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課件中心 > 三年級課件 > 三年級下冊的數學課件(精選7篇)

三年級下冊的數學課件(精選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1W 次

教案是教師爲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分享了西師三年級下冊的數學課件,一起來參考參考!

三年級下冊的數學課件(精選7篇)

三年級下冊的數學課件 篇1

教學目標

1.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除法運算的方法,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數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正確計算的習慣,能正確、熟練地口算簡單的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3.在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中學會傾聽與反思。

教學重難點

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口算(學生讀題,獨立口算,說出得數)。

12÷4=8÷2=14÷7=

24÷6=36÷6=18÷9=

16÷4=20÷5=35÷5=

15÷3=64÷8=72÷9=

2、口答:

(1)80裏面有幾個十?400裏面有幾個百?

(2)34裏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3)39裏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二、親身實踐,學習新知

1.談話:剛纔我們複習的是已經學過的表內除法的一位數除兩位數商是一位數的除法。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商是兩位數的除法。

2.出示教科書第13頁的主題圖(把主題圖的124箱改爲120箱)

教師:觀察主題圖,根據主題圖中的已知條件,想一想你能提出什麼問題,把已知條件和所提問題用筆寫在課堂本上。(讓學生觀察主題圖,並根絕已知條件,自己編寫應用題,懂得應用題的結構和運算方法。)

3.出示例1

(1)趙大伯3次能運完60箱,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教師:要求趙大伯平均每次運多少箱?該怎麼列式?

提問:爲什麼這樣列式?(讓學生自己發表自己的看法。)

小結:整十數除以一位數,可以把整十數看成幾個十,計算出來的結果就是多少個十(注意思考的過程可多讓學生說)。

(2)600箱貨物王叔叔只運了3次,平均每次運多少箱?要求王叔叔平均每次運多少箱?該怎樣列式?

你想怎樣計算,請在小組裏討論。

小結:整百數除以一位數,可以把整百數看成幾個百,計算出來的結果就是多少個百。

(3)240箱貨物,李阿姨運了3次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要求李阿姨平均每次運多少箱?該怎樣列式?

學生獨立列式:240÷3

爲什麼這樣列式?(因爲李阿姨3次運了240箱,要求平均每次運多少箱,就是把240箱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所以用240除以3.)

240÷3等於多少?你是怎樣想的?小組討論後彙報討論的結果。

教師小結計算方法:想240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不夠1個百怎麼辦?(用學具幫忙分一分進行思考。)我們可以把2個百看成20個十,與40合在一起,看成是24個十,再平均分成3份,每份8個十,就是80.

小結:一位數除幾百幾十的數的口算方法:先用一位數除幾百的數,如果不夠除,再把幾百轉化爲幾十個十,再與十位數合併起來,看成幾十幾個十,再除一位數,得到的商是幾個十,就是幾十。

三、鞏固運用

1、完成教科書第15頁做一做的第1題

先讓學生看圖,口頭編一道題。

學生列式計算,並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

2、完成教科書第15頁做一做的第2題。

學生獨立計算後,個別題目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學生完成後全班講評。

3、閱讀第15頁“你知道嗎?”,瞭解除號“平均分”的意義。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學習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

五、課堂作業:

練習三第1、2題。

課後習題

完成練習三作業題。

三年級下冊的數學課件 篇2

1.位置:所在或所佔的地方。

2.方向:指東,西,南,北等方位。

3.除法: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叫做除法。

若ab=c(b≠0),用積數c和因數b來求另一個因數a的運算就是除法,寫作c/b,讀作c除以b(或b除c)。其中,c叫做被除數,b叫做除數,運算的結果a叫做商。

4.除法法則:除數是幾位,先看被除數的前幾位,前幾位不夠除,多看一位,除到哪位,商就寫在哪位上面,不夠商一,0佔位。餘數要比除數小,如果商是小數,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如果除數是小數,要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再計算。

5.商不變性質: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一個非零自然數,商不變。

6.除法的性質:一個數連續除以幾個數,等於這個數除以那幾個數的乘積,就是除法的性質。有時可以根據除法的性質來進行簡便運算。如:300÷25÷4=300÷(25×4)。

7.被除數、除數、商的關係:

被除數擴大(縮小)n倍,商也相應的擴大(縮小)n倍。

除數擴大(縮小)n倍,商相應的縮小(擴大)n倍)。

8.筆算除法:先按照整數除法的法則去除,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如果除到被除數的末尾仍有餘數,就在餘數後面添“0”,再繼續除。

9.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法則:先移動除數的小數點,使它變成整數,除數的小數點也向右移動幾位(位數不夠的補“0”),然後按照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法則進行計算。

10.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

同級運算從左往右依次運算;兩級運算先算乘、除法,後算加減法

11.第一級運算:加法和減法叫做第一級運算。

12.第二級運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級運算。

13.數據:數據也稱觀測值,是實驗、測量、觀察、調查等的結果,常以數量的形式給出。

14.數據分析:數據分析是組織有目的地收集數據、分析數據,使之成爲信息的過程。

15.數據分析的步驟和應用:

數據分析有極廣泛的應用範圍。典型的數據分析可能包含以下三個步:

(1)探索性數據分析,當數據剛取得時,可能雜亂無章,看不出規律,通過作圖、造表、用各種形式的方程擬合,計算某些特徵量等手段探索規律性的可能形式,即往什麼方向和用何種方式去尋找和揭示隱含在數據中的規律性。

(2)模型選定分析,在探索性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一類或幾類可能的模型,然後通過進一步的分析從中挑選一定的模型。

(3)推斷分析,通常使用數理統計方法對所定模型或估計的可靠程度和精確程度作出推斷。

16.平均數

平均數是指在一組數據中所有數據之和再除以數據的個數。平均數是表示一組數據集中趨勢的量數,它是反映數據集中趨勢的一項指標。

解答平均數應用題的關鍵在於確定“總數量”以及和總數量對應的總份數。

在統計工作中,平均數(均值)和標準差是描述數據資料集中趨勢和離散程度的兩個最重要的測度值。

17.二十四時計時法

(1)分段計時法(十二時計時法):深夜12時是一日的開始,1天的24小時又分爲兩段,每段12小時。從深夜12時起到中午12時叫做上午,再從中午12時起到深夜12時叫做下午。生活中通常採用這種計時法。

(2)二十四時計時法:這是是廣播電臺、車站、郵電局等部門採用的0到24時計時法,按照這種計時法,下午1時就是13:00,下午2時就是14:00……夜裏12時就是24:00,又是第二天的0:00.

18.乘法算式中各數的名稱

“×”是乘號,乘號前面和後面的數叫做因數,“=”是等於號,等於號後面的數叫做積。

10(因數)×(乘號)200(因數)=(等於號)2000(積)

19.乘法的運算定律

整數的乘法運算滿足: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消去律。

隨着數學的發展,運算的對象從整數發展爲更一般羣。

羣中的乘法運算不再要求滿足交換律。最有名的非交換例子,就是哈密爾頓發現的四元數羣。但是結合律仍然滿足。

(1)乘法交換律:a×b=b×a

(2)乘法結合律:(a×b)×c=a×(b×c)

(3)乘法分配律:(a+b)×c=a×c+b×c

20.乘法表

21.面積:物體的表面—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22.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1)邊長是1釐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釐米。

(2)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

(3)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23.一般測量較大的面積用到公頃和平方千米。

(1)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

(2)邊長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

24.面積計算方法

長方形:S=ab{長方形面積=長×寬}

正方形:S=a2{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

平行四邊形:S=ab{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三角形:S=ab÷2{三角形面積=底×高÷2}

梯形:S=(a+b)×h÷2{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

圓形(正圓):S=πr2{圓形(正圓)面積=圓周率×半徑×半徑}

25.面積計量單位及進率:

1平方千米(k㎡)=100公頃(ha)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公頃=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d㎡)

1平方分米=100平方釐米(c㎡)。

26.公頃:公頃的單位符號用“h㎡”表示,其中h表示百米,h㎡的含義就是百米的平方,也就是10000平方米,即1公頃。

27.小數:小數由整數部分、小數部分和小數點組成。當測量物體時往往會得到的不是整數的數,古人就發明了小數來補充整數小數是十進制分數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所有分數都可以表示成小數,小數中除無限不循環小數外都可以表示成分數。

28.小數的基本性質:小數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但計數單位變了。而且,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原來的數就縮小10倍、100倍、1000倍,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倍、100倍、1000倍。

29.小數寫法:整數部分寫在小數點前,小數部分寫在小數點後,中間用小數點隔開。

30.小數的讀法:

(1)按照分數的讀法來讀.帶小數的整數部分按整數讀法讀;小數部分按分數讀法讀。

例如:0.38讀作百分之三十八,14.56讀作十四又百分之五十六。

(2)整數部分仍按整數的讀法來讀,小數點讀作“點”,小數部分順次讀出每個數位上的數字,若幾個零重複,不可只讀一個0.

例如:0.45讀作零點四五;56.032讀作五十六點零三二;1.0005讀作一點零零零五。

三年級下冊的數學課件 篇3

第一單元 位置與方向

一、教材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並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本單元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認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並認識簡單的路線圖。本單元教材在編排上有下面幾個特點:依照兒童空間方位認知順序進行編排,提供豐富的生活和活動情境,幫助學生辨認方向。

二、單元教學目標:

1.通過現實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2.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3.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並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第1課時 認識東、南、西、北方向

教學內容:教材第2至3頁例1及練習一第1題。

教學目標:1.通過活動體驗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餘的三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形成辨認東、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在觀察主題圖時,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重難點:會在實景中辨認東、南、西、北,並能運用這些詞語來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2008年的奧運會在哪裏舉行嗎?這是我們祖國的驕傲,也是全國人民努力的結果,大家想不想看看首都北京的美景呢?

二、愉快體驗,探究新知

1.觀察主題圖

(1)出示第2頁彩圖。

(2)我們現在來到了北京的天安門廣場,你們看見了哪些建築物?願意當小導遊爲大家介紹一下嗎?同桌之間互相解說。

(3)指名上臺講。

2.學習例1:出示第3頁彩圖。

(1)圖上畫的是小明和他的學校,你能告訴老師他在幹什麼嗎?大家想和他一樣去我們的操場上認識這四個方向嗎?

早上太陽在什麼方向?面朝太陽,我們面對的是什麼方向?背對的方向是什麼方向?

學生相互說說自己前面的和後面的方向。

現在同學們像老師一樣伸開兩臂,我們左手指的方向是北,右手指的方向是南。

(2)讓學生說說學校的東、南、西、北各有什麼建築物。提問學校的教學樓等建築物在操場的哪一面?

(3)請4位同學面朝4個方向背對背站好,讓他們說說自己面對的方向。引導其他同學觀察和發現東西兩個方向的同學背對背,南北兩個方向的同學背對背。

強調東西相對,南北相對。

(4)回教室填寫例1。

三、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說一說教室裏東、南、西、北各有什麼(練習一第1題)?

2、用東、南、西、北這些詞語說一說你座位周圍同學所在的方向。

3、你說我做:5人一組,1人指揮,4人做動作。(1人指揮站中間,4人聽指揮站4個方向。)

四、課堂小結

今天大家學到了什麼?還有什麼疑問?

回家按照4個方向觀察房間的擺設,明天來告訴大家。

三年級下冊的數學課件 篇4

一、教學分析:

(一)教材分析

《年月日》的教學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時間單位“時、分、秒”,並已經在實際生活中積累了“年、月、日”感性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年、月、都是較大的時間單位,理解一年或者一個月的時間有多長需要藉助一定的想象力。因此,教材選用了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繫的素材進行教學。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繫,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學生分析

學生雖然在實際生活中有了一些感性的認識和經驗,但是缺乏清晰的認識和數學思考的過程。因此,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時間。

結合我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擬定了以下教學重難點。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建立年、月、日的時間觀念。

教學難點:

記住各月的天數和初步會判斷平年或閏年。

根據以上分析和教學重難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知道平年、閏年等方面的知識;記住每個月及平年、閏年各有多少天。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體驗小組合作解決研究主題的過程中逐步培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發展學生認真觀察、歸納概括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感受數學的聯繫,培養學生樂於探求知識的情感;及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策略:

1、教學模式

本節課我採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觀察、討論、合作的過程中體驗數學知識,使自主探究的方式貫穿教學的全過程,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2、教學方法與手段

①應用媒體整合,突破教學難點。

②採用課前準備、課上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貫徹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理念。

四、教學過程:

(一)、創境激趣,提示課題。

1、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開課伊始,以激動人心的畫面吸引學生注意。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照片,每一張照片都記錄了一些讓我們每個中國人都引以爲自豪的的瞬間。你們想看看嗎?(出示課件)讓學生說畫面呈現的是什麼情景,這些情景發生在什麼時間。最後定格在三幅畫面。讓學生找這裏在記錄事件發生時用了哪些時間單位呢?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數學活動中去。引導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年月日,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同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建立學生新舊知識的聯繫。加深對時間單位的理解。)

2、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新的時間單位――年、月、日。(板書課題)

(二)小組合作,探究新知

探究活動一:觀察年曆,回答問題。

1、合作學習階段:

爲了有效的學習新知,我放手讓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有關年月日的知識,使課堂教學的起點對準了本班學生的實際水平。然後利用年曆組織學生進行一系列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有目的觀察年曆,並回答問題。如:“一年有幾個月?”“每個月的天數一樣嗎?”等等,孩子們的熱情一下子被點燃了,課堂變成了同學們暢所欲言的地方。

2、交流成果階段:

(1)這一階段是課堂的重中之重,學生要把自己通過查找、總結、合作學習得出的結論進行彙報,在此基礎上,教師藉助多媒體課件直觀演示。(出示課件)並在學生髮言的基礎上總結並板書:

①一年都有12個月。1、3、5、7、8、10、12每個月都有31天。我們把每月31天的月份叫大月。

②4、6、9、11每個月有30天。我們把每月30天的月份叫小月。

③2月有時28天,有時29天。我們把2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做平年,把2月有29天的那一年叫做閏年。突出2月份這個特殊月。

7個大月和4個小月再加上2月正好是12個月,(板書12個月)。

這時,讓學生把自己的生日,在年曆上圈出來,加強學生對年月日的感性認識。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中,我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使每一個學生在傾聽、表達的過程中,不斷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發現,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與合作的`快樂。)

(2)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每個月的天數,怎樣把每個月的天數很快地記下來?我先讓學生思考,再小組討論,在學生髮言的基礎上推薦巧記年月日。(課件出示)

(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了認識大月小月,並掌握各月天數的目標)

(3)、教學到這,我考慮到小學生天生好動這一特點,安排了這樣一個遊戲。老師報月份大月請男生起立,是小月的請女生起立。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玩中學,玩中樂,使知識得昇華。)

探究活動二:探究平年或閏年。

通過觀察,我們發現二月的天數不一樣,那麼2月份的天數有什麼規律嗎?出示1993-2004年二月份的天數,讓學生觀察、討論、發現四年一閏的問題。

課件演示:閏年來歷。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髮現平年、閏年的排列規律,通過多媒體演示,加深了學生對平閏年的判斷方法的理解,記憶,從而有效地突破教學難點。)

這時我設計了鞏固練習:判斷1949、2001、2008、1900年都是什麼年?引出公曆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纔是閏年的知識。

最後是知識拓展計算平年、閏年的全年天數。這一環節讓學生說出計算方法很重要,由於計算年份不同,學生有兩種不同答案,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把板書補充完整,平年全年365天,閏年全年366天。

(三)、拓展應用,開發智力

整個練習的設計體現了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認知規律。基本練習考察了學生的基礎知識,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提高練習是一個猜生日的遊戲,通過這個遊戲,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瞭解一些必要的社會知識和重大節日。

(四)總結歸納,落實主旨。

同學們,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一節課又要過去了,在這節課中你有哪些收穫呢?(設計意圖:以談話的方式進行總結,不但重視了知識的反饋,而且重視了情感的培養,從而起到了知情共融的良好效果。)

五、板書設計:

一年有12個月

大月:1、3、5、7、8、10、12(31天)

小月:4、6、9、11 (30天)

2月:平年28天,閏年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閏年全年366天

六、教學反思:

1、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

2、激發了學生的參與興趣,啓發了學生的積極思維,讓學生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探索者,在自我探究、自我發現中獲取新知,成爲學習的主人。

三年級下冊的數學課件 篇5

教學內容:

第2——5頁

教學目標:

1、通過信息窗導入課題,讓學生讀取信息,培養學生讀取信息的能力,根據信息讓學生提出問題,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2、讓學習自己解決問題或者小組合作解決問題,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表達交流的能力和計算能力。

3、讓學生學會估算的方法,並能用估算的方法檢驗計算結果,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估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壽光每年都要進行什麼活動嗎?(每年都要舉行蔬菜博覽會),你們去過嗎?(去過),今天我們就跟隨兩名小記者到國際果蔬博覽會去看一看。出示信息窗1。

二、探究新知:

1、讀取信息:(培養學生讀取信息的能力。)

讓學生根據主題圖讀取信息,指名學生回答。

2、提出問題:(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讓學生根據讀取的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1)平均每個品種的蘋果有多少箱?

(2)平均每天接待多少名客商?

(3)平均每天簽定多少噸的銷售合同?

(4)去年平均每個葡萄園大約產葡萄多少噸?

(5)李叔叔行駛的速度是多少?

(6)能裝多少箱大棗?

3、解決問題:

(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計算能力、小組合作的能力和語言表達、交流的能力。)

(1)、解決問題(1):

讓學生先獨立解決,小組交流,班內彙報(一個小組彙報完,其它小組可以補充或發表自己的不同看法。):最高位上的1比除數8小,看被除數的前兩位,用18個十除以8,商是兩個十,在十位上商2,2乘8等於16,18減16等於2,再把個位上的4落下來,24除以8商3,3寫在個位上,等於23。

教師小結:用豎式計算時,用除數試除被除數的最高位,如果這一位上的數大於或等於被除數,就可以在本位上面寫商,如果這一位上的數比除數小,就試除被除數的前兩位數,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寫在哪一位上。

(2)、解決問題(2)、(3)、(4)

學生獨立解決,集體糾正。

(3)解決問題(5)

學生先獨立解決,指名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速度=路程÷時間

三、鞏固練習。(通過練習,培養學生的計算、估算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本第4頁自主練習1——8題。

四、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在計算時,我們應該怎樣做? 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主題圖導入課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學生通過主題圖讀取信息、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獲取、分析信息的能力、提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小組合作的能力、語言表達交流的能力。學生自主探究出了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的筆算方法,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學生對這部分知識掌握的較好,只有個別學生計算時出現錯誤,需要培養這些學習的認真計算的習慣和計算能力。

三年級下冊的數學課件 篇6

教學內容:

人教版3年級下冊72頁例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初步學會用所學的有關面積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進一步體會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3、逐步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學會用所學的有關面積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課

1、複習。孩子們前面我們學習了面積的相關知識,老師看看大家掌握的如何了?

課件出示,指名回答。

師:看來大家掌握的很好,這節課我們就利用面積知識來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板書課題。

二、民主導學

(一)任務呈現

1、師:這不,最近老師家正搞裝修,先在客廳鋪一些地磚,但是該買多少塊地磚呢?孩子們你們能幫幫忙嗎?

2、生質疑,提條件。

3、(出示情境圖)師:工人叔正在測量呢,仔細觀察,你瞭解到哪些信息?生讀條件。

4、教師課件出示示意圖。照這樣鋪下去,多少塊就鋪滿了呢?怎樣解決呢?學生先初步說出自己的想法。

(二)自主學習

師:這樣行嗎?大家快來算一算吧!先獨立思考,列式計算,然後在小組內交流你的想法。

(三)展示交流

1、請小組成員上臺板演成果。全班交流。

2、驗證。

師:謝謝大家替老師解決了一個大難題,但是這200塊中到底算對了沒有?怎樣驗證呢?

3、小結。

(1)師:再遇到這類問題,你會解決了嗎?誰能總結一下?讓學生明確兩種方法分別是怎樣解答。

(2)師:回顧剛纔的解題過程,我們是怎樣做的呢?

4、練習

師:老師的廚房也想鋪上地磚。(課件出示題)你能發現給出的數據和剛纔有什麼不同嗎?(讓學生明確這次是直接給出了正方形地磚的面積而不是邊長)到底需要多少塊地磚呢?獨立列式解答。

三、目標檢測

1、出示檢測題。

2、結果反饋。請一個學生說正確答案,做對的給自己打3顆星。

3、反思總結。通過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三年級下冊的數學課件 篇7

三年級數學課件下冊:面積

一、激趣引入

師:課前,我找來了一位小助手,現在我們要給大家出個難題,(面向講臺,把手沾上水,在黑板上各印一個手印)你們知道哪個手印是老師的嗎?你是怎麼想的呢?

手印的大小是由手掌面的大小決定的,我們把手掌面的大小叫做手掌面的面積。

今天,我們不但要知道手掌面的大小叫做手掌面的面積,我們還要學會什麼是物體表面的面積和什麼是封閉圖形的面積。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圖積。(先後板書:物體表面 封閉圖形 認識面積)

激發學習興趣

二、明確本課學習目標

物體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

1、摸一摸:

請大家伸出右手,摸摸數學書的表面(注意六個面都要摸),我們摸的部分叫做數學書的表面。

摸摸筆盒的表面,我們摸的部分叫做筆盒的表面。

我們周圍許多物體都有它的表面,你能摸到哪些物體的表面,請你摸一摸。

誰能邊摸邊說摸的是什麼物體的表面。

2、感知物體表面有大有小。

同桌小比賽:一人用手摸桌面,另一人用手摸小盒子(1cm×1cm×2cm)的表面。誰摸得快?兩人交換,再摸一次,誰摸得快?從比賽的結果,你發現了什麼?

發現:物體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板書:大小)

引導:數學書封面的大小就是數學書封面的面積、盒子這個面的大小就是小盒子這個面的面積……誰會說?

概括:你現在知道什麼是物體表面的面積嗎?(補充板書:物體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

把面積的概念分成兩部分,先學會什麼是物體表面的面積,學生在找物體的面與比賽中感受到物體表面的大小。

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

1、畫一畫:

在紙上印畫出數學書封面的形狀和小盒子(1cm×1cm×2cm)的其中一個面的形狀,注意兩個圖形不能重疊。

小結:紙上出現了兩個什麼圖形?長方形是由四條邊圍成的,屬於封閉圖形

2、塗一塗:

把兩個長方形塗上顏色,比一比誰塗得又快又好?

2、在塗色的過程中,你有什麼感受?

3、引導:圖形也是有大有小的,長方形的大小就是長方形的面積,哪個長方形的面積大?

4、觀察:樹葉形狀的圖形、動物形狀的圖形、三角形、多邊形……這些圖形也是封閉圖形。

5、塗一塗以上圖形。

5、交流:什麼是你塗的圖形的面積?通過塗色,你發現什麼?

6、小結:你能用一句話說出什麼是封閉圖形的面積嗎?(板書: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封閉圖形的面積)

畫一畫能幫助理解什麼是封閉圖形。

塗塗能感受什麼是面積

學會直觀判斷面積的大小。

加深對面積的理解。

三、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物體表面有面積,封閉圖形也有面積,你現在知道什麼是面積嗎?能用一句簡單的話說一說什麼是面積嗎?(板書: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利用遷移概括出什麼是面積。

四、總結

你有什麼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