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課件中心 > 九年級課件 > 九年級物理變阻器課件

九年級物理變阻器課件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6W 次

《變阻器》是初中物理教材九年級上冊第十四章第二節的內容.變阻器是電學實驗中的一個基本實驗器材,本節內容也是初中物理電學部分的重點,分享了九年級物理變阻器的課件,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九年級物理變阻器課件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滑動變阻器的構造,結構簡圖,元件符號。理解滑動變阻器的原理及其在電路中的作用。

(2)通過探究活動能正確使用滑動變阻器。會用滑動變阻器來控制電路中燈泡的亮度。

過程和方法

(1)通過思考觀察實驗、對比、探究等方法,學習利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電流、電壓。

(2)在探究活動中,體驗科學探究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

通過探究活動,體驗探究的樂趣,使學生樂於觀察、實驗,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與交流的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動手操作的熱情。

【教學重點】

滑動變阻器的使用方法。

【教學難點】

滑動變阻器的連接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滑動變阻器、示教板、電池、小燈泡、開關、導線。

【教材教法】

“提出問題──實驗探究──交流評價”的物理課堂教學模式。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3分鐘)

師:決定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生:材料、長度、橫截面、溫度。

師:其中,長度如何影響導體的電阻大小?

生:其他因素相同,長度越長,電阻越大;

二、新課引入(5分鐘)

創設情景,採用多媒體實驗引入新課。(創設情景,引發思考,演示實驗,把要研究的物理現象生動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使其感到驚奇,產生疑問,引起思維,激發興趣,從而順利引入新課)。

三、變阻器原理的學習(10分鐘)

提出問題 教師引導:燈泡亮度的變化是由通過的電流引起的,而電流的變化則是由電阻的變化引起的。啓發學生猜想:鉛筆芯的電阻變化是由改變導體電阻的什麼因素引起的?

實驗探究 用鉛筆芯使電路中的電流連續的變化

方案目的(改變長度):如圖所示,在導線間夾入一段鉛筆芯,使一端在鉛筆芯上自由滑動,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鉛筆芯的長度來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電阻大小,觀察並記錄小燈泡的亮度變化,並加以比較。

(觀察是科學探究的基礎,是提出問題獲得證據或數據的來源。在觀察到現象後及時做出記錄,這是科學研究的最基本方法。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實驗揭示科學的神祕面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最後師生共同總結歸納出:燈泡亮度變化,實質上是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鉛筆芯的長度,來改變電阻,從而改變燈的亮度的。要想弄清其原理,我們先來學習一種能改變電阻的器件──變阻器。其實,實驗室所用的變阻器也是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線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器件。

原理:變阻器就是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線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器件。(板書)

四、學習正確使用變阻器(20分鐘)

(1)變阻器結構的學習

教師首先要求學生結合實驗桌上滑動變阻器的實物認識變阻器的主要構造,並重點強調觀察4個接線柱和表面塗有絕緣漆的合金線所繞成的線圈,猜想這種結構的設計有什麼理由。然後提問:

電阻絲什麼位置的絕緣漆被颳去了?爲什麼要颳去?

哪兩個接線柱之間的電阻是不變的?

哪兩個接線柱之間的電阻很小,幾乎是零?

教師結合投影片介紹其構造,理解銘牌上數據的物理意義;並要求學生學會畫滑動變阻器的結構簡圖和電路符號。

(板書)結構:瓷筒、電阻線、金屬棒、金屬滑片、接線柱

符號:

(該部分內容簡單,讓學生觀察,師生共同解決,教學中主要採用問題法和講授法。)

(2)正確使用滑動變阻器

※該部分是本節的重點與難點,爲了化解難點突出重點,我在此設計了一個學生實驗,讓學生動手去探究滑動變阻器的正確使用。另外。還借用課件直觀、生動地顯現利用滑動變阻器改變燈泡亮度的過程。

提出問題 (投影)

要使燈泡和變阻器中的電流大小相同,變阻器應該與燈泡串聯還是並聯?

要能控制電流的大小,應該使用變阻器上的哪兩個接線柱?

要使燈泡由暗變亮,接通電路前應將滑片放到什麼位置上?

移動滑片時,哪兩個接線柱之間的電阻隨着改變?向哪個方向移動時電阻變大?

滑動變阻器上有4個接線柱,怎樣把這些接線柱接入電路?共有幾種接法?

實驗探究 學生相互討論,首先,設計出實驗電路如圖所示,接着上臺進行操作,嘗試控制燈泡的亮度。同時,引導其他學生仔細觀察,並指導實驗學生每次將變阻器的實物連接、電路圖連接、及電路符號連接進行對照,掌握滑動變阻器的使用方法。

交流評價 結合各自的實驗結果相互討論,共同歸納出:(板書)

使用:①能使變阻器電阻變化的接法有4種(“一上一下”);

②不能使變阻器電阻變化的接法有2種,其中“同下”電阻總是很大,而“同上”電阻總是很小。

③滑片越靠近下端的接線柱,接入電路的電阻越小。

(本環節中以教材內容和設計好的實驗報告爲主,讓學生經歷“提出問題──實驗探究──交流評估”這一個性化的過程,去主動突破“變阻器”這一教學重難點,使學生“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板書)

變阻器的正確使用歌

使用滑動變阻器, 改誰電流跟誰串。

一上一下連接線, 關鍵是看連下線。

左連右移電阻大, 右連右移電阻小。

(3)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的作用

(板書)① 通過改變電路中的電阻,逐漸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②保護電路。

五、變阻器的實際運用──油量表(5分鐘)

(設計本題目旨在對學生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運用,更重要的是拓寬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六、小結、拓展與作業設計(2分鐘)

拓展解釋銘牌物理意義

作業:完成練習冊

【板書設計】

變阻器

1.原理:利用改變連入電路中電阻線長度來改變電阻。

2.結構:瓷筒、電阻線、金屬棒、金屬滑片、接線柱等。

3.符號:

4.使用:(口訣)

①能使變阻器電阻變化的接法有4種(“一上一下”);

②不能使變阻器電阻變化的接法有2種,其中“同下”電阻總是很大,而“同上”的電阻總是很小。

③滑片越靠近下端的接線柱,接入電路的電阻越小。

【教學反思】

一個儀器,講清它的構造、原理、作用並不十分困難。怎樣使學生在較短時間裏,由感性的膚淺認識──到理性的理解──再到熟練得使用?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讓我受到啓發。我認爲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探究、設計方案、實施實驗,讓學生感覺知識離自己並不遠,努力思考就能想出好辦法,設計會更加合理。學生自己想、自己做、自己改進,印象會更深,應用起來會更親切、更熟練。

教師即促進者,是新課程下教師角色的根本變化。新的課程觀更強調課程是一種活動,因爲科學探究能力的提高,科學方法的掌握,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形成,都必須通過具體而生動的活動來實現。

本節課教師給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創造性活動提供了一個展示的機會,作爲教師,只是起到了組織者、引導者和促進者的作用。讓學生積極參與探究,討論活動,積極尋找學生的思想火花,遵循“不干涉”原則。比如在講授變阻器的原理時,教師引領學生分析與電阻有關的幾個要素爲後面的教學設伏,並通過用鉛筆芯改變小燈泡亮度的實驗,讓學生自主得出應該改變導線的長度。接着教師在學生實驗的基礎上將鉛筆芯換成變阻器演示實驗,運用“類比”的方法因勢利導突破難點,揭示變阻器的原理,事實證明運用此法效果十分的好。在教授變阻器的使用時,教師又是讓學生自主討論分析、設計實驗方案並實施實驗,進而總結出變阻器的使用方法。對於這一部分的教學教師切忌不要操之過急,一定要留給學生充裕的時間進行實驗。實驗結束後,將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以口訣的形式總結出來,學生樂於接受,易於識記掌握。從課後的調查與作業效果來看,此處的教學十分成功。

課堂教學的好壞,並不在於教師是否把概念、規律講清講透講活,而是看學生是否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勤于思考、樂於探究進而總結出規律揭示其概念。從這個意義上說,我認爲這是一節成功的探究課。

[九年級物理變阻器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