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大學勵志 > 大學新生迷茫心態的分析大綱

大學新生迷茫心態的分析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8W 次

隨着高等教育的進程加快,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大學生所暴露出的問題也日益凸顯,集中表現在對大學生活的困惑,對未來的迷茫,以及對學習、人際交往等方面的不適應。本文將着重從大學新生迷茫心態的表現、原因入手分析,並努力找出可行的克服途徑。一起看看吧!

大學新生迷茫心態的分析

作爲大學新生,在中學時對大學生活充滿了過多美好的想像和憧憬,但是當真正步入大學後,卻發現現實與理想有着巨大的反差。由於大多數學生並未對大學生活有過具體規劃,當面對全新環境時常常表現出不適應、失望、迷茫和困惑的心理。

一、 迷茫心態的表現 (一)學習熱情下降

我國的應試教育模式使得很多學生誤以爲大學是學習的終點,以爲進入大學後就不需要花費時間在功課上。但實際情況是,很多理工科課程無論是難度還是深度都強於中學課程,且有着極強的連貫性。如果大一的基礎課(如高等數學)沒有學好,以後的功課學起來就很吃力,甚至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熱情。由於大學課餘時間驟然增多,對於一直被約束慣了的大學新生,很多人都不知道該如何正確支配空餘時間,開始無所事事或者在網絡的虛擬世界中虛度光陰。有數據顯示,56.69%的學生自認爲“缺乏學習熱情與動力、學習態度不端正”,48.4%的學生把課餘時間用在上網中 ,學生的學習動力及學習熱情比中學階段下降了很多。

(二)生活自理力差

現在的學生大多是80後、90後的獨生子女,在家裏嬌生慣養,從小就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保姆式的家庭管理,依賴心理很強,缺乏獨立動手的能力 。進入大學後,凡事都要自己親歷親爲,因爲缺少生活常識及生活自理的能力,很多學生將自己的大學生活安排的一團糟。部分學生不會做宿舍衛生、不會合理安排時間,更有甚者,有的家長不得不放棄工作,到小孩所在的城市陪讀。大學生普遍的生活狀態是生活不規律,自我約束力差,大把多餘的時間不知該如何利用。很多新生就在這個過程中逐漸迷失自己放縱自己,導致產生心理焦慮、自我懷疑和對大學生活的困惑、迷茫。

(三)人際交往障礙

中學階段,因爲大多數學生都來自同一地區,環境較爲單純,大家有着相同的語言、生活習慣、相近的學習目標,談論的話題也彼此熟悉,因此更容易有共同語言。而進入大學後,面對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全新的環境、陌生的方言、不同的生活習慣,大多數學生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壓力。在中學階段,有些學生是班級裏的佼佼者,但是到了大學,發現高手如雲,無論自己多努力也只是泛泛之輩,很容易產生挫敗心理。還有一些從偏遠山區到大城市讀書的學生,通過與來自城市同學的物質對比,也容易產生自卑情緒。對於人際關係的迷茫,如果不能及時解決,會出現打架等暴力事件。如2004年轟動全社會的馬加爵殺人事件,就是馬加爵在面對人際交往困惑,產生人際交往壓力時沒能及時疏導、解決,從而衍生出的暴力極端事件。

二、 產生迷茫心態的原因 (一)客觀原因

相對於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教育管理模式還較爲落後,雖然幾年前中小學就開始了素質教育,但執行的力度還遠遠不夠,大多數中小學還停留在應試教育階段。在學生考入大學前,長達10餘年的教育模式幾乎都是強制性的管理。在這種管理模式下,學生不需要有獨立的思考空間,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提高成績,順利通過獨木橋,只要按照老師、家長安排好的,按部就班努力做好就可以。培養出的學生在自主性、獨立性、認識自我、認識社會等方面的能力都很差。大學同中學相比,課程的'內容更多更深,學習任務沒有減輕,但指導和管理卻沒有高中那樣多,導致學生很難適應新角色。進入理想的大學後,學生有了很大的自由空間和課餘時間,當選擇呈現出多元化時,很多學生反而無所適從。一些自制力較差的學生將興趣點和注意力轉移到網絡中游戲中,更加速了迷茫心理的產生。

(二)主觀原因

從中學到大學,學生正處於從青年到成年的轉換階段,這個時期正是一個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時期。學生在這個時期會重新審視自己以及自己同父母、老師、同學、朋友的關係,在這個階段,要經歷一個自我意識的分化、矛盾、統一、轉化和穩定的過程,學生逐漸從一個“自然人”開始向“社會人”轉變。學生的生理已漸趨成熟,但心理卻仍停留在中學階段,仍未從中學的學習、生活狀態中走出來有。面對課程知識體系的變化、教學授課方式的改變,很多學生都沒有做好準備,導致掉以輕心,過度放鬆,沒有學好大一的基礎課,導致跟不上之後的課程,陷入惡性循環。同時,大學生承載了父母、社會的過多期望,自我定位比較高,面臨的壓力大,但與之相反的是社會閱歷淺,心裏不成熟,不能客觀、準確的認識自己,在遇到挫折時常常不能及時調整心態,盲目的自我否定,常常會感到無所適從,茫然不知所措。

三、 迷茫心理的克服途徑 (一)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學習的革命》曾經提到,學校教育中最重要的兩個科目應該是“學會怎樣學習”和“學習怎樣思考”。美國未來學家阿爾夫托夫勒也說過,未來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那些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從中學到大學,學習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學校和老師應該引導學生變被動接受爲主動學習。大學的教學,不僅僅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首先,邀請專業內的高水平老師爲低年級學生介紹基礎課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意義,對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給予指導,對本專業的就業形勢和發展前景作出介紹,使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有一個大致瞭解。其次,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將低年級的基礎課與高年級的專業課結合起來,通過組織科技興趣小組等,讓低年級學生用已學知識製作簡單的科技實物,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激發學生的興趣點,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向,使之變成學習優勢,增強學習信心。最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掌握學習節奏提高學習效率,合理安排好每一天的學習和生活。

(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如果一個生命個體可以單獨生存,那麼它不是動物,就是神。作爲個體的人,每個個體都有獨特的思想、背景、個性及價值觀,然而人際關係對每個人的情緒、生活、學習都有很大的影響。社會心理學的調查結果表明,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一個人心裏正常發展,個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重要條件之一。進入大學後,很多新生都是第一次離家獨立生活,第一次過集體生活,面臨全新的人際關係,如果能在此時就建立一種和諧、友好、積極的人際關係,會對新生的生活和學習產生有益影響。作爲老師,要多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及時瞭解學生在人際交往中遇到的困難,多給予指導。要引導學生有尊重意識,互相關心,互相理解。學校可以多組織集體活動,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培養學生正確的競爭意識。大學生正處於花兒一樣的年齡,對愛情充滿嚮往,要引導學生樹立理性的戀愛觀,不要因爲寂寞而去戀愛,教育學生以學業爲主,在收穫愛情的同時,亦能以優異成績完成學業。

(三)構建心理健康教育

構建完善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培養健全的人格,是預防心理問題的根本途徑。目前很多高校已經開設心理輔導課和心理諮詢室,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講座,豐富大學生心理學知識,增強心理保健意識,端正學生對心理諮詢的看法,正確的看待自己的心理問題。要引導大學生認識自我、開發自我潛能,懂得學會自覺維護自己的心理健康。在遇到心理困擾時,能夠及時諮詢專業的心理醫師,疏通心理問題,緩解負面情緒。通過開展心理輔導,培養大學生適應環境,學會處理學習與生活,對人際交往的適應、戀愛問題等多方面進行引導和幫助。重視開展大學生心理諮詢工作,爲處於迷茫、困境中的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支持,幫助其順利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