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教育 > 淺談教育孩子的技巧方法

淺談教育孩子的技巧方法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1W 次

  篇一:助人爲樂潛移默化教育孩子

這個月的前幾日與兒子一起去平湖某書店,剛停穩車,迎面過來了兩位老人,他們一手擦汗一手拿着平湖地圖,向我打聽莫氏莊園的位置,於是站在大街上爲老先生、老太太指引。不知道是兩位老人有點地暈還是我表達的不夠清楚,反正就是不是很明白。想想反正也不遠就給他們帶路吧,於是我們一行四人向莫氏莊園出發,一路上交談中我才得知,原來兩位老人來自上海,趁有時間到平湖來參觀仰慕已久的“李叔同紀念館”和“莫氏莊園”,剛剛已去過了李叔同紀念館,對於紀念館裏面的收藏給以了很高的評價,並對我們引以爲傲的大師也作了非常理性客觀的評價。我告訴兩位老人,家鄉爲了紀念這位非凡的大師,不但有“李叔同紀念館”還有以大師名字命名的“叔同小學”、“叔同公園”、“叔同路”。

淺談教育孩子的技巧方法

交談的時間總會過的很快,不知不覺已來到了莫氏莊園門口,兩位老人極力邀請我和兒子一起參觀莫氏莊園,我婉言謝絕了,臨分別時,我向兩位老人介紹了平湖另一處值得一遊的地方——風情館,聽到二老頻頻的道謝聲,看到二老滿足而興奮地眼神,我知道我不虛此行。

在往回走的路上,我們母子倆熱得滿頭大汗,但這是快樂的汗水,幸福的汗水,源於我和兒子的舉手之勞讓二老獲得了快樂,源於我們一點點小小的付出給了別人方便。

此時,讓我想起了央視那個“只要你邁出一小步,社會就會前進一大步”的公益廣告,也許這樣說太大了,不過自己感覺真得很快樂。

  篇二:留洋媽媽談外國幼教

隨着國際教育交流的廣泛深入,留學低齡化已經影響到學前教育,去年便有人開了5齡童赴新西蘭留學的先例。“外國幼教是啥樣?”許多中國的年輕父母很關心這樣的問題。在南京市三八保育院的一次家長會上,記者結識了一批留洋歸來的年輕媽媽,她們接觸過外國的幼兒教育,讓我們請她們談談外國幼教的一些情況,聽聽她們對中外幼教的比較與評價。

生活教育是日本人幼教的重點

泉已經在日本生活好幾年了,因爲回孃家生第二個孩子,便將4週歲的兒子帶了回來,並讓他在幼兒園插班上了三個月。因爲孩子的緣故,幾年來,我很注意觀察身邊的日本人如何教育孩子。生活教育是日本人幼教的重點。他們從小就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外面,我們經常會看到兩隻腳的鞋子和襪子穿得不一樣的小孩,那是孩子自己穿的。日本人很重視孩子的生活,尤其是孩子的飲食。衡量一個母親是否稱職,只要看一看她有沒有很用心地給孩子做便當就行了。在日本,有專門的俱樂部教年輕媽媽們把飯菜做得多種多樣,比如將胡蘿蔔做成星星和月亮的樣子;將米飯捏成各種形狀的飯糰,讓孩子拿在手裏吃,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食慾。爲了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一般家庭都會給孩子準備幾種造型的便桶和牙刷等用具,讓孩子在興趣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因爲對孩子在生活上的細心照顧,孩子一般都沒有什麼不好的生活習慣。像我的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不往地上亂扔小紙片,也不隨地吐痰,遇事有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意大利堅持幼兒免費入園

莉曾經在意大利工作和生活了幾年,先生是意大利人,女兒安娜兩週歲。孩子10個多月的時候,她們全家來到中國。爲了讓安娜多學點中文,我決定送她上幼兒園。原本我們夫妻倆對中國的幼兒園並不瞭解,以爲只要將孩子送去就行了。經過與園長的初步接觸,我們才知道進幼兒園除了要交必要的費用外,還得交一部分贊助費。雖然家庭的經濟條件很好,但我的先生對此還是難以理解和接受。因爲在意大利,幼兒園屬於社會公益事業,上幼兒園是完全免費的,而且對於適齡的孩子,有關人員會主動上門動員你去上,這裏卻還要交錢。由於出生率很低,意大利幼兒園每個班只有幾個孩子,而中國的幼兒園看起來就像一個小學校,從人員配備到課程設置都很系統。

法國幼兒園不再隔離手足口病患兒

要嫁給了一個法國人,兒子已經3週歲了,現在在幼兒園上中班。孩子1歲半的時候,他們來到中國。中國的幼兒園和法國的幼兒園很不一樣,這裏佈置了很多精美的牆飾,非常可愛,而且孩子很多,很適合小孩子。但是我們沒有想到在很多方面尤其是管理規定上,中法幼兒園是有很大差異的。因爲保健制度上的差異,我們和幼兒園還發生了一次衝突。有一天,我到幼兒園去看孩子,發現老師將他單獨留在房間裏,別的孩子都在外面玩。我便去詢問老師,原來保健老師發現孩子患了手足口病,按照兒保所的規定,該病屬於二級傳染病,必須隔離。因爲患病的孩子抵抗力下降,在大環境中,不利於孩子康復,也有可能影響其他孩子的健康。回去以後,我踉先生講了此事。他很生氣,立刻打電話詢問他在法國的家庭醫生,以及法國幼兒園的有關規定。得知,法國幼兒園已經不將該病作爲傳染病,孩子是無須隔離的。他說“是不是因爲我是外國人,幼兒園老師排外,所以歧視我的孩子,剝奪他與其他孩子相處的權利!”當晚,他便帶着我趕到幼兒園,找園長與之理論。園長對我們進行了詳盡的解釋,我也做了許多工作,直到11點多鐘,纔將我先生的怒火平息。

外國孩子兒園率齡較晚

梅和先生在美國工作,女兒放在國內跟外婆一起生活,孩子已經上中班了,他們隔一段時間回來看她一次。因爲美國幼兒園沒有小班,我們也想讓孩子多學,或中國文化,所以讓她在中國上幼兒園。從根本上講,外國人的教育觀念和中國人有差異。中國人都想讓孩子提早入園,以後再提早入學,而在國外,比如美國、奧地利、英國、法國、阿根廷,一般都在孩子四周歲以後,父母纔會考慮送孩子去幼兒園。甚至因爲許多媽媽一直停職在家照顧孩子,孩子都有可能不上幼兒園,在這些國家,有的幼兒園還只是半日制的。在座談會上,她們都認爲是教育觀念、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的差異導致了中外育兒方式的差異。外國的幼教方式並不見得比中國先進,相反,就教育本身來講,她們覺得,中國的幼兒教育非常好,從基礎設施到人員配備方面,都很完善,老師也非常負責任,特別是許多單位有自己的幼兒園,大大解決了職工的後顧之憂,這在國外是不可能的。

  篇三:終身教育思想對學前教育的影響

一.終身教育提高了學前教育的地位

終身教育思想帶動了人們兒童觀和教育觀的更新,各個國家不但把學前教育納爲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而且都採取了與終身學習相適應的學前教育改革。終身教育思想主張的教育過程貫穿於整個人生各個階段的理論,是以對人類自身認識的深化,尤其是關於早期兒童智力發展和學習能力的研究成果爲基礎的。

二.終身教育改善了學前教育的內容

終身教育思想提出的終身學習要求學前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兒童學習的興趣、願望、積極的情感和態度。終身教育思想所提出的四大支柱豐富了學前教育的內容。

學會認知即學會學習,它不但包括使兒童從各個不同的角度瞭解他周圍的世界,而且要樂於理解、知識和發現這個世界。

學會做事是指教會學生實踐他所學到的知識。要尊重幼兒不斷增長的獨立需要,在保育幼兒的同時,幫助他們學習生活自立技能,鍛鍊自我保護能力。

學會共同生活是指與他人一道參加人的所有活動並在這些活動中進行合作。在學前期,使兒童體驗到人與人之間的友愛、關心、合作、對話、溝通、理解和互相幫助,對他將來與人和諧地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礎。通過兒童的各種活動,尤其是遊戲來培養兒童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

學會生存是前三種學習成果的主要表現形式。一個具有學習能力的兒童遠比掌握了一些知識的兒童更能適應社會的發展。當學前教育能夠培養兒童具備良好的學習興趣、學會運用他掌握的知識、並樂於與他人共處時,這樣教育可以說是使兒童學會生存、具備終身學習能力的教育。

三.終身教育擴展了學前教育的思路

終身教育思想認爲,學前教育包括正規教育,也包括非正規教育,兒童可以在各種教育環境下學習和發展。終身教育提高了兒童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地位,也擴展了學前教育的思路,不僅僅把對兒童的教育侷限在幼兒園裏,可以向社會各界尋求教育的協調合作。像家庭、社區、文化機構和媒體都可以成爲學前教育的合作對象,共同完成對兒童的教育工作。

家庭是一切教育的第一場所,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影響、家庭的管理、家庭生活方式以及家庭的教育環境等在終身教育的初期起着極爲微妙的決定作用。兒童的發展要求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相補充。社區是個人成長的最直接的社會環境,社區對兒童的成長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良好的社區環境有助於兒童發展與人共同生活的能力,並增進對他人的瞭解和對相互依存問題的認識。兒童對文化機構包括博物館、圖書館、展覽館、科技館、劇院以及本國特有的文化場所等的瞭解,可以使他具有審美觀和不斷接觸各種人類精神作品的願望。學前教育與這些機構的合作,不但可以培養兒童的學習興趣、探索精神,還能從小培養兒童尊重並保護文化遺產的思想。

教育者一方面要學會利用媒體協助教育活動的進行,另一方面也要培養兒童自我控制和獨立判斷的能力。終身教育思想使學前教育意識到要利用社會提供的一切機會。

  篇四:父母與寶寶溝通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 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父母要相愛

有的父母忙於工作,只是把家庭當作休息和睡覺的地方,有的父母在家中說一些消極負性情緒的話,如對社會不滿等,孩子在青少年時代常常感覺不到快樂,也會出現消極抑鬱情緒。父母之間感情冷淡甚至出現爭吵等不良家庭氛圍都會給孩子的情緒帶來不良影響。

· 父母要關心自己

有的父母自己有抑鬱、焦慮的情緒,在和子女溝通的過程中,無法理解子女的思想。父母本身是一個快樂開朗的人才能用更寬容的心去理解孩子。所以,父母也要經常檢查自己的情緒。

· 父母要學會了解孩子

針對不同個性的孩子,父母要採取不同的溝通方式。要注意,

(1)花時間傾聽孩子說話。

(2)花時間陪孩子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 父母要多瞭解自己的個性特點

父母本身固有的某種個性弱點會帶到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本身的個性侷限,以能夠順暢地和孩子溝通。

· 尊重孩子,並給予孩子較大的發展空間。

· 如果孩子已經出現情緒障礙,這時父母經過努力仍然與之無法溝通,可帶他到醫院的心理門診諮詢,如果發現是焦慮症或抑鬱症,可給孩子以百優解之類的抗抑鬱藥物治療。

  篇五:要做個孝順的孩子

戎戎在上幼兒園以來各方面都進步很大,學習方面的進步先不說了,讓我最感動也最欣慰的是戎戎更聽話也更懂事了,還會照顧人了,在爺爺奶奶眼裏他是個孝順的孩子。

一天我和老公剝着吃香蕉,吃完隨手把皮放在桌子上,寶貝看到後把香蕉皮扔到了垃圾桶裏,我和老公你看我,我看你,都笑了。

家裏有一位今年92歲的奶奶,平時我們上班忙,都沒時間陪她,老人家難免感到很孤獨。那天星期六,我早上起來去上班,跟戎戎說天冷讓他再睡會兒,可寶貝一本正經地跟我說:“媽媽,我要起來下去陪太奶奶了,太奶奶一個人沒人陪很苦的。”我聽了很是感動。現在他們一老一小作伴還真好,小寶貝念兒歌給太奶奶聽,太奶奶陪着小傢伙搭積木。每天早上上學還不忘說一句:“太奶奶我上學去了啊,等我回來陪你啊。”把太奶奶給樂得呀嘴都合不上了。

有一天我們正要吃晚飯,看見飯菜一上桌,寶貝反而朝門外跑去,我還納悶呢,原來呀他是跑過去把太奶奶扶過來。吃好飯一家人說了會兒話,奶奶起身打算回房間睡覺了,寶貝見狀趕緊從椅子上爬下來,把靠在一旁牆上的柺杖遞到太奶奶手裏,扶着她回到房間,幫她開燈,道了晚安又關好門,要不是我親眼看到這一幕還真不信他會這麼懂事了,一家人看着都開心的笑了。

這次元旦三天假期,帶戎戎去黃姑外婆家住了兩天,媽媽告訴我這是她第一次這麼感動,原來呀早上一起來寶貝跟着外公外婆一起下樓做早飯,戎戎拿起杯子說要給外公泡茶,都不知怎麼知道的說是外公早上喜歡喝茶的,還找來梳子幫外婆梳頭,我都不知道他是怎麼想出來的,怪不得都說有孩子就會有很多的驚喜。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寶貝也一天比一天更懂事了,記得以前在家總是時不時要鬧鬧小脾氣,一家人都圍着他轉,而現在小傢伙能幫着做家務也能懂得照顧人了,想想真是欣慰。

  篇六:幼兒期的人

……兒童在遊戲中,只要他能夠說話,是很想說話的。遊戲和說話是兒童這時生活的要素,因此,處在人的這一發展階段上的兒童,視每一個事物是有生命、感情和言語能力的,並相信每一個事物都在聽他說話。這正是由於兒童開始把他的內在本質向外表現,所以在他看來,他周圍的其他一切東西也能進行與他相同的活動,不管它是一塊石頭或一塊木頭,不管是一棵植物、一朵花或一個動物,都是如此。 這樣,對於這一階段上的兒童來說,正如他的生活本身得到發展、他同父母和家庭的生活得到發展以及他同一種對於他和對於這些與他共同生活的人來說崇高的、看不見的力量處在一起的生活得到發展一樣,特別是他在——像他感覺到的那樣——包含着同他相同生活的自然中以及同自然一起的生活也得到了發展。特別是父母和家庭的其他成員在這時必須把兒童在自然中和同自然一起的生活,同自然中明確的、無聲的事物一起的生活作爲兒童整個生活的關鍵來加以培育。而這一點,特別應當通過遊戲,通過兒童遊戲的培育來實現,而這種遊戲在最初僅僅是自然的生活。

遊戲是兒童發展的、這一時期人的發展的最高階段,因爲它是內在本質的自發表現,是內在本質出於其本身的必要性和需要的向外表現,“遊戲”一詞本身就說明了這一點。遊戲是人在這一階段上最純潔的精神產物,同時是人的整個生活、人和一切事物內部隱藏着的自然生活的樣品和複製品。所以遊戲給人以歡樂、自由、滿足,內部和外部的平靜,同周圍世界的和平相處。一切善的根源在於它、來自它、產生於它。一個能幹地、自發地、平心靜氣地、堅忍不拔地、直到身體疲勞爲止堅持遊戲的兒童,也必然成爲一個能幹的、平心靜氣的、堅忍不拔的、能夠以自我犧牲來增進別人和自己幸福的人。一個遊戲着的兒童,一個全神貫注地沉醉於遊戲中的兒童不就是這一時期兒童生活最美好的表現嗎?

上面已經說過,這一時期的遊戲並非是無關緊要的小事,它有高度的嚴肅性和深刻的意義。培養它、哺育它吧,母親!保護它、關心它吧,父親!用一個真正懂得人類本性的人的平靜而敏銳的眼光來看,在這一時期兒童自發選擇的遊戲中顯示出他未來的內心生活。這一年齡階段的各種遊戲是整個未來生活的胚芽,因爲整個人的最純潔的素質和最內在的思想就是在遊戲中得到發展和表現的。人的整個未來生活,直到他將要重新離開人間的時刻,其根源全在於這一生命階段,不管這未來生活是純潔的還是污濁的,是溫和的還是粗暴的,是平靜的還是充滿風浪的,是勤勞的還是怠惰的,是功績卓著的還是無所作爲的,是遲鈍而優柔寡斷的還是敏銳而富有創造的,是麻木不仁、畏首畏尾的還是富有遠見的,是建設性的還是破壞性的,是和睦待人的還是生性好鬥的,是惹是生非的還是給人安寧的。他將來對父親和母親、家庭和兄弟姊妹的關係,對社會和人類、自然和上帝的關係,按照兒童固有的和天然的稟賦,主要取決於他在這一年齡階段的生活方式;因爲兒童的生活在他自身中和與他自己,在家庭成員中和與家庭成員,在自然和上帝中和與自然和上帝,這時還完全是統一不分的;因而,在這一年齡階段的兒童幾乎不知道哪一種東西對他更爲親切——是花朵呢,還是他自己對花朵的歡樂,還是當他把花朵帶給母親、帶給他的父母時給予他們的歡樂,還是把花朵賜給人類的親愛的造物主使他模糊地預感到的那種歡樂。誰能分析這一年齡階段兒童的如此豐富地感受到的那種歡樂呢。假如兒童在這一年齡階段遭到損害,假如存在於他身上的他的未來生命之樹的胚芽遭到損害,那麼他必須付出最大的艱辛和最大的努力才能成長爲強健的人,必須克服最大的困難在其朝着這一方向發展和訓練的道路上避免這種損害所造成的畸形,或至少防止這種損害所造成的片面性。

  篇七:家長——與孩子共享成長快樂的夥伴

兒子的出生,給我們溫馨的小家帶來了無限樂趣。隨着兒子年齡的增長,這種樂趣也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總讓我們感動不已,如:兒子多年被評爲學校的“道德實踐小明星”、“三好學生”;代表學校參加了嘉興市的少代會;20多篇文章在各級刊物上發表;順利通過了電子琴的10級考試;擁有的博客“響丁丁”時常位居學校“童心苑”前列;平湖電視臺“佳音有約”曾以《在感動中感動》爲主題對兒子作了專題報道等。如今,兒子已是一位六年級的小學生了,一路走來,我們共同分享着他成長的快樂,同時,更收穫着爲人父母的欣慰與自豪。點點滴滴,似乎一下子很難言表,只能略說一二。

一.言傳身教——讓孩子學會感恩

學會感恩,懂得回報,這是我們對孩子的期望,爲此,我們首先做到言傳身教,用自己的榜樣行爲來影響孩子,如適時地給父母買件衣服,父母生病時悉心照顧,和孩子一起買了水果看望等,讓孩子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親情,學會照顧,學會感恩。所以,在兒子的日記中他這樣寫道:

從小到大,媽媽在我身上付出得真是太多太多,那麼,我們該怎麼回報呢?媽媽生病了,爸爸又出差了,我想,我是家裏的男子漢呀,於是,我就先把曬在外面的衣服收進來疊整齊,然後走到牀前,輕輕地給媽媽敲敲背,捏捏腰,揉揉肩,還不時地問媽媽:“現在好多了嗎?”“媽媽,您還需要點什麼?”這樣,媽媽的病好得可快了!

有時,我的調皮會惹媽媽生氣,但是,我會用寫短信的辦法和媽媽道歉、交流、;在母親節到來時,我會親親我的媽媽,向她說:“母親節快樂,媽媽,您辛苦了!”;在教師節到來時,我又會對媽媽說:“媽媽,教師節快樂,您可要注意身體啊!”在媽媽過生日時,我會親手給媽媽做一張賀卡,寫上我對媽媽的祝福;我還給媽媽洗過腳呢。我知道,我爲媽媽做的事情還很小、很少,但媽媽說:“我是個會感恩的孩子,感恩的孩子最可愛!”同學們,讓我們都來做懂得感恩的孩子吧,這樣,世界會更精彩!

正因爲如此,我們的兒子雖然皮膚黑了點,但是,他會關心人,會照顧人,包括學校的同學、老師,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歡他,誇他是個可愛的孩子。由附小出刊的《英雄教育》第23期上對兒子進行了專門的報道——《真正的孩子“響丁丁”》。06年5月的“母親節”,平湖電視臺“佳音有約”還以“因爲感動所以感動”爲主題,專門爲兒子拍攝了一個專題片進行了播放。

二.環境營造——讓孩子學會讀書

“書”是人類最好的朋友,愛看書的孩子可以獲取無窮的知識和智慧。爲此,我們努力爲孩子營造良好的看書氛圍,一方面,在家庭中爲孩子開闢書櫥,並藉助生日等時機把書當作最好的禮物贈予孩子,另一方面,晚上或雙休日,儘可能地自己也看書,讓孩子在良好的看書氛圍中喜歡看書。同時,與孩子經常性地逛書店,讓書店成爲孩子嚮往的地方。如今,孩子已深深地喜歡看書,臨睡前是一定要看會書的,出去走親戚也時常會帶上一本書,甚至上衛生間也手捧一本書。07年4月,我們非常榮幸地被平師附小評爲“書香型”家庭,相關的照片和文字材料在學校展出,當然,這對孩子來說,更是一種激勵,從這以後,孩子看書的熱情更加高漲了,知識面和表達能力也就日趨提升。從一年級到現在,兒子已有20多篇文章在全國各級刊物上發表,其中的一片文章還獲得了全國“安徒生童話杯”一等獎的好成績。

三.賞識鼓勵——讓孩子學會奮進

孩子需要賞識,他們的人格需要尊重,只有這樣,才能與孩子保持平等的地位,讓孩子對各種活動感興趣,爲此,我們嘗試着這樣做:如:每學期競選班長,我們都積極鼓勵他爭取機會,他也總是每次把競選稿寫好後念給我們聽,所以,兒子從一年級到現在,基本上都是班幹部,並且多次被評爲“小魯迅”獎、“三好學生”等。平時我們與孩子一起讀讀老師在作業本上留下的稱讚的評語,讓孩子把各種獎狀珍藏起來;讓孩子自己去領取第一筆稿費,並存起來……讓他逐步體會到學習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並懂得無論什麼事情,只要努力了,必定能夠獲得成功。

孩子正在逐漸長大,他有權利,並且也能夠支配自己的時間,因此,在寒、暑假來臨之際,我們會和孩子這樣說:“寒假、暑假是讓小朋友休息的時間,但在休息的同時,你覺得你還可以做些什麼呢?”在他回答之後再建議:“你想做的事情確實很多,但怎樣合理安排好呢?我們一起來訂一個計劃吧?”由這種方式產生的計劃,孩子易於接受,所以,執行起來就更有堅持性,從而讓孩子在寒、暑假中的學習和生活還是很有規律。

溫馨的家是孩子成長的搖籃,民主的父母是孩子成長的良師益友,我們將繼續邊學邊做,努力當好孩子學習、生活的夥伴,與孩子一起共享成長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