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小故事 > 初中班主任講的勵志故事

初中班主任講的勵志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8W 次

初中班主任講的勵志故事

初中班主任講的勵志故事

生命的價值不依賴我們的所作所爲,也不仰仗我們結交的人物,而是取決於我們本身!我們是獨特的——永遠不要忘記這一點!下面是初中班主任講的勵志故事,歡迎參考閱讀!

  【篇一:天使不會永遠休年假】

從輪椅踏板上,她把自己嚴重萎縮的雙腳挪開,雙手撐着椅墊,讓身子從輪椅上滑到地面,然後蹲着用一隻手抓住輪椅,慢慢地推下第一級臺階,一級接一級,就這樣艱難地下來後,她整理了一下帽子跟衣服,笑了笑,說:“好了,可以上路了。”

這個輪椅女孩叫譚伊玲,9歲時因患脊髓瘤致殘,離開輪椅,她只能蹲在地上挪動身體。爲了給她治病,家裏已一貧如洗。爲了讓父母能過上好日子,她隻身來到北京,尋找實現夢想的機會。這次出門之前,她又一次接到一家公司的面試邀請。

她租住在北京的六環,面試的公司在二環。艱難地走下五級臺階後,她獨自推着輪椅,行走在刺骨的寒風中。在上、下公交車跟地鐵站口的臺階時,輪椅無法通行,徘徊好久之後,她只得一次又一次地求助。她忍住不喝一口水,因爲上廁所不方便。即便如此,她的臉始終笑容多於愁容,一路上,她對這些關心她的人說着同樣的話:我去參加面試,這語氣彷彿在說,我馬上就有工作了。

從出門到抵達面試地點,她整整跋涉了四個小時。對一個健全人來說,這樣的時長差不多可以來回兩趟。面試卻相當短暫:考官讓她把輪椅推到一張桌子旁,給她倒了一杯開水,說了聲“你好”,讓她填寫一張表格,最後說了一句婉拒的話,整個過程只用了不到四分鐘。

四個小時的奔波換來的是不到四分鐘的“展示”,這個事實,她坦然接受,因爲此前她所經歷的類似面試已經不下十次。事實上,每一次她都是帶着笑容,推着輪椅出門,然後去面對一個又一個艱難。她說,也許天使正在休年假,但是,出了門,就應該滿懷希望。

終於有一天,一個拍客真實地記錄下她的艱難、她的笑容、她的執着。她的故事感動了千萬人,人們伸出援手,幫她租下一個攤位。後來,很多人都到她的攤位購買東西,讓她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就這樣,輪椅女孩譚伊玲憑着永遠陽光的心態,順利地通過了一場由贊成人充當考官的人生面試。其實,任何一個比她處境好的人,都有理由相信,門外肯定會有某個地方的天空正陽光燦爛。因爲,天使永遠不會休年假,愛或話就會出現在下一段跋涉的征途中。

  【篇二:學生勵志方面的故事】

有一個年輕人,從很小的時候起,他就有一個夢想,希望自己能夠成爲一個出色的賽車手。他在服役的時候,曾開過卡車,這對他熟練駕駛技術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

退役之後,他選擇到一家農場裏開車。在工作之餘,他仍一直堅持參加一支業餘賽車隊的技能訓練。只要有機會遇到車賽,他都會想盡一切辦法參加。因爲得不到好的名次,所以他在賽車上的收入幾乎爲零,這也使得他欠下一筆數目不小的債務。

這一年,他參加了威斯康星州的賽車比賽。當賽程進行到一半多的時候,他的賽車位列第三,他有很大的希望在這次比賽中獲得好的名次。

突然,他前面這輛賽車發生了相撞事故,他迅速地轉動賽車的方向盤,試圖避開他們。但終究因爲車速太快未能成功。結果,他撞到車道旁的牆壁上,賽車在燃燒中停了下來。

當他被救出來時,手已經被燒焦,鼻子也燒沒了,體表燒傷面積達40%。醫生給他做了7個小時的手術之後,才使他從死神的手中掙脫出來。

經歷這次事故,儘管他的性命保住了,可他的手萎縮得像雞爪一樣。醫生告訴他說:“以後,你再也不能開車了。”然而,他並沒有因此而灰心絕望。爲了實現這個久遠的夢想,他決心再一次爲成功付出代價。他接受了一系列植皮手術,爲了恢復手指的靈活性,每天他都不停地練習用殘餘部分去抓木條,有時疼得渾身大汗淋漓,而他仍然堅持着。

他始終堅信自己的`能力。在做完最後一次手術之後,他回到了農場,換用開推土機的辦法使自己的手掌重新磨出老繭,並繼續練心賽車。

僅僅是在9個月之後,他又重返了賽場!他首先參加了一場公益性的賽車比賽,但沒有獲勝,因爲他的車在中途意外在熄了火。不過,在隨後的一次全程200英里的汽車比賽中,他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績。

又過了2個月,仍是在上次發生事故的這個賽場上,他滿懷信心地駕車駛入賽場。經過一番激烈的角逐,他最終贏得了250英里的比賽的冠軍。

他,就是美國頗具傳奇色彩的偉大賽車手——吉米·哈里波斯。

當吉米第一次以冠軍的姿態面對熱情而瘋狂的觀衆時,他流下了激動的眼淚。一些記者紛紛將他圍住,並向他提出一個相同的問題:“你在遭受了這次沉重的打擊之後,是什麼力量使你重新振作起來的呢?”

此時,吉米手中拿着一張此次比賽的招貼圖片,上面是一輛賽車迎着朝陽飛馳。他沒有回答,只是微笑着用黑色的水筆在圖片的背面寫上一句凝重的話:“把失敗寫在背面,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篇三:人生的兩個機會】

美國加州有位剛畢業的大學生,在2003年的冬季在大徵兵中他依法被徵,即將到最艱苦也是最危險的海軍陸戰隊去服役。

這位年輕人自從獲悉自己被海軍陸戰隊選中的消息後,便顯得憂心忡忡。在加州大學任教的祖父見到孫子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樣,便開導他說:“孩子啊,這沒什麼好擔心的。到了海軍陸戰隊,你將會有兩個機會,一個是留在內勤部門,一個是分配到外勤部門。如果你分配到了內勤部門,就完全不用去擔驚受怕了。”

年輕人問爺爺:“這要是我被分配到了外勤部門呢?”

爺爺說:“這同樣會有兩個機會,一個是留在美國本土,另一個是分配到國外的軍事基地。如果你被分配到美國本土,這又有什麼好擔心的。”、

年輕人問:“這麼,若是被分配到了國外的基地呢?”

爺爺說:“這也還有兩個機會,一個是被分配到跟平而友善的國家,另一個是被分配到維跟地區。如果把你分配到跟平友善的國家,這也是個值得慶幸的好事。”

年輕人問:“爺爺,這要是我不幸被分配到維跟地區呢?”

爺爺說:“這同樣還有兩個機會,一個是依然能夠保全性命,另一個是完全救治無效。如果尚能保全性命,還擔心它幹什麼呢。”

年輕人再問:“這要是完全救治無效怎麼辦?”

爺爺說:“還是有兩個機會,一個是作爲敢於衝鋒陷陣的國家英雄而死,一個是唯唯諾諾躲在後面卻不增遇難。你當然會選擇前者,既然會成爲英雄,有什麼好擔心的。”

是啊,無論人生遇到什麼樣的際遇,都會有兩個機會。一個是好機會,一個是壞機會。好機會中,藏着壞機會,而壞機會中,又隱含着好機會。關鍵是我們以什麼樣的眼光、什麼樣的心態、什麼樣的視角去對待它。

如果用樂觀豁達、積極向上的心態去看待,這麼壞機會也會成爲好機會。人生的際遇中,始終存在着兩個機會。對這些樂觀豁達、心態積極的人而言,兩個都是機會。對這些悲觀沮喪、心態消極的人而言,則兩個都是壞機會。

  【篇四:生活是你能做的一切】

2010年4月26日,泰晤士河,一年一度的倫敦馬拉松比賽再次鳴哨開賽。

作爲一項羣衆參與性很高的比賽,倫敦馬拉松的參與者向來分爲兩類:一類是正兒八經參加比賽的,其中包括大批馬拉松職業選手;而另一類則以參賽爲樂,他們把比賽當成了化裝舞會,個個身着奇裝異服,有的甚至穿上中世紀騎士的鎧甲,或者把自己扮成一個魔方……

而在這36000名參賽人員中,有一位最爲特殊的人物——英國皇家菲利·帕克,他把比賽看成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場戰役。

他16歲加入英國皇家空軍。但現在,別人只用3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就能跑完全程,他卻用了13天。

早在2007年11月,他被派到伊拉克巴士拉,四個月後的一天,當他駕駛一輛卡車在山路上快速行進時,遭遇了一枚火箭的襲擊。他從卡車裏縱身躍出,不幸的是,被擊中的卡車前後輪相繼碾過他的上半身,他的心臟受到撞擊,肋骨斷裂,脊椎也受到嚴重的傷害。診斷結果很殘酷——他的運動神經完全受損。醫生告訴他:“你的雙腿已經完全癱瘓,再也不能靠雙腿站立走路了。”

帕克回國後,一直在國防部康復中心療傷,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他咬緊牙關堅持鍛鍊。最後,雙腿截癱的他竟能依靠兩根柺杖奇蹟般地站立起來,併成功邁出了受傷以後的第一步!堅強的帕克用毅力跟行動證明醫生“預言”的失敗。

這艱難的一小步給了帕克巨大的鼓舞。在2009年夏天出院之後,他開始重新規劃自己的未來,尋找挑戰,恢復身體的機能,證明自己的價值。於是,他出現在了2010年倫敦馬拉松比賽的賽場上。

“帕克參加馬拉松比賽,幾個月就不被任何人看好。但這將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帕克的主治醫師阿蘭感嘆道。

毫無疑問,帕克邁出的每一小步,都需要大腦的高度集中,都要通過大腦神經系統將的指令傳達到他的脊椎,再傳達到他的下肢。42,195公里對正常人來說都不算輕鬆,對於他,更是一段漫長而曲折的道路。

“在我的概念裏,42,195公里其實很簡單,是可以完成的。我現在還是一名士兵,我要在比賽中表現出決心。“帕克說。

13天之後,當走完大約52400步的帕克穿過倫敦詹姆斯公園的終點線時,現場人山人海,人們向他表示熱烈的歡迎。曾經5次獲得奧運會划船比賽冠軍的英國奇人斯蒂夫向頒發一枚特點獎章。

終點線上,帕克流下了激動的淚水。面對記者,他說:“我要向世人證明,即使人最重要的脊椎神經嚴重受損,不能走路,但生活還是要繼續,因爲生活是你能做的一切。”

我知道,他的話,會爲身體有殘障的人們鼓起生活的風帆;我也堅信,他的話,將給人生遭遇種種變故、飽受創作的心靈帶來明媚的陽光。

  【篇五:勵志的名人故事

從一個坐在輪椅上的女孩,到成爲稱霸體壇的女飛人,威爾瑪·魯道夫用常人不敢想象的毅力跟堅韌,鑄造了自己的輝煌。

威爾瑪·魯道夫在家中22個孩子中排行20。她出生時因早產而險些喪命。4歲時她患了肺炎跟猩紅熱,後來又患了小兒麻痹症,由於左腿不能正常活動,她只能穿着固定腿的金屬繃帶。童年時候的她不要說像其他孩子這樣歡快地跳躍奔跑,就連平常走路都做不到。寸步難行的她非常悲觀跟優鬱。隨着年齡的增長,她的優鬱跟自卑感越來越重,甚至,她拒絕所有人的靠近。但也有例外,鄰居家的殘疾老人卻是她的好夥伴。老人在一場戰爭中失去了一隻胳膊,但他非常樂觀,她也喜歡聽老人講故事。

有一天,威爾瑪被老人用輪椅推着去附近的一所幼兒園,操場上孩子們動聽的歌聲吸引了他倆。當一首歌唱完,老人說道:“讓我們爲他們鼓掌吧!”她吃驚地看着老人,問道:“你只有一隻胳膊,怎麼鼓掌啊?”老人對她笑了笑,解開襯衣釦子,露出胸膛,用手掌拍起了胸膛……

這是一個初春的早晨,風中還有幾分寒意,威爾瑪卻感覺自己的身體裏涌起一股暖流。老人對她笑了笑,說道:“只要努力,一個巴掌也可以拍響。你一定能站起來的!”這天晚上,威爾瑪·魯道夫讓父親寫了一張紙條貼在牆上:“一個巴掌也能拍響!”

從這之後,她開始配合醫生做運動。無論多麼艱難跟痛苦,她都咬牙堅持着。父母不在家時,她自己扔開支架,試着走路……她堅持着,相信自己能夠像其他孩子一樣行走、奔跑!

很快,她的付出有了回報,到她9歲的時候,她不再需要金屬護腿繃帶。威爾瑪很高興,因爲她能夠跑步,能像其他孩子們這樣玩耍。她的哥哥在後院樹立起一個籃球筐,打這以後,她每天玩籃球。她終於扔掉支架,開始向另一個更高的目標努力了:打籃球跟參加田徑運動。無論嚴寒酷暑,她都始終堅持着,從不氣餒,從不放棄。

1960年,羅馬奧運會女子100米決賽,當她以11秒18第一個撞線後,全場掌聲雷動,人們都站起來爲她喝彩,齊聲歡呼着她的名字:“威爾瑪·魯道夫!威爾瑪·魯道夫!”這一屆奧運會上,威爾瑪·魯道夫成爲當時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人,她共摘取了3枚金牌,也是第一個黑人奧運女子百米冠軍。

“人可以被消滅,但不能被打敗!”海明威的這句格言時時激勵着每一個有志之士。在人生旅途中,通往理想的道路上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跟挫折。埋怨、消沉、哀嘆命運,這些都無濟於事。

面對挫折,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不斷地自我激勵,不能因爲一時的挫折就把自己的一生永遠困在逆境的泥淖中。人的可貴之處在於,無論我們跌倒多少次,都能從失敗的廢墟上站起來。

或者說,失敗的時候不妨上網看下勵志故事,同時幻想一下,或者聽一下偶像的勵志歌曲,讓歌聲爲自己帶來奮鬥的動力;或看一下勵志方面的日誌等激奮自己,走出低谷,重整旗鼓。相信吧,只要堅持下去,成功不是問題,因爲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永遠都站不起來。

  【篇六:樹立孩子的信心】

在一個貧寒的家庭裏,爸爸辛辛苦苦地工作。兒子很懂事,從不向父母提要求。有一天,兒子眉頭緊鎖。細心的父親關切地問兒子怎麼了。兒子吞吞吐吐地說:“同學們都有自行車,只有我沒有……”父親沉默了,因爲家裏實在沒有多餘的錢。

過了幾天,兒子欣喜地跑回家:“爸爸,給我兩元錢吧。我要玩轉盤遊戲,獎品有自行車。”父親看着兒子渴望的眼神,馬上掏出了兩元錢。一會兒,兒子垂頭喪氣地回來了:“爸爸,我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父親又一次沉默了。

第二天,父親讓兒子再去試一下運氣。兒子有點兒遲疑不決,但在父親的鼓勵下,還是拿着錢走了。這次,兒子高興得蹦蹦跳跳地回家了:“爸爸,我中了自行車,我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再大的困難也難不倒我了……”

若干年後,兒子事業有成,擁有了不薄的家產,可這輛自行車他一直保存着。

後來,父親在臨終前把兒子叫到牀前:“兒子,你知道這輛自行車是怎樣中的嗎?”兒子困惑地看着父親。“這輛自行車其實是爸爸買的。我從親戚朋友這裏借錢買下了這輛自行車。因爲我不想破壞你的感覺,我要讓你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爲此,我整整花了十年才把錢還清……”在兒子的淚眼中,父親的白髮模糊了。

這個兒子就是日本著名的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多湖輝,他的一個著名理論就是:讓孩子覺得他是最幸運的人,他做什麼事情都會很有信心,這麼他就一定能成爲最成功的人!

  【篇七:關於堅持的勵志故事】

非洲西部的岡比亞是全世界最窮的國家之一,境內覆蓋着無邊的草原,170萬國民過着清苦的牧民生活,他們放羊牧馬,奔波勞碌,卻經常食不果腹,還要忍受各種傳染病的威脅。

2010年6月,28歲的德國青年多姆帶領一支醫療隊來到了岡比亞。多姆是一位優秀的傳染病醫生,一天他在爲病人進行手術時,沒電了,正當多姆一籌莫展之際,突然發現外面竟然一片光明。在看清這些發光的事物時,多姆不禁目瞪口呆,原來,這竟然是一片片還沾染着泥土的小草。

藉助小草發出的光亮,多姆順利完成了手術。事後,他了解到,這種草叫做燈草,草的葉瓣上長着一種叫做綠熒素的晶素。每到夜間,葉瓣上的綠熒素就會閃閃發光,好像在草叢裏裝上了無數只放光的“燈”。在“燈草”集中生長的地方會亮得如同白晝,周圍的一切都看得很清晰。即使將這種草割下來曬乾,在黑暗中它也能閃光很長一段時間才漸漸“熄滅”。因爲“燈草”能發光,當地居民就把它移植到屋門口或院門口,作爲晚上照明的“路燈”用。

燈草讓多姆興奮不已,在醫療隊結束工作準備返回時,他毅然留了下來,專門研究這種奇特的植物。很快,他發現這種草不僅能發光、能食用,生命力還極強;而且外形小巧,碧綠蔥蘢,十分美麗。多姆想,如果把燈草販賣到發達的歐洲國家,作爲禮品出售,一定會有不錯的效益。接下來,他開始仔細研究燈草的生長環境、生長週期等。半年後,他帶着一盆精緻的燈草回到了德國,在聖誕節的夜裏,當他捧着閃閃發光的燈草出現在柏林街頭時,所有路人都投來了驚奇的目光。

不久後,多姆在柏林開了第一家燈草禮品店,爲了拓展銷路,他用燈草編織出了許多形狀各異的小物品,併爲它們賦予了更多的寓意,這種小巧美麗的禮品很快大受歡迎。現在,多姆的燈草禮品店已經遍佈全德國,爲了得到更好的燈草,他還在岡比亞建立了自己的工廠,專門培植燈草,因爲了解岡比亞人民的貧苦,他給工人們開出的薪金極高,還經常運送食物跟藥品給當地人,當地的岡比亞人爲了感激多姆,把他租用的這片草原稱爲多姆草原。

一株株小草就這樣改變了多姆的人生,在讓他得到滾滾財富之餘,也實現了幫助岡比亞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願望。財富,一直都藏在我們的視線之內,發現你人生的燈草了嗎?

  【篇八:信念是一粒種子】

有一年,一支英國探險隊進入撒哈拉沙漠的某個地區,在茫茫的沙海里跋涉。陽光下,漫天飛舞的風沙像炒紅的鐵砂一般,撲打着探險隊員的面孔。口渴似炙,心急如焚——大家的水都沒了。這時,探險隊長拿出一隻水壺,說:“這裏還有一壺水,但穿越沙漠前,誰也不能喝。”

一壺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之源,成了求生的寄託目標。水壺在隊員手中傳遞,這沉甸甸的感覺使隊員們瀕臨絕望的臉上,又露出堅定的神色。終於,探險隊頑強地走出了沙漠,掙脫了死神之手。大家喜極而泣,用顫抖的手擰開這壺支撐他們的精神之水——緩緩流出來的,卻是滿滿的一壺沙子!

炎炎烈日下,茫茫沙漠裏,真正救了他們的,又哪裏是這一壺沙子呢?他們執着的信念,已經如同一粒種子,在他們心底生根發芽,最終領着他們走出了“絕境”。

事實上,人生從來沒有真正的絕境。無論遭受多少艱辛,無論經歷多少苦難,只要一個人的心中還懷着一粒信念的種子,這麼總有一天,他就能走出困境,讓生命重新開花結果。

人生就是這樣,只要種子還在,希望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