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成功勵志 > 沒有天賦的人,如何走向成功

沒有天賦的人,如何走向成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8W 次

導語:“沒有天賦”,只是你沒有開始正確地練習的藉口。分享一篇成功勵志文章,歡迎閱讀。

沒有天賦的人,如何走向成功?

沒有天賦的人,如何走向成功

親愛的書友,大家好!晚讀,我們繼續共讀《刻意練習》。

早讀時我們分析了一個現象:當年那些神童爲什麼長大後反而過得不如普通人?

不知大家小時候有沒有這樣一個夢想:我想當宇航員,我想當舞蹈家,我想當畫家……

不過我們大部分這樣的夢想都沒有實現。甚至那些當畫家的人,連畫筆都沒有拿過。

其中一個原因是,你只是說說而已;另一個原因是,大人也認爲你只是說說而已。很少去想如何引導你,把它變成真正的興趣。

那身爲大人或者自己我們又該如何去做呢?(參考第六章和第九章)

請大家一起翻開書本,跟隨着今天的晚讀一起尋找答案。

 1、撕毀“沒有天賦”的標籤

我12歲生日時,出了一件特別尷尬的事情,至今我記憶猶新。

生日宴會時,我被酒店要求上臺發言。在準備發言的前幾天(酒店寫的演講稿),媽媽跟我說不要緊張,多準備準備,到時候照着稿子念就行了。

我看了一眼稿子,很自負地用輕蔑的語氣說道:“這有什麼難的?我不用準備,而且到時候我不需要稿子。”

母親說:“孩子,因爲這個稿子不是你自己寫的,還是建議你多準備一下吧。”

我沒有在意。

生日當天上臺演講時,剛開始上臺的幾句說得還蠻流利。可是一看見下面的人山人海,突然間就緊張得一句話就說不出來,尷尬地在臺上站了好幾分鐘。這時候,我的眼睛看見誰,都覺得他是在嘲笑我。

最後還是父親用他一貫的幽默的講話,幫我打了圓場,贏得全場人的喝彩。

有時候,一次稍微大一點的挫折,對一個沒人引導的孩子影響還是蠻大的。

不過我很幸運,父母總是會想辦法開導我,我也沒有太過鬱悶。不過從那時候開始,一個種子就在我心裏種下,很久無法拔出:無法演講。

之後,在大學裏,看見一個個能在演講臺上滔滔不絕的同學,心裏很是羨慕。

我心裏一狠,也想成爲那樣的人。決定報名了一個演講培訓班。

上第一節課時,老師問我們最感興趣的領域是什麼,之後引導我們上臺講一下關於興趣的故事,在他的引導下我發現我居然在臺上“演講”了五六分鐘。

他說了一句讓我現在還記在腦海的話:“其實,你所謂的緊張。只是因爲你肚子裏沒貨。”

在他的引導下我開始正確地練習,當然這個過程特別的艱辛。

一年之後,我開始經常演講。到後來,磨礪到可以在一兩千人會場,演講上一天。

我心裏的那“沒有演講天賦”的標籤,也被自己撕毀。

“沒有天賦”,只是你沒有開始正確地練習的藉口。

  2、每一個孩子都可能“天賦異稟”

《刻意練習》中也爲我們講了一個很好的案例。

國際象棋大師拉斯洛認爲,只要正確引導孩子的興趣再加上正確的練習,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天賦異稟”。所以他決定把他的孩子都培養成國際象棋大師。他幸運地生了三個孩子,全都是女孩。她們個個都更好地證明了父親的觀點。

大女兒出生於1969年4月,名叫蘇珊•波爾加。二女兒出生於1974年11月,名叫索菲婭•波爾加,最小的女兒是1976年7月出生的朱迪特•波爾加。拉斯洛和克拉拉沒有讓女兒們上學,目的是讓她們把最多的時間用來研究國際象棋。沒過多久,拉斯洛的實驗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大女兒蘇珊•波爾加在4歲時就贏得了她的第一個冠軍,15歲時,她成爲世界上一流的女子國際象棋棋手,後來成爲第一位被授予特級大師稱號的女棋手。但是,蘇珊還不是三姐妹中成績最突出的一個。

二女兒索菲婭也在國際象棋職業棋手生涯中取得了驚人的成績。她年僅14歲時就參加了在羅馬舉辦的比賽,並一舉奪魁。她比賽中9盤8勝1和,在單項世界盃國際象棋比賽中贏得了2735分的等級分。在當時,無論男女棋手,這都是最高的國際比賽等級分。

朱迪特在父親拉斯洛的實驗中可謂“王冠上的明珠”。她在15歲零5個月時成爲最年輕的特級大師。她在世界女子國際象棋棋手中連續25年排名第一,並一直保持到2014年宣佈退役。在2005年時,她成爲男女棋手都能參加的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對抗賽中的首位女棋手,迄今爲止絕無僅有。

儘管她們的背景有點兒不同尋常(考慮到幾乎沒有哪些父母會如此全心全力地把孩子打造成某個領域或行業的世界最佳),但她們的事蹟,清晰地、甚至有些極端地證實了是什麼使人們變成傑出人物。

  3、不要強加給孩子“特長”

正如早讀中說的一樣,在孩子興趣萌芽的早期,我們首先應當做的是,發現並優化孩子的興趣。

而不是你跟他說:“寶貝,彈鋼琴會讓你變得優雅聰慧,所以你要學鋼琴!”“學習奧數能讓你變得更加優秀!我給你報個班吧。”這些是你想讓他成爲的人,並非他自己想成爲的人。這種情況下,除非是孩子自己心生興趣,否則他內心對你強加給他的“關心”形成頑強的抗拒。

三位國際大師姐妹中的大姐蘇珊在一次接受採訪時,談起了她自己最初是怎樣對國際象棋產生興趣的。她說,“我當時想從家中的壁櫥裏找一樣玩具來玩,結果找到了一副國際象棋。起初,我被那些棋子的形狀深深吸引,後來我發現,下棋更讓我癡迷,也對我提出了挑戰。”

請注意,蘇珊對自己怎樣對國際象棋感興趣的回憶,其實與我們已經知道的她父母爲其人生道路做出的規劃有差別。他們幾乎不會指望她僅靠偶然間找到一些國際象棋棋子,纔對國際象棋癡迷不已。

不過,重要的是,當蘇珊還是個孩子時,就對國際象棋產生了興趣。而且,她是以那個年紀的孩子(3歲)可能對某件事情感興趣的唯一方式,開始對國際象棋感興趣,那便是:她覺得棋子好玩,把它們當成玩具,一件玩耍的東西。

年幼的孩子非常好奇,很愛玩。他們喜歡小貓或小狗,而且主要通過玩耍來與周圍的世界互動。這種玩耍的渴望,可以作爲孩子最初去嘗試這些或者那些事情的原始動機,讓大人們看到,什麼是他們感興趣的、什麼又是他們不感興趣的,並且從事各種各樣有助於培養他們技能的活動。他們小時候與自己感興趣的任何事物之間這種好玩的互動,是他們最終對這件事物充滿熱情的第一步。

如果你真的想讓孩子向某方面發展,彆強加給孩子“興趣”。不妨像拉斯洛一樣正確地引導孩子吧。

其實,他也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