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課件中心 > 五年級課件 > 五年級語文s版課件

五年級語文s版課件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W 次

《我是貓》學生對課文主旨不容易理解,作者借貓的視角來寫人的社會生活,這一環節效果較好,學生容易理解接受。下面爲大家分享了五年級語文s版《我是貓》課件,歡迎借鑑!

五年級語文s版課件

教材分析:

《我是貓》是一篇精讀課文。它是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作者以幽默而辛辣的筆觸,用擬人的手法,生動地描寫了一隻貓偷吃年糕並發現了三條真理的過程。表現了當時社會人情的冷漠,表達了作者鬱積日久的不滿和憤恨,對弱者給予了極大的同情。

學情分析

本文語言幽默風趣,令人忍俊不禁。但因是譯文,語言習慣與漢語不太相同,再加上本文寫於十八世紀初,學生對那時的日本社會幾乎沒有什麼瞭解,這給閱讀課文帶來了一定難度。不過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他們只要能感受到貓的可憐,那對貓產生同情之心也就在情理之中。 學情分析:

本文語言幽默風趣,令人忍俊不禁。但因是譯文,語言習慣與漢語不太相同,再加上本文寫於十八世紀初,學生對那時的日本社會幾乎沒有什麼瞭解,這給閱讀課文帶來了一定難度。不過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他們只要能感受到貓的可憐,那對貓產生同情之心也就在情理之中。

教學目標:

1.會認“饞、黴、毽、吝、徘、徊、宛、鉗、憾”9個生字,會寫“糕、貪、饞、瞧、黴、緣、壓、宛、沼、預、枉、拂、咒、憾、掀”16個字,在語境中理解“年糕、貪饞、倒黴、機緣、坦率、遲疑、徘徊、宛如、預測、枉然、咒語、遺憾、掀起”等詞語。

2.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瞭解貓在偷吃年糕過程中發生的一連串新奇而幽默的場景,初步感受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能用自己的話簡要講述貓偷吃年糕的經過。

4.引導學生感悟課文的表達方式,品味幽默風趣的語言。

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初步感悟三條“真理”的含義。

教學難點:

初步感悟三條“真理”的含義,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活動設計:

一、啓發談話,激發興趣

1.師:同學們,見過貓嗎?它有什麼特點?

2.師:那你知道年糕嗎?說說看。(明確: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的糕,是農曆年的應時食品。)

3.師:“貓”和“年糕”是兩個不同的食物,日本的名家夏目漱石用巧妙的語言文字把它們聯繫起來,寫下了長篇小說《我是貓》。這部長篇小說是世界文學名著之一。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課文《我是貓》選自這部小說。讓我們走進課文,去認識這隻神奇的貓吧!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瞭解內容

1.自讀課文,藉助字典、詞典自學生字、新詞。

2.檢查掌握的情況。

⑴認讀生字,給生字組詞。注意“徘徊”“掀起”的讀音。

⑵出示新詞,檢查認讀。

⑶結合上下文體會新詞的意思。

三、自由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1.全班交流,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課文講的是一隻貓偷吃年糕並發現三條真理的過程。)

2.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按照貓吃年糕的經過,思考課文“先寫什麼,再寫什麼,然後寫什麼,最後寫什麼”,理清文章的思路。(也可以提示學生思考“貓在偷吃年糕時發現了哪幾條真理,分別是在什麼情況下發現的”這兩個問題,理清課文思路。)

3.學生交流。

文章的思路是:見年糕——吃年糕——拔年糕——被嘲笑。

四、抄寫生字、新詞

提醒學生注意:

“糕”字點的筆畫較多,注意點的位置、大小、方向、形狀。

“憾”字不要少寫一點,“撓”字不要多寫一點。

“饞”“黴”“毽”“緣”等字要注意筆順。

教學反思:

《我是貓》 是語文S版小學五年級第六單元“名著之旅”的一篇精讀課文,是日本夏目漱石的名著,全書共十一節,本課節選自第二節。作者以幽默而辛辣的筆觸,用擬人的手法,生動地描寫了一隻小貓偷吃年糕並發現了三條真理的過程。教學中,我體現了語文教學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特點,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學習方法的貫穿。陶行知先生曾說:“我認爲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葉聖陶先生也說過“教是爲了不教”。我引導學生品讀、理解課文的同時,更注重學習方法的貫穿。如:通過學習貓發現的第一條真理後小結學習方法,體會第二、三條真理時,讓學生按照學法,有步驟地進行學習。整個過程由扶到放,由易到難,慢慢過渡,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努力不斷增強。

2、注重教學語言的抑揚頓挫,評價語言具有針對性、激勵性和導向性。比如,當學生沒有讀出焦急的語氣時,我引讀“越越”的句子;當學生表演完時,我給予肯定,給予獎勵,也鼓勵同學們提出自己的建議,以評促演。從而營造了一種輕鬆、民主、和諧的課堂,學生敢於表達自己的見解,主動參與,樂於展示自己。

3、注重說話訓練的滲透。課堂中設計的說話訓練是一個亮點,老師點燃了學生智慧的火花,使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訓練。孩子像花兒一樣在課堂上綻放,語言生動活潑,富有個性。

4、注重大語文思想的滲透。課外拓展延伸時,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激發學生讀書的慾望。語文教學“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把學生由課內引向課外,真正使學生終生受益。

當然,一堂課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本課教學中還存在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

1、學生對文本的體會感悟不夠深入,僅停留在這隻貓讓人好笑的層面,對深層的寓意體會不到位。

2、要加強朗讀的指導,使學生的朗讀達到預期的目標。如,齊讀時,抓重點語句讀,學習王崧舟老師用語言進行鋪墊渲染,通過朗讀的復沓一步一步加深讀的深度,讀出語文味,也讓學生更進一步體會貓的心情。

3、寫作技巧的總結應自然無痕,隨機滲透。思想是鹽,要把它放進湯裏,讓學生不知不覺地吸收。所以不必在結課時刻意總結寫作方法,應在講解相應段落時滲透其中,如水過無痕、潛移默化。

小學語文教學究竟該走向何方?全國小語專家崔巒老師給我們語文教學指明瞭方向:“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爲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簡單不是“粗糙”,不是“簡單化”,它追求的是語文的最高境界——真實、紮實、樸實。讓我們記住崔老師的話,以此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