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課件中心 > 七年級課件 > 七年級語文上冊《天淨沙·秋思》教案(通用12篇)

七年級語文上冊《天淨沙·秋思》教案(通用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4W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七年級語文上冊《天淨沙·秋思》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語文上冊《天淨沙·秋思》教案(通用12篇)

七年級語文上冊《天淨沙·秋思》教案 1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反覆吟詠,熟讀成誦。

2、細細品味,重點體會景物描寫的作用。

【課型設計】

品讀課。

【預習要求】

瞭解作者及曲的有關常識。

【教學設想】

馬致遠的這首散曲描寫景物意境優美,語言凝練,流暢自然,是一首需要反覆吟詠、細細品味的佳作。全文僅5句,28字,純用白描勾勒景物,但卻做到了簡約與深細相依,靜景與動景相映,景色與情思相融。教學中爲避免空洞、枯燥的講解,宜採用多種形式結合的教學方式:通過讓學生誦讀、配畫、改寫等形式來學習課文,讓學生在讀、畫、說、寫中受到薰陶,培養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中國古代文學中,宋朝不僅繼承了唐朝的詩而成了宋詩獨具的特點,而又有詞的興起。到了元代,另一種新興的體裁就是曲。唐詩、宋詞、元曲互相輝映,成爲我國文化藝術中的瑰寶。有誰能說說有關曲的常識?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情況並小結,之後投影關於曲的常識。

關於曲

曲是繼詩、詞而興起的一種古典詩歌體裁。它是配樂歌唱的詩。

曲有散曲與劇曲之分。只供清唱吟詠之用,不進入戲劇的散篇作品,叫散曲;進入戲劇的唱詞,稱劇曲。

散曲包括散套和小令兩種。

《天淨沙。秋思》就屬散曲中的小令。

二、誦讀,整體感知內容

1、課題及作者:

課題由兩部分組成,與詞相似,天淨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題目──即秋的思念。

作者馬致遠,元代戲曲家,有曲狀元之稱。這首散曲是他的代表作,描寫景物意境優美,語言凝練,是一首需要反覆吟詠、細細品味的佳作。

2、學生自由誦讀:

提示:朗讀應講究抑揚頓挫,在朗讀中要想象詩中的畫面,體會詩人的感情,與詩人同悲同喜。

3、檢查誦讀情況:

通過抽讀,小組讀了解情況,並對誤讀的地方予以更正。

4、聽範讀。

5、給這首曲配一幅畫:

激趣:有個詞叫詩情畫意,說的是具詩畫的意境,詩畫這兩種藝術形式往往融會在一起,即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一首好詩就是一幅好畫,你一定能用你手中的筆爲這首詩配上一幅畫(間筆畫)。

⑴ 學生動筆繪畫,教師巡迴觀察。

⑵ 完成後讓學生互評優劣,並對優勝者予以表揚。

⑶ 出示教師的簡筆畫。(投影在大屏幕上)

6、熟讀成誦。

三、品味,體會獨特的意境和奇特的表現手法

1、思考:

⑴ 曲中哪些語句寫景?寫了多少種景物?(用___________畫出),並用( )括出這些景物特徵的修飾語。

⑵ 文中哪句抒情?抒寫了一種怎樣的情懷?它與曲中的景物描寫有何關聯?

2、品味語言,體會獨特的意境和表現手法:

作者寫景,既不誇張,也不用典,純用白描勾勒,語言凝練,言簡意豐,給讀者留下了無盡的`想象空間,請你張開想象的翅膀,翱遊其間。

讓學生用從___________(詞或句)中,我感受到了(看到了或想到了)___________的句式說話,品味意境,填補作者留下的藝術空白。

或用我認爲___________用得好(或寫得好),好在___________的句式說話,體會其奇特的表現手法。

學生可能有如下答案:

從枯藤老樹昏鴉這句的景物描寫中,我彷彿感受到了秋的凋零和悽清。深秋時節,藤蔓枯萎了,樹葉飄落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枝丫,樹梢上烏鴉淒厲的叫聲,更增添了悲涼悽楚之感

從古道西風瘦馬這句的景物描寫中,我彷彿看到了一位長途跋涉的遊子,騎着一匹瘦馬,在枯黃連天的野外艱難行進,一陣冷颼颼的秋風襲來,使他不由得打了一個寒噤,倒抽了一口涼氣

從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句中,我彷彿感受到了這位遊子在異域他鄉的痛苦之情。此刻,太陽快要落山了,烏鴉也歸巢了,他卻不知家在何處,也不知。該向何處去,任馬追着落日,漫無目的地行進一股憂鬱悲愴的思鄉之情涌上心頭,令他肝腸寸斷,痛苦不堪

我認爲枯、老、古、瘦這些表現景物特徵的修飾語用得好,好在它們表現了深秋時節這些景物的特徵,使各個事物都帶上了鮮明的個性,極具表現力。如一個瘦字寫出了馬的孱弱。疲憊無力,那騎在馬上的人呢?

對於想象力豐富、語言有獨創性的學生要及時表揚。

3、教師在學生將這首詩的意境和表現手法挖掘夠了基礎上讓學生動筆寫。

將《天淨沙。秋思》改寫成一篇簡短的寫景、抒情散文。

要求:緊扣原作,展開想象,儘量填補作者留下的藝術空白。

4、當堂抽查學生的改寫,並作評價。

四、課堂練習

1、比較閱讀:

將本文與劉禹錫的《秋詞》作比較。(學生能說多少算多少,不強求說法一致,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

可從以下三方面比較:

⑴ 體裁不同;

⑵ 所抒之情不同;

⑶ 表現手法不同。

2、填空:

XX獨在異國,面對晚霞中森林的奇異風光,心想:加拿大的景色確實迷人,但遠離故土的滋味實在不好受。感嘆之中,腦海裏浮現出馬致遠《天淨沙。秋思》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級語文上冊《天淨沙·秋思》教案 2

教學目標:

1.反覆吟詠,熟讀成誦。

2.細細品味,重點體會景物描寫的作用。

3.學會探究,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重點:體會景物描寫的作用。

難點: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明確目標

同學們好!今天讓我們一起賞析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

教師在黑板上板書。

出示學習目標:

1.反覆吟詠,熟讀成誦。

2.細細品味,重點體會景物描寫的作用。

3.學會探究,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介紹元曲知識和作者.

元曲:就是元代的可以唱的一種文學作品體裁。《天淨沙秋思》就是元曲中的小令。

馬致遠:字千里,號東籬,元代大都人,著名的雜劇和散曲作家,與關漢卿、白樸、鄭光祖合稱爲“元曲四大家”,有文場“曲狀元”之稱。他的散曲描寫景物意境優美、語言凝練、流暢自然。因爲這首小令,他還被稱爲“秋思之祖”

二、讀一讀

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出重音,讀出感情。

1.學生自讀

2.學生齊讀

3.教師範讀

4.學生代表讀

三、說一說

整首小令寫了哪幾種景物,描繪了哪兩幅風格不同的畫面?在文中有何作用?

賞析感悟:一首好詩,不僅要會讀,還要會賞。詩歌的魅力是詩人通過具體的語言向我們傳達出來的,所以賞析詩詞主要從字、詞、句入手。賞析古詩的角度有很多,可從煉字、詞語的`表現力、修辭手法、蘊含的情感、包含的哲理、表現手法等方面來賞析。下面老師先做個示範,拋磚引玉。

例如:“枯藤老樹昏鴉”中的“枯”字用得好,“枯”有枯萎之意,準確地寫出了晚秋藤蔓毫無生機的特點,給人一種悲苦淒涼之感。

中心句是哪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個過程中,先讓學生短時間思考,也可以自主交流,然後師生共同探究,賞析,一邊探究,一邊展示畫面,一邊對學生進行指導性地朗讀,反覆吟誦中讓學生自然而然地背會。)

四、背一背

請學生代表有感情的背誦全詩。

全體起立,閉上眼睛,想象畫面,有感情的吟誦。

五、寫一寫

1.選出最打動你的句子,結合自身體驗,寫一段賞析文字。

2.同學們在董貞的《天淨沙·秋思》樂曲感染下,書寫文字。

六、佈置作業

1.將寫好的賞析文字發到裏。

2.查找資料,蒐集一首與《天淨沙·秋思》風格相似的詩摘抄並背會。

結語:同學們,中國是詩的國度,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值得傳承的精神瑰寶!讓古詩詞的魅力融入我們的生命與靈魂,讓我們的筆端也能流淌出詩情畫意,給我們的人生增添美麗與飄逸。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七年級語文上冊《天淨沙·秋思》教案 3

教學目標:

1、瞭解詩歌有關知識。

2、品味語言,體味詩歌意境。

3、有感情地反覆誦讀並熟練地背誦。

4、領會詩歌中蘊含的節奏美,提高詩歌的鑑賞能力。

教學重難點:

品味語言,體會意境,領會詩人在詩歌中所表達的感情,誦讀並背誦。 教學方法:

誦讀法、探究法、想像法。

學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級是一個成績比較差的班級,學習詩歌,對他們來說,也許除了朗讀以外

可能就沒有別的印象了。所以,在課前我讓學生收集一些有關鄉愁的詩歌,教學中我儘量在教學中採用讓學生朗讀的方式去領會這首小令跟我們呈現出來的節奏美,讓學生還原詩歌中的畫面來領會詩中展現的圖畫美,領會詩人表現的遊子的思鄉之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有人說“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而七百多年來,人們說起“鄉愁”,仍不得不想到這篇作品《天淨沙 秋思》。因爲它極其出色地運用了景物烘托的'寫法,將抒懷主人公置於特定氛圍中,使主觀意緒和客觀環境達到了高度的統一。這是一篇抒情作品,僅用28個字,就生動地表現出一個長期漂泊他鄉的遊子的悲哀。

二、解題

“曲”是一種合樂歌唱的詩歌形式。元曲繼唐詩宋詞後興起, 是元代的新詩體。“天淨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題目。元曲是我國古代詩歌中的一種體裁,興於元代,又稱散曲。馬致遠,字千里,號東籬,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不詳,元代戲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狀元”之稱,與關漢卿、白樸、鄭光祖並稱“元曲四大家”,雜劇以《漢宮秋》最著名,散曲存《東籬樂府》一卷。元代著名散曲家,早年熱衷於功名,卻屢不得志,經歷了漂泊生涯20餘載,本曲是這種漂泊生涯體驗的結晶,是作者用血和淚寫成的,是元曲中的“絕唱”,元人譽之爲“秋思之祖”。

三、朗讀詩歌

1、學生齊讀,讀文本

2、 教師配樂朗讀

2、學生給詩歌劃分節奏,注意重音,讀出感情: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4、學生配樂朗讀

四、學生合作探究

賞景品情

1、四人爲一組,討論以下問題:

(1)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個字,寫了哪九種景物?分別有什麼特點,你認爲這樣做有何好處?

(2)體會篇末所寫的:“斷腸人”應是怎樣的人?

(3)說說這首小令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思?其“情景交融”的特點是怎樣在文中得到體現的?

以上問題由學生討論,師適當點撥,共同明確:

(1)這首小令共寫了藤、書、鴉、橋、水、家、道、風、馬九種景物,一字一詞,一字一景,真可謂“惜墨如金”,但是凝練而並不簡陋,九種景物名稱之前分別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現各自特徵的修飾語,使各個景物都帶上了鮮明的個性,又使本來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蒼涼的深秋暮色籠罩下,構成了一個統一體,簡約之中見出深細。

(2)獨在荒涼的古道上,頂着西風,騎着瘦馬前行,太陽下山了,傷心的人正在天涯漂泊,還沒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將是一個漫漫的長夜,不禁悲從中來,肝腸寸斷。“斷腸人”就是漂泊在天涯極度憂傷的旅人。本句揭示“秋思”的含義,至於遊子爲什麼漂泊到這裏?他究竟要到哪裏去?這些言外之意,儘可聽憑讀者去想象。

(3)這首小令旨在表達天涯淪落人的悽苦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難於表達,作者運用傳統的寄情於物的寫法,把這種悽苦愁楚之情,刻畫得淋漓盡致,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這些有形可感的事情,具有明顯的深秋色彩,與無形的抽象的悽苦之情,有相通之處,用有形表現無形,使人感到具體生動。

2、學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畫面,及作者所表達的學生的思鄉情。學生根據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筆畫,加深思考。

3、齊聲朗讀並背誦詩歌。

五、拓展延伸

讓學生交流自己蒐集的詩歌,可展開朗誦比賽,以提高朗讀水平。各小組展開競賽,看誰背誦的詩歌多。

六、總結

這首小令僅用28個字就是道德表現出一個長期漂泊他鄉的遊子的悲哀,除了最後一句,全都是景語,而字字卻是扣着“情”來寫,古人說:“凡景物,皆情語”,《天淨沙秋思》堪稱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無痕的傑作。人們說起“鄉愁”就會想到這篇作品。

七、作業

背誦並默寫本首小令

抄寫重點字詞、詞意

將這首小令改寫成一首現代散文

七年級語文上冊《天淨沙·秋思》教案 4

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

《天淨沙·秋思》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語文七年級三冊第三單元的第15課《古代詩歌五首》中的第五首。它是元代著名散曲家馬致遠寫的一首小令,元周德清譽之爲“秋思之祖”,王國贊其“寥寥數語,深得唐人絕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後人稱之爲元代散曲之絕唱。這首小令寫了一位遊子的羈旅之思。

教材的編排意圖及前後聯繫

這套新教材是國家課改實驗教材,其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的教育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本單元是讓學生走近自然美、感受自然美。本單元訓練的重點是:

1、正確流利且有感情地反覆朗讀課文,品味詩文優美的語言。

2、培養從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中發現美與領悟美的能力。

3、學會觀察感受大自然中的美,寫一篇寫景狀物的文章,力求抓住特徵,寫得具體,寫得真切。

小令《天淨沙·秋思》的教學內容與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緊密相連,既要加強朗讀,體會小令意境,又要揣摩精彩的詞句,感知小令的美妙意境。

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要求及本班學生具體情況,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入手,制定了以下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誦讀小令。

2、發揮聯想和想像,體驗課文情景,激發情感。

3、通過揣摩,欣賞精彩詞句,感知小令的美妙意境。

4、培養學生的審美想象,審美情感、審美意識。

5、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願望和熱情。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揣摩、欣賞詞句,感知小令的美妙意境,誦讀。

2、教學難點:

理解景物與作者思想感情完美結合的寫作方法。

學情分析:

現有基礎:

學生在前幾篇課文的學習中,已對朗讀有一定的瞭解,對優美語言有一定的品味能力,在本課中將進一步培養朗讀能力及品味能力。

學習動力:

該班學生基礎較好,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同時,對前幾課的學習,對自然景物、學生有着較強烈的喜愛之情,可以以此爲動力,讓學生在誦讀中,在畫與寫中,領會小令意境。

設計理念:

新課標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應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此理念,本節課通過“讀──畫──議──寫”,讓學生畫出心中所想,說出心中所感,寫出心中“感”“想”,整堂課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來構思,組織。

教學方法:

1、情景式教學法。

2、朗讀教學法。

教具準備:

投影儀、《天淨沙·秋思》投影片。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秋自古以來觸發人深思。范仲淹的《漁家傲》中的“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 去無留意”,給我們給了塞下秋光,征夫淚;杜牧《秋夕》中的“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給我們展現了一個寂寞,失意宮女的內心苦悶,秋士悲,秋女怨,讓人揪心,令人扼腕。那麼,一個孤身漂泊,遠離家鄉的旅人,在蕭蕭悲涼的“西風”之中,又會有怎樣的情思呢?今天,讓我們一起去走近馬致遠,走進他的《天淨沙·秋思》中去感受感受。(板書課題)

二、簡介作者及作品

1、抽學生介紹。

2、教師補充介紹:

馬致遠,號東籬,大都人,曾熱衷功名,但未得志,漂泊二十餘載,五十八仕,看不慣黑暗的官場,退而隱居,寫出許多“嘆世”之作,他與關漢卿、王實甫、白樸並稱元代雜 劇四大家,在元代散曲作家羣中,位居第一。

《天淨沙·秋思》是散曲中最爲有名的,元人周德清譽之爲“秋思之祖”,王國雄贊其“寥寥數語,深得唐人絕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後人稱之爲元代散曲之絕唱。

這首小令何以獲得如此高的讚譽呢?讓我們一起去讀一讀。

三、讀

1、師範讀。

2、師指導學生讀。

3、生自讀,背誦。

四、學生畫

一首好詩,就是一幅好畫,馬致遠的這首小令正體現了這一點,請同學們揣摩這首小令的意境,展示你豐富的想象,把你所想的繪成一幅畫。

1、抽一名學生在黑板上畫。

2、學生分小組(四人一組)共同畫。

五、議

各組交流自己所畫的畫,學生之間互評。

六、教師點拔

1、小令中運用得最多的是哪類詞?

2、小令中作者是怎樣描寫景物的?

3、小令中點明主旨的句子是哪句?

4、小令中最讓你喜歡的詞句有哪些?

(如學生未提到“瘦”,教師可點拔:瘦讓你想到了哪些?)

七、寫

一幅好畫就是一首優美的詩,一篇優美的散文,下面就請同學們展開豐富的想像,用你的文筆,把你所繪之景介紹給大家。

1、學生獨立寫。

2、學生自願在班上交流,相互評價。

八、總結

這節課,我們通過“讀──畫──議──寫”,走近了馬致遠,瞭解了他的絕唱之作,真正體會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讀到了一位遊子的羈旅之思。

課後反思:

該節課通過學生的“讀──畫──議──寫”,較大的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之間的合作、自主探究的能力有了一定的體現,對小令的意境有較深刻的理解,如有一位學生在畫畫時,沒有侷限於課本中的插圖,而是用自己獨特的理解畫了遊子牽着一匹瘦骨嶙峋的馬在古道上行走,當我問爲什麼遊子要牽着馬而不騎馬時,學生的回答是:因離家太久,馬也想家想得瘦了。是呀,馬猶如此,人何以堪。學生的回答,讓我一震,其實,只要我們充分的相信學生,他們時時會迸發出創新的火花。

七年級語文上冊《天淨沙·秋思》教案 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有感情地朗讀,直至背誦;體味詞句,揣摩作者的感情,體會作品的意韻。

2、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3、道德、情感、價值觀:領悟詩中蘊含的節奏美,提高對古代詩歌作品的鑑賞力。

教學重點:

1、背誦詩歌。

2、品味語言,體會作品的意韻。

教學用具:

自制錄音帶、錄音機、課件。

教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你們眼中,秋天是一個怎樣的季節?也許是豐收的,也許是浪漫的,也許是多愁善感的。那麼,在一個遊子的心中,秋天是什麼樣的呢?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中去體會體會。

二、解題:

“天淨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題目。元曲是我國古代詩歌中的一種體裁,興於元代,又稱散曲。

馬致遠,元代著名散曲家,早年熱衷於功名,卻屢不得志,經歷了漂泊生涯20餘載,本曲是這種漂泊生涯體驗的結晶,是作者用血和淚寫成的,是元曲中的“絕唱”,元人譽之爲“秋思之祖”。

三、朗讀詩歌:

1、師配樂範讀

2、學生齊讀

3、學生給詩歌劃分節奏,

注意重音: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4、學生配樂朗讀。

四、品析鑑賞:

1、播放課件,學生根據詩句用優美的語言描繪圖畫,體會思鄉之情。如:深秋的黃昏,一個風塵僕僕的遊子,騎着一匹瘦馬,迎着一陣陣冷颼颼的西風,在古道上踽踽獨行。

他走過纏滿枯藤的老樹,看到即將歸巢的暮鴉在樹梢上盤旋;他走過橫架在溪流的小橋,來到溪邊的幾戶人家門前,這時太陽快要落山了,自己卻還沒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將是一個漫漫的長夜,不禁悲從中來,肝腸寸斷。

2、四人爲一組,討論以下問題:

(1)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個字,寫了哪九種景物?你認爲這樣做有何好處?

(2)體會篇末所寫的:“斷腸人”應是怎樣的人?

(3)說說這首小令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思?其“情景交融”的特點是怎樣在文中得到體現的?

以上問題由學生討論,師適當點撥,共同明確:

(1)這首小令共寫了藤、書、鴉、橋、水、家、道、風、馬九種景物,一字一詞,一字一景,真可謂“惜墨如金”,但是凝練而並不簡陋,九種景物名稱之前分別冠以枯、老、昏、小、流、人、骨、璽、瘦等表現各自特徵的修飾語,使各個景物都帶上了鮮明的個性,又使本來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蒼涼的深秋暮色籠罩下,構成了一個統一體,簡約之中見出深細。

(2)獨在荒涼的古道上,頂着西風,騎着瘦馬前行,太陽下山了,傷心的人正在天涯漂泊,還沒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將是一個漫漫的長夜,不禁悲從中來,肝腸寸斷。“斷腸人”就是漂泊在天涯極度憂傷的旅人。

本句揭示“秋思”的含義,至於遊子爲什麼漂泊到這裏?他究竟要到哪裏去?這些言外之意,儘可聽憑讀者去想象。

(3)這首小令旨在表達天涯淪落人的悽苦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難於表達,作者運用傳統的寄情於物的寫法,把這種悽苦愁楚之情,刻畫得淋漓盡致,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這些有形可感的事情,具有明顯的深秋色彩,與無形的抽象的悽苦之情,有相通之處,用有形表現無形,使人感到具體生動。

3、齊聲朗讀並背誦詩歌。

五、拓展延伸:對比閱讀余光中的《鄉愁》,體會思鄉之情。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呵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六、總結:這首小令僅用28個字就是道德表現出一個長期漂泊他鄉的遊子的悲哀,除了最後一句,全都是景語,而字字卻是扣着“情”來寫,古人說:“凡景物,皆情語”,《天淨沙?秋思》堪稱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無痕的傑作。人們說起“鄉愁”就會想到這篇作品。

七、佈置作業:

1、背誦詩歌。

2、課後以詩歌的意境作一幅畫,各自進行交流。

七年級語文上冊《天淨沙·秋思》教案 6

一、教學目標

1、能朗讀、背誦《天淨沙·秋思》

2、能瞭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點

3、能理解《天淨沙·秋思》所描寫的意象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4、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感情。

二、重點難點

1、朗讀、背誦《天淨沙·秋思》

2、理解《天淨沙·秋思》所描寫的意象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3、訓練想象、聯想,培養創造思維

三、教學設想

1、以朗讀訓練爲重點,體會寓情於景的寫法。

2、通過合作學習與交流,形成良好的學風,學會學習。

3、訓練想象、聯想,培養創新意識和創造精神。

四、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同學們:我們進中學以來初次學習古詩,很高興能成爲大家的朋友,聚集在這裏,和大家一起共同學習古詩 ,請大家一起學習第三單元的第十五課《古詩十五首》。從現在起,我們就是親密的合作伙伴,願我們合作愉快,合作成功!朋友們,有信心嗎?)我們的課就要開始了,請先聽一段音樂,放鬆放鬆。(放第一框聽音樂)聽了這段音樂,有什麼感受?這曲子是愉快的,還是悲傷的?(學生談感受。)引:你認爲怎樣的人可能有這樣的心境?(失意的人,遠離家鄉的遊子,如馬致遠)對!真聰明!說到馬致遠,就說到正題上去了。今天,我們要學習馬致遠作的曲《天淨沙·秋思》。

我們說說馬致遠,誰來?

馬致遠(1250?一1321?):字千里,號東籬,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戲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狀元”之稱。他的散曲描寫景物意境優美,語言凝鍊,流暢自然。(放第2框)

師:我還知道,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但由於元統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幾乎一生都過着漂泊無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鬱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於是在羈旅途中,寫下了《天淨沙·秋思》,它的體裁的“曲”。

下面說說“曲”這種文體:

在中國古代文學長廊中,宋以前一直以詩最盛行,宋不僅繼承了唐朝的詩而形成了宋詩獨具的特點,而又有詞的興起。到了元代,另一新興的體裁就是曲,曲大致分爲兩種,一是劇曲,一是散曲。散曲沒有動作、說白,包括散套和小令。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就是有標題的小令。(放第3框)

2、理解這首小令的意思

(1)指導學生朗讀。

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現在有專家說,讀書是與作家對話。總之,讀書是走進作家的內心世界,讓我們以朗讀來走進馬致遠,親近這位名家,讀懂這片漂泊羈旅的遊子之心。

下面請大家聽一遍朗讀,劃出節奏。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師: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韻“a”,二、四句押尾韻“ia”,讀來朗朗上口,大家喜歡嗎?我們感受一下。(朗讀)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結構相同、字數相等、句式工整,

要讀出一氣呵成、淋漓痛快的酣暢美和明快的節奏感。試一試。最後一句是散句,要讀得曲折跌宕,讀出落拓無助的生存境遇。試一試。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讀一遍。這樣朗讀我們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間,長短結合的形式美。

(2)感受它的意境美

師:下面我們感受它的意境美。提示:怎樣的景、怎樣的人?怎樣的情感?

有人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先請同學們散讀一遍課文,說說你頭腦中有怎樣的畫面?請以“我彷彿看到了……”爲開頭,說說詩句在你頭腦中再現的畫面。

如果學生有困難,舉例:“枯藤”、單說“藤”的形態是多樣的,把它置於上下文中“枯藤”,形象就具體了,我彷彿看到了枯萎的'藤、頹廢的藤、沒落的藤、毫無生機的藤,於是枯藤這一意象渲染出淒涼、蕭殺的晚秋氣氛。同學們可以類推。

學生可能再現出的畫面有:

幾根枯樹纏繞着一棵棵禿樹,那凋零了的黃葉在蕭蕭的秋風中瑟瑟的顫抖,黃昏的天空中點點寒鴉,聲聲哀鳴……一片悲涼的秋景。

在作者的眼前呈現出一座小橋,橋下小溪潺潺的流水,不遠處還有升起裊裊炊煙的農家小院,那裏有安居落業的人們。

在蕭瑟的秋風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飽嘗艱辛的遊子騎着一匹瘦瘦的老馬,在夕陽西沉的餘輝中,向遠方踽踽(j)而行。

喔,同學們描繪的就是一幅悲涼的秋景圖。

師:請想想爲什麼會有這些畫面?即畫中有怎樣的人,傳達出怎樣的情感?

明確:人們常說,“所有景語皆情語”。因爲“斷腸人在天涯”,在天涯的斷腸人的精神家園已化作了一片荒蕪,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滿目蕭然。於是作者眼中的藤、樹、馬、水都是蕭條的、淒涼的、無助的,其實是人的落拓與哀愁的寫照,這是以景託情,融情於景。這景無疑傳達出浪跡天涯的遊子思鄉之情,這景與人,境與情,自然意象與社會境遇,和諧的統一於這首小令中,充分的道出了遊子羈旅之悲。請大家齊聲誦讀,讓我們將景語化爲情語,體驗體驗遊子的悲苦與心酸。(朗讀)

師:通過朗讀,真正體驗到了作者窮迫潦倒,孤苦無依、顛沛流離的悽苦情思,感受到了作品的崇高與悲劇美。

五、小結:

這堂課我們通過朗讀小令,將文字轉化爲畫面,體會它的意象,從總體感受了小令的意境;再通過聯想和想象感受了作者繪秋的思鄉之情,進入它的藝術境界,我們的文學素養有一些提升。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九種景物 渲染出悲涼的氣氛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直抒胸臆道出天涯遊子思鄉之悲,由此我們不難看出:閱讀欣賞一首詩(曲)的一般方法,

1、從語言入手,再現畫面;

2、從畫面感受意境;

六、作業:

1.練習冊

2.課後練習題

七年級語文上冊《天淨沙·秋思》教案 7

教學目標:

1、深入瞭解這幾首詩的作者,知人論世,從而更好的理解詩歌內容。

2、理解作者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處境下的愁苦的心情,剖析愁苦背後深層次的原因。

教學重點:

理解作者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處境下的愁苦的心情,剖析愁苦背後深層次的原因。

教學難點:

同上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老師給你們兩個關鍵詞,秋天、遊子,你們會想到什麼?好,同學們大都想到了悲涼的心境,那麼古代的文人墨客在異國他鄉看到秋景時的大多心情如何,在這種心情的背後,有沒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嗎?讓我們一同走進這些詩人,走進他們的詩歌,探究其中的原因。我們首先探討的是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

二、瞭解作者

馬致遠(1250—1324),字千里,號東籬,大都(今北京)人。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爲“元曲四大家“,被尊稱爲“曲狀元”,馬致遠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負,後來擔任地方小官吏,也是完全不能滿意的,在職的時間也並不長。在這樣的蹉跎經歷中,他漸漸心灰意懶,一面懷着滿腹牢騷,一面宣稱看破了世俗名利,以隱士高人自居,同時又在道教中求解脫。

三、初讀,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這首元曲,把握節奏。

2、聽錄音,學生跟讀,感受意境。

3、學生齊讀,進一步走近這首元曲。

四、曲徑通幽,深入探討

1、找一名同學用自己的話描繪一下這首元曲所描繪的畫面,可以適當加入自己的理解。

2、再讀這首詩,思考:在這首元曲中,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你認爲這首元曲中哪些句子或詞語體現了作者的這種情感?

明確: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

3、明確意象的概念:所謂"意象"簡單說來,可以說就是主觀的"意"和客觀的"象"的`結合,也就是融入詩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賦有某種特殊含義和文學意味的具體形象。

4、作者悲秋思鄉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呢?

在馬致遠生活的年代,蒙古統治者開始注意到“遵用漢法”和任用漢族文人,卻又未能普遍實行,這給漢族文人帶來一絲幻想和更多的失望。馬致遠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負,他的一套失題的殘曲中自稱“寫詩曾獻上龍樓”,卻長期毫無結果。後來擔任地方小官吏,也是完全不能滿意的,在職的時間大概也並不長。在這樣的蹉跎經歷中,他漸漸心灰意懶,一面懷着滿腹牢騷,一面宣稱看破了世俗名利,以隱士高人自居,同時又在道教中求解脫。

七年級語文上冊《天淨沙·秋思》教案 8

教學目的要求:

1、通過反覆誦讀,能正確說出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

2、通過畫面的賞析,準確描述曲中表現的形象,體會形象中蘊涵的意境。

3、通過對比閱讀,學習用具體的意象表達抽象的'感情的方法。

4、多渠道引導學生品味寫景語言,培養學生自主閱讀、感悟詩情之能力。

5、學生領會和學習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提供了極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課例。

教學重難點:

遊子思鄉之情,羈旅之思。

教學目標:

通過閱讀欣賞這兩首古詩,培養學生的古詩朗讀能力,學會如何閱讀欣賞古代詩歌。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課時數:

一課時

教學內容與過程:

(一)導入新課:

可由秋天的詩詞導入(如劉禹錫的《秋詞》等)。或由學生描述秋天的景色導入。

(二)朗讀這首詞

可通過自由讀、默讀、賽讀、有感情地朗讀等方式進行

(三)背誦這首詞

(四)學習小組討論、探究這首詞

1.這首詞寫了哪些景色?

2.作者在這首詞中蘊涵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3.這首詞的獨特之處(如色彩的搭配等)

4.點明這首詞的主旨句是什麼?

5.品味文中的語言。

6.分析文章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

(五)拓展:

1.可提起筆來補充內容,擴寫《天淨沙》,也可拿起畫筆來畫。

2.比較閱讀:引劉禹錫《秋詞》其一,與《天淨沙

秋思》進行比較。

(六)作業:

寫一段短文,描寫《我心中的秋》。

七年級語文上冊《天淨沙·秋思》教案 9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有感情地朗讀,直至背誦;體味詞句,揣摩作者的感情,體會作品的意韻。

2.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3.道德、情感、價值觀:領悟詩中蘊含的節奏美,提高對古代詩歌作品的鑑賞力。

教學重點:

1、背誦詩歌。

2、品味語言,體會作品的意韻。

教學用具:

課件。

教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你們眼中,秋天是一個怎樣的季節?也許是豐收的,也許是浪漫的,也許是多愁善感的。那麼,在一個遊子的心中,秋天是什麼樣的呢?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中去體會體會。

二、解題:

“天淨沙”是曲牌名,“秋思”,秋天裏的思念。題眼是“思”,“秋”是特定的季節,“秋思”二字概括了全詩的內容。

三、作者簡介

馬致遠元代戲曲作家,號東籬,大都(今北京)人。

馬致遠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是元初作家中散曲流傳得最多的一個。作品豪放清逸,雜劇以《漢宮秋》爲代表。

四、背景資料及文學小常識

這首散曲選自《全元散曲》。馬致遠少年時熱衷功名,但由於元統治者執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一生幾乎都過着漂泊無定、困窘潦倒的羈旅生活。這首小令正是他一生真實而生動的寫照。被後人稱爲“秋思之祖”

我國詩歌的發展,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體式,如唐詩、宋詞。元曲是繼唐詩宋詞後興起的一種藝術形式,是一種新的詩體,包括雜劇和散曲兩部分。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數。小令在元代又名“葉兒”,每首能獨立,相當於一首詩或一闋詞;由於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調;每個曲調都有一個名稱,叫曲牌,表示不同的譜式,規定着不同的字數、句數、平仄、韻腳。曲牌表示曲調,另有題目。小令的曲牌常是一個,即一首小令一個曲牌,但也有例外的。《天淨沙秋思》屬於散曲中的小令。

五、詩歌朗讀:

1、師配樂範讀

2、學生齊讀

3、學生給詩歌劃分節奏,

注意重音: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下面請大家聽一遍朗讀,劃出節奏。體會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這些詞語對錶達作者感情所起的作用。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小結: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韻“a”,二、四句押尾韻“ia”,讀來朗朗上口,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結構相同、字數相等、句式工整,要讀出一氣呵成、淋漓痛快的酣暢美和明快的節奏感。試一試。最後一句是散句,要讀得曲折跌宕,讀出落拓無助的生存境遇。試一試。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讀一遍。這樣朗讀我們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間,長短結合的形式美。

4、聽讀課文說原初體驗

哪些詩句最能打動你的心扉?哪些詩句最能扣動你的心絃?並說說你喜歡的原因。

六、品析鑑賞:

(一)創設情境,引領入詩

相信許多同學都十分熟悉這首膾炙人口的小詩,我們一起來試着背誦一下。那麼,古代的作品很多,但流傳下來的卻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什麼樣的作品會讓人記住呢?

歸納:

①作者用心體驗與寫出來的作品;

②語言樸實不華非常優美的作品;

③通俗的老少偕宜的作品;

④境界高,內容豐富思想健康;

⑤表達一定的思想,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

能達到以上境界的作品就是傑作。我們再來深入學習這首詩,探究一下它是怎樣一種境界。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就是這樣一首一語道破“某一種心情”的作品。也正因如此,這首小令被稱爲“秋思之祖”。

(二)再讀古詩,理解其意。

1、細讀每句話,說說新的理解和感悟(老師依次出示四幅圖分別對應四句話讓學生看圖理解)

枯藤老樹昏鴉

枯藤(纏繞的)老樹(棲息着)黃昏(歸巢的)烏鴉。

首句寫秋末之景,渲染出一種蕭瑟荒涼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遊子無家可歸之意。

小橋流水人家

小橋(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幾戶)人家。

次句推出一幅優雅恬靜的'畫面,與前句形成鮮明的對比,但他人有家而我獨無,又增一分思鄉之情。

古道西風瘦馬

(荒涼的)古道(上蕭瑟的)秋風(裏行着一匹)瘦馬。

古道荒涼,西風起而一年將盡,馬也因長途跋涉而累瘦了。此句從側面寫出了遊子在客途中孤苦寂寞的心情。

以上幾句用九個細節構成一幅畫面,極力渲染悲涼氣氛,表現一個長期漂泊異鄉的人的惆悵之情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夕陽(已經朝着)西方落下(漂泊未歸)的斷腸人(還遠)在天涯!(“西”名詞作狀語,“向西”)

上句點明時間,並照應上文的“昏”。下句卒章顯志,正面

抒發感情。“斷腸”的愁苦、“天涯”的遙遠,點明瞭這首小令的主題。

段解: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遊子之悲。“斷腸”一語,爲全篇主旨所在。

2.根據畫面提示背誦本曲(老師放映四幅畫面學生看圖背誦)

(三)再讀課文,總體把握

1、歸納主題

這首小令描繪了一幅絕妙的深秋晚景圖,抒發了一個飄零天涯的遊子在秋天裏思念故鄉、倦於漂泊的孤寂、愁苦之情。

2.結構圖解(內容在課件上)

(四)手法探究

《秋思》是如何運用對比映襯手法的?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作品中動景與靜景、暗淡的色調與明亮的色調、天倫之樂與羈旅之苦,都形成鮮明的對比映襯,增強了視覺效果和感情色彩。

(五)語言品析

這首小令在語言運用上有什麼特點?

語言極爲精煉確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卻描繪出詩情濃郁的畫畫,創造出淒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結構完全相同,全用名詞和形容詞,沒有一個動詞,描寫了9個形象9個小景,每三個形象構成一幅小畫面。各句各以三個並列的偏正結構的詞組組成整齊的排比句,顯得和諧勻稱。

七、課外拓展

比照

送別

李叔同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濁酒盡餘歡,今霄別夢寒。

八、作業

1、背誦古詩

2、聯想想象

斷腸人爲何漂泊天涯?請你展開聯想,演繹一段故事。

七年級語文上冊《天淨沙·秋思》教案 10

一、教學目標:

1、體會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

2、感受理解曲中主人公的思鄉之情

3、背誦和默寫全曲

二、教學設想:

1、這首元曲釋義簡單,教師應從教學實際出發,把重點放在指導閱讀、討論景物描寫的作用和反映的主題上。

2、以學生活動爲主,其中包括朗讀、討論、描繪、寫作、欣賞等,教師適當點撥講解。

3、本課教學擬一課時。

三、教學過程:

1、簡介元曲:元曲與唐詩、宋詞標誌着文學的三座藝術高峯。曲在元代興起,它開拓了一條大衆化、通俗化的新的文學途徑,在格律、字句和情調上有較大自由。它包括雜劇和散曲,散曲從結構上又分爲小令和套數兩類。小令通常是獨立的單隻曲牌,按曲調創作,每一個曲調都有自己的名稱,各個曲調的字數和句式都不相同,常用於寫景、抒情。如今天我們將要學的《天淨沙》。(幻燈顯示或印發資料)

說明:讓學生簡單的瞭解元曲,有助於學生閱讀和欣賞。

2、在曲牌“天淨沙”中,最爲的一篇便是《天淨沙秋思》。“天淨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題目,意爲秋天的思緒。(板書題目)

3、簡介作者:馬致遠(1250?—1321),號東籬,大都(今北京)人,元代傑出戲劇家,著有雜劇15種,藝術成就的是《漢宮秋》;他又是元代散曲大家,現存130首,除《天淨沙秋思》外,還有《山市晴嵐》、《遠浦歸帆》等也具有代表性。(幻燈顯示或印發資料)

4、教師範讀。

說明:範讀要根據感情基調的需要,節奏合理而低緩。(可以結合多媒體動畫Flash,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5、學生自讀,教師點名讀。朗讀要注意節奏,並感受景物描寫。(朗讀節奏見板書,可幻燈顯示,教師適時指導朗讀)

說明:“書讀百遍,其意自見”通過教師範讀,學生自讀,教師指導朗讀,旨在通過讀讓學生對這首曲有一個初步的感受,爲理解全曲作鋪墊。

6、結合自己的朗讀後的感受(或觀看的.動畫Flash),學生進行素描(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讓學生自己製作動畫Flash),力求把曲中的景物描繪的合理、形象、生動。(教師給予點評,選擇好的進行鼓勵、展示)

說明:初一的學生對直觀性的東西感受較深刻,通過學生素描勾勒,曲中的景物盡在眼底,能夠激起學生對自己經歷(或媒體上的景物、故事)的聯想,達到體驗理解課文內容的目的。

7、分析全文:

㈠曲中前三句共描寫了幾種景物,情調氛圍有何異同?在文中有何作用?(學生思考,分組討論完成)

明確:

①共寫了9種景物,即藤、樹、鴉、橋、水、家、道、風、馬九種景物,一字一句,一字一景,凝練而不簡陋,再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鮮明的修飾語,一幅意境蒼涼的深秋晚景圖就勾勒出來,言簡意豐。

②第一句三種景物寫出一片蕭颯秋景,造成一種黯淡淒涼的氣氛,襯出了這個旅人內心的悲哀。

③第二句三種景物則明淨,安謐,就連那戶人家的歡聲笑語也似聽見,對比自己的奔波不定,更感到羈旅之苦。

④第三句景物古老、淒涼、羸弱,襯托出天涯遊子的內心孤獨悽苦之情。

⑤由此可見,第一、三句色彩情調一致,都是“哀景”,正面襯托遊子的哀愁;第二句則爲“樂景”反襯遊子羈旅之苦。(教師適時板書)

㈡、這九種景物又是在一個什麼大的色彩之下呢?

明確:“夕陽西下”,時間愈來愈晚,光色慘淡、昏黃,更使以上景物倍添遲暮蒼涼的情調氛圍。

㈢、結句點明瞭什麼?

明確:處於這種環境中的人是“天涯遊子”,並直抒胸臆————因思鄉愁已“斷腸”,使景物描寫與人的心境完全溝通,充分體現了因情設景、情景交融的創作意圖。

說明:

①教師引導學生提問後,思考並分組討論。

②採用討論法,發揮集體的作用,培養學生既能獨立思考又能合作學習的習慣。

③形象是曲的骨肉,感情是曲的血液,思想是曲的靈魂,學生通過教師點撥,對曲中形象、感情、思想作到全面的分析欣賞也就從整體上感受和理解曲作家的情感。

8、學生再讀全曲。(要讀出感情)

9、你能用現代文的形式來描述這首曲嗎?(要求:用第一人稱,語序可以自行安排,可以增刪內容,要突出曲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生互相交流,選擇一兩名學生的作品全班交流)

10、教師下水文:絳紅的夕陽慢慢地走進西山,殘霞血一般的染紅了天空。我牽着那匹瘦骨嶙峋的老馬,踟躇地走在古道上。烈烈的西風捲起黃土,迷朦了雙眼,但在隱約中,我看見路旁的一根枯乾的藤蘿死死的盤附在葉落枝幹的老樹上,一隻暮鴉站在枝頭孤獨的哀鳴。忽兒路過一架小橋,聽到橋下潺潺的水聲,又望見人家已是炊煙裊裊,我不禁愁已斷腸,望天長嘆,“身在天涯,我的家到底在哪裏?!”

說明:通過學生對曲的描述,加深了情與景之間關係的理解,對主題也有了更深的印象,爲以後的背誦和寫作情景作文提供了參考。

11、小結:這首小令,字字句句都是出自作者匠心設計,巧意安排,全篇自然有致,情趣天成,不落雕琢造作的痕跡,所以元人周德清在《中原音韻》中稱之爲“秋思之祖”,近人王國維贊它“純是天籟,彷彿唐人絕句”。(《宋元戲曲考》)

12、遷移:朗讀白樸的《天淨沙秋》,體會一下它與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有何異同?

天淨沙秋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明確:同:兩曲都是描寫蕭瑟的深秋晚景。

異:白曲描寫重景,馬曲描寫情景並重以景襯情,情景交融。

說明:張志公先生曾說語文課“以知識爲先導,以實踐爲主體,並以實踐能力的養成爲依歸”。教師利用遷移這個環節,讓學生擴大視野,養成比較閱讀的實踐能力。

13、全班齊誦全曲

14、作業:

①學生背誦默寫全曲。

②課下查閱圖書或網絡與“秋”有關的詩詞曲,選擇你認爲經典的欣賞背誦。

四、板書設計

天淨沙秋思

馬致遠

孤藤/老樹/昏鴉,哀

小橋/流水/人家,“樂”景

古道/西風/瘦馬,哀交融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思鄉情

七年級語文上冊《天淨沙·秋思》教案 11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元曲的基礎知識,培養對古典詩詞曲的興趣。

2、藉助註釋和工具書把握詩歌大意,在讀悟想象中品味本曲的語言,體會其情味,感悟曲中創設的意境,領會詩人表達的情感,揣摩古詩詞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達方法。

3、通過對比閱讀,拓展延伸,體驗鑑賞詩詞的方法,提高鑑賞詩歌的能力,增強古詩文修養。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體會小令的語言美、節奏美、韻律美;在讀中體會詩的內涵,品出詩的情味。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品味,把握詩歌大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感受曲中所創設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難點:

鑑賞表現秋景的意象,體會曲中的意境,理解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元曲及作者白樸的生平資料、古箏曲《香山射鼓》)胡琴曲《悲秋》)

學生準備:

元曲及作者白樸的相關資料。

教學方法:

採用品味、誦讀、交流、研討的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一、交流導入,理解課題

1、學生用一至兩個詞語表達對秋天的印象。

2、溫故知新,學生重溫與秋有關的古詩詞。

3、導入新課,解題,簡介元曲的有關知識。

二、初讀疏言,感悟詩意

1、學生自由讀讀這首元曲,注意曲子每個字的讀音,要求讀得字正腔圓,讀通,讀順。

2、指名學生朗讀、齊讀,教師相機評價指導讀出曲的節奏、韻味。

3、藉助註釋或查閱工具書,同桌合作學習理解詩歌大意。

4、發揮想象,融入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詩歌大意。

教師隨機提問:對“殘霞、輕煙、寒鴉、飛鴻影下”等詞的理解。

這首曲寫的是秋天什麼時候的景色?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5、有感情地朗讀本曲,把曲中所勾勒的秋之圖景用朗誦表達出來。

三、細讀悟象,把握詩境

1、找一找作者描寫了哪些秋天的景物?

(全曲中秋景: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飛鴻、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2、朗讀第一句中的景物。

(1)這些景物讓你感到這是一個怎樣的秋天?

(暗淡、蕭瑟、冷清)

(特別注意:孤、落、殘、輕、老、寒六個字。)

(2)想一想第一句中,“孤村?寒鴉”這些景物容易讓我們產生哪些情感?爲什麼?)

(3)請同學們把這種淒涼、冷清、孤寂的情感讀出來,聲音要輕、緩。

(4)引入一組寫秋的古詩詞,進一步感受“悲秋”。

3、朗讀最後兩句的景物。

(1)作者抓住景物的什麼特點來寫的'?這些景物又讓你感受到一個怎樣的秋天?(燦爛的、明朗的、絢麗的、美好的、恬淡的)

(2)用讀展示出最後兩句一個多彩絢麗的世界,聲音略快略高。

(3)第二句選擇“青山?黃花”寫來寫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呢?

(青山綠水:充滿生機;白草紅葉黃花:色彩豔麗、多變。這些景物不僅美麗,而且象徵着生命鮮活明亮。表達作者積極、樂觀、對生活充滿希望)

4、此曲描繪的秋景圖由兩部分構成:前面部分是暗淡、蕭瑟、冷清的遲暮秋景;而後面部分畫面色彩斑斕,鮮豔明麗,充滿着勃勃的生機。在這裏作者運用了什麼寫作方法?(對比)

5、兩者是如何連接起來的?“一點飛鴻影下。”

(1)鴻雁有什麼特點?(一點:說明遠,高;影下:說明速度快。)從大雁的這些特點你體會到了什麼?(充滿活力)

(2)讀出作者看到飛鴻打破淒涼、冷清、孤寂後的驚喜,讀出飛鴻速度之疾。

6、小結,引讀。

(1)小結:整首曲全都由一些自然景物構成,前二句呈現出一片蕭瑟而荒漠的深秋景象。第三句“一點飛鴻影下”,使寂寞的秋景圖,鮮明活躍起來。最後,再以“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作爲結束,增添了五彩繽紛的亮麗色澤。

(2)引讀:在作者眼中秋是孤寂、淒涼的——讀前兩句;又是充滿活力的——第三句;更是絢麗多姿、五彩繽紛的——最後兩句

四、研讀悟意,體察詩蘊

作者將秋日傍晚蕭瑟之景與明朗絢麗之景融合在一起,到底是想表達一種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呢?我們還要考慮到作者寫這首散曲時的背景和作者生平這個因素。(滲透“瞭解背景,知人論詩”的學習詩詞方法)

(1)學生閱讀白樸的生平資料。

(2)本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抒發自己寄情于山水、在孤寂中感受美景的情致,表達樂觀積極地對待人生)

五、誦讀頓悟,表達詩情

朗讀全曲,要讀出節奏,讀出韻律,讀出味道,更要讀出情感。

指名讀、教師範讀、齊讀。(滲透吟誦的技法“平長仄短,依字行腔”讀出詩文的聲韻之美。

六、拓讀積累,賞析延情

(一)總結欣賞古詩詞的方法

(反覆朗讀,瞭解詩意;品味語言,感悟意境;情景交融,體會感情;瞭解背景,知人論詩。

(二)出示馬致遠的《天靜沙秋思》,

要求學生合作學習、對比閱讀

思考題:

1、這首散曲描繪的是什麼樣的畫面?表達什麼樣的感情?

2、《天淨沙·秋思》與《天淨沙·秋》有哪些共同點和不同點。

(三)彙報交流

1、這首散曲描繪的是什麼樣的圖景?表達了什麼樣的感情?

(1)這首小令描繪了一幅深秋晚景圖:(孤寂、蕭索、荒涼的景象)作者用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九種景物巧妙組合,向人們展示了一幅遊子漂泊行旅圖。

(2)真切地表現出天涯淪落人的孤寂、愁苦、思鄉之情。(“斷腸人在天涯”是點晴之筆,點明瞭人物,道出了遊子的情懷。

2、配樂引讀《天淨沙·秋思》想象意境,讀出情感。

3、討論彙報第二個問題:《天淨沙·秋思》與《天淨沙·秋》有那些共同點和不同點。

(共同點(1)曲牌相同(2)作者朝代相同(3)都寫了秋季、秋景,都寫了老樹、烏鴉(寫景的特點是將自然物精巧地組合在一起。)

(4)寫了夕陽西下傍晚時的景色,景色都有令人淒涼的感覺。

不同點:(1)題目不同

(2)作者不同

(3)景色也有不同

(4)表達的情感不同。《天淨沙·秋》表達了作者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處世態度;《天淨沙·秋思》表達天涯淪落人的悽苦孤寂之情。

4、配樂誦讀兩首元曲

板書設計:

蕭瑟孤寂

天淨沙·秋充滿活力美麗秋景

明朗絢麗

淒涼之景

天淨沙·秋思情景交融

思鄉之情

課外拓展作業:

請你運用今天學習的方法,去讀懂一首著名的散曲,感受曲中所表現出的作者的感情。 《小學生必備古詩詞93首》《朝天門詠喇叭》(明王磐)

七年級語文上冊《天淨沙·秋思》教案 12

【教材分析】

《天淨沙·秋思》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5課《古代詩歌五首》。這首詩歌具有意境優美、構思精巧、語言生動、情景交融、富有詩情畫意的特點。

【學生分析】

七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詩歌欣賞能力。教師要善於引導、啓發學生,給學生營造音樂的氛圍,激發他們的興趣和好奇心。

【設計理念】

1、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髮展。

2、注意營造音樂的氛圍,採取角色誦讀,通過富有感情的朗讀來體會課文的意境,培養美的情趣,體驗優美、充滿韻味的語感。

3、以學生爲主體,嘗試自主、合作、探究、體驗的學習方法,實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整合。

【教學目標】

1、瞭解小令的有關知識。

2、品味語言,體味詩詞意境。

3、有感情地反覆誦讀並熟練地背誦。

4、啓發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投影片、錄音帶和 VCD 碟片。

2、唐詩宋詞元曲是我國古代文化藝術瑰寶,多讀多背必有好處。課前讓學生蒐集一些與之相關的詩詞,以開闊視野,拓展思路,增加積累。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音樂(低聲地)“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爲什麼流浪,流浪遠方?流浪……”(學生凝神靜聽,樂曲像小溪般流入學生的心田。)

在音樂的節奏中,教師絮語般地導入:七百多年來,人們說起“鄉愁”,就會想到《天淨沙·秋思》這篇作品。因爲它極其出色地運用了景物烘托的寫法,將抒情主人公置於特定氛圍中,使他的主觀意識和客觀環境達到了高度的統一。這是一篇抒情作品,僅用28個字,就生動地表現出一個長期漂泊他鄉的遊子的悲哀。

以樂曲《橄欖樹》爲引子,激發學生興趣,導入學習主題。

二、感知內容

配樂朗讀:播放陳星演唱的《流浪歌》。“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親愛的媽媽,流浪的腳步走遍天涯,沒有一個家,冬天的風呀夾着雪花,把我的淚吹下……”教師範讀,學生仿讀。

樂曲播放與詩歌朗讀同時進行,激發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的聯想,學生也許會聯想起遠在異地的親人和流浪天涯的`羈旅之人沒有什麼兩樣,從而產生共鳴。

教師用語言描述這幅畫面:深秋的黃昏,一個風塵僕僕的遊子,騎着一匹瘦馬,迎着一陣陣冷颼颼的西風,在古道上踽踽獨行。他走過纏滿枯藤的老樹,看到昏鴉在樹梢上盤旋,昏鴉要歸巢了;他走過橫架在溪流上的小橋,看到“小橋流水人家”,炊煙縷縷,是一派清雅、安適的景象。這時太陽就要下山回家了,自己卻還沒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將是一個漫漫難熬的長夜。唉,自己有家難歸,令人心碎腸斷,更添悲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讓學生閉目想像,感悟其內容,體會思鄉之情。)

要求學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畫面及作者所表達的濃重的思鄉之情(學生踊躍發言、課堂活而不亂),並要求學生根據作品提供的信息和自己的創意作簡筆畫,加深思考。(學生的簡筆畫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有的工筆,有的寫意。)

配樂朗讀,調動情緒;描繪情景,引導想像;交流發言,表達情感;作簡筆畫,加深印象。

三、研讀與賞析

請一位學生模擬費翔的聲音小聲地唱《故鄉的雲》。“天邊飄過故鄉的雲,它不停地向我召喚,當身邊的微風輕輕吹過,吹來故鄉泥土的芬芳,歸來吧,歸來喲,浪跡天涯的遊子;歸來吧,歸來喲,別再四處漂泊……”(學生們不由自主地小聲哼唱,充滿感情。)

播放凱麗金的鋼琴曲《回家》,烘托氣氛。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

請一位女同學將自己蒐集的有關小令的知識向同學們介紹,並舉例說明。(女學生們爭先恐後)同時,其他同學糾正或補充。

請一位男同學介紹《秋思》的意境,其他同學補充說明:作品中前三行全寫景,人物未出場,但每一個景物細節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緊緊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經路;瘦馬,是他所騎;而西風,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種悲涼。僅僅28個字,一個長期漂泊他鄉的遊子的悲哀就這樣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文字不多,然而思鄉之情卻綿綿柔長,纏繞在讀者心頭。(學生深入意境,進入角色。)

學生配樂(《望鄉》:“夕陽河邊走,舉目望蒼穹,裊裊炊煙飄來了思鄉愁……”)朗讀。啓發學生討論:主人公的心境如何?(孤獨而思鄉。)

營造氛圍,烘托情感,引導學生自主體驗,合作探究。

四、拓展延伸

播放輕音樂《江南好》和《採花》,讓學生放鬆一下,然後進行擴展性學習。

1、介紹20世紀初以龐德爲先導的英美意象派詩人學習中國古典詩詞,尤其是唐詩宋詞元曲的情況。(學生靜靜地聽。)

2、《秋思》的意象分析及《秋思》對英美意象派的影響。

3、比較意象與意境的異同。(學生紛紛發言,教師正面激勵。)

4、學生交流自己蒐集的詩歌,可展開朗誦比賽,以提高朗讀水平。各小組可展開競賽,看誰背誦的詩歌多。

5、提問:遊子爲什麼思鄉思親呢,哪一首詩可以作證?(分組討論《遊子吟》。組織學生朗讀孟郊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擴展學習,開發教學資源。

五、課後延伸

1、將蒐集的詩歌抄寫下來,增加積累,並低聲播放《窗外》曲子。

2、展開想像,將《天淨沙·秋思》改寫成一篇散文,下節課交流。

3、組織學生齊唱《常回家看看》,掀起高潮,結束新課。

蒐集詩歌,把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外,改寫詩歌爲散文,進行創新作文練習。

【課後反思】

這堂課我注重營造了一個音樂的氛圍,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對學生進行了正面的激勵,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了良好的情感體驗。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合作精神、創新意識得到了增強。這一節課還滲透了音樂和美術教學,拓展了學生的知識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