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週記 > 四年級數學週記範文

四年級數學週記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5W 次

四年級數學週記範文1

今天早晨,我們上了一堂有趣的奧數課。“叮叮叮……”老師滿面春風的走進教室。教室裏頓時安靜下來。老師對我們說:“我先考你們一道題:兩個整數相除得商是12 ,餘數是26,被除數、除數、商餘數的和等於454,除數是多少?我在讀一遍,兩個……”。我拿到題目後,心想:這道題被除數是多少都沒有怎麼求除數呢?但回憶起老師常說畫線段圖是解應用題的法寶。我爲何不試一試呢?於是,我便開始畫圖:先把除數做爲倍數,被除數是除數的幾倍多26,再畫商和餘數。哦,原來是和倍問題。算式是:(454—12—26—26)÷(12+1)=390÷13=30。

四年級數學週記範文

我想:我們學過了用x計算的方法。我先把文字的算式寫出來。除數×商+餘數+除數+商+餘數=454,然後再把除數設成X,算式爲:X×12+26+X+12+26=454。我先把12和26先減掉後就剩下被除數和除數,然後因爲被除數裏有個餘數。我就再減掉26,這樣被除數÷除數就等於12 。除數是30 。用算式表示,就是:X×12+26+X+26+12=454

X=(454—12—26—26)÷(12+1)

X=390÷30

X=30……除數

我把兩種方法一口氣說完。大家都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

我心裏樂滋滋的。這堂課真有趣。

四年級數學週記範文2

地點:符號王國

人物;=、÷、×、+、-、( )

=:我叫等於號,你看我把兩條辮子梳得多整齊啊!

÷:我叫除號,雖然我長得不怎麼好看,可是我的用處可大了!

×:我叫乘號,我的樣子很想錯,可千萬不要把我寫錯了!

+:我叫加號,我的樣子很象十,可我不是十,所以要把我和十分清楚哦!

-:我叫減號,跟一一樣,多美,多整齊!

一天,符號姑娘們在符號王國吵鬧着。

書:我給你們出1道題,你們把你們應該坐的座位坐好。題目是這樣的:

3 3 3 3=6

符號們都站好了,而且也沒有站錯!

( ):幸好,沒有那個難看的東西÷號,不然我們整齊的隊列,被÷號一亂,就都變成醜小鴨了。

÷號聽了( )的話,低下了頭。

÷:難道我的兩個黑球就這麼討厭嗎?

書:+你怎麼可以這樣說÷呢,大家都是好朋友,一定要相互幫助!

符號們很慚愧,又重新讓÷加入了他們的行列,小朋友們你知道他們是怎麼組合在一起的嗎?

四年級數學週記範文3

今天,我統計了《自由自在遊泰國》這本書的`頁數和字數。我覺得這本書的字數很不好統計,因爲這本書的每一頁都有至少一張圖片,而且有些還是整頁都是圖片呢。我大致翻了一下全本書,估計平均一頁有500字。我隨便數了10頁,然後按照10頁的厚度估計出50頁的厚度,再估計全本書約有3個多50頁的厚度,應該是150頁多一些,就算是多20頁吧,那麼,這本書的總共頁數應該是50×3+20=170頁,總共字數大約是170×500=85000個字。頁數和字數我都估算出來了。我翻到最後一頁,果然,這本書是160頁,我算的還是比較準確的。

四年級數學週記範文4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業閒着沒事,媽媽就給我出了一個問題:“你知道2的倍數有什麼特點嗎?”我一聽,一下子就回答了出來:他們都是雙數。“那它們有什麼特點呢?”媽媽又問。“它們的個位上都是0、2、4、6、8。”媽媽說:“你真了不起。那你知道4的倍數懂得特點嗎?”這下可把我難倒了。

於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數,發現他們的個位上也都是0、2、4、6、8,於是我就把這個規律告訴了媽媽。可媽媽隨口說了一個數,就推翻了我的發現。媽媽讓我繼續觀察,可我左看右看還是找不出來。媽媽就給我一個提醒:你看看這些數的最後兩位。我根據媽媽給我的提示,右這些數觀察了一番,頓時恍然大悟。

原來,4的倍數的特點是:一個數的最後兩位是4的倍數,這個數就是4的倍數。然後,我找了一些數來試了試,例如:437,37除以4=9……1,照規律來說437就不是4的倍數,我隨後用437除以4=109……1,符合這個特點。我又找了一個數1024,24除以4=6,找規律1024就是4的倍數我又用除法驗證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數。我高興地把這個發現告訴了媽媽,媽媽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就是我的發現,同學們不妨也去試一試。

四年級數學週記範文5

0是一個神祕的數字,它像宇宙中的奧祕一樣,讓人捉摸不透。0也是一個重要的數字,如果你一不小心,多添了一個0或少加了一個0的話,那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這次的數學考試,讓我真正領略了0的重要性。當考卷發下來的時候,99分!我立即尋找錯誤點。結果令我目瞪口呆。原來是45000÷90這道題。“怎麼可能這麼簡單的題我也會出錯?”我心裏嘀咕道。想起當時在口算45000÷90這道題時,我輕而易舉地寫下50,還十分自信,可到頭來一計算原來得500,差了一個0。這是多少不應該的呀!不該錯的也錯了,想必0是多麼重要呀!

如果我以後當了公司的財務總經理,別人來提錢,本來要提10000元,我卻多加了一個0——100000,在帳單上仍然記了10000元。那這90000元我向誰來要呀!這一切後果都得我承擔啊!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在工作上、學習上都要一絲不苟,要不然後果非常嚴重。

四年級數學週記範文6

一天,有一位老師想測試一下他的學生數學學的怎麼樣。於是,他便在一次上數學課時說:“我給你們每人一張紙,在上面寫任意的4個數,我敢說每人寫的數中有兩個數的差可被3整除!”同學們不信,於是老師便發紙。不一會兒,大家都寫好了。

當同學們一個個念所寫的數時,老師都能找出差能被3整除的兩個數。沒有一個同學例外!如:1963、1765、1736、1376……兩數之差都可以被3整除。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任意一個自然數被3除,餘數只能有3種可能,即餘0、1、2。如果把自然數按被3除後的餘數分類,只能分爲3類。

而老師讓同學們寫的是4個數,那麼必然有兩個數的餘數相同。餘數相同的兩個數相減(大數減小數),所得的差,當然能被3整除了!同學們明白後紛紛向老師投去欽佩的目光。同學們,你們不想試一試嗎?

四年級數學週記範文7

我和媽媽去商場買衣服,可是,我覺得那裏的價錢很奇怪:說“買100送100”,就等於不用錢了嗎?

媽媽說:“傻女兒,怎麼會不用錢呢?”

我說:“因爲上面寫着買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錢啦!”

媽媽說:“原來你是這樣算的,如果是這樣,那麼商場的東西就不用錢了,就會來很多客人,這商場就會虧本很大了。”

媽媽又說買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嗎?

聽了媽媽的解析,我還是似懂非懂,到底爲什麼呢?看來我還要再去商場認真調查或去請教曾老師了,看看她有什麼高招,因爲我知道這裏還有很多我還未明白的數學知識。

我帶着愉快的心情,來到學校問曾老師數學問題,曾老師說:“其實有些都是滿過100的,比如:滿100的有109、200、189……”

老師又說:“滿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顧客還是要先拿出錢用夠100元后,纔有得送贈券的,並不是象你說的那樣不用錢。”曾老師對我這種有問題肯問的做法給予表揚,也歡迎我今後多問問題。

四年級數學週記範文8

在數學興趣課上,莊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道有趣的題目:

在清朝乾隆年間,乾隆皇帝下江南遊玩,遇到了一位老壽星。

一打聽,這位老壽星已經141歲了,乾隆皇帝便贈了一聯給老人: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

乾隆皇帝要隨行的大臣紀曉嵐對出下聯,這可難不倒他,他的下聯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老師說:“這一副對聯裏,藏有一道數學題,請同學們算一算老人幾歲?”聽了老師的話,我想,“花甲”是指60歲,“重開”是指兩個60歲,“三七”是指二十一歲,上聯就是60×2+21=141歲;古稀是指七十歲,“雙慶”是指兩個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歲,下聯就是70×2+1=141歲。原來,對聯中也藏有數學問題呀!

其實,早在我國古代,文人們就常作對聯,以詠物喻事,而且很善於把一些數字嵌在對聯中,使對聯除了文學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