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小故事 > 袁隆平勵志故事

袁隆平勵志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9W 次

袁隆平勵志故事1

再一次見到袁隆平,是20xx年1月。這次見面,是帶着清樣,請袁隆平審定有關他的一篇文稿。就是在這篇文章裏提到,袁隆平戒菸了。

袁隆平勵志故事

“難道又‘復辟’了?”我說出自己的疑問,袁老樂呵呵笑着,打開煙盒,抽出一支菸:“告訴大家,我已經正式戒菸64天了。這個是給客人抽的。”他舉着煙,每人問個遍“抽不抽”。而後才坐下來,聚精會神地看稿,竟不帶老花鏡。

少頃,聽他說:“錯了一個字,這是‘身價’,不是‘身家’。”說罷,他便拿起筆改正了。一會兒,又聽他自言自語:“我夢見的是穀粒像花生米那樣大,不是花生那樣大,哪有那麼大,這個‘米’字丟不得。”邊說,他邊拿起筆在“花生”後工工整整加了一個“米”字。“這個字也不確切。”一直低頭看稿的袁隆平擡起頭,“我夢見的是自己躺在稻穗下乘涼,說躺在‘水稻’下面不準確。”

一般情況下,名家、領導的文稿大都經過層層把關,字字推敲,句句斟酌;審看大樣,不過走一個程序,簽字畫圈甚而點頭即可。袁隆平卻沒有這樣。他看稿時竟像小學生對自己的功課一樣嚴謹認真,改正的這幾個字無論語義還是修辭都恰到好處。我心頭悄然一顫。

上面說的袁隆平做的這個夢,大凡採訪過袁隆平、寫過雜交水稻的都熟悉,都描述過,我也在《見到袁隆平》這篇文章中用過。回來後一翻檢,大報小報、長稿短稿居然都是說“袁隆平夢見的穀粒像花生那樣大”、“在水稻下面乘涼”。不覺赧顏,隨後分明感到一種常人很難有的精神,從袁隆平改稿時那如同雕塑般的身體裏溢出,充盈在我的四周。這是一種什麼精神呢?是科學家對待事業的那種一絲不苟,是聖教徒對待經典的.那種敬畏虔誠。

我又想起上次袁老爲我們題字的一個細節。他一筆一畫寫着,老人是讀老書的,不習慣簡化字,當寫到“讀者”的“讀”字時,看他停筆思索,我們提醒是“言”字旁加“賣”,他將信將疑,硬要查字典看簡化了的這個字到底是怎麼個寫法。

論名氣,袁隆平是享譽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名動天下;論學問,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滿腹才學,建樹豐碩;論經歷、意志和信念,可謂風霜雨雪,九死而不悔,硬是從一條坎坷的泥巴路,一直走到腳下鋪滿紅地毯;論貢獻,他爲中國乃至世界糧食安全做出的成績功勞響噹噹。就是這樣一個人,閱改一份不滿3000字的文稿、爲題寫幾個字而正襟危坐,如此仔細到近乎苛刻,一點都不含糊。

世界上的事太普通了,想要做好反而很難,芸芸衆生不拘小節,難成大事;而純粹到不計任何功利,能把普通事做好了的,終成偉人。

袁隆平勵志故事2

此刻,他的辦公室裏面已經擺滿了各種獎牌和證書。但老頭子還是堅持在第一線做科研。每年一到冬天,他都要到三亞基地去。

有次他爬田埂,旁邊人想扶他一把,被他一下擋開了,"你以爲我老了啊,我躥田埂比你年輕人還快當!"

成名成家的袁隆平好像仍然喜歡自在隨意的生活。

他偶爾出差逛街,看到便宜衣服,就先在自己身上比試一下,然後又在助手身上比試一下,買上一大堆,回來就人人都發一件。有次到香港中文大學去作報告,他就紮了條剛在街邊用10元錢買的領帶。

1998年,湖南一個事務所評定"袁隆平品牌"價值一千億元,楊瀾到海南去採訪他:"您回家跟自己的太太談論這件事的.時候,她有什麼看法"

結果,他的回答是,"從來沒有談。"他之後跟助手說,"我就是個過路財神。"還在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獎給他1.5萬美元獎金,他全部拿出來,設立了一個雜交水稻基金,專門獎勵有成就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

他經常跟人說起他以前做過兩次的夢:田裏的水稻長得像高梁一樣高,稻穗像掃帚一樣長,顆粒像玉米一樣大,他和助手們走累了,就在稻子下面聊天乘涼。

剛開始,周圍人呵呵的笑,時間長了,才發現他滿腦殼就惦記這個事情。他把身邊英語好的年輕助手都儘量送出國去深造,爲的是他的第二個理想:要讓雜交水稻推廣出去,"造福全世界"。

他的助手廖伏明感慨說,"袁老師又有追求又能自在,是個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