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小故事 > 有關友善的故事(通用11篇)

有關友善的故事(通用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9W 次

“仁者愛人”、“愛人者,人恆愛之。”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語句,向我們展示了古代人與人之間的友好關係。這種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被我們今天總結爲“友善”。下面是有關友善的故事(通用11篇),歡迎閱讀。

有關友善的故事(通用11篇)

  友善的故事 篇1

美國著名的試飛駕駛員胡佛,有一次飛回洛杉磯,在距地面九十多米高的空中,剛好有兩個引擎同時失靈,幸虧他技術高超,飛機才奇蹟般地着陸。胡佛立即檢查飛機用油,正如他所預料的,他駕駛的那架螺旋槳飛機,裝的卻是噴氣機用油。當他召見那個負責保養的機械工時,對方已嚇得直哭。

這時,胡佛並沒有像大家預想的那樣大發雷霆,而是伸出手臂,抱住維修工的肩膀,信心十足地說:“爲了證明你能幹得好,我想請你明天幫我的飛機做維修工作。”從此,胡佛的飛機再也沒有出過差錯,那位馬馬虎虎的維修工也變得兢兢業業,一絲不苟了。這個故事令人感動。雖然維修工的過失險些使自己喪命,但心地善良的胡佛深深懂得有過失者的心理。

當對方因出了嚴重差錯而痛苦不堪時,善解人意,自我剋制,出人意料地給予寬慰,使其恢復自信和自尊。這,就是友善的巨大力量。試想,如果胡佛憤怒斥責這位維修工,甚至不依不饒地追究他的責任,那麼很可能會徹底地毀了他。可見,面對同一件事,以兩種不同的態度來對待,就會有迥異的結局。友善,可以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僅善待了他人,也能使自己得益。

  友善的故事 篇2

在一次國會選舉期間,美國第25任總統威廉·麥金利經常被一個記者如影隨形地跟蹤。因爲此人效力的報紙與麥金利政見相左,他經常發表一些於其不利的報道。麥金利對這個人感到很是惱火,可內心倒是禁不住暗暗“欽佩”其攻擊自己的那種執著勁兒。

一天,麥金利坐着馬車去附近一個小鎮演講。天氣異常陰冷,沒走多遠,麥金利就聽見後面傳來熟悉的咳嗽聲,回頭一看,原來是那個正患感冒且衣着單薄的記者,坐着簡陋的馬車尾隨而至。麥金利吩咐車伕停下,下車走到記者跟前,說:“年輕人,從你的座位上下來。”記者走下車,心想這個政敵報仇的時機到了。“拿着,”麥金利脫下自己的大衣遞給記者,“這件大衣你穿上,坐進我的馬車裏去。”“可是,麥金利先生,”記者頗感意外地說,“我想你大概不知道我是誰。這次競選我一直對你緊追不放,每次只要你一發表演說,我就會在報上罵你,我今天過來就是要盡我所能將你置於死地的。”“我知道,”麥金利微笑着說,“不管怎麼說,你穿上這件衣服,先坐進那輛車裏暖和暖和,等會兒你好打個漂亮仗。”結果,從那以後,這個記者再也沒有發表過一篇詆譭麥金利的文章。

世界上最強大的不是堅船利炮,而是一顆友善的心,因爲它能真正使人體會到尊重和溫暖。心靈高貴的人能對他人萌生憐憫和同情,因爲友善會使對方的敵意漸漸消釋,沒有人會拒絕友善所帶來的溫暖。所以,當你試圖打開對方的心扉時,友善是最快、最有效的方式。

生活中,許多人明知彼此都需要友善的溫暖、感情的溫馨,卻又常常用無端的猜疑將滿腔的好感冰封在堅硬的假面具背後。其實,只要你能真正付出你的愛,那麼必定會贏得共鳴,使你從中感受到溫馨,並擁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試想,如果你對他人沒有真誠之心、毫無友善之舉,又怎能期望從他人身上得到友善的回饋呢?正如手中的一杯茶,今天你用它溫暖了別人,將來,對方也一定會將一杯熱茶送到你的手中。

  友善的故事 篇3

一天,太陽和風爭論究竟誰比誰更有力量。風說:“你看下面那個穿着外套的老人,我打賭可以比你更快地讓他把外套脫下來!”說完後,便使勁兒向老人吹去,想把老人的外套吹下來,但它越吹,老人將外套裹得越緊。後來,風累了,沒力氣再吹了。這時,太陽從雲的背後走出來,將溫暖的陽光撒在老人身上,沒多久,老人就開始擦汗了,並把外套脫了下來。於是,太陽笑着對風說:“其實,友善所釋放的溫暖比強硬更有力量。”

面對同一件事,以兩種不同的態度來對待,結果便會迥然。太陽能比風更快地讓老人脫下外套,說明友善的態度更能溫暖人心,進而感動對方,使其漸漸改變敵對的想法。這是一味地咆哮和猛烈攻擊等強硬作爲所望塵莫及的。很多時候,用強硬解決問題,往往會一無所獲,但若用友善取而代之,最後則會令你喜出望外。

生活是一面鏡子。當你面帶友善走向鏡子時,你會發現,鏡中的那個人也正滿懷善意地向你微笑;當你以粗暴的態度面對它時,你會發現,鏡中的那人也正向你揮舞拳頭。人生在世,請擁有一顆友愛之心,保留一份友善之情吧!

  友善的故事 篇4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準備去趕集,由於孩子哭鬧不已,曾子妻許諾孩子回來後殺豬給他吃。曾子妻從集市上回來後,曾子便捉豬來殺,妻子阻止說:“我不過是跟孩子鬧着玩的。”曾子說:“和孩子是不可說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學,聽父母的教導。

現在你哄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啊”。於是曾子把豬殺了。曾子深深懂得,誠實守信,說話算話是做人的基本準則,若失言不殺豬,那麼家中的豬保住了,但卻在一個純潔的孩子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友善的故事5

漢朝的開國功臣韓信,處幼時家裏很貧窮,常常衣食無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飯剩菜過日子。小韓信白天幫哥哥幹活,晚上刻苦讀書,刻薄的嫂嫂還是非常討厭他讀書,認爲讀書耗費了燈油,又沒有用處。於是韓信只好流落街頭,過着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

有一位爲別人當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讀書,還每天給他飯吃。面對老婆婆的一片誠心,韓信很感激,他對老人說:“我長大了一定要報答你。”老婆婆笑着說:“等你長大後我就入土了。”後來韓信成爲著名的將領,被劉邦封爲楚王,他仍然惦記着這位曾經給他幫助的老人。他於是找到這位老人,將老人接到自己的宮殿裏,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對待她。

  友善的故事 篇5

皇甫績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他三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一個人難以維持家裏的生活,就帶着他回到孃家住。外公見皇甫績聰明伶俐,又沒了父親,怪可憐的,因此格外疼愛他。

外公叫韋孝寬,韋家是當地有名的大戶人家,家裏很富裕。由於家裏上學的孩子多,外公就請了個教書先生,辦了個自家學堂,當時叫私塾。皇甫績;就和表兄弟們都在自家的學堂裏上學。

外公是個很嚴厲的老人,尤其是對他的孫輩們,更是嚴加管教。私塾開學的時候,就立下規矩,誰要是無故不完成作業,就按照家法重打二十大板。

有一天,上午上完課後,皇甫績和他的幾個表兄躲在一個已經廢棄的小屋子裏下棋。一貪玩,不知不覺就到了下午上課的時間。大家都忘記做教師上午留的作業。

第二天,這件事被外公知道了,他把幾個孫子叫到書房裏,狠狠地訓斥了一頓。然後按照規矩,每人重打二十大板。

外公看皇甫績年齡最小,平時又很乖巧,再加上沒有爸爸,不忍心打他。於是,就把他叫到一邊,慈祥地對他說:“你還小,這次我就不罰你了。不過,以後不能再犯這樣的錯誤。不做功課,不學好本領,將來怎麼能成大事?”

皇甫績和表兄們相處得很好,小哥哥們都很愛護他。看到小皇甫績沒有被罰,心裏都很高興。可是,小皇甫績心裏很難過,他想:我和哥哥們犯了一樣的錯誤,耽誤了功課。外公沒有責罰我,這是心疼我。可是我自己不能放縱自己,應該也按照私墊的規矩,被重打二十大板。

於是,皇甫績就找到表兄們,求他們代外公責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們一聽,都撲哧一聲笑了出來。皇甫績一本正經地說:“這是私塾裏的'規矩,我們都向外公保證過觸犯規矩甘願受罰,不然的話就不遵守諾言。你們都按規矩受罰了,我也不能例外。”

表兄們都被皇甫績這種信守學堂的規矩,誠心改過的精神感動了。於是,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績二十大板。

後來皇甫績在朝廷裏做了大官,但是這種從小養成的信守諾言、勇於承認錯誤的品德一直沒有丟,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聲望。

  友善的故事 篇6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爲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果晏殊發現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並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讚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

於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常到郊外遊玩或在城內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裏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爲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爲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羣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晏殊謝恩後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遊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遊了。”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羣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友善的故事 篇7

友善是什麼呢?我想說,友善是天空,包容天地間的萬物;友善是氧氣,孕育新的生命;友善是陽光,是雨露,照耀、滋潤着美德的生成。

溫和與友善在生活中無時不有,無處不在。有一次,我在推自行車時,沒有注意到路邊的行人,一不小心,把一位老太太的褲子給扯了個大口子。我一時不知所措,只能一個勁地道歉。我該怎麼辦呢?我本以爲這次我將難以脫身了。

我摸着口袋裏的錢,希望那僅剩的30元能解決問題。我擡起頭,剛想說出“賠錢給你”,不料老太太淡淡地對我一笑:“看看,我都老糊塗了,走路也沒當心,小姑娘,別在意,別在意啊。”我頓時愣在那兒,眼看着老太太轉過身,漸漸走遠了……從那以後,我養成了推自行車時先看看旁邊是否有人的習慣,因爲那淡淡的一笑已深深印在了我的心中。

友善是道德中最大的祕密,朋友,請奉獻你的友善,那是人與人和諧相處的潤滑劑。

  友善的故事 篇8

戰國時期趙國的事情。文臣藺相如出使秦國,使得完璧歸趙。在澠池會上,他又機智勇敢的使趙王免受秦王的羞辱。於是趙王提拔藺相如爲右上卿,官位在武將廉頗之上。老將廉頗自認軍功了得,總是不服氣,揚言如果見到藺相如一定要給他難堪。藺相如於是就稱病不上朝,以免見到廉頗。外人都以爲藺相如是害怕廉頗,其實不然,藺相如是爲了趙國國家利益,認爲將相不和會給秦國可乘之機。廉頗知道真相之後,主動負荊請罪,從此兩人成爲生死之交,共同保衛趙國。藺相如的友善,不是懦弱,而是爲了國家利益,團結同僚。

友善,是社會的潤滑劑,能夠讓別人如沐春風,能夠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睦,能夠減少很多摩擦和不必要的麻煩,有助於社會團結,有助於社會進步。因此,我們都需要繼承中華民族與人爲善的優良傳統,對家人、鄰居、同事友善,做到和睦相處,團結共事,一起爲了家庭、社會和國家更好的未來而努力。

  友善的故事 篇9

當營業部經理時,我和一個僱員不和。我不喜歡她的目中無人,並決定找她談談。爲了避免當衆爭吵,我打算在家中給她打電話。“我是否要解僱她?”翻着僱員卡,我若有所思。突然,9年前發生的一件事闖入我的腦海。

那時,我幹着一份全日制工作,以資助丈夫邁克完成學業。終於,他畢業的日子要到了。我們的父母將從州外趕來參加他的畢業典禮,而我也爲那天做了許多計劃。比如,畢業典禮後,去吃冰淇淋,然後去鎮裏瀟灑一回。

我興高采烈地跑進我工作的那家書店。“我要在感恩節後的那個星期六休假,”我向老闆宣佈,“邁克畢業了!”

“對不起,瑪麗,”老闆說。“假日後的週末是我們最忙碌的時間,我需要你在這兒。”

我無法相信老闆會如此不通情理。“可邁克和我等這天已經等了五年了啊!”我辯解說,聲音因激動而發顫。

“當然,我不會在畢業典禮時,給你安排活兒。”他說。

“我根本就不能來,羅斯,”我的臉因發怒而繃緊。“我不會來的!”我咆哮着衝了出去。

後來的那些天,我對他都不理不睬。他問我話時,我也只是三言兩語冷漠地應答。

我們的關係越來越緊張,雖然羅斯看起來依舊熱誠,而且常常是笑臉相迎,可我知道他心裏不舒服,而我也鐵了心,一定要請一天假。

我們就這樣冷戰了幾個星期。一天,羅斯問我是否願意和他單獨談談。於是,我們去閱狼坐了下來。我盯着我的腳,告誡自己無論發生什麼都要堅強地承受。顯然,老闆想解僱我。他不可能任我這樣輕視他而無動於衷。畢竟,他是老闆,而老闆總是對的?

當我不屑地冷冷地掃視他時,我驚訝地看到他眼中受傷的表情。“我不想在你我之間存有任何的怒氣和不快,”他平靜地說,“你可以在那天休假。”

我不知道該說什麼。我的憤怒,我的狹隘,我的孩子氣的行爲在他的謙卑的面前是那樣的微不足道。“謝謝,羅斯。”我終於“擠”出了一句話,我不會忘記這事的。

現在,這段往事又跳回我的腦袋裏。我怎麼就忘了羅斯對我的友善呢?在過去幾天裏,我怎麼就沒有能把這種友善傳遞出去呢?

我從僱員卡中拿出僱員的卡片,撥打了她的號碼,並向她道歉。掛電話時,我們的關係已和好如初了。

上帝有辦法把我們的人生中所學到的東西深藏於我們心靈深處,並在需要的時候,讓它們浮現出來。而且她也讓我明白,有時候,對人友善比堅持“正確”更重要。

  友善的故事 篇10

從前,在一個小城裏有一位鎖匠人,他修了一輩子鎖,技術精湛,人們都十分敬重他。最主要的是鎖匠人爲人正直,每修一把鎖他都告訴別人他的姓名和地址,然後說:“如果你家發生了盜竊,只要是用鑰匙打開的家門,你就來找我!”

鎖匠人歲數大了,爲了不讓他的技藝失傳,鎖匠人收了兩個徒弟。這兩個人都很聰明好學,老人準備將一身技藝傳給他們。

一段時間以後,兩個年輕人都學到了不少東西。但兩個人中只有一個能得到真傳,而這個人一定要具有良好的品德,鎖匠人決定對他們進行一次考試。

鎖匠人準備了兩個保險櫃,分別放在兩個房間,讓兩個徒弟去打開,以決定誰能繼承自己的技藝。結果大徒弟很快就打開了保險櫃,大概只用了10分鐘,而二徒弟卻用了半個小時纔打開,看來結果已經沒有懸念了。鎖匠人問大徒弟:“保險櫃裏有什麼?”大徒弟眼中放出了光亮:“師傅,裏面全是錢,百元大鈔。”鎖匠人接着又問二徒弟保險櫃裏有什麼,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說:“師傅,您只是讓我打開鎖,並沒有讓我看裏面有什麼,我就沒看,所以,我……我不知道里面有什麼。”話說到最後,他的聲音越來越小。

鎖匠人笑着點了點頭,鄭重宣佈二徒弟爲他的正式接班人。大徒弟不服,衆人不解,爲什麼二徒弟用的時間長卻被選中了呢?鎖匠人微微一笑,說:“不管幹什麼行業都要講一個‘信’字,尤其是我們這一行,要有更高的職業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養成一個高超的鎖匠,他必須做到只看得到鎖而看不到錢財。否則,稍有貪心,登門入室或打開保險櫃易如反掌,最終只能害人害己。不只是我們修鎖的人,每個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開的鎖啊。”

人們聽了,無不讚服地點了點頭。

  友善的故事 篇11

我們中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幫著稱於世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源源流長。中國可以說是“誠信”的故鄉,“仁、義、禮、智、信”,是中國在2000多年中佔統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而“信”是儒家思想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優良傳統。孔子常常談“信”,“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是孔子每天反躬自省的三項內容中的兩項。在《論語》中從個人修養也說到“信”:“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車兀,其何以行之哉?”作爲一個人來說,人無信則無以立,無以行。孔子談到治理國家大事時還說到“信”:“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站在爲政者的立場上,孔子認爲“信”比**、糧食還要重要。荀子也認爲“誠信生神”。到漢朝董仲舒則把“信”列爲“五常之一”:“夫仁、義、禮、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當飭也。”漢朝許慎在《說文》中釋“誠”爲“信也”,釋“信”爲“誠也”,誠信互訓。宋朝朱熹認爲,誠是自然的實,信是做人的實。明末清初的王船山則認爲:“人與人相於,信義而已矣;信義之施,人與人相於而已矣。”這就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看作是信義的施行,所以人和人之間相互服務的關係,也要重視信義的施行。講信用,實在是日常活動中最基本的道德和守則。誠實守信,一諾千金是何等寶貴!

翻開歷史的畫卷,講誠信的例子,比比皆是:

戰國時的商鞅,“徙一木棍而賞重金”是誠信,他的“非常之舉”爲變法革新鳴鑼開道,從而打下了富國強兵、統一天下的基礎;

日本的滕田,“貼再多的錢也要如期交貨”是誠信,他的“吃虧做法”世界傳頌,不僅使自己贏得了“銀座猶太人”的美稱,還爲公司贏得了億萬財富;

海爾的領頭人張瑞敏“處處兌現諾言”是誠信,他的一貫做法,不僅激發廣大職工的主人翁的創造熱情,也使海爾集體成爲走出中國,享譽世界的佼佼者。

夠了,夠了,不必再舉了。這些事例足以證明,誠信的重要。

他們這些人與社會打交道的時候,總是把誠信作爲恪守的第一準則,總是努力用行動表明自己“說話算話”“信守承諾”,而看打交道的對象,同樣也總是看他是不是“可靠”,是否“守信用”。正是因爲他們講誠信,守信用,才贏得了別人的信任,成就了輝煌的事業。

朋友,不欺騙,不隱瞞,纔是正確的人生態度。遠離爾虞我詐,圓滑世故,多一份真誠的感情,多一點信任的目光,腳踏一方誠信的淨土,就可澆灌出人生最美麗的花朵,夯築起人生堅不可摧的銅牆鐵壁。

擁有誠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擁有誠信,一片小小的綠葉,可以傾倒一個季節;擁有誠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飛濺起整個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