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最美古詩詞徵文

最美古詩詞徵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2W 次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古詩吧,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美古詩詞徵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最美古詩詞徵文

最美古詩詞徵文1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不知幾時,便傳來這麼一說。唐詩,想必對大家而言並不陌生,也許當你剛學會說話時,母親就教你念《唐詩三百首》;其次是宋詞,說起李清照,蘇軾等著名詞人也是耳熟能詳的。

作爲平時的愛好,我也蠻喜歡詞的,並不僅僅是宋詞,其他朝代的詞人所作之詞也毫不遜色,還別有一番風味呢!

先說宋詞,都說其分爲兩派,即豪放派和婉約派,前者以蘇軾爲代表,後者應以李清照爲代表。

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中“千騎卷平岡”“親射虎,看孫郎”顯現了太守躊躇滿志,豪情滿懷。“會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則表達了自己爲國效命的堅強決心和愛國思想,並委婉地表達了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願望。

再說《水調歌頭》開篇便向青天發出一連串的疑問“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一結句表達了作者無限深情而又無可奈何的期盼與祝願。

說說李清照,《醉花陰》通過對相思之情的描寫,表達了對丈夫的深厚感情;《蝶戀花》流露了她對失陷了的北方大地的無限眷戀;《聲聲慢》則表達了作者在孤獨生活中的深深哀愁。

宋詞暫且一放,說說其他的。

李煜,五代時的著名詞人。其《相見歡》中“剪不斷,理還亂”比喻作者此時心亂如麻,的確是剪也剪不斷,想清理卻越理越亂,把作者心底的焦躁、不安、痛苦、悲傷全都涌了出來——“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此時此刻,在作者心頭的痛苦滋味是亡國之君的感受,表現了作者既無可奈何又無可解脫的不盡悲哀。

最美古詩詞徵文2

世界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有沒有一段美文,喚醒了你的記憶,溫暖了你的心

你理想的夏天是怎樣的?

一個很好的朋友,一堆寫不完的暑假作業,和一家空調開得很足的咖啡店。

吃不完的冰激凌,喝不完的奶昔,去書店翻不完的雜誌。

或是冰箱裏滿滿的飲料,零食和豐富多彩的裙子,出門扎的美美噠丸子頭。

曾經在校園裏的那個夏天,想象眼前的黃色和薄荷綠色,西瓜和清涼的水,還有烈陽能透過的大玻璃窗。

夏天鋪天蓋地突如其來時,會穿很寬大的T恤,舊舊的牛仔褲和跑鞋,蹬着變速車每天從城東一直到城北,穿過最熱鬧的街區,越過廣場,然後晃晃悠悠地走進學校。坐在明亮的教室裏聽課的時候,會看見透過玻璃照進教室的陽光裏無數的微塵像鮮活的小精靈在四處漂浮。

坐在樹下時,看見陽光透過樹葉星星點點地撒在臉上,細細碎碎地落在地上,伸出手讓陽光在手心裏跳躍,突然就會開心起來。

夏天就是這樣。有最美麗的日出和日落,還有大片蔚藍海岸。看見飛鳥飛過沒有留下任何痕跡,聽見他們漸行漸遠的歌聲。

這是個明媚的季節。夏天的一切,都讓人難忘。

古風君是一個由古詩詞和美文愛好者組成的文化公衆號,每天爲古詩詞和美文愛好者們整理,盤點值得一讀的古詩詞,美文,用文字溫暖你。

最美古詩詞徵文3

文字之所以比煙火更璀璨,是因爲,我可以看着它在光滑的紙頁間靜靜起舞,演繹出永恆淺吟低唱的旋律。

——題記

“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首詩讓我讀到了李易安的慷惓情思;“銀珠春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瑩。”這首詩又讓我感受到杜牧興趣盎然,優雅恬淡的心情。千首詩詞,衆多史別,各領風騷數百年,但我仍獨愛唐詩宋詞。

翻開書頁,朗誦一首詩詞,可以讓我透過書頁窺見長安城那車水馬龍,如真似幻的繁華。看見未央宮,長裙如風,搖曳生姿的宮女,一首唐詩,一片宋詞就像一幅工筆的花鳥,寫意的山水,散透人間的畫卷,靈氣而耐看,將氣質的華麗隱於樸素的文字之後,簡單的表達,勾勒的卻是耐人尋味的意境。

“到”過盡千帆皆不是”,從期盼到失望,末了,幽幽的生出一句“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怎能不令人柔腸寸斷,淚溼滿襟?

在詩詞中,我讀到了太白的花間。

怎樣的壯志凌雲?怎樣的才華橫溢?怎樣的尋思?只是面對無能的君主,他沒有辦法將自己的抱負兌爲現實,於是“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代替了豪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直抒胸臆,隨心所欲的做個俠士不好嗎?“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啊!這又是怎樣的灑脫。

唐詩詩歷史的沉澱,宋詞是時代的產物。歷史上如果少了唐代,今天我們中華文化就將缺少最亮麗的瑰寶。可以想象,如果沒有了張繼的“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意境,今天的寒山寺的鐘聲將索淡無味;如果沒有了杜牧的“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情懷進酒家”那種心力交瘁的憂鬱,今天的秦淮河可能就少了一份醉人的韻味;如果沒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的豪放,今朝的美酒就會是寡然無味。同樣,若沒有宋詞的裝扮,歷史將會暗淡無味,若沒有李清照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現在的烏江可能少了一絲令人懷感的憂傷。唐詩就是詩化了中國,幾乎凝結了我們中國人所有的情感,而獨宋詞卻讓人覺得恰似與詩人的一次對話,可以在一霎間抽離都市的繁華,在詩句中壘起的世界裏的一種別樣的心境,靈魂的樂土。

在那漫漫的書香之中,我們可以看到詩詞在潯陽江頭琵琶女傷感的眼睛裏停留,在哀鴻遍野的戰場上徘徊,在各大天下的名山大川中漫步,如果可以,我想生活在那樣的年代裏,去領略那唐詩宋詞的風采。

最美古詩詞徵文4

中國人之所以對月亮情有獨鍾,也許是因爲月亮那種特殊的質感、獨到的美麗。它是柔和的,它是清澈的,它是圓潤的,更重要的是,它是不斷變化的。

我們想想看:在初一,古人稱爲“朔”的日子裏,我們幾乎看不見月亮;初二以後,細細的一點點月痕露出它的內芽,然後逐漸豐滿圓潤;直到十五,古人稱爲“望”的時候,它如同冰輪,如同瑤臺的鏡子,變得那麼豐滿,那麼圓潤。月亮周而復始地變化着。從“朔”,經過“望”,再抵達“朔”,完成一個循環,就是一個月。這就是中國的陰曆。月亮的這個週期,是一種循環,隱喻着一種不死的精神。大家最常聽到的關於月亮的神話,就是“嫦娥奔月”——因爲吃了長生不死之藥,嫦娥飛到天上,居住在月宮;在月亮上有一棵婆娑的桂樹,吳剛一斧接一斧地砍着這棵樹,樹砍而複合,合而復砍。所以,月亮代表着一種流轉循環的永恆與輪迴。

在中國的哲學裏,月亮的這種變化是一個主題,甚至可以說,認識明月是中國哲學的一個命題:大地之上的天空,黑夜的月亮和白晝的太陽形成平衡,它們的形象被遠古的中國人提煉爲“陰”與“陽”。中國人講究陰陽平衡,《周易》說:“一陰一陽之謂道。”世界上的一切匹配都在平衡之中,“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太陽是什麼樣子?我們每天迎着東昇旭日去上班去工作,看見的一輪太陽永遠是穩定的,熱烈的,圓滿的。它永遠給予你光和熱,給予能量,促使人們發奮進取。中國人從太陽那裏學到了一種進取心。

但是在月亮之下,我們總是在休息,在獨處,或者沉沉睡去,忽略了這一輪萬古明月。就在一片寧靜之中,我們發現月亮高懸在空中,它的陰晴圓缺,有着諸多面目,和太陽的永恆形狀不一樣。在它的週期性變化裏,在它的陰晴圓缺中,我們品味着時光的承轉流變,命運的悲歡離合,我們學到了平常心。

人向太陽學會了進取,在這個世界上可以奮發,可以超越;人嚮明月學會了沉靜,可以以一種淡泊的心情看待世間的是非坎坷,達到自己生命的一種真正的逍遙。

人得意的時候更多是在太陽下花團錦簇、前呼後擁,而在失意的時候,才知道明月入心。“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月宮的玉兔銀蟾真知道人間的心事嗎?其實,只是人生有恨,在中秋月夜都被明月勾出來了而已。

蘇東坡也有一首《中秋月》:“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以一種忐忑的憧憬,從暮雲沉沉的時候就在企盼,雲彩漸漸消歇下去,清寒之光流溢出來,終於,皎皎的月輪,彷彿潔白玉盤,在靜謐的天空緩緩轉動。面對這樣的美景,詩人的心居然有一絲隱隱的疼痛,隱隱的不甘,“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這美麗的夜晚終將會過去,相比起顛簸的人生,這種美麗是何等短暫,多麼希望人生像今夜一樣“長好”啊!而在明年,再見明月的時候,我已不知身在何方。爲什麼人人都說中秋月好?就是因爲它太難得,太美麗,太短暫,而爲了這一刻皎潔圓滿,人心又要經過多少不同形態的殘缺?

最美古詩詞徵文5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是我小學時,朗朗上口的詩句,每當我情不自禁的朗誦出來時,那一望無際、白茫茫的雪好想就出現在我眼前,所有的山上,鳥兒們都飛走了,一隻都看不到了。所有的路上,沒有行人的蹤跡。唯有老翁披蓑戴笠在船上,獨自釣魚,不怕冰雪的襲擊,我隱隱約約的感覺我的眼鏡好像蒙上了一層霧,望向遠方,老翁拿着魚竿在默默的垂釣。

這時,我恍然間走進了古詩之中,那雪!那山!那水!還有那位不畏寒冷的老翁!這是一幅多美的江鄉雪景圖啊!但是我最欣賞的還是那老翁身上的某種精神。詩中,我站在岸邊,望向遠方的老翁,小船破破的在江上安安靜靜的……老翁一動也不懂,蓑衣上面早已染上白茫茫的雪花,斗笠上也是一片雪白,我慢慢的走進他,他離我不遠,我清楚的看到他歲月留下皺紋,一條一條的,鬍子短而花白,不知是雪染還是,只見他動也不動,而這就是我所欣賞的!那種堅持不懈、獨來獨往、不拘一格的精神,我猜想老翁是這樣的一個人吧。

我慢慢的從幻想中走了出來,我才發現我原來一直在夢中,夢醒了,雪停了,風也安靜了,老翁也該回家了。

最美古詩詞徵文6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不錯,書是我們成長的搖籃,而那些經典書籍,則是無法超越的傳奇。我們讀書,不僅僅是爲了消遣時間表,更多的是要從中收穫知識與做人的道理。與《小學生必背古詩詞70首》結下不解之緣,成爲良師益友,是在一年級時學校啓動誦讀經典的讀書活動時,我們誦讀的正好是《小學生必背古詩詞70首》。剛認識的時候,吸引我的是那古色古香的文字,那有着獨特韻味的句子,那別具匠心的詩篇,飽含着豐富細膩的情感,令我感覺到裏面蘊涵了不少的哲理。

書拿到後,我便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在明亮的燈光之下,我輕呤着書中的古詩詞:“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簡樸精煉的語句琅琅上口,它就像一支美妙動聽的樂曲使我沉醉其中……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慢慢地,在反覆的誦讀中,我學到了不少的人生哲理,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有這麼一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兩句詩詞是作者李紳對世人提出告誡:糧食來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珍惜。以前,我有一個壞習慣,就是經常浪費糧食,飯菜還沒吃完就把它倒掉。

當我看過《憫農》這首詩後,我才真正醒悟過來,感受到農民勞動的艱辛和生活的艱難,我們碗裏盛的飯,一粒粒都是他們辛辛苦苦勞動得來的,至此以後,我改掉了浪費這個壞習慣。我除了從古詩詞中悟到生活上不能浪費外,我還從中得到了教育,譬如:“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句話的意思是:誰說那那短短的小草,能夠報答春天陽光送給的恩情呢?表達了詩人發自內心深處的情感,“兒女們的心意,又怎麼報答得了母親的恩情?”從中教導我們要常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孝順父母、尊敬師長、關愛別人、報答社會。常言說得好:“百善孝爲先。”這雖是一句俗語,卻把一些人批評得無地自容。“孝”是什麼?是兒子揹着“老子”。如果你不孝,你還是兒子嗎?通過誦讀古詩詞,我還知道了做人要誠實、寬容、體諒別人;做事要清清白白……

讀過《小學生必背古詩詞70首》的我,從古詩詞中收穫的人生哲理將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地自我消化,自我體會,使我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美的薰陶,它們將伴隨着我成長,將成爲我人生的航標。

最美古詩詞徵文7

或汪洋恣肆,或靈動輕盈,或豪壯奔放,或優雅宛轉。這就是唐詩,靈活的形體,優美的詞句,寄託着古人的情愫,給今人以啓迪。

漫步在唐詩中,我們可以感受它的那份清麗與優雅,讓我們的心也寧靜下來。

我手捧書本,念着《山居秋瞑》,在皎潔的月光下進入夢鄉。

再次醒來,我已置身羣山之中,雨後的山十分寧靜,松針上的雨水,嘀嗒嘀嗒地掉下來。月光斜照在松樹上,被松針劃開了一道道細長的口子。一股清澈的泉聲傳了過來,遠處,一條清亮的泉水潺潺地淌過石頭,在我眼前晃動。一位白髮老者站在泉水邊,浸在那碎得滿地的晶瑩的月光中,口裏喃喃地說道: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那就是詩人王維。竹林裏傳來了陣陣喧譁聲,洗衣的婦女從河邊歸來,採蓮的漁夫從荷塘中盪舟而歸,詩人微笑着,享受在這幅美妙的秋韻圖中。我上前問道:爲何詩人對這山中是情有獨鍾?詩人笑答:塵世的喧囂已讓我厭煩,寧靜的山中才是心靈的歸宿,即便春天的芳華已盡,我也不願離去。

漫步在唐詩之中,我不僅可以感受那份清幽與寧靜,而且也可以感受到在血雨腥風的那個時代,詩人所表現出來的壯志豪情。

邊關塞外,太守獨寧孤城,敵軍來勢洶涌,猶如一大片烏黑的雲,向城池逼來。在這生死關頭,太守選擇了突圍,即便不成功,他也要以死報答君主的知遇之恩。

天上的箭如同密密的細雨一樣斜織着,向敵方射擊。剎那間,刀劍相碰的聲音、戰士們的喊叫聲充滿了邊塞,鮮血將大地染紅了一片,在夕陽的照射下如同紫紅的胭脂。這時,黑雲中突然射出一道金光,那是我軍將士們的金甲,金甲在陽光的照射下,如同金鱗一般,發出奪目的光彩。突圍成功了,敵軍退到了易水邊,半卷紅旗傳達着他們兵敗的消息。

漫遊唐詩之中,我驀然發現,古人的精神品質在當今社會中早已茫然無存。那些整日爲名利、金錢生活的人們,怎不需要王維詩中的那份寧靜?那些整日揮霍無度的青年們,怎不需要邊關將士那一份熱血情懷?

當今的人們,有多少能有古人的那份豪情壯志,又有多少能象王維那樣不受誘惑,潔身自好?漫遊唐詩,品味的.是一份古代的情愫,嘆息的是今人的庸俗。

最美古詩詞徵文8

遨遊在古色古香的唐詩宋詞中,體會詩人詞人們的情懷,享受唐詩宋詞的音韻之美,生活因此而更精彩。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樂鳥性,潭影空人心。萬賴此俱寂,但餘鐘磬音。吟常建的詩,使人靜心。讓人在寺廟的鐘聲中,進入那座古剎。走過院門,漫步在曲折的小路上,在花木環繞的地方是一間樸素的禪房,不時地傳來木魚聲,一聲聲。鳥兒在山間嬉戲,鳥鳴聲時起時伏,閒庭信步間,一口小潭映入眼簾。來到小潭邊,望着水中的影子彷彿一切都靜了下來,遠離了世俗的喧囂,遠離了一切紛爭。每誦一句,心都靜一分,讓我在喧鬧的教室裏仍能找到屬於自已的寧靜。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梭煙雨任平生。料峭眷風吹酒醒,微冷,山間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情。在四川,雨天最是常見,有時下幾天不晴,有時只下一會兒,卻也不大。漫步山中,突然遇雨,也很常見,每當我走在林中有雨滴落下時,總忍不住誦這首蘇軾的《定風波》的上闕,而每當我生活學習中受挫時總喜歡誦其下闕,每每誦完,心中的苦悶都一消而散。

不管是痛苦,或是快樂,誦幾首唐詩宋詞總能使我平靜,讓我感受到生命的精彩。

李清照的《如夢令》帶我渡過那片荷田,感受她當時的快樂。蘇軾的《江城子》中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又讓我在深夜思念死去的親人。李商隱《無題》中的‘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讓我體會到詩中兩位戀人的美好愛情。杜甫的‘三顧瀕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讓我感受到杜甫以天下爲已任的崇高理想。

生活中充滿着唐詩宋詞,它們或給我以快樂,或給我以深思。生活因唐詩宋詞而精彩。

最美古詩詞徵文9

古詩詞,是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從隋朝開始,到開元盛世,古詩的地位達到了輝煌的程度,從北宋開始,到元朝的建立,詞的盛興也達到了優美。

——題記

古詩詞是我們中華民族語言中組成的一部分。它們有的表示悲傷,有的表示悠閒……

聽聞“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我從京城趕來觀看農民們收割,家家戶戶都住着由茅草蓋成的房子,一片又一片寬大的茅片層層覆蓋在上面,每一片茅草上,都是由黃線一捆捆的紮緊。村子中的人們都不在家,庭院中靜悄悄的,唯有家禽們在昏昏欲睡。我覺得這些寂靜有些可怕。我便去農田中看他們收割。浩浩蕩蕩的田地中,一望無際的是莊稼,太陽剛從雲朵中鑽出來,把許些光芒投向大地,陽光從上傾斜散下,沒有一處可以避陽的。“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無論男女老少,他們都在田地中勞作,近觀一個有些年輕的小夥子。他赤腳踩在大地上,彷彿霎那間有一股盤古開天地時的英勇,他的膚色的淡黃的,腳面上一層單薄的肌膚裹住了幾乎要欲噴而出的血管,逐漸地,太陽將它的毒辣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小夥子背向上,似乎在支撐着天空,烈陽從他的背上直直傷過,一道道傷疤即爲鐵證。在《觀刈麥》中,我感覺到了悲慘,如此辛勤勞作,還是換不來一個假期呀!

受盡了貪官污史們的官場生活,像我這樣爲人清廉的人,怎麼久待?我辭了官不久,我又去做官了。我看懂了百姓生活的辛苦,想要憑自己的一己之力去改變,可是我錯了,一個渺小的力量也許真的改變不了什麼。我開始隱居,“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我早上起來清理我的那兩塊破地,可惜,不知是我技術太差,還是地的問題,任我太陽未出的早到,披星戴月的回去,也長不出什麼。可我只希望自己的心願可以實現。“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我彷彿看破了一切,任塵世如何,我也只管歸隱山林。罷了!罷了!在《歸園田居》中,我感受到了隱士陶淵明的悠閒。

古詩詞,有人寫其爲悲慘,有人寫其爲悠閒。最愛它。

最美古詩詞徵文10

古代詩詞是中國的國粹,當你讀古詩時,會覺得沉浸在書香和文學的海洋中,彷彿腦海裏有此情此景一般,這就是中國古詩所蘊藏的一種獨特的古典與韻味,古詩很精練,濃縮了文學的極品達到了最高境界,表現出了詩人的才智和知識還有他的喜、怒、哀、樂,使人由衷的欽佩和讚歎。

其中李白的《贈汪倫》、韋應物的《滁州西澗》、李商隱的《夜雨寄北》、蘇軾的《水調歌頭》、杜甫的《登高》等等都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李白的《贈汪倫》:李白一生狂放不羈,熱情豪放,對待友情,更是坦率真摯。在《贈汪倫》中,他用四句全無矯飾的話道出了對朋友的珍惜。開頭兩句平直敘述,後面更是道出汪倫的名姓,其實古人寫詩一般忌諱直呼姓名。但是李白這樣不僅將他灑脫的性格呈現,也反襯出他的朋友亦是位豪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句詩更反映出李白和汪倫之間的友誼是多麼的深,這樣的一種友情我們也只能從這首詩中去體會了。

韋應物的《滁州西澗》:這是一首山水詩的名篇,也是韋應物的代表作之一。滁州即今安徽滁縣,西澗在滁州城西郊野。這詩寫春遊西澗賞景和晚雨所見。詩人以情寫景,借景述意,寫自己喜愛與不喜愛的景物,說自己合意與不合意的情事,而其胸襟恬淡,情懷憂傷,便自然流露出來。但是詩中有無寄託,寄託何意,歷來爭論不休。有人認爲它通首比興,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認爲“此偶賦西澗之景,不必有所託意”。實則各有偏頗。

詩的前二句,在春天繁榮景物中,詩人獨愛自甘寂寞的澗邊幽草,而對深樹上鳴聲誘人的黃鶯兒卻表示無意,置之陪襯,以相比照。幽草安貧守節,黃鸝居高媚時,其喻仕宦世態,寓意顯然,清楚表露出詩人恬淡的胸襟。後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勢更急。而郊野渡口,本來行人不多,此刻更是無人。因此,連船伕也不在了,只見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水急舟橫,由於渡口在郊野,無人問津。傍晚雨中潮漲,正是渡船頻繁使用之時,不能悠然空泊了。因此,在這水急舟橫的悠閒景象裏,蘊含着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奈而憂傷的情懷。在前、後二句中,詩人都用了對比手法,並用“獨憐”、“急”、“橫”這樣醒目的字眼加以強調,應當說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的。

李商隱的《夜雨寄北》:這是李商隱膾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詩人寫給遠在北方的妻子的。當時詩人被秋雨阻隔,滯留荊巴一帶,妻子從家中寄來書信,詢問回家的日期。但秋雨連綿,交通中斷,無法確定,所以回答說:君問歸期未有期。這一句有問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詩人留滯異鄉、歸期未卜的停留之愁。詩人與夫人王氏情深意重,時刻盼望能速歸故里,與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燭花,深夜暢談。而此時,只能苦苦思念。詩只有四句,卻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既包含空間的往復對照,又體現時間的迴環跳躍。“何當”爲設想之詞,設想由實景而生,所以第二句中的巴山夜雨成爲設想中回憶的話題,自然成爲“卻話巴山夜雨時”這樣的巧妙詩句。

李商隱的詩多以典雅華麗、深隱曲折取勝,這首詩,《萬首唐人絕句》中題作《夜雨寄內》,“內”指的是妻子。詩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滿了深深的懷念之情。詩人用樸實無華的文字,寫出他對妻子的一片深情,親切有味。全詩構思新巧,自然流暢,跌宕有致,情深意遠,思緒纏綿。《夜雨寄北》一詩,指出了李商隱詩歌創造中的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形象、細膩、含蓄、深刻。

蘇軾的《水調歌頭》:本詞作於中秋節。中秋,皓月當空,銀光瀉地,蘇軾想起了分別七年的蘇轍。詞人舉杯望月,心中生起無限遐思“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出照人”張若虛癡情的追問,在蘇軾心中迴響。不禁觸景生情,睹物思人。本文充滿豪邁的意氣,在“把酒問青天”中排空直入,似乎瀟灑的帶走了一些作者的憤怒。“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將天上與人間作對比,突出了他當時“仕”與“隱”的矛盾心理,詞人不滿現實,企望天上的純潔。但天上恰如人間,同樣不能圓滿,同樣一種缺陷的美好。蘇軾遙望月宮,似與嫦娥共舞,身處瑤池仙境,起舞弄影的飄逸中帶着幾分酒後的輕狂。

隨着月光的移動,低照在門窗上,照的屋裏的詞人難以入眠。無眠的孤清與親人分離的悲涼只能唯圓月是問。但作者知道人之離合與月之圓卻是自然。既知此理便“不應有恨”,從而感情轉化爲理智,化悲怨爲豁達。“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表達了作者樂觀的態度:只要人常在,縱然千里相隔,也能同賞一輪明月,恍如咫尺相依。本詞整篇詠月,月是詞的中心形象,卻處處將人間世事貫穿與其中。在月的陰晴圓缺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本詞意境虛虛實實:文字在幻想與現實中穿梭‘思緒在天上與人間中徘徊。孤獨的作者終於求得出路:離合的悲歡,仕途的苦悶,只可借自寬自來消解,只能豁達的一笑而過。

杜甫的《登高》:前四句寫登高見聞。首聯對起。詩人圍繞特定環境,用“風急”二字帶動全聯,一開頭就寫成了千古流傳的佳句。夔(kui)州向以猿多著稱,峽口更以風大聞名。秋日天高氣爽,這裏卻經常颳風。詩人登上高處,峽中不斷傳來“猿長鳴”之聲,大有“空谷傳響,經久不衰”的意味。詩人移動視線,由高處轉向江面,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點綴着迎風飛翔、不住迴旋的鳥羣,真是一幅精美的畫卷。其中天、風,沙、渚,猿鳴。鳥飛,天造地設,自然成對。不僅上下兩句對稱,而且還有句中自對,如上句“天”對“風”;“高”對“急”;下句“沙”對“渚”,“白”對“清”,讀來富有節奏感。經過詩人的藝術提煉,十四個字,字字精練,無一虛設,達到了奇妙難名的境界。表現了秋天的典型特徵。詩人仰望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落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在寫景的同時,抒發了自己的情懷。“無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不僅使人聯想到落木“沙沙”之聲,長江洶涌之狀,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慨。透過鬱郁悲涼的對句,顯示出神入化之筆力。前人把它譽爲“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前兩聯極力描寫秋景,直到頸聯,才點出一個“秋”字。“獨登臺”,則表明詩人是在高處遠眺,這就把眼前景緻和心中情景密切地聯繫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詩人飄泊無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處專指暮年。“悲秋”兩字寫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詩人目睹蒼涼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淪落他鄉、年老多病的處境,流露出無限悲愁之情。把詩人多病獨愛登臺的感情,概括進一聯“雄闊高渾,實大聲弘”的對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動着的感情脈搏。此聯的“萬里”“百年”和上一聯的。“無邊”“不盡”,還有相互呼應的作用:詩人的羈(ji)旅愁與孤獨感,就象落葉和江水一樣,推徘不盡,驅趕不絕,情景交融相洽。融進離鄉萬里、人在暮年的感嘆,詩意就更見深沉了。尾聯對結,並分承五六兩句。詩人備嘗艱難潦倒之苦,國難家愁,使自己白髮日多,再加上因病斷酒,悲愁就更難排遣。本來興致盎然地登高望遠,現在卻平白無故地惹恨添悲,詩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飛揚震動”,到此處無限悲涼之意,溢於言外”。詩前半寫景,後半抒情,在寫法上各有錯綜之妙。首聯着重刻畫眼前具體景物,好比畫家的工筆,形、聲、色、態:一一得到表現。次聯着重渲染整個秋天氣氛,好比畫家的寫意,只宜傳神會意,讓讀者用想象補充,三聯表現感情,從時間、空間兩方面着筆,由異鄉飄泊寫到多病殘生。四聯又從白髮日多,護病斷飲,歸結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這樣,杜甫憂國傷時的情操,便躍然紙上。

此詩“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決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曠代之作”的盛譽,是理所當然的了。此詩的名句爲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中國古詩源遠流長、流芳千古,成爲了當今廣大文學愛好者喜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最美古詩詞徵文11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唐初,社會安寧,經濟繁華,而隋朝的科舉制度被唐完善,唐朝更是人才輩出的朝代。詩詞是當時的一種潮流。李白稱爲“詩仙”他的詩浪漫飄逸,一代人們口中的佳句。

去年九月份,我要背初一的唐詩,因爲初一學的多都是唐詩。被稱爲“詩仙”的李白,他端着斗酒向我走來,嘴裏卻吟誦“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站在飛瀉的瀑布下,吸了一口天地的清氣,大吼一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是多麼的瀟灑飄逸,豪邁的氣勢使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就是“詩仙’超凡脫俗,自信豪氣之美

杜甫他是我很喜愛的古代詩人,杜甫和李白不同,最大的是他憂國憂民,替國家着想,是一位具有強烈的愛國詩人,他生在唐朝衰落的時候,而詩歌《春望》是他表達了他自己對國家快要滅亡的擔心。

唐詩也有貼近生活的詩,比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一句詩,我想了小橋和水的關係。它是橋樑,水在橋下,對橋的親近莫過於那些在雲南地區的傣族人他們天天與橋接觸,是多麼的重要啊。古詩詩歌想一個提示,提示着我們現在重要的古蹟或者是文物古時也是重視的。

“一切都要想細水長流”這句話對一些背頌古詩的人正是一句佳句,背頌唐詩是有幫助而且更能領會到古人的心境,它也可以使我們的古文水平的提高,在以後的古文翻譯也有幫助的啊!這是小時候最好的一本古書籍,一句名言,也是郎朗上口。包含着古人知識和思想的產物,值得我們去品味其中的奧祕所在啊!

最美古詩詞徵文12

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一輪明月,每個輪迴都有自己的陰晴圓缺。歐陽修說得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人生多情,風月只是轉移了我們的情思,給了我們一種寄託。明月這個意象高懸在詩壇上空,中國人從古至今保持着對它溫柔的狂熱,因爲它對我們每個人都很公平,入心入懷,成爲我們生命中恆久相伴的詩意。

說起中國詩歌中的意象,如果讓我們只選取一個最典型的,我們一定會想起頭頂上的那一輪明月。

李太白問:“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他在唐朝停下的這隻酒杯,被蘇東坡在宋朝遙遙接起,“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一停一接之間,何止兩次追問。

我們的古人,對頭頂的那輪明月,有着無窮追問,寄託無限情懷。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中追問,相比人生的短暫,江與月都是長久的、不變的,人與世界最初的相遇,發生在什麼情景之下?究竟是誰,哪一位遠古的先人,發現了江月的美?究竟是什麼時候,在生命最初的美麗狀態下,江月發現了人?流光在生命中悄悄逝去,我們的心在明月照耀下,不停地探尋——有迷茫,有歡喜,有憂傷,一切都被明月照亮,從人與月的最初相遇,一直到張若虛的發問,直到明月照耀我們的今天。

張若虛的問題有答案嗎?其實,發問本身就是它的意義。

聞一多先生在《宮體詩的自贖》一文裏說:“在這種詩面前,一切的讚歎是饒舌,幾乎是瀆褻。”作爲一位現代詩人,聞一多先生用詩一樣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千年之前的張若虛的深刻理解:“更敻絕的宇宙意識!一個更深沉、更寥廓、更寧靜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恆前面,作者只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有限與無限,有情與無情——詩人與‘永恆’猝然相遇,一見如故,於是談開了。”《春江花月夜》之所以讓人如此讚歎,是因爲它道出了我們少年時心中都有的疑惑。但是這一生到老,我們都沒有答案,我們也不需要答案。還是在這篇文章裏,聞一多先生說:“對每一問題,他得到的彷彿是一個更神祕的更淵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滿足了。於是他又把自己的祕密傾吐給那緘默的對方……”

有時候,只有在明月之下,我們纔會有這種奇妙的感受:一方面,我們感到了生命的迷茫;另一方面,我們在迷茫中感到了心靈的陶醉。人生有着無數無解的困惑,但是在月光之下,現實與審美的邊界、人生與夢幻的邊界,還有其他區隔着我們和世界交流的邊界,都變得模糊了。我們就在這流光之中,看世界,看歷史,更洞悉內心。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裏。

這是李白在《把酒問月》中,停杯一問的答案嗎?

在這一輪中國的明月前,無論是張若虛,還是李白,還是聞一多,無論是今人還是古人,中國人心中所有的珍惜,都被明亮地照射出來。

最美古詩詞徵文13

推開宋詞的大門,走進宋詞,欣賞着宋詞的綽約多姿,感受這宋詞的情,宋詞的愛,宋詞的美。

走進宋詞,感受着宋詞的情。“問世間情爲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摸魚兒》中的這兩句話,點出了愛情的本質。“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短短數言便刻畫出李清照此時心中的千萬縷“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意,此情無可消除。更有詞人“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這是一種多麼高尚的愛情啊。爲了愛情竟不顧自己,這遠遠超出了對愛情的堅貞,這是一種高尚的品格。讀罷詞句,令我感動,令我爲之動容。

走進宋詞,感受着宋詞的愛,讀罷辛棄疾的《破陣子》一位將軍的形象出現在我的眼前,他雖有滿腔熱血和一番豪情壯志,然而“報國欲死無戰場”,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悲哀呢?故而辛棄疾在《永遇樂》中才會有那句嘆息:“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這既是一腔無處拋灑的熱血,一種無處可用只能施展於筆下的愛國之情,但這更是一種悲哀,一種仁人志士在那個“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時代所特有的悲哀。怎能不令我爲他們嘆息,不爲他們悽然淚下?

走進宋詞,感受着宋詞的美。宋詞不僅僅是一首首詞,宋詞更是一幅幅畫,一幅幅只有大師們才能畫出的國畫。“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我的眼前展開了一幅畫卷,夕陽餘暉似脈脈含情,綠水悠悠而去,如含恨無窮,隻身一人,倚樓望江,久不見歸客,只有水中一片白蘋洲,其上芳草悽悽蘋花搖曳。這是一幅多麼優美的畫卷,令我陶醉其中,不能自拔。但這美麗的背後,又何嘗不是一種無奈呢。

走進宋詞,感受着宋詞的情,宋詞的愛,宋詞的美,體味宋詞背後的感動,悲哀與無奈;欣賞着宋詞的綽約多姿,與宋詞大家面對面傾聽他們的講述,令我受益匪淺。

最美古詩詞徵文14

夢醒時分,大地一片靜默.無數的寒冷與孤獨向我襲來,勤勞的太陽,我能再有一個夢嗎?在美夢中飛翔,飛向心靈的故鄉--盛世唐朝.感受,感受最美麗的精彩.

--題記

我愛盛唐,因爲那兒有看也看不完的風景名勝;我愛唐朝,因爲那兒有數也數不盡的奇珍異寶;我愛盛朝,因爲那兒有說也說不完的功臣名將;我愛天朝,更因爲那兒有最璀璨的文化財富--唐詩宋詞.

我讀李白,能讀到面對懷才不遇,與敬亭山戀戀不捨的豪邁;品李白,能感悟在金陵酒肆中與友人忠貞不喻的友情;想李白,猜不透太白酒中陳釀的人間無常變化的逍遙...

李白,一位飄蕩在人間的仙.

還有一位才女李清照,娓娓動人,浪漫柔情.

她像一朵開在雪中的花.純潔高雅,還有一點點暗香浮動."花自飄零水自流"是一縷縷憂傷扣打我的心扉."生當做人傑,死亦爲鬼雄."是一陣陣悲壯響徹我的心谷."只恐溪頭蚱蜢舟,載不動,幾多愁."又是怎樣一簾簾斷腸徘徊我的心懷.

最愛莫於稼軒與東坡的珠聯壁合!稼軒雖在官場上"醉裏挑燈看劍"的失意,也有"路轉溪橋忽見"的喜悅.蘇軾忍受"千里共嬋娟"的思念中也吟地出"日炎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的妙句.異曲同工,巧奪天工.如次大氣,如此其賢,今夫豈欲釋之乎?

文字如風,那麼詩詞就是那最涼爽的清風,迅速的撥開我們心中的烏雲;文字如雨,那麼詩詞就是那最纏綿的雨,輕輕地洗淨我們蒙灰的心靈,教會我們人生永恆的真諦!

當暮色漸藍,你那裏可是新月一灣?枕畔該有一段故事,一串夢幻?我們用心數着相逢的日子,聽風,總像你的手,在叩打門環.

最美古詩詞徵文15

綠竹影零亂,白露休蟬,草木凋零又一年。世事茫茫難自料,黯然獨眠。

星轉如參商,有限時光,西樓望月幾回圓。浮雲流水殘陽逝,墟上孤煙。

清平樂;抒懷

束翅鴻鵠,聲斷蒼穹處。癡望閒雲當空舞,淚溼楊柳絮。

今朝前恨不減,空付壯志凌雲。耳聞譏笑連連,盡是枝頭燕雀。

雨霖鈴;林黛玉

清宵獨坐,邀月言愁,冷淚雙流。桂影底下輕歌,說知音,自古難求。瀟湘春潮暗生,疑是《葬花吟》。空自悲,韶華虛度,暗愁青瀑化飛雪。

應憐春盡花飛墜,更可傷,殘朵剩枝頭。閒來寂寞尋樂,閱琴譜,銷愁猶憂。哪堪淒涼,孤館深閉月夜魂歸。無限恨,只問神瑛:雨露可還得?

關河令

風吹弱柳蕩金屢,正是妖嬈處。燕子來時,剪開花千樹。

惆悵相思遲暮,到而今,別愁紛絮。露溼青衫,此情向誰訴?

念奴嬌;遊五祖寺

五祖寶剎近春節,更添無限風光。日照青松三萬頃,露打竹葉清響。大雄寶殿,莊嚴輝煌,龍涎燎沉香。養生池中,風吹碧水盪漾。

應念慧能舂米,得傳衣鉢,苦海引慈航。神秀面壁出奇語,逍遙夢遊閬苑。菩提非樹,明鏡非臺,名利本無相。持經高歌,靜看雲聚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