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銘記歷史築夢未來徵文(通用5篇)

銘記歷史築夢未來徵文(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3W 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寫過徵文吧,徵文要求文面整潔乾淨,書寫端正美觀,字體清晰規範,標點準確無誤。那麼你有了解過徵文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銘記歷史築夢未來徵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銘記歷史築夢未來徵文(通用5篇)

銘記歷史築夢未來徵文1

小學的時候,我讀到了錢學森的故事,懵懵懂懂間,對“航天”有種崇拜的認識。那個時候的“航天”之於我,是崇高、神祕而遙不可及的。當大學畢業的時候,我機緣巧合的進入了“航天”這個大家庭,慢慢的理解了承載着國人對“航天”事業的光榮背後的厚重。

記得那年初到,單位的檔案庫裏封存已久的資料需要整理,翻着那一頁頁年紀比我還大的發黃紙片,手都會不自覺的小心翼翼,生怕這些歷史會被我的不小心撕破——在這片鄂西偏遠的大山裏,在環境條件惡劣、科技資源匱乏的年代,是什麼樣的信念,通過這一張張手寫的圖紙、設計文稿,生產、製造出一代又一代高精尖的航天產品。

翻開江河大事記中這樣記載:“1970年3月19日,以七機部四院組成,以三八九廠副廠長張星堂同志爲首率領選點人員起程選點。成員有:……”我搜盡腦子裏的歷史知識,試圖去想象那個若即若離的年代,卻始終打不開時間的門。也許是這樣一個熱鬧而艱辛的場面:勘探選址的隊伍懷着一腔紮根三線爲國防的信念,走進了莽莽大山,或許因自然所帶來的挫折而有過艱難,但是始終陪伴的還是那顆燃燒着的拳拳之心。今天,俯瞰這“三道溝”,從蠻荒到因爲來了勘探隊而形成的阡陌,再到如今的整齊工房,閉上眼,只需靜靜的聽,似乎風中就飄蕩着永遠流傳着的故事。

“三線”雖然偏遠而清苦,但是始終會有一種信念在激盪着每一個參與航天事業的人。現在再去讀錢學森的故事,更能深刻的理解爲何在那個艱苦卓絕的年代,他毅然決然放棄條件優渥的國外,回到了百廢待興的祖國,信念能如此之強。

走在廠區,還依稀能在舊工房斑駁的牆壁上看到“請毛主席放心”、“一定要把三線建設好”……等標語。站在它們面前,覺得時空會瞬間轉移,回到那個熱火朝天的年代。它們並不是一行行沉默的文字,而是整齊的隊伍在黨旗下莊嚴的宣誓,鏗鏘有力、響徹耳際!有了堅定的信念,就一定能築成夢想。

時過境遷,如今位於“三線”的遠安,雖然地圖座標上依然偏遠,但交通與社會生活條件較幾十年前已是日新月異。新時代裏,航天人依然會爲了型號的研製,日夜加班加點的複查改進;會爲了航天紀念幣的誕生歡欣而搶先預約;會爲了自己型號產品的試驗成功而刷屏朋友圈;會爲了航天事業的持續發展建言獻策……

我曾問一位老師傅:航天精神是什麼?他略作思索道:“我也說不清。我只知道一切爲了型號,不然睡不踏實。”在這樸實的言語中,卻能感受到那份厚重的責任與信念。有了篤定的信念,我們的夢還會遠嗎?

銘記歷史築夢未來徵文2

宇宙有什麼?天上的星星爲什麼一眨一眨的?帶着那些疑問,心中夢想着能夠坐上航天飛船去看個究竟。這不是夢,我們的祖國已經實現了這個夢想,航天夢,中國夢,中國人民上九天攬月的豪情壯志已經實現了。

夜晚,擡頭看見夜空:無數顆閃閃發亮的小星星,襯托着一輪圓盤似的明月。望着它,我不禁進入了睡夢中:

那是二十年以後的事了。祖國新研製出來的“月球一號”即將於8月18日晚九點整發射,而我榮幸地被選爲了宇航員。每天,我都接受着殘酷的訓練,每天回到家後都是筋疲力盡,有氣無力的。雖然我每天訓練的很累,但是我一想到我是爲了祖國,內心就會感到一種欣慰,一種自豪;但我依然盼望着“月球一號”早日發射。不過現在,我一定要堅持訓練,爲發射做好充足的準備。那一天終於來了“3、2、1!”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被送入了月球。只要我一想到我是代表13億中國人民的,我就壓抑不住自己的情緒,不由得流下了感動的淚。當我經過長時間的“旅途”,終於來到了月球!據書上說,月球上的最低溫度爲100攝氏度,最高溫爲零下170攝氏度,但我穿着工作人員精心研製的衣服,感覺幾乎和地球上的溫度一樣……

回想着舊時候的中國,受盡欺辱。但中國沒有被打垮,反而強有力的反擊了。我們的祖國一次次的向世界證明着我們的強大。航天夢,是一個從古至今的夢,是一箇中國夢,這個夢想就在祖國穩步發展下一次次實現了。我爲祖國而感到無比的自豪。

銘記歷史築夢未來徵文3

隨着天宮一號的發射,又一次敲響了人類探索太空的路程。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至今我還懷有一個航天夢,每當看着飛船的發射成功,我的內心既激動又自豪。我知道登上月球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而且還需要具備豐富的知識。我沉浸在這個夢中。

想着想着,我不知不覺睡着了,夢見自己駕駛着航天飛機向太空奔去。當我眺望地球上的萬物時,一切都是那麼渺小。在我的眼前只是一片漆黑的夜空,零星的月夜在星星的點綴下顯得格外明亮。我試圖去撫摸它,但霎時間又隱隱約約的消失了。我想這就是太空的色彩吧!不知不覺間,飛船降到了月球上着陸了。我小心翼翼的走下飛船,享受着月球的氣息。我在空中漂浮,感覺像是一隻小鳥。在月球上有着許許多多的岩石有黑色的、灰色的等等,看起來十分精緻,我小心翼翼的撿起他,拍去上面的灰塵,裝進自己的口袋。

當我準備離開時,卻見一個龐大的物體出現在我的眼前,走進一看像是一個空間站,只見一個形狀古怪的人從裏面走出來。他的全身穿着明亮的衣服,長着橢圓形的腦袋,露出兩隻眼睛,在月球上工作。我好奇的向前和他打招呼說:你好,我十分驚訝,外星人會講話嗎? 但他也出奇的說了聲:你好!我頓時很開心,感覺一切是那麼奇妙,這使我對太空更加嚮往了。

鈴鈴鈴……一陣震耳的鈴聲響起,使我睜開了雙眼,旁邊的鈴聲還在不斷的響起,原來一切只是一場夢!我十分留戀在這夢中的時光,儘管一切是虛幻的,但它讓我擁有一個神奇又充滿理想的夢。我決心努力學習,苦練本領,期待夢想成真;衷心祝願我國的航天事業突飛猛進再攀高峯。

銘記歷史築夢未來徵文4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我也不例外。有的人長大想當科學家;有的人則想當作家;還有的人想當發明家……我就有一個偉大的理想,長大當一名宇航員。

我看了一本叫做《我的祖國》的課外書。其中,我最喜歡的一課是——嫦娥飛天夢。這一課講述了中國航天的發展與成就、過去與現在,還有那些航天事業的新鮮事……及許許多多的知識,讓我受益匪淺。最讓我感動的是還要是楊利偉小時候的故事了。楊利偉叔叔小時侯一道幾何題沒解出來,丟了12分,他一聲不吭的.回到自己的房間裏,專心致志地解題……大約一小時過去了,從楊利偉的房間發出一聲歡呼,他成功地解對了這道題,姐姐走進房,發現他的書桌上留下了如下一段話:攻克難題是我最大的快樂!

在楊利偉叔叔小時候,不但尊重祖的榮譽,還是勤于思考,有決心,不做好不罷休。他的這種精神是他成爲一名宇航員主要原因。我們要學習他的這種精神。看見楊利偉叔叔這麼優秀,也讓我羨慕不已。

第一個人上天到現在已經有40多年了,1957年10月蘇聯發射了1號衛星月1957年11月3舊,蘇聯發射人造衛星2號,但是是用動物的。1958年12月美國用探空火火箭將一隻猴子發射到了高空1961年1月,美國的水星號飛船進行了首次亞軌道飛行。1961年4月,莫斯科時間上午9時7分蘇聯的東方一號載人飛船在拜科努爾發射升空,這次的是人上去的,也就是加加森。

我要好好學習,鍛鍊身體,保護眼睛,長大後一定要成爲宇航員,爲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做出偉大的貢獻。

銘記歷史築夢未來徵文5

我曾做過一個夢,夢到自己當了航天員。坐在嶄新的飛船中,準備飛向美麗的宇宙。小時候,我總認爲宇宙是個可怕的黑洞,飛向宇宙更是不敢想象,可是在20世紀的時候,一位蘇聯的航天員加加林卻將這變爲了事實。1961年莫斯科時間4月5日2時18分,俄製“聯盟-FG”運載火箭將“聯盟TMA-21”載人飛船發射升空。4月7日凌晨,這個被命名爲“加加林號”的宇宙飛船比預訂時間提前了10分鐘與國際空間站順利自動對接。這個可以稱爲奇蹟的事情就這樣的發生了。

不過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可不是他哦!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宇航員是美國的尼爾。阿姆斯特朗。尼爾·阿姆斯特朗曾是一位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航天員、試飛員、海軍飛行員,以在執行第一艘載人登月宇宙飛船阿波羅11號任務時成爲第一名踏上月球的人類而聞名。

21世紀,中國也首次飛向了宇宙。坐在這個中國製造的第一個火箭神舟五號當中完成任務的是一名叫楊利偉的航天員。楊利偉,曾是一名軍人,在1983年,他考入空軍第八飛行學院,畢業後成爲一名殲擊機飛行員。1998年1月,作爲中國首批航天員中的一員,楊利偉來到了北京航天員訓練中心。他從《載人航天工程基礎》《航天醫學基礎》和《星空識別》等課程學起。最初兩年,每天夜裏12點之前沒有睡過覺。在做超重耐力訓練的離心機項目時,楊利偉在承受8個G的重力負荷的同時,還必須保持頭腦的清醒,敏銳及時地作出各項正確判斷。

我們21世紀的新少年,在今天,早已可以來到美麗的宇宙,暢遊宇宙。天啊,有時我真的不相信,不相信中國的高科技時代,不相信航天事業的快速發展。可這一切,都是真的!都是真的!在這些的背後,該有多少的付出啊!是這些努力,汗水,纔打造了今天的輝煌。

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堅持不懈的精神。我們這些少年,一定要向他們學習。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爲祖國的航天事業早些做點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