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大學勵志 > 大學生拼4年坐擁千萬身家的勵志故事

大學生拼4年坐擁千萬身家的勵志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7W 次

自出臺《促進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創新的若干意見》(即“黃金十條”)以來,在漢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積極響應、認真落實,紛紛出臺各項獎勵措施,出現了爲數不少的科技創富典型。小編分享他們在科技創富過程中的酸甜苦辣、成功喜悅。

大學生拼4年坐擁千萬身家的勵志故事

 首次創業:

  學校免費給間辦公室

經歷兩次創業,成功研發手機移動辦公軟件,25歲的武大博士生曹祺如今已擁有2000萬身家。

初春的武大校園,還有絲絲寒意。中午12點下課的曹祺,出現在記者面前。相比其他同學,這位戴着厚厚眼鏡的年輕人,完全沒有學生的青澀,頭上依稀已有了不少白髮。

2006年,18歲的曹祺從湖北鬆滋縣考入武大,讀的是國際軟件學院軟件工程專業。

大二時,曹祺參加了一項全國大學生軟件類科技競賽,他關於搜索引擎的作品,引起評委和同行的關注。曹祺敏銳地從中嗅出巨大的商機。於是,他借了3萬元錢,和7名同學一起開始了創業的第一次試水,那是2008年的5月。學校對他們很是支持,專門給了他們一間辦公室,儘管不大,但是免費的。這讓這幾名同學很受鼓舞。曹祺給他們的工資每月只有200元。投入的3萬元錢,大部分都用來買了辦公設備,緊巴巴的他們恨不得把一分錢掰成兩半來用。

學校宿舍夜裏都會停電,曹祺只好把宿舍"搬"到辦公室,因爲他要經常加班熬夜寫程序。一張牀,一條毯,累極了就找份報紙,把臉一蓋就矇頭大睡。武漢的夏天讓人熱得難受,他只好花100元租了一臺空調。

但這些絲毫不影響這些幹勁十足的大學生們。曹祺至今還記得,7月的一天,他和龔文茂等4名同學一起編寫一個程序。從下午他們一直忙到了第二天凌晨四五點才寫完。這時,曹祺纔想起來,大夥都還沒吃飯。於是,興奮而有些愧疚的他帶着同樣眼睛佈滿血絲的大夥,跑到勸業場吃燒烤。

但是,堅持了5個月後,首次創業因各種原因失敗了。

失敗後的曹祺沒有氣餒。他一頭扎進了自己的專業領域:移動辦公,並取得一定突破。2010年,得到資助的曹祺再次啓動他的創業計劃,成立武漢橄欖無線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研發成功移動辦公軟件,讓手機用戶在手機上也能使用Word、Excel及PPT。

作爲創始人的曹祺這次沒有擔任CEO,而是擔任了首席技術官,這是他的專長,也是他初次創業時的教訓。因爲許多同事都是同學,管理起來會有些棘手。爲此,曹祺花重金聘請了一位CEO,自己只負責技術方面的事。

很快,公司的移動辦公軟件大受歡迎,風投也紛紛向他伸出橄欖枝。第一輪融資,投資人考察了他們兩個星期;第二輪,他們只花了四個小時吃了一頓飯;第三輪的時間更短,僅用了一個下午。

曹祺的公司也引起騰訊和奇虎的注意。2011年,兩大公司願意以數千萬元收購,被他婉拒。如今,又有一家大的風投正在考察,如果順利的話,此次融資額度接近千萬美元。

現在,他的公司已入駐位於光谷的武大科技園,科技園給了他很大的支持,包括人才引進,減免房租等等。

據統計,公司開發的移動辦公軟件下載量十分可觀,最新統計顯示,他公司的移動辦公軟件下載量在國內同行中排前三。如今曹祺的公司市值億元以上,他是公司的第二大股東,擁有2000萬身家。

成功後的曹祺,淡定而謙虛。如今的他,絲毫看不出有一點點千萬富翁的"樣子":還是像以前一樣不修邊幅,衣着樸素,幾乎沒有什麼業餘活動,每天忙於公司、教室和圖書館。他甚至連車都沒有買,有事就出門打的。目前,他正在武大攻讀博士學位。本科和碩士讀的都是計算機專業,博士他讀的是管理學,他希望學到一些管理方面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