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週記 > 關於學生週記彙總八篇

關於學生週記彙總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7W 次

時光匆匆,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這一週裏,大家都有不少感想吧,現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寫週記,就是在準備寫週記吧。千萬不能認爲週記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生週記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學生週記彙總八篇

學生週記 篇1

我家有一隻大狼狗,名叫歡歡,是我姐姐從鄭州帶回來的,起初,本來是一隻小狗,一轉眼,變成了一隻黑乎乎的大狼狗,先從它小時說起吧。它小的時侯,家裏還有一隻狗叫笨笨,小狗歡歡把笨笨當做了親生母親,笨笨呢,也把小歡歡當成了親生女兒。不久,笨笨跑出去玩,可能是迷路了,再也沒有回來。

自從笨笨跑丟以後,小歡歡象一個孤兒,很傷心,過了不久,它長大了,非常淘氣,只要我到它身邊,就一個勁兒地跟我撒嬌,每當這時,我總做出家長的樣子跟它說:“都長這麼大了還跟我撒嬌,好好學本領”!其實,它十分靈敏,看家就不當回事,把看家的任務交給它,我們就會十分放心地出門。我家的小狗好聰明,我好喜歡它。

學生週記 篇2

在我外婆家,養了一隻聰明伶俐、活潑可愛的小狗,它的身上毛茸茸的,看上去光滑而美麗。我給它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小白”。

小白高高的個子,細而長的腿,長長的耳朵,水靈靈的眼睛,鮮紅的舌頭時不時的吐出來,那樣子看上去威風凜凜的,真是又帥氣又可愛。

小白是外婆家的忠誠衛士,也是我的好朋友。平時小白蹲在大門前,爲外婆看門。如果有陌生人走過來,它就會瞪大眼睛,豎起尾巴,大聲地汪汪叫,那樣子可兇啦!可是當熟人來時,它會很友善地搖搖尾巴,像是在說:“歡迎!歡迎!”

看,這就是我家可愛的小狗小白。

學生週記 篇3

什麼是文明禮儀?中國曾經被外國人嘲笑亂丟垃圾、罵人……,做爲一名中國人,該知道什麼叫文明禮儀。文明禮儀語言在許多地方見過:去外面逛街時,要懂得“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垃圾”;見到老師時,要懂得對老師說聲:“老師,您好!”;升旗時,衣服要整齊、整潔;得到別人幫助時,該說聲:“謝謝!”不小心傷到別人時,該說聲:“對不起!”;不打架、不罵人。這些都是文明禮儀,人與人相處,當然少不了文明禮儀。雖然,你覺得這很簡單,可不文明的行爲會在你放鬆時冒出來,你可要注意喔!

在我們生活中,常常遇到不文明行爲 ,在我來說說吧!

有一次,我和媽媽去買菜,突然看見一位阿姨在撕紙片,然後把紙片丟在地上,若無其事地走了。我連忙上去把紙片撿起,丟進垃圾桶。那時,阿姨已經跑得無影無蹤了,還有一次,我放學回家時,看見一位小女孩走着走着,往草坪裏吐了一口痰,搖搖晃晃地走了。我追上去,抓住了她。輕聲地對她說:“小妹妹,你覺得吐痰對嗎?”小女孩望了望她吐的痰,說:“對不起。”我對她笑了笑。

在學校也可以看見。牆上有許多小人畫,那是別人在亂塗亂畫,破壞校園的美觀。升旗時,經常聽見有人悄悄說話;玩遊戲時,經常聽見有人說髒話、打架……

同學們,這些不文明的行爲,你有過嗎?如果有,就趕緊改過來吧。社會的文明,從你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讓我們從小養成講文明講禮貌的好習慣,我們將會快樂地成長。

學生週記 篇4

昨天,風把小樹吹彎了,風把我們的頭髮吹得飄了起來。我來到廣場上玩,看見有許多老爺爺正迎着春風放風箏,我想:“春天到了,放風箏是我國的優良傳統;因爲古代就有風箏了,不過這時候只有老鷹和燕子的風箏,沒有其他樣式的;昨天,應該是忙趁東風放紙鳶的好時候吧!”而且,我往天上一看,啊!美麗極了;有燕子、老鷹、小魚、飛機……等一些風箏在空中飛呀、飛呀、飛了很長時間。

於是,我回家去拿似飛機一樣形狀的風箏來到廣場,就似老爺爺這樣;首先,把風箏舉過頭頂再放線;可是,線得繫到風箏上,我不會系啊!我就去找爸爸,爸爸說:“先把線穿進風箏最上面的一個眼裏,然後系四至六個死扣就行了;如果沒有繫緊線,很大的風會把風箏吹得無影無蹤,線就會從蔚藍的天空落下來的。”我按照爸爸的說法,很快地吧線和風箏系在一塊了;我又把風箏舉過頭頂試放,可是,風箏就似跟我做對似的,就是怎麼也放不起來,爸爸走過來親切地說:“放風箏要迎着風放,不要順着風放,因爲這樣風不管多大,也會放不起來的。”

說完,我又重新放了起來,風箏飛得特別高;我想:“放風箏不是很好玩嗎!我感嘆了一聲,啊!我的風箏飛得太高了。

我又試着放了好幾遍,我首先把風箏舉過頭頂,然後往天上一扔,再放很長很長的線,我的風箏在天空已經很小很小的了;我想:”這肯定是飛得很高的原因吧!“放着、放着,不知不覺地晚霞出來了,天邊美麗極了!我跟爸爸收起線,回家了。

我在爸爸的幫助下,我終於學會了放風箏;放風箏有很多我要注意的。比如,放風箏要迎着風放,不要順着風放……

學生週記 篇5

時光如逝,歲月如流,一轉眼的時光,珍貴的兩年技校生活已接近尾聲,感覺非常有必要總結一下技校兩年的得失,從中繼承做得好的方面改進不足的地方,使自己回顧走過的路,也更是爲了看清將來要走的路。

這一年來.在老師和同學們關心、幫助下,通過自身不斷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一定的進步。在同學之間的互相學習中,體會到了知識就是人的力量源泉,沒有專業知識、專業技巧,什麼成功都不會與你相約,只有真正的掌握瞭解所學的東西才能便於日後面對社會的種種問題。對於現實社會,我要不斷的充實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能夠成爲適應這個社會的新型人才,將以我的所學完完全全的融會到工作當中去,所以現在屬於我們的知識儲備期。曾經有位老師跟我們說過:人的機遇難求,當機遇來的時候就要好好的抓住它,當時如果你沒有駕馭它的能力,你還是隻能眼睜睜的看着它從你的身邊溜走,而無可奈何,與其到時後悔,不如現在好好儲備自己的知識量,時刻準備着,等待着機會的到來。

以前只是覺得幫助別人感到很開心,是一種傳統美德。現在我理解道理,樂於助人不僅能鑄造高尚的品德,而且自身也會得到很多利益,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是在幫助自己。回顧兩年技校生活,我很高興能在同學有困難的時候曾經幫助過他們,相對的,在我有困難時我的同學們也無私的伸出了援助之手。對於老師,我一向是十分敬重的,因爲他們在我彷徨的時候指導幫助我。如果沒有老師的幫助,我可能將不知道何去何從。

總之,兩年的技校生涯是我人生路上的一小段,也是我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這期間通過理論化,技術培養的學習,學到了很多的知識,思想成熟了很多,性格更堅毅了,更重要的是如何以較快速度一心一意的把我的專業做的更完美。如今我有信心打敗所有的困難,努力的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奮鬥,

自然,我這個不太成熟的男孩子還需要領導、同事和朋友給我更多的意見和建議,以此讓我能夠向大家學習,得到進步。

學生週記 篇6

當“生”與“義”不能得兼,當金錢的浪潮撞擊着道德的堤岸,當齷齪的“偉大”遭遇高尚的“平凡”,我們將作出怎樣的抉擇?

也許我們會迷茫會徘徊,但我堅信:人之所以爲人,在於他那有別於動物的智慧,因爲有智慧,大丈夫有所爲有所不爲;因爲有智慧,我們終將確立並守住心中的底線。

詩仙李白,對“出仕”有着強烈的渴望,希望憑藉自己的絕世才情,真真正正地爲百姓做些實事。但當唐王朝打着“惜才”的幌子終於接受了他,卻要他去寫些“雲想衣裳花想容”的豔詩時,他迷惘了:難道我要的就是這些?終於,他選擇了離開,選擇了繼續他那於青崖放白鹿,於軒轅臺觀雪的生活,官爵地位,無法突破他心中處世的底線。

文天祥,著名愛國詩人。面對高官厚祿和刑場殉國兩者間的選擇,他堅定地吟誦:“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就是他的答案,擲地有聲,死亡,都無法穿越他心中那忠誠的底線。

20xx年,三個小夥子遠赴異國打工,他們可以無怨地每天工作14個小時,他們可以承受異鄉思親的煎熬,他們可以忍受病痛對身體的折磨;然而面對日本工頭對整個中華民族的極盡侮辱的謾罵,他們堅定地對他說“不”,並不顧公司的加薪挽留毅然回國。多好的年輕人啊!的確,金錢,無法突破他們心中尊嚴的底線。

105歲的南京壽星錢道康,當被某保健品廠商邀請去做廣告並承諾給予高額酬金時這樣回答:“我不去。我從來沒吃過保健品,不能說假話騙人。”多麼樸素的語言啊!老人的生活並不富裕,住在一間只有二十多平方米的.簡陋小屋內,但是善良的本心,卻告訴他決不能接受這邀請。貧困的生活,動搖不了老人心中誠信的底線。

心中的底線,就是那擺脫迷霧的翅膀,就是那照亮前路的陽光,堅守心中的底線,我們將作出無悔的選擇。

學生週記 篇7

今日是週末,我們全家人都睡了一個大懶覺。快到中午,媽媽開始打掃衛生了。我就開始複習英語和科學。

過了一小時左右,媽媽把家裏的衛生搞好了。全家決定去菜場買菜。媽媽一手提着籃子,一手拉着我的手,來到菜場邊。我站在那兒不肯走,媽媽親切地說:“怎麼了?”我極不情願地說:“菜場裏太髒了,我不想去!”“如果每個人都不去菜場,那家裏吃什麼呢?”媽媽說。爸爸接着說:“小孩子就應該去菜場走走,多瞭解瞭解蔬菜的品種和價格。”

我們轉了一圈,買了肉、土豆、芹菜等,接下來就是討論去哪吃飯的問題。爸爸媽媽讓我決定,可是我還是猶豫不決。媽媽接二連三地說了好幾個地方,可是我覺得不滿意。最後我們決定去肯德基吃。

走進餐廳裏,我看見有許多顧客,大概今日是週末的緣故。我們找好座位,爸爸去點餐。我則伸出雙手,眼睛看着媽媽。媽媽怪怪地說:“是不是想要我的手機?”我拼命地點頭:“嗯,嗯!”媽媽從口袋裏掏出手機遞給我。我接過手機,迫不及待地打開遊戲網頁。

正當我打到最激烈的時候,爸爸已經把香噴噴的美食端到我們面前。我們便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學生週記 篇8

近在看《古文觀止》,一開始是爲了提高自己的文言素養,但後來越看越覺得有意思。因爲《古文觀止》選取的乃是各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我從中讀出許多感悟。最大的感悟竟是物質與社會的關係。

以男女社會地位來說。以前讀《詩經》時,發現裏面的女子尚算敢愛敢恨,對於男子亦是能褒能貶。但《古文觀止》中從春秋到清朝的文章來看,女性地位一步步降低。從宋朝開始急轉直下,反倒是到明朝於江南地區女性的地位方有所擡升。

據我淺陋的歷史知識來解釋,春秋時“千耘其耦”,生產力低下,男女經濟地位差別不大,特別當時女性也能在集體耕作中發揮與男性相同的作用。而春秋後隨着“鐵器牛耕”的發展,男耕女織的經營模式形成,在當時重農抑商的政治環境下,主要從事耕種的男性自然在經濟上佔據主導地位,所以封建制度下男尊女卑的男女關係正確立,且宋朝起,程朱理學強調的“三綱五常”更是壓制了女性的發展,由此出現了“烈女”,貞節牌坊等男權社會的標誌。所謂寡婦以死盡節,別人還要說“死得好”。但到了明朝,江南地區商品經濟發達,故而女性的地位有所提高,但依舊無法衝破束縛。

所以我認爲,如今的男女平等,是建立在男女平等的經濟基礎之上的。世上本沒有絕對的公平,無來由的平等從不存在。我相信,若是生產力突然發展至男性又佔絕對經濟主導地位的程度,男權社會又會出現。故而,生產力決定社會的發展,生於社會中,我們應適應並尊重客觀生產力,同時謀求更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