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課件中心 > 六年級課件 > 六年級上冊品德課件大綱

六年級上冊品德課件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1W 次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爲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小編整理的課件內容,供參考!

六年級上冊品德課件

  1、科技帶給我們什麼

教材、教學對象分析:

《科技帶給我們什麼》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第一單元“走向文明”的第一課。本單元設計是:科學技術的發展使社會走向文明---文明社會需要文明生活---文明生活應該是科學的、健康的、愉快的、幸福的---我們應向高質量的生活目標努力。單元編排從引導學生認識科學技術給我們生活帶來變化入手,讓學生了解科技成果對我們的生活,對我們的社會產生的巨大影響,進而知道社會由此逐步走向文明。但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造福人類,而人類濫用科學技術,也會帶來許多危害,應此要講究科學倫理。本節課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

1、緊緊圍繞“科技給我們帶來的變化”引導學生聯繫身邊的生活,從不同的角度去認識、感受和探究科學技術對社會物質文明的促進作用。

2、圍繞“科技是把雙刃劍”引導學生學會從正反兩方面看待事物。

從學生的年齡特徵與身心發展來看,這階段的學生的思維能力已獲得了一定的發展,他們已初步具備了主動學習,自主探究的能力。對於教師提出的學習任務他們有主動學習的內驅力,他們能根據具體要求有序地展開思考、討論獲得豐富的知識。可以說他們有能力將尚不清晰的有關知識加以整理,內化整合,形成體系。並且六年級的學生已有一定的道德規範教育的基礎,本單元承接小學其他年級,從一個新的角度、一個較高的起點切入,把行爲規範培養與文明社會的發展有機結合,讓學生明白今天的習慣培養與明天的文明素質的形成、與社會發展的關係,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設想:

品德與社會教學應該是活動化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精心設計的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創造性的學習方式,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爲基本特徵,以實現學生多方面能力綜合發展爲核心”的主要學習形式,發展合情合理的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整節課我把教學過程分爲三個部分:活動一:走進時光隧道(讓學生在比較中體會科技成果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活動二科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變化(引導學生聯繫身邊的生活,從不同的角度去認識、感受和探究科學技術對社會物質文明的促進作用。)活動三 科技是把雙刃劍(引導學生學會從正反兩方面看待事物)。教師爲拓展課堂的內涵,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各種活動,承擔一定的任務,扮演一定的角色,在“做”中不斷領悟、感知,在“做” 中培養能力,發展個性。拓展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豐富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開發了學生的多元化智能,同時也讓學生充分發揮了自己的特長,尊重了他們的自主發展。

教學目標:

1.感受並體會到科學技術時時刻刻在影響着我們的生活,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數不清的好處,使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2.認識科技是把雙刃劍,學會用辨證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兩個方面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並體會到科學技術時時刻刻在影響着我們的生活,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數不清的好處,使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難點:認識科技是把雙刃劍,學會用辨證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兩個方面的方法。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活動一:走進時光隧道

1、引導學生想象刀耕火種時期人們的生活狀態

師:在科學技術不發達的年代,那時侯人們生活在沒有電燈、電話、電視、汽車、輪船、飛機的時代,他們用什麼照明?用什麼做交通工具?怎樣傳遞信息?吃什麼東西?(讓學生在比較中體會科技成果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

2、讓學生分小組分別模擬那時候人們的生活情景(進一步體會在缺少科學技術的時期,人們生活上的種種不便)

活動二 科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變化

1、師:科技推動着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不斷地改變着我們的生活,科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播放課件:視頻資料)。

2、課前,老師佈置同學們開展“科技在我家”採訪調查活動,現在請同學們在小組裏交流交流。

首先,要對小組交流提出要求,如:小組的每個同學應積極發言;小組長要在大家充分交流的基礎上組織大家進行小結,並引導大家選擇好方式在全班彙報。其次,教師要加以指導,儘量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彙報,教師可提供一些彙報方式供學生參考。如:

(1) 表格展示式

科技成果

採訪對象

大家的感受和認識

有了電話 有了電視 有了洗衣機 有了冰箱 有了電腦 有了空調 有了消毒櫃

(2)圖文並茂式。與教材第2頁呈現的方式一樣,將科技成果畫成簡單的圖,在圖的旁邊用簡潔的語言進行表述。

(3)擬人表演式。將某種科技成果擬人化,配上演講詞,進行交流。

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加以指導,儘量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彙報,爲班級高質量的交流打下基礎。

4.在小組充分交流的基礎上,組織全班交流。在這個過程中,要根據引導學生交流的內容提出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如“假如沒有這些科技,我們的生活會是什麼樣?我們的社會是什麼樣?”等。從而讓學生進一步明白,科技給我們的生活,給我們的社會帶來的好處。

5.在班級交流的基礎上,請每個人用一句話總結,科技給我們帶來了……。

6、師結合資料庫中的內容講講科技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變化。

活動三 科技是把雙刃劍

1、師:科學技術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但是你知道嗎?人們在享受科學技術成果的同時,發現它們也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新問題。因此有人說,科技是把雙刃劍,我們要警惕它對我們的傷害。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2.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踐舉例說說科技這把雙刃劍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3、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教材第4頁中提供的信息,啓發學生廣泛的思考、發現、交流科學技術在給我們生活帶來進步的同時,還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問題。如:電視機的誕生、手機的出現、飛機的發明、天然氣的利用、洗滌劑的使用,除了給我們帶來了方便,還帶來了什麼問題?

4.組織辯論。

(1) 學生分小組閱讀教材第5頁中的克隆技術這一事例,讓學生髮表意見,談自己對克隆技術的認識。

(2)思考:通過閱讀教材中介紹的克隆技術,你瞭解到了什麼?克隆技術給人類生存發展帶來哪些變化和影響?運用克隆技術會給人類帶來什麼好處?如果濫用這一技術甚至克隆人,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3)全班交流

5、探討並交流:人們應該怎樣利用科學技術爲人類造福?

6、實踐活動。

指導學生以科技是把雙刃劍爲內容,寫一篇小論文。學生可選擇一個或兩個自己熟悉的科學技術,用正反兩方面的事例,具體說明科技是把雙刃劍的觀點,同時提出預防不利因素影響的措施。通過內容豐富的交流,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科技是把雙刃劍,樹立防範科技不利因素的意識,學會防範的方法。

  2、社會文明大家談

本課教材共三個專題。

在“文明素養面面觀”專題的統領下,呈現的是在社區生活中一些人的言談舉止與文明社會格格不相入的現象,引導學生去觀察、去思考。例舉了一些公民隨意踐踏綠地;隨地吐痰、扔紙屑;說髒話;便後不衝廁的不文明現象。目的是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從小事去觀察瞭解自己生活的社區有無這些不文明現象。同時,讓學生在實際的考察中感受不文明人與文明社會的不和諧以及給大家帶來的不愉快。

尊重他人的隱私也是現代人有教養的體現。教材從生活中的一米線入手,引導學生通過認識瞭解銀行取款、接受機場安檢的時候一米線的作用,體驗假如自己的隱私被窺探的感覺,從而知道尊重他人隱私是尊重他人,是講道德的體現。並且將生活中看得見的“一米線”延伸到生活中看不見的一米線,例舉了“當別人打電話的時候”、“當別人在寫郵單的時候”、“別人在交談的時候”的情景,並提出問題,請思考討論,我們該怎麼做。目的有兩個,一是引導學生通過討論,知道在遇見這些我們常見的小事時,不應超越“一米線”,應尊重他人的隱私和權利;二是啓發學生聯繫生活實際,看看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一米線”現象,我們該怎樣面對。

“設計自己的文明形象”這一活動調動了學生主體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設計形象的過程就是一個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過程。教材第13頁提供的是一份評說市民公德水平的信息資料,讓學生通過閱讀這份資料,明白我們在每個公共場合的行爲都在書寫着社會的文明形象,我們應該用良好的規範的行爲給我們生活的社會帶來和諧和溫馨,同時給自己帶來快樂和幸福。

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看到了社會上的一些不文明的現象,也產生了一定的想法,教學本課把行爲規範培養與文明社會的發展有機結合,讓學生明白今天的習慣培養與明天的文明素質的形成、與社會發展的關係,做一個文明社會的文明人。

教學目標:

1.通過對社會或自己生活的社區中人們文明素養的現狀考察探究,讓學生知道我們的社會在走向文明的時候,對人的文明素養的要求也在提高,文明社會需要文明人。

2.通過活動,讓學生體驗做文明人對他人、對自己的價值所在,使學生有自覺做有教養的、講文明人的積極意願。

3.學生能反省自己的.行爲,找到自己的差距,從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學理念:

(1)在“做”中不斷領悟、感知,在“做”中培養能力,發展個性。

(2)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爲基本特徵,綜合發展學生多方面能力,拓展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豐富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開發了學生的多元化智能。

(3)在活動化教學,創設探索性、創造性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活動,讓學生體驗做文明人對他人、對自己的價值所在,使學生有自覺做有教養的、講文明人的積極意願。感受並體會到科學技術時時刻刻在影響着我們的生活,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數不清的好處,使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難點:學生能反省自己的行爲,找到自己的差距,從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 論談小事中的文明

1、播放課件(教材的第8、9頁)

師:“你從教材提供的這些信息中想到了什麼?你最想對哪件事發表自己的評論?

2、學生擬定題目,寫出自己的交流要點,如:“從亂扔口香糖想到的……”、“時尚穿着與出口成髒”、“一口痰雖小,影響卻大”等。

3、小組交流。

小組交流的要求:在每個人發表自己意見的基礎上,要選出在班級交流的同學;小組的全體同學要幫助參加班級交流的同學完善發言內容;在班級交流的同學要善於提出問題與大家探討,如:利用教材中的問題“假如你是清除口香糖的工人……”、“假如你是一個遊客……”等,聯繫生活實際,虛擬情景設計問題。

4.全班交流。師:文明的人、文明的社會需要怎樣的文明行爲。如果大家都在小事上不注重文明,會是什麼樣的情景?

5.在班級交流的基礎上,可請每個人用一句話總結,引導學生初步懂得社會在走向文明的時候,每個人也應該規範自己的行爲,成爲現代的文明人。

活動二 文明素養面面觀

1.組織班級交流。

師:課前,同學們對自己生活的學校、社區或進出的公共場所做了一次調查,找到了與文明社會不和諧的看上去不起眼的行爲,現在請同學們用多種形式彙報自己的調查情況,可以是照片,可以是表格,可以是調查報告。

2、學生彙報

師:你對哪些不文明行爲感到厭惡。

生:對自己所做的不文明行爲感到羞愧; 對破壞文明氛圍的人感到氣憤;對不文明的做法提出批評等。……

2.師生談話。師:“……一點小事能折射一個人、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你對這句話是怎樣理解的?

3.談體會。

4、總結:是呀,小事不可忽視,小事也體現公民對社會的責任

(第二課時)

活動三 “一米線”告訴我

1.師:你知道“一米線”嗎?有什麼作用?

2.模擬體驗。你在銀行取款時輸密碼,旁邊有人站着看,你會是什麼感覺?

3.學生表演。4.討論交流。“一米線”告訴了我們什麼?

5、小結: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生活空間,在與他人的交往中應注意保持這種距離,這是尊重他人的表現,也是一個文明人應具有的基本品質。

6.探討反思。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一米線”現象?自己跨越過“一米線”嗎?

今後應怎樣注意給別人保留一定的空間。

7.活動:“給自己提個醒”。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提醒自己不要跨越生活中的一米線。可以編兒歌,可以用一句簡短的話,可以畫圖等。學生先自己設計,然後再交流。

活動四 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1.走進了望臺。看“公交車上‘六少’折射市民公德水平”,談感想體會。

2、小結:社會的文明風氣,是通過每個公民在每個場所的點滴行爲體現出來的。因此,在每個公共場所,我們應該在乎自己的行爲對他人、對社會的影響,學會尊重他人、給社會帶來溫馨和諧,給自己帶來快樂幸福。

3.設計自己的文明形象。

請同學們爲自己設計一個有教養、講文明的美好形象。可根據自己的喜好特長,採用不同的形式設計。

3.交流“形象設計”,請大家提建議

4.討論:如何讓自己的設計成爲行動,成爲現實。

  3、健康文明的休閒生活

教材分析:

教材提供了兩個範例,一是學生調查關注自己生活的周圍,人們休閒活動的狀況;二是對“麻將”這一休閒活動方式是否健康提出討論。目的是引導學生了解多種休閒活動方式,並從自己身邊的更多的休閒活動中學會認識健康的休閒活動的益處和不健康的休閒活動的害處,從而使學生明白,在休閒的時候,應參加健康的活動。

教材呈現的反映新風尚的社區休閒生活,旨在引導學生明白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隨着社會走向文明,追求高品質、高質量的休閒生活成爲更多人的共識。

同時針對小學生休閒活動中的一些流行文化而提供的信息資料,引導學生通過討論懂得不健康的流行文化對我們成長的影響,學會在日常的生活中正確判斷是非,淨化我們的流行文化,自覺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蝕。

承接“淨化我們的流行文化”這一話題,展示了兩個實踐活動:新編童謠和自創遊戲,引導學生通過參與創編,進一步認識健康文化活動的含義,並學會在實際生活中會用健康的活動替代不健康的垃圾文化。讓學生懂得休閒時光讀讀書、看看報,也會受益不少,引導學生要喜歡閱讀,養成閱讀習慣,與好書刊交朋友。

學情分析:

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離不開他們所生活的社會,當今的社會是個開放的社會,絕大多數學生的生活範疇都不是一個封閉的空間。“健康文明的休閒生活”正是讓學生從自己身邊的更多的休閒活動中學會認識健康的休閒活動的益處和不健康的休閒活動的害處,從而使學生明白,在休閒的時候,應參加健康的活動。引導學生養成閱讀習慣,與好書刊交朋友,自覺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蝕。

教學目標:

1.知道人們在休閒時間裏開展的各種各樣活動有的是健康的,有的是不健康的。

2.懂得不健康的休閒活動不僅影響個人的身心健康,還會影響到社會的安定和文明風尚的建立。

3.用行動抵制不健康活動的侵害,積極參加或開展健康的、有利於我們成長的活動。

教學理念:

(1)以教材內容爲載體,依託教材、超越教材、延伸教材。

(2)注重課堂師生情感的溝通

(3)培養自主探究的精神,重視學生參與探究活動的全過程,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懂得不健康的休閒活動不僅影響個人的身心健康,還會影響到社會的安定和文明風尚的建立。

難點:用行動抵制不健康活動的侵害,積極參加或開展健康的、有利於我們成長的活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 我看休閒活動

1、師:課前,老師佈置同學們調查休閒時候大家在做什麼?現在清在小組裏交流。

2.交流:多種多樣的休閒活動。

(1.)每個同學將自己瞭解到的情況在小組交流。

(2.)在交流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彙總,把全小組同學的內容合在一張表上。(注意:相同的進行合併。)

(3.)班級交流。各小組將自己瞭解的情況向全班交流,在此基礎上,教師與學生一起彙總,從中可以看到生活在我們周圍的人們休閒時候開展了哪些活動。

3.討論:這些休閒活動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爲什麼?

(1.)學生廣泛發表自己的意見。看看這些休閒活動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爲什麼?

(2.)在學生充分發表自己意見的基礎上,選出觀點不一致的項目作爲專題進行深入討論。如:教材中提到的“麻將是非小辯論”。

(3.)討論小結。在討論中你知道了什麼?

師:參加休閒活動應堅持一個原則,把握好一個度,那就是任何活動要有益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和文明。

活動二 休閒活動樹新風

1.課件演示:我們社區的新風尚

(1.)師:各地人們追求高品質、高品位的休閒生活的信息,看看這些新風尚給大家帶來了什麼?

(2.)利用課前調查自己社區的人們有關休閒活動的情況,組織交流:在社區人們的休閒活動中,哪些是新風尚?這些新風尚給我們帶來了哪些變化?

(3.)體驗討論。什麼是高品質、高品位的的休閒活動?

2.師:讓我們爲社區休閒活動提提建議。

(1.)交流。在我們的社區休閒活動中,你認爲還有哪些是品位不高或不滿意的?

(2.)小組討論。選擇大家認爲好的的辦法給社區提建議。用各種形式表達你的建議,可以是唱跳的;也可以是文字的等。

(3.)交流建議。一邊交流,一邊評價,這些建議怎樣?可以給大家帶來什麼?

(第二課時)

活動三 走進流行文化

1.師:流行文化是我們休閒活動的一種方式,大家知道什麼是流行文化嗎?我們經歷過哪些流行文化?

2.班級交流。你喜歡流行文化中的哪些形式?有什麼感受?

3.讀讀教材中提供報道,說說我們的看法。

4.師:在我們的身邊有沒有不健康的流行文化?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5、討論。怎樣抵制流行文化中的垃圾文化對我們的不利影響?

6、學生尋找多種辦法。如:不參加;尋找其他健康的休閒方式;創編健康的內容等。

7、師:閱讀,也是一種休閒方式。我們可以選擇這健康的休閒方式。你喜歡讀的書有哪些?談談你的感想?

8、小組活動。用健康的內容抵制垃圾文化。各小組選擇編童謠或做遊戲等形式進行創編活動。引導學生就近期學生中流行的玩耍形式進行內容創編,不只拘泥於教材中提供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