都是學習對手的長處,我們的不足,怎麼提高我們。每一個組都是這樣,其實真的特別辛苦。但是我覺得大家一直就堅持,因爲大家有個信念就是圓夢。我覺得其實能拼到今天都是我們大家平時努力,它其實是一種積累。我也希望我們有更多年輕人去喜歡排球,希望我們的排球基礎能夠更加強大,有更多的人蔘與到排球運動當中,我也希望中國女排包括中國男排,希望我們的這個事業一代一代發展下去,我們這一代完了她們這一代再傳承給下一代,希望我們的排球更加強大。”

排球教練郎平的勵志故事 篇5

有人說,沒有郎平,就沒有這支“長臉”的中國女排。是的,在中國體育史上,幾乎從來沒有一個人能連續30多年受大衆喜愛。她在球員時代的五連冠帶領中國女排走上世界之巔;執教以後再次率領中國女排重回排壇頂峯……

全部街道都回響着她的傳說

1981年11月16日傍晚,學校停課、工廠停工,連烏鴉也停止聒噪,整個國家似乎都停滯下來。

全國人民守在黑白電視機和收音機前,此時,第三屆女排世界盃的決賽正在進行,中國隊對陣東道主日本隊。在主場球迷震耳欲聾的吶喊聲中,一個叫郎平的北京女孩扣下了世界冠軍,中國女排3:2艱難獲勝。中國女排7戰7勝,首奪世界冠軍,實現三大球歷史突破。

整個中國沸騰了,人羣聚攏在天安門廣場,徹夜高呼“中國萬歲!女排萬歲!”

據說比賽頒獎典禮還沒結束,國家體委、全國體育總會、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等單位的賀電就已達球隊。

《人日報》12月5日報道說,當時中國女排收到的賀信、賀電和各種紀念品達3萬件,而這當中,有3000多件都是“點名”送給郎平的。山西太原機械學院全體師生甚至送來了一塊近兩米長的橫匾,寫着“振興中華”四個貼金大字。

次日,國內幾乎全部報紙頭版頭條都在報道女排奪冠。《人日報》頭版:《學習女排,振興中華——中國贏了》,評論員寫道,“用中國女排的這種精神去搞現代化建設,何愁現代化不能實現?”

她是“世界第一主攻手”,球迷口中的“鐵榔頭”

“打球已經完全不是我們自己個人的事情、個人的行爲,而是國家大事,我自己都不屬於自己。女排是一面旗幟。女排的氣勢,振興了一個時代,她是80年代的象徵。”

女排的靈魂人物,郎平曾在自傳《激情歲月》中這樣寫道。

據統計,7場比賽,中國隊共扣球1116次,其中郎平一人扣球407次,得到79分,扣球命中率接近50%。球迷們親切地稱她爲“鐵榔頭”,她扣球的英姿甚至被畫成漫畫印上了郵票。

世界第一主攻手的名號得來不虛。當時的郎平展現了逆天的身體素質,後輩至今只能望其項背。

她力量無窮:深蹲達到180KG,和男子散打王柳海龍旗鼓相當。前女排主教練陳忠和甚至說,郎平的扣球和男子運動員沒什麼區別;她體能無解:單場比賽最多扣殺96次,整整是別人的兩倍。要知道倫敦奧運會時,惠若琪扣了50次,一旁的解說就驚歎說:“這簡直是驚人的次數。”而這樣的次數只是郎平的平均水平。

她揹負10億人期許,不斷書寫傳奇

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郎平的神話徹底達到了巔峯。

儘管小組賽1:3不敵美國女排,儘管揹負着巨大壓力,但郎平還是率領中國女排勇奪桂冠。奪冠的那一刻,全部人都沸騰了。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中國女排在決賽中以3比0戰勝東道主美國隊,奪得金牌,贏得三連冠傲人成績。

這一刻,郎平真的不是一個人在打球。在她的背後,肩負了10億人的目光和期盼。

985年11月17日,中國隊以3比1戰勝古巴隊後,郎平激動地高高跳起。

“團結起來,振興中華。”這句響徹天空的慶祝口號,跟郎平一樣,在中國體育史上劃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傳說還在繼續。隊員時代,她包攬了三大賽的冠軍MVP(1982世錦賽,1984奧運會,1985世界盃),短短五年就帶領中國女排實現了五連冠的壯舉。

退役後自費赴美求學,從“一無全部”重新來過

頂着冠軍的光環,郎平退役後本可在系統內取得一份不錯的工作。但郎平卻選擇一條不同的路,到北師大學習英語,之後又自費赴美留學。

在美國留學的時候,郎平過得十分節儉,爲了省錢甚至每天都吃同樣廉價的三明治。由於簽證性質的原由,郎平不能在美國打工賺錢,所以只能在學校裏做排球教練,以此來抵扣她的學費。後來,爲了賺錢付學費,郎平不得不到意大利摩德納隊打球賺錢。

對於這段“留洋”經歷,她在自傳裏這樣寫道:

1986年,我正式退役了,先去北師大學英語,半年後,有一個機會,我決定公派自費去美國留學。

當時的想法很簡單,我只想出去一兩年,學學語言、開開眼界。另一個原由是,在中國女排這些年,得到很多榮譽,人們對女排隊員幾乎是家喻戶曉。雖然退役了,可我不能像普通人一樣自由自在地生活,老是被別人注意,身不由己,連上個街買東西,都受拘束。

有一次,我想去看電影,買了票,故意遲到幾分鐘,等黑燈了,開演了,我們才找到位子坐下,沒想到剛坐下,也許是我們倆的個子太高,還是被幾個觀衆發現了,“郎平,郎平”地叫起來,這一叫,整個劇場都不安寧了,我一看情況不妙,趕緊撤。

可是,很多人不理解我的“撤”,他們總覺得,“女排”是中國的象徵,我是典型的“民族英雄”,似乎不應該加入這股“出國潮”。也有人挽留我:“你是世界冠軍,你是有功之臣,國家不會虧待你的。”

我覺得自己似乎被誤解了,我不是怕“虧待”,我就是覺得,國家和人民待我太好,我不能再躺在“冠軍”的獎盃上吃一輩子老本,不能天天坐在榮譽上。“世界冠軍”只說明我的過去,而一旦從女排的隊伍中退下來,我什麼都不是,我得重新學習本領,我得重新開始生活,必須把自己看成“一無全部”。

一無全部的“國際農民”到美國後,因爲我拿的是公派自費的簽證,所以不能工作,沒有經濟來源。因爲不能工作,我就只能把朋友家當作公家食堂,我吃飽了肚子,吃餓了心。以前都是高高在上的,現在,一下子落到最底層,還得靠人家借我汽車、給我買衣服,我全部的優勢一時都沒有了,心裏很難平衡。

後來,我慢慢地想通了,我來美國學習,就是要掌握自己過去沒有的東西,開始新的奮鬥。我在大學排球隊做助教。學校給我的待遇是,可以免費讀書。但說是做助教,其實就是在哄着一些水平很差的隊員。一開始,我心裏很難接受:我是世界冠軍隊隊員,跑到這兒來哄一羣幾乎不會打球的大學生,位置整個是顛倒。但我不得不說服自己:不想顛倒,回中國去,你來美國,就是找“顛倒”來的。

那時的我特別窮,白天讀書時的那頓午飯,我不捨得去學校食堂或麥當勞吃,就自己做三明治帶飯,去超市買點沙拉醬、洋白菜、西紅柿、火腿,再買兩片面包一夾,這樣,花五六美元,一頓快餐的錢,我可以吃一個星期。但吃到後來,見到三明治就想吐。

爲了經濟獨立,我又去意大利的俱樂部打球賺錢。一年後,我的簽證因爲這段工作經歷,變爲“工作簽證”,在美國可以辦綠卡了。而更令人欣慰的是,我以560分的託福成績通過了語言關,而且,經過嚴格的考試成爲新墨西哥大學體育管理專業的研究生。

這段8年的海外生活經歷,歷練了我的心智,我已經把自己這個“世界冠軍”一腳一腳地踩到地上了,踩得很踏實。

如果我沒有經歷過出國後“一文不名、一無全部”的生活,沒有這些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經歷,我的人生不會有第二次起航。

爲把中國女排拉出低谷,她心力交瘁

1995 年,中國女排陷入低谷,郎平“臨危受命”,回國擔任女排主教練,她拋家別女一個人回到北京。

回國執教,不僅薪水不高,風險和壓力都是巨大的,工作也特別辛苦,已簽訂的多項合同都取消了,豐厚的待遇和優裕的生活條件都沒有了。還要長期面對同丈夫、女兒兩地分居之苦。郎平說:“要是爲了錢、爲了工資,我就不回來了!”

她在自己的自傳《燃情歲月》中有着更爲詳細的描述。

1994年11月,我帶八佰伴世界明星隊打完最後一場比賽,中國排協打電話給我,要我從香港拐一下北京再回美國,說有事情商量。到北京的當天晚上,偉民(前國家女排主教練)找我談了女排的情況,我們確實都不忍心看着中國女排落到世界第八而一蹶不振。

偉民說,女排最缺乏的是一種精神,是教練的凝聚力,要用一種人格的力量來調動運動員,而時間又特別緊迫,離亞特蘭大奧運會只有一年半時間,不允許再慢慢啓動了。他對我有信心,希望我考慮,能否回來執教。我也知道,偉民教練一般是不求人的。1995年初,中國排協召開全國教練會議,決定更換中國女排的主教練,大家也提了人選,又一次想到了我。於是,排球協會一個電傳接一個電傳地發到我工作的新墨西哥大學,球類司司長也給我發來電傳,有一句話打動了我:“郎平,祖國真的需要你!”確實,最後使我下決心的就是這句話。

當時有美國朋友勸我:你在國家隊那麼多年,幹得那麼苦,壓力太大,而且,你家庭情況不好,孩子那麼小,你怎麼能回去呢?再說,你還有那麼多的合同,這樣大的犧牲值得嗎?這些利弊得失,我自己全都想到了。回國、執教,這個動作確實非同小可,也許,會又一次改變我的生活和命運。

執教工作困難之多,也可想而知。但我更清楚,女排在中國人心目中有一種很特殊的位置,女排打球已經超越了排球、超越了體育本身。雖然,我離開國家隊那麼多年了,但大家還是想着我,尤其在女排最困難的時候,要把這副擔子交給我,這是一種信任和託付。

坐在回國的飛機上,想着想着,我腦子裏突然冒出一個大大的疑問:郎平,你膽子夠大的,回去接這樣一支隊伍,你哪來的勇氣?但我絕不盲目、絕不衝動,比較詳細地闡述了我的執教想法,有一個基本精神:堅定信念,臥薪嚐膽。

坐十幾個小時的飛機,又在考慮訓練計劃,下飛機時,我有點暈暈乎乎的,頭也沒梳,稍微理了理。走到機艙門口,我只看到機場上有那麼多人,有扛着攝像機的,有端着照相機的,有舉燈的,燈都打得特別亮,我還回頭看,心想,肯定有什麼貴賓坐在這架飛機上。沒等我想明白,這些人黑壓壓一片全衝我來了。好,我還迷迷糊糊呢,十幾個話筒伸了過來,一個接一個地提問,我都不知道聽誰的好,也不知道怎麼回答,前擁後擠的,遠遠地,我只看了我媽和我爸一眼,他們就被人羣擠沒了,我也被兩個警衛“架”到警衛室,海關都沒過,只好走“後門”了。

排球教練郎平的勵志故事 篇6

這是一份關於她和中國女排持續了30年的長情,經歷過喜悅、榮耀,也相伴着最低谷出生入死。

帶着雙膝積液,郎平第一次爲錢打球

“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

這是郎平對“女排精神”的註解。

郎平就是這樣,剛毅果斷、卻也審時度勢,雖然成長在集體和體制中,但她卻是中國最早有獨立意識的職業體育人。1985年退役進入北師大攻讀英語,1987年帶着幾百美元赴美留學,取得體育管理系現代化專業碩士研究生學位,繼而在海外打球任教,郎平選擇的是那個年代中國運動員少有的人生軌跡。

在美國,郎平爲了生活只能在大學擔任助教,哄着一批孩子練排球。她說自己午飯捨不得到學校食堂吃,連麥當勞都不敢吃一頓。她自己做三明治來果腹,買些西紅柿、白菜、麪包,就能解決一個星期的伙食費。

郎指導說,她看到三明治就想吐。海外生活的艱辛讓郎平做出了一個決定:第一次爲錢打球。

在意大利,退役多年的郎平第一天訓練就出現肌肉拉傷的情況,隨後她右膝關節磨損嚴重,被醫生要求傷停一個月。

但是由於郎平的缺陣,球隊四戰全部失利,只能吃由朋友從美國郵寄的止疼片硬撐,軟骨碎片遊走於關節內卻又卡在骨縫,刺激骨膜出水導致膝蓋腫脹嚴重,只能讓隊醫不停地抽出積液堅持。

迴歸,跟着自己的只有兩個行李箱

郎平識時務,她能隨機應變,遵從她自己內心:不從政,出國留學。但當祖國召喚,她能放棄一切。

彼時郎平有穩定的工作合同,有不滿兩歲的女兒,在美國買了房子和車子,回國執教意味着這一切都要割捨,但她沒有太多猶豫。

“郎平,祖國真的需要你。”這是當時球類司司長給郎平電傳中的一句話,按照郎平的說法,正是這一句話讓自己下定了決心。

“國家需要你的時候,你不能無動於衷。”當郎平收拾停當,發現跟着自己的只有兩個行李箱,但就像當初爲國效力一般,郎平又一次的義無反顧郎平和中國女排的故事郎平和中國女排的故事。

回國後,郎平拿着微薄的薪水,這點錢連一個月給女兒打越洋電話都不夠。但就像她說的:“執教中國女排我從未後悔過。”

里約奧運前再度出山,郎平心中的執念一如既往。

選材,首創“大國家隊”概念

郎平的剛毅果決,更體現在她的專業精神上。

“不要因爲我們贏了一場就談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們努力的過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單靠精神不能贏球,還必須技術過硬。”這是郎平的話,技術過硬,是“鐵榔頭”的硬道理。

2013年迴歸國家隊,郎平創建了一個新模式――大國家隊。

2013年,郎平先後組織四期集訓,調動隊員超過30人。2014年,郎家軍大名單多達27人。2015年,世界盃郎平仍然給出了26人的集訓名單。只要表現出色,無論年紀,國家隊大門都向你敞開。

對於年輕隊員,急需國際比賽歷練。郎平率隊參加了瑞士精英賽、大獎賽、亞運會、U23世錦賽等一系列的國際大賽,年輕人不斷成長。

而當徐雲麗、魏秋月、惠若琪連續遭遇傷病時,郎平在2013年發現了朱婷,2014年重點栽培袁心h,2015年中國女排終於在周蘇紅之後,迎來了接應張常寧。

尤其是2014年,由於人才儲備充分,中國隊得以順利完成世錦賽和亞洲盃亞運會雙線作戰的任務。以往靠七八個球員打天下的格局,如今被人人都能比賽所取代。

取消22條軍規,取而代之的是網購遊戲

在以往刻苦訓練、頑強拼搏的基礎上,郎平將國際化、專業化的團隊合作形式和科學訓練的理念引入。

無論是賴亞文、安家傑等教練班子的組建,還是由Rett,Reg、Brittni和Dr Ho四個美國人組成體能訓練+傷病康復的小團隊,都對過去陳舊訓練和康復理念進行了顛覆。

比如康復師就位之後,女排隊員蹲槓鈴等損害膝蓋的練習被廢除,取而代之的是全面的體能指標,和根據這個基礎上對隊員實際情況的私人定製體能和訓練計劃。

“中國隊還太年輕,欠缺奧運經驗,郎平帶成這樣,已經竭盡全力了。”這是魏繼中老人給出的評價。

高情商的郎平在訓練嚴格的同時,做到了對隊員人性化的生活管理。在郎平隊伍中,所謂的22條軍規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隊員們可以愛美,網購、遊戲和電視劇等。

郎平對於隊員生日,傷病,甚至假期,都會給予關懷,正是這種母親般的溫暖和知遇之恩,才讓這些90後的孩子們升騰出無以比擬的殺氣和拼搏意志。

儘管眼眸深處時常帶着疲憊,但只要眼光望向球場,“鐵榔頭”永遠不會因時間而改變。

郎平背後,三代人對於女排的精神寄託

我們熱愛郎平,其實也更多是對她所代表的女排精神發自心底的認同,經歷30年,這股精神被幾代女排姑娘傳承,又重新定義。

那麼對於我們每個人,對於幾代人,女排精神究竟是什麼?爲什麼我們對中國女排的愛能超越了年齡,無論是耄耋老人、年近半百,還是80後、90後。

對於60後、70後和年齡再大一些的觀衆來說,女排是他們那個時代的印記。

改革開放初期,國人猛然意識到了我們與世界的差距,我們急需向世界證明:中國人,行!

中國女排承載了這個歷史使命。

1981年11月16日,這注定是中國體育史一個被銘記的日子,整個國家彷彿都屏住了呼吸,全國人民都守在黑白電視抑或收音機前,聚焦第三屆女排世界盃中國和日本的決賽郎平和中國女排的故事故事。隨着一場艱難的3比2勝利,中國女排第一次收穫世界冠軍,這一天比許海峯在洛杉磯奧運會爲新中國射落第一枚奧運金牌早了兩年半時間,整個國家沸騰了。

人羣聚集在天安門廣場高呼“祖國萬歲!女排萬歲!”對於一個跨越了浩劫年代的泱泱大國,這一刻承載的意義恐怕早已跨越了體育本身。

女排精神,成了一代人振興中華的精神寄託。

而對於很多70末,80後,女排是腦海裏長輩們一直唸叨着的“五連冠”和“鐵榔頭”,是著名解說宋世雄嘴裏反覆播報着的“中央電視臺、中央電視臺”。

在孩提時代,女排的故事和經歷甚至進入了教科書,即便少不經事,你也懵懂地知道,中國女排是支特別的隊伍

在連續拿下5屆世界冠軍,包攬世界盃、世錦賽和奧運會獎盃,這一切都發生在一支運動隊身上,長大以後,每一次回眸,你更會不自覺的心潮澎湃。

而對於很多90後和95後來說,在網絡上,“媽媽”郎平和女排姑娘們燦爛的笑容總是能給他們帶來正能量,就像郎指導拍攝自己吃泡麪的視頻一樣,女排和新一代的距離正在不斷拉進。

對於他們,女排不僅僅是爺爺奶奶甚至父母口中的英雄團隊,這些年齡相仿的姑娘只是一個個可愛的個體,他們的同齡人。

《人民ri報》曾經用“學習女排,振興中華――中國贏了”爲題描述中國女排,這樣的標題放在今天可能有些“不接地氣”,但人們內心的情感共鳴卻可以跨越年代,留住時間。

女排之於中國體育,之於中國,或許就詮釋着這樣的偉大。

排球教練郎平的勵志故事 篇7

里約奧運會落下帷幕了,在本屆奧運會上郎家軍颳起了中國旋風,女排姑娘在功勳教頭郎平的帶領下走上了奧運冠軍最高領獎臺。中國女排時隔12年再次登頂奧運冠軍寶座。郎平也實現了從奧運金牌隊員到奧運金牌教頭的夢想。令人欣喜的,新一代中國女排經過郎平的精心調教,重鑄女排精神,讓國人振奮。作爲多次採訪女排的濟南時報記者王興步,爲女排姑娘驕傲,更爲郎平感到自豪。在此,與排球愛好者分享這位老記者與名帥郎平的故事。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世界體壇颳起了一股“中國女排旋風”,中國女排從1981年到1986年,連續五次奪得世界冠軍。中國女排一比賽,就成了年輕 人尤其是大學生的節日。王興步所就讀的山東醫科大學有很多女排球迷,每逢中國隊比賽,數百名同學擠在一個小破樓裏,圍着一臺十四英寸的黑白電視機,裏三層 外三層,觀看中國女排比賽直播。看不到電視的同學,只好在外面聽宋世雄的解說。郎平、孫晉芳、陳招娣、周曉蘭、張蓉芳、曹慧英、陳亞瓊、 朱玲、樑豔、 鄭美珠、侯玉珠、楊錫蘭等一代名將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王興步至今對老一代中國女排隊員如數家珍。中國女排成了中國體育的一 面旗幟,激勵着各行各業的年輕人。

那個年代,“鐵榔頭”郎平的名字如雷貫耳,她是很多年輕人心目中的偶像,郎平有很多粉絲,王興步就是其中之一。如今郎平在世界體壇是一位響當 當的大牌教練,很多老女排隊員退役之後,大都離開了排球領域,而郎平依然堅守。1986年退役的郎平,先到國外打球、做教練,後又回國內執教, 三十多年來一直活躍在排球賽場。2013年4月,郎平在時隔格14年後第二次出任中國女排主帥,重新燃起了國人對中國女排的希望。

以前,王興步看中國女排比賽只能看電視直播。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王興步做了體育記者之後,王興步有了與中國女排近距離接觸的機會,也更加關注郎平 。

王興步第一次獨家專訪郎平是在1998年9月19日,那一年她率中國女排來濟南比賽,當時中國女排隊內一位管理人員宣佈不接受任何媒體採訪。後來在朋友的幫 助下,那位管理人員給王興步安排了5分鐘採訪郎平的時間。

王興步來到郎平下榻的中豪大酒店,見她正與張蓉芳談工作,就親切地稱她倆大姐,還告訴兩位女排名將,自己當年上大學時就是中國女排的鐵桿球迷 ,對她倆很崇拜。幾句話說得郎平十分高興,她又是拿香蕉,又是倒茶水,還很客氣地說:“有什麼問題隨便問。”

王興步見郎平如此平易近人,沒有一點 明星架子,很快進入採訪狀態,與她一聊就是半個小時,從她的職業,到她的家庭 ,再到她的女兒白浪,郎平娓娓道來。採訪結束,郎平還給濟南時報的讀者朋友題詞留念,那份題詞至今還壓在王興步辦公桌上玻璃板的下面。

回到報社之後,王興步寫了一篇獨家專訪——《聽郎平講述她心中的故事》, 在《濟南時報》和《體壇週報》上同時發表,在讀者中引起很大反響。也就是在那一年,王興步認識了功勳教練陳忠和,他當時還是郎平的助手,與王興步成了好朋友。

王興步多次採訪郎平,最難忘的是在2008年8月15日北京奧運會,郎平執教的美國女排和陳忠和領銜的中國女排在半決賽中相遇。

“和平大戰”引人關注,更是吸引了衆多中外媒體記者,首都體育館座無虛席,達到了爆滿程度。“什麼叫震耳欲聾,現在就叫震耳欲聾”,央視解 說員宋世雄激昂的聲音將現場火爆的場面描繪得相當清楚,王興步在記者席上也被他的聲音震得不行。

中國女排和美國女排的姑娘們,爲觀衆奉獻了一場非常精彩的比賽,最終美國女排以3比2獲勝。終場哨音剛落,美國隊員歡呼雀躍,在場內圍成一圈,不停地尖叫,郎平坐在教練席一動不動。過了一會兒,郎平才站起來,只是與隊員擁抱了一下就離開了。雖然郎平帶領美國隊把中國隊給贏了,可是記者沒有聽到現場球迷的一句倒戈聲。

在新聞發佈會廳,郎平表情非常嚴肅,沒有一絲笑容。也許是以美國女排主教練身份出席新聞發佈會的緣故,郎平回答問題沒有用漢語,而是講了一口流利的英語。作爲中國老女排的一名傑出代表,這次又以美國隊主教練身份在自己祖國迎戰自己的母隊,對此,郎平認爲這只是一場很平常的比賽 。郎平說,她做美國隊主教練四年,以前與中國隊交鋒多次。中國隊只是美國隊在奧運會上一個對手,她更關注的是比賽本身,力求通過專業精神,給隊員正確的指示。

雖然這一次贏了中國隊,但郎平認爲美國隊實力仍然趕不上中國隊。在郎平看來,比賽的輸贏,除了取決於實力之外,還與場上的情況,以及對對 手的瞭解情況有關。

隨後進行的美國女排與巴西女排決賽,現場成了美國隊的主場,中國球迷都是因爲郎平的原因,所以才盡情地爲美國隊加油。最後美國隊1比3輸給巴西隊,獲得一枚寶貴的銀牌,郎平爲自己的教練生涯寫下了光輝的一頁。這是郎平作爲教練在奧運會上獲得的第二枚銀牌。

2013 年中國女排主教練競聘,郎平在最後時刻決定出山。衆所周知,中國女排那兩年正處於低潮,主教練席位是一個燙手山芋,郎平能挺身而出, 其精神難能可貴,也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讚譽。再次“救火”,對郎平來說更多的是一種情結,一種責任。郎平再次上任兩年,帶領中國女排逐漸走出低谷,在 2014年10月,郎平率隊奪得意大利世界女排錦標賽亞軍;2015年5月,又奪得亞洲錦標賽冠軍。

2015 年是世界盃年,女排世界盃賽於8月份在日本舉行,郎平率隊奪得冠軍,同時獲得直通里約奧運會的資格。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小組賽打得十分艱苦,僅名列第四名,獲得出線資格。郎平顯示出名帥的實力,四分之一決賽,淘汰奪標呼聲的東道主巴西 ,半決賽又擊敗小組曾經輸的對手荷蘭隊,挺進決賽。決賽中面對曾經負於的對手,在先失一局的不利形勢下,中國女排逆轉獲勝,爲中國代表團貢獻 了一枚含金量最重的金牌。這也是中國女排繼32年前洛杉磯奧運會和12年前雅典奧運會之後,第三次奪得奧運金牌。

《陽光總在風雨後》,這是中國女排的隊歌,郎平和女排姑娘這次在里約奧運會,撥雲見日,笑到了最後。其成功的原因,用郎平的話說,是一種堅持,是一種執着,是一種對排球事業的摯愛。祝賀郎平!祝福郎平!感謝郎平!

排球教練郎平的勵志故事 篇8

1990年,郎平擔任美國新墨西哥州大學女排助理教練,這支女排的主教練是美國知名“金牌教頭”勞爾。

一天,勞爾因爲要接受一家媒體採訪,就讓郎平先行帶隊訓練。大約一個小時後,勞爾結束採訪來到學校訓練館,郎平正在認真地指導隊員練習接傳球,勞爾則在一旁默默地看着。當一名女隊員傳球手形走樣時,郎平立即叫停,並糾正她的動作:“這個動作不對,你的十指應該全力張開,傳出去的球才能準確到位……”

訓練結束後,勞爾將郎平叫到一旁,對她說:“我有個建議,就是隊員的動作不規範時,你儘量少說‘不對’,而應該鼓勵她們說‘這個呢,還不是很好,你再試一遍,你一定會更好’。這樣說的好處就是,有利於培養隊員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體育不僅僅只有成敗,我們當教練的,更要給隊員建立一種超越輸贏的精神:尊重、自信和努力!”

勞爾的這句話,讓郎平受益終生。從這句話裏,郎平學會了如何與隊員們交流與溝通。在率領中國女排重塑輝煌之後,郎平在自傳中這樣寫道:“球場上沒有輸家贏家之說,隊員們努力時,你必須鼓勵和尊重他們,給隊員建立一種超越輸贏的精神。”

排球教練郎平的勵志故事 篇9

郎平和著名詩人臧克家的忘年交,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們的交往開始於1980年。當年,郎平19歲,是威震四海的“鐵榔頭”,而臧克家75歲,是“年景雖雲暮,霞光猶燦然”的老詩人。

臧克家對體育運動從來抱有興趣。晚年的他曾經寫道:“我是個老病號,也是個老球迷。”在濟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就讀時,青年臧克家就愛好打網球和籃球。當時在濟南,一師和省立一中,是爭奪籃球賽冠軍的對手,許多有趣的細節,老年臧克家也記得清清楚楚。1981年,臧克家寫了《看球記》:“我獨居斗室,每天晚上7點,隔壁客廳裏彩色電視一開,家人環坐,興致勃勃。而我只聽聽國際新聞,便閉門讀書,因有頭暈病,受不住刺激。可是,也有例外,每逢球賽場面,我頗感興趣,總是量力而看,興未盡而人已不支而退。”

逢年過節,或者參加重大賽事回京,郎平都一定拜望朋友臧克家。她往往和同樣喜歡體育運動的姐姐郎紅一道,騎自行車而來,兩位忘年交朋友總是談得很盡興。郎平一再勸告臧克家:上了年紀,心臟又不好,少看點球賽吧。

郎平和白帆開始交往了,她報告臧克家,並且想把白帆帶到臧家,請臧克家“看看”。後來,臧克家和郎平的父母、袁偉平教練一起,參加了他們的婚禮。

退役以後,郎平到美國讀書。居美的8年間,郎平經常給臧克家寫信,報告在美國的生活。在一封信裏,她問道:“您近來身體好嗎?每天早上還做操鍛鍊嗎?您院子裏的花一定開得很美吧?您還常看女排比賽嗎?您的夫人及小女兒都好吧?我們特別想念你們。”這一連串的問號,蘊含了郎平對老詩人深深的懷念。

郎平的女兒在美國出生了。在女兒兩個月的時候,郎平特地給臧老寄來女兒的照片,白白的,胖胖的,躺在嬰兒牀上,很可愛。照片的背面寫着:“送給親愛的臧爺爺、奶奶留念白浪浪。”郎平在信上解釋說:“白,當然是爸爸的姓。而浪,是郎的第四聲,繼承了媽媽的名。我們認爲也很好聽。您說呢?”

結束去美之旅,回國的時候,郎平的父親開車去首都機場接女兒。但是他們並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先到了臧家,郎平急切地想看望詩人。一進門,郎平一邊拿出在美國爲臧克家買的滋補品,一邊端詳着臧克家。他們同時看着對方,高興地歡呼:“沒有變樣!”

臧克家特別喜歡中國女排,《臧克家全集》第三卷,僅1981年就收有抒寫中國女排的《胼胝的手掌——贈郎平同志》《東風傳捷報——中國女排獲冠軍,喜而賦此以贈》和《擁抱——歡迎女排健兒》三首詩。在給郎平的贈詩裏,詩人寫道:

你神態安詳,體魄健壯,

謙遜溫暖,親切家常。

“覺得辛苦嗎?”我這樣向你發問,

你笑着向我伸出胼胝的手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