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關於端午節的徵文範文1500字(精選5篇)

關於端午節的徵文範文1500字(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6W 次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徵文吧,徵文是某個辦事部門爲了某個活動公開向社會徵集的有關文章。你所見過的徵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端午節的徵文範文1500字(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端午節的徵文範文1500字(精選5篇)
  端午節的徵文1

時光,總是不留情面的帶走些什麼,與此同時,她又帶來些什麼。看!又是一年端午節即將來臨!儘管如此,但這個端午始終比不上那年我在家鄉過的端午節!

前些日,幾場雨滋潤着大地,紛飛起舞的雲彩還是那樣的捉不住影兒!心情更是煩躁不安,因爲我不喜歡雨一直連綿不斷的下。清晨,被陽光驚醒後覺得輕鬆了了許多。往年五月的天是悶熱得讓人焦躁不安的。睜開朦朧的睡眼,並不十分願意馬上起牀。醒後懶懶地在牀上閉着眼睛躺個二十來分鐘,想些與現實不怎麼接近的事物幾乎成了我多年的習慣。彷彿這成了我生活地一種樂趣。不覺中神思已回到我久別了的家鄉地端午節!

又是一年的端午,好多年都沒有在老家裏過個自己懷念的端午節了!溫州的端午節在我看來和平時的日子是沒有什麼區別的。並不是這裏的節日沒有家鄉的熱鬧,而是自己沒有了在家裏過端午節的那種特別的情愫罷了!這些年每到這個時候我就會在心裏泛起無數小時候端午節的畫面。我不知道自己以後還能否在家鄉過個像小時候一樣的端午節,所以只要到這個時候我便會不自覺地想到那些年珍貴的回憶!也許在我,睹物思情的日子會時常有之,但沒有哪個時候有今天這般來得真真切切!

前些日子,家鄉的外公打電話來,問我端午能不能回去。媽媽想了想老家離溫州還是有些遠的就算了吧。外公聽到這個聲音好像有點哽咽,我連忙安慰他我暑假會回去的。外公告訴我,外婆很想我。聽到這話,該輪到我的聲音哽咽了。在我的童年記憶中,外婆是被我忽略次數最多的人,但到現在我才知道她是很喜歡我的,至少她很想我。

好了,那些心酸的回憶,不談也罷。到底是好多年沒有回老家了,記憶中的那些節日地氣息或許到現在已經是模糊不堪的了。然而,儘管如此我還是願意在腦海裏努力的去勾起一些端午節的場景來,或多或少能給我一些在溫州過端午節的安慰!那些記憶每次浮起時內心總是悸動地,要知道,在哪我都不可能忘了家鄉的節日,它留給我的情我無法用簡單的文字表達出來的!

記得小時候一到端午節的前幾日,外公總會給我買一套新衣服,以迎接過節,也算是節日的禮物。雖那時候家裏不算窮,平日裏也不少衣物之類的生活用品。但買件新衣服過節是每個孩子都無比期盼的!我們老家的端午節和大多數地方時間是不同的。待到臨端午節的前一夜,我們小孩子總是會把親人買給我們過節的新衣服拿出來,對着鏡子在身上來回的比劃幾次才肯入睡。但是沒到第二天我們是絕對不會穿的!就連躺在牀上也是極矛盾的心情。既想馬上睡下,好讓端午節早早的來臨;又想不那麼快就入睡躺着好好想想明天到底要買些什麼小玩意兒。可想得到那時對端午節是懷着怎麼的一種心情的。可能節日的熱鬧並不是讓我們這些孩子高興的主要原因吧!最主要的應該是親人給我們的那幾十塊錢吧!我們可以任意地揮霍,不受任何的節制。這種情況是除了新年與端午什麼時候都不曾有的。怎叫人不痛快呢?

幾個小夥伴把身上的幾十塊錢用完纔是最痛快的事情!於是我們會到街上買些平時想買卻買不起的東西。從這條街走到那條街即使不買什麼東西我們也會必然的走完!那一天賣各種各樣東西的人特別多,平時看不到的那一天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了。我們錢少,買不起的即便是看看心裏也是樂滋滋的!走得有些累了,我們就坐在一片草地上或是躺在上面雙臂展開,彷彿在享受着這僅有的一切美好!那時的我,彷彿學會了享受。儘管我明知道有一天這一切都不會再屬於我。

當年那樣平平淡淡的一個端午節到今天是這樣醉人的一份記憶。幾年來一直都很想回去過端午,但是總有各種各樣的事情牽絆着我。想找到以前的那羣小夥伴再回想一次那時候的節日,又是這麼的困難。也說不出這些年來像這樣的節日,我是懷着怎麼樣的心情過來的,或許是我想象得到!每一次的畫面都是經過我無數複雜的心緒才展現得出來的。儘管是這樣,我還是很願意去回味一番,去把腦海的記憶加深一番。

可是都過去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到老家去再一次領略家鄉的端午節。再逛逛當年自己走過的那條街,再嚐嚐當年自己吃過的包着臘肉的糉子,再游到當年自己視如牀躺下的草地還有展開雙臂擁抱的那份獨家專屬美好!

  端午節的徵文2

又是一年的端午節到了,天空中籠罩着陰雲,風輕輕地吹,柳絲低垂,雨滴在簌簌地飄落。“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爲屈原陳昔冤”。在這個傳統的節日裏,盡享端午美食的同時,總讓人不免被那些歷史的、傳統的故事所震撼,每到這個時候,我的心靈都受到洗禮和啓迪,思緒也在隨着這個節日的氛圍起伏跌宕,穿越着時空,演變着世事的滄桑……

“叮咚”的響聲,是窗外的雨聲,還是兩千年前的戰鼓聲?聲音中,我彷彿看到了兩千年前煙塵瀰漫的戰場,戰車滾滾,馬嘶人喊,旌旗之下馬翻人仰,壯士血流成河,到處哀鴻遍野。曾是一個炎黃的子孫,流淌着一個血脈的黃河,霸主的慾望,貴族的權益,諸侯的割據,演繹着弱肉強食,普天之下不容二主的永恆的主題。在一片爭城奪池,殺伐不斷的吶喊聲中,一位楚國的青年,爲國之憂、爲君之憂、爲民之憂,立志報國爲民,擔起了護國護民的重任,他就是屈原。怎奈君王昏庸,小人奸佞,竟被驅逐流放。

歷史沒有成就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卻成就了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隨着楚國的局勢越來越壞,每個壞消息的`傳來,都令屈原坐立不安,憂國憂民之心在心中燃燒,憂憤中屈原以無比壓抑的激情書寫了一部偉大詩篇《離騷》。不僅開闢了廣闊的文學領域,奠定了《楚辭》的基礎,同時也成爲了我國詩賦永遠的典範。每當詠吟“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的偉大詩句之時,詩人那種追求真理,堅強不屈的民族精神無不給人以激勵。特別是那句廣爲傳誦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詩句,不知勵志了多少代、多少仁人志士。

吟詠着蘇軾的“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精魂飄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倉江上,投飯救飢渴。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的詩句,我彷彿看到了汨羅江畔,詩人帶着滿腔報國無門的志願,奮力向江中一跳的壯舉,爲他的人生畫完了一個完美的符號。也看到了百姓對他的愛戴,怕他入魚腹,投糉子相救的場面。更同時也彷彿看到了人們相信屈原沒有死,爲了紀念他,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要插艾蒿,喝雄黃酒,預防奸邪的侵害,以及“艤彩舫,看龍舟兩兩,波心齊發。奇絕。難畫處,激起浪花,飛着湖間雪。畫鼓喧雷,紅旗閃電,奪罷錦標方徹”的賽龍舟場面,意寓划着龍船,到處尋找詩人的意思。

端午節吃糉子,插艾蒿,賽龍舟,現在已經成爲了傳統的端午文化,並且這些傳統的文化底蘊有了更新的含義,歐陽修的“五色新絲纏角糉,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的詩句,完全描繪的是一副喜慶佳節,包糉子各處相送,表達着對親朋好友長壽的祝福的場面。

北方人過端午節,習俗相對少了一些,特別是小的時候過端午節,並不知道端午節的來歷。那時每到過節,媽媽都會在手腕上、腳腕上給我們繫上五彩絲線,在我們的胸前掛上用棕麻和五彩線紮成的小掃帚,當時並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大人們對此還很神祕,不許我們隨便摘下,直到長大了,才知道五彩線是爲了辟邪,小掃帚是用來打掃衛生的,意爲端午節也是個打掃衛生的節日。其實,那時對我們最感興趣的還是吃糉子,一般在過節前媽媽就把糉子包好了,還手把手地教我們包糉子,讓我們從中感受到自己動手的樂趣。過節這天,媽媽要給我們每個人蒸一小碗雞蛋糕,在我的記憶中,那時媽媽蒸的雞蛋糕是我這一生中吃過的最好的雞蛋糕了,不論如今哪個飯店蒸出的最具特色的雞蛋糕,都無法跟我小時吃的媽媽蒸的雞蛋糕相比。那時吃雞蛋可能就是取代雄黃酒,用蛋黃驅邪吧?因爲我從來沒看過雄黃酒是什麼樣的。好多習俗的含義,都是後來慢慢明白的。

有幸的是,我看到了如今這些民族的、傳統的優秀文化得以傳承和發揚光大了。今年的節日前,我借工作之機走訪了一些學校,高興地看到了學校利用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舉辦了各具特色的活動,讓我感受最深的是組織小學生親自動手包糉子,然後把這些糉子送到孤寡老人的家中,讓孩子們從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跟我們那個年代比,這個時代的孩子們是多麼幸福啊,這些民族傳統和優秀文化早早地就在他們的心裏紮下了根。有這些優秀的教育,我們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一定會是世界上最優秀的。

  端午節的徵文3

小時候並不知道端午由何而起,我所關注的只是那香噴噴的糉子。後來,稍大些後,才知道端午是與屈原有關聯的。但是,我那個時候所感興趣的並不是離騷與楚辭,似乎對於屈原的含恨投江也並不怎麼關心,倒是覺得那麼多白生生、香噴噴的糉子被白白地扔進了江裏餵魚而感到惋惜。總覺得紀念的方式有多種,譬如吹嗩吶,大放悲聲等,何必浪費那好吃的食物呢。這自然是一種很可笑的想法,從沒好意思跟別人提起過,因爲怕別人說我:就知道吃!

但“就知道吃!”似乎也不是我的錯,因爲我那個時候正在長身體,需要營養,需要有好吃的東西來填滿我那乾癟的肚子,可是,每天除了高粱和玉米,不見油性的白菜外,其他的似乎沒有。

年景好的時候,母親會在端午的時候包些糉子。包糉子需要大米,糯米,黃米,還有紅棗和紅小豆,白小豆等,但這些東西都很稀罕,很難湊齊。

但到了端午的時候無論包不包糉子,我和哥哥與弟弟都要在上一年偷偷地去採些葦子葉來,也把院子裏井臺邊的幾蓬馬蓮適時地割了,捆成一把一把地,吊在房檐底下晾乾備用。

那個時候葦子等都是公共財產,私人是不能隨意動的。四十歲左右的人都知道,那個時候,出現了許多保護公共財產而英勇負傷甚至獻出寶貴生命的人物。比如,有個小學生叫劉文學,爲了保護生產隊的幾個辣椒,與偷辣椒的地主分子英勇搏鬥,獻出了幼小的生命。幾個辣椒與一個稚嫩如花的生命相比,實在微不足道。但是,在那個年代,似乎那樣奉獻非常偉大,非常光榮,那是比泰山還要重的,是死得其所。

到了葦子長滿池塘的時候,我們會冒了烈日去偷採些葦子葉。首先要裝作拎着籃子去採野菜的模樣,而且必須在中午,因爲只有這個時候那些恪盡職守的“看青的”纔可能偷懶打個盹,使我們有“可乘之機”。

當然是由我或弟弟放哨,長我們幾歲的哥哥飛快地鑽進茂密的葦子塘裏用最快的速度採些寬寬的葦子葉。遇到有人來,自然是學幾聲布穀叫,或咳嗽幾聲,這當然都是從電影裏跟地下工作者學來的。

把採來的葦子葉放在籃子底下,上面蓋了一層野菜,以掩人耳目。說句實在話,爲了吃幾個糉子而冒這樣的風險,實在有些不太值得。但是,食慾控制着我們,我們寧可去犯一回錯誤。

包糉子的葦子與馬蓮準備好了,但是,這也並不意味着來年一定吃到糉子,因爲要看這一年的收成如何。但收成是與天氣緊密聯繫在一起的,而那個時候的天氣似乎跟我們作對,不是旱,則是澇,風調雨順的年景確乎並不多。

這一年,又到了快端午的時候。因爲我已經看到鄰居那個比較殷實的人家的小孩子已經拿着糉子在門口小口小口地誇張地吧唧着嘴吃了。我手裏拿着玉米餅子,眼巴巴地看着那小夥伴手裏的糉子,嚥着口水。

“給我學一聲小狗叫,我就給你半個糉子吃。”那孩子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舉着半個糉子對着我說。

“呸!我的玉米餅子比你的糉子好吃,誰稀罕!”我直着脖子,沒什麼底氣地衝他喊了一句,扭頭飛也似的跑回了家。進了門就喊:“媽媽!媽媽!我也要吃糉子!”

“吃你娘個腳!”沒想到一向溫和的母親卻瞪着眼衝我吼到。那個時候,母親正在用篩子篩着一笸籮玉米麪兒。

我“哇”的一聲哭出來,跑着去找奶奶告狀。疼愛孫子的奶奶立刻邁着小腳攆了過來,“孩子他媽,不做就不做,幹嗎那麼吼孩子,看把他嚇的。”一邊說,一邊愛憐地撫摩着我的頭。

“娘,您不知道,又快斷頓兒了,唉——”那是幾個孩子的母親發出的一聲無奈的嘆息。

奶奶也跟着長長地嘆了口氣,“真是可憐孩子們了。”

奶奶拉着我去她的屋子裏,從櫃子裏掏了半天,摸出一塊焦黃的點心,送到我手裏:“乖孩子,明年奶奶給你包好多好多糉子,好不好?乖,不哭,奶奶給點心吃。”說這話的時候,我分明看到奶奶那渾濁的眼睛裏閃着淚光。

又快到端午了,現在的孩子們恐怕沒有誰能爲吃到幾個糉子而眼巴巴地翹首期盼了,也沒有哪個父母因爲不能給孩子做糉子吃而犯難了。現在的生活真是富足的很,溫飽已經不是問題,並且許多人已經過上了小康的生活。

但在這富足的生活裏,我卻總是在這五月暖風的吹拂中,在糉子飄香的季節裏,想着童年時候吃到的爲數不多的幾個糉子,那麼香,那麼甜,那麼讓我難以忘懷。

  端午節的徵文4

小時候過端午,真有一種過節的味道,不像現在生活好了,平時什麼好吃的都能買得到,過年過節的氣氛也就淡化了。

小時候最盼望過節,首先是春節,其次就是端午節了。因爲端午節又戲稱“撐傷節”,因爲好吃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小孩子又控制不了,所以就容易多吃,多吃就撐傷了。

記得端午節的前一天,母親總會買來艾葉和蒿枝掛在門上,據民間風俗的說法是爲了辟邪,還買來糉葉和糯米包糉子。我們姐妹倆首先將帶着清香味的糉葉一張一張地洗乾淨,糉葉細長細長的,上面有可愛的白點點花,白點點花越多的糉葉就越香,洗乾淨後我們把糉葉用毛巾擦乾,放在桶裏備用。每到端午,母親總要買兩種彩色的植物染料“紅飯葉”和“楊咪咪花”來熬湯染糯米,一是爲了好看,二是爲了增添植物的清香味。母親將糯米淘洗乾淨,把糯米分別放入這兩種彩色的染料中浸泡,浸泡半個小時左右,白色的糯米就變成了紫色的和黃色的,並且還帶着植物的清香味,看着就養眼。

然後我們就開始包糉子了,只見母親用靈巧的雙手把糉葉做成一個圓錐形的模樣,然後把彩色的糯米放在裏邊,用糉葉杆戳戳,戳實了把糉葉蓋下來壓緊,左手緊緊地捏住糉子捏出四隻角,右手把糉葉蓋在上面捏緊向右一折,用麻線栓緊,一個美麗的糉子就包好了。然後再包一個緊挨着第一個,再包一個緊挨着第二個……不一會兒,一串糉子就包好了,栓在一起就成了一串,看着一個個飽滿的糉子,像一個個胖胖的娃娃,可愛極了!

我們躍躍欲試,也想試試。母親就手把手地用心指導,可笨拙的我們卻怎麼也學不會,在母親手裏聽話的糉子在我們手裏怎麼也不聽話。弄了半天不是米撒了就是底漏了,要不就包扁了,怎麼捏也只有三隻角,捏不出飽滿的四隻角。我們急得滿頭大汗還是學不會。可我們不氣餒,經過反覆實踐,我們終於勉強包成了四隻角的糉子,雖然樣子難看,但米總算沒有撒出來,我們長舒了一口氣,終於學會了一項生活技能,我們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母親還會用棕葉編織成提籃的樣子,裝上糯米,一個個可愛的小提籃就做成了,這是我們女孩子的最愛。

糉子包好後,用涼水泡上一晚上,第二天端午節的早晨,母親很早就起來煮糉子了,煮上一個小時左右,清香可口的糉子就煮好了。我們兄弟姊妹幾個一人手裏提着一串,再帶上一小包白糖,就高高興興地上學去了。下課時,打開香噴噴的糉子,蘸上白糖,吃到嘴裏,軟糯順滑、香甜可口、回味無窮。同學們在一起還交換着吃糉子,有肉餡的、有大棗餡的、有不包餡的,各種味道,好吃極了!

放學回家,母親準備了許多好吃的東西,有包子、餃子、卷粉、米線、雞蛋麪等。我們又有機會學包餃子了,我們首先將肥瘦適中的肉剁好,拌上韭菜,放上作料,餡就做好了,我們把皮拿在手裏,將餡放在皮上,笨拙地捏着,怎麼捏也不好看,一不小心餡還露了出來,但我們還是很認真地包着、學着。調皮的我們有時會將洗好的硬幣包在餃子裏,誰吃到就是誰的福氣。餃子下鍋後,不一會兒就漂了起來,像一羣小白鵝,胖胖的、圓圓的,咬一口下去,一股肉香飄了出來,令人垂涎欲滴。一下子看到這麼多好吃的東西,我們忍不住大吃特吃,一不小心就吃撐了。

吃完飯提着一串糉子,抓上一把煮熟的蠶豆芽我們就出去了,約上幾個小夥伴去爬山。沿着崎嶇的山路,登上縣城的城子山,山上樹木鬱鬱蔥蔥,空氣清新,有幾個紅色的小亭子。我們幾個小夥伴比賽爬山,只聽到一個人喊:“預備,開始!”我們就像小兔子一樣蹭蹭蹭往上爬,爬上山頂,我們滿頭大汗,氣喘吁吁,小臉蛋紅撲撲的。往山下一看,小城的風貌盡收眼底。我們在山上大喊大叫、嬉戲打鬧,在亭子裏吃東西,童年的樂趣就在放飛在這節日的氛圍裏。

晚飯更加豐盛,有雞肉、炒瘦肉,炒豬肝等。對於生活在物質匱乏年代的我們來說真像過年一樣。我們又是一頓飽餐,心想這個節日太好了,可以隨心所欲地吃到好吃的東西。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母親不停地給我們夾菜,吃着好吃的飯菜,我們兄弟姐妹幾個爭着搶着吃得很香,濃濃的親情飄蕩在圓圓的飯桌上。

童年的端午節,留給我們的是幸福快樂的記憶!

  端午節的徵文5

五月端午節,早上五點不到就滿世界的找艾草。

找了一早上回來樓上的鄰居告訴我是水艾草,氣得我差點沒背過氣去,幸虧手裏還攥着幾根小時候就記得艾草樣子的真品,鍋裏添上水,打上幾個雞蛋,艾草水熬雞蛋,水淡濁而青澀,入口苦則澀,心底自我安慰着幸是一口良藥。網上搜尋感覺着入藥後的清明,然則只是一款如下:溫經通絡、行氣活血、祛溼逐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安胎。故是發笑了一晌午。

端午早上尋艾草有講究的,必須來去不見陽光{就是早早的}尋覓來。最早的最早,是同村的一個輩分比我高的論起來叫舅的小青年,每年端午節就會早早送我艾草及不知名的植物,每每熬湯後精神上覺得百毒不侵。後來都爲了生計各奔東西,也有了常年不相往來的遺憾。

某夜,偶爾酒場碰一長時間不相逢的友人,無意聊起時,朋友的父親年前存了好多蘋果,均價4塊,過了年接近半價的賣價,除去人工,冷庫費用,接近三分之二的鈔票灰飛煙滅,剩下的骨架拆了零件只有砸鍋了。然而殃及的不止池魚,接下來的桃李瓜果牽帶着也掉進了低價的漩渦。今年天旱,到大街上隨便挑個西瓜都是賊甜賊甜的但價格卻是相當的‘賤’。每年下樹的桃子卻不一樣,天旱的情況下澆了一水又一水,像個嬌滴滴的大姑娘,皮吹吹就破,何況久而久之的存放和長途跋涉上的顛簸去南方。南方人好這一口,天氣也是最大的原因,雨水大了,天氣潮溼了,南方人也淡了好這口的慾望;再加上水果販子之間的爭鬥後的利益淺薄,最後攤在了偉大的農民伯伯身上。無休止的壓價後,微博的利潤最後纔可憐巴巴的落在農民伯伯的口袋。家裏有好多桃,收成呢?唉。

6月23日{農曆5月初8},昨天註定就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日子,雨終於下下來了,站在雨中看着院子裏菜園裏綠綠的秧苗,我欣慰的笑了。

6月24日,雨越發的大了,我生來就喜歡雨,不是文人也沾來了一點清閒。下午四口和湘湘{舅子媳婦}找了個自助餐店飽食了一頓,向來小氣的我,無非是慶賀一下伊家赫赫有名的二公子曉文生日罷了,平時可懶得破費,雖然生日在昨天。各自回家安然無事。期間好多趣事,省略。

自己在樓下聽雨,下落的雨點像是敲擊在身體上不同點位的音符,像是有高低之分。雨點潛入泥土最後飄出的香氣,聞着我也是醉了。

往前推一個月,超超的班主任馬老師打給我的電話,這是第二次,第一次還得提前一星期。第一次最先是四姐夫打來的,晚上十點多了打來,幸好我關機,四姐夫跟超超的班主任是同學,也當了傳話筒的作用告訴我說孩子有點動靜,勸我去體察民情。超超是我姐的孩子,唯一的孩子,我外甥。

第二天早上我懷着無比崇敬的心情打給馬老師,接下去就是戰戰兢兢地等着一個令我不安的消息。爲啥這樣說?其實我在很早就知道大多數老師都有一個謹小慎微的心跟循規蹈矩的態。

私底下說,我不是袒護我外甥,我小時候比他勝似好多倍,所以我覺得該是夠乖了。我咋去批評?

“孩子上課傳遞了一個P3,我批評了他了,不是太服氣,你當家長的說說他吧”。都是場面人,我說了萬句對不起老師的話,回頭裝出一副嚴父的嘴臉跟超超好好溝通了一番。孩子是在眼前看着一天天長大的,像姐姐現在這樣子,我怎捨得再去傷口上撒鹽?我知道放縱跟嚴苛的距離和後果。

孩子還是沉默了很久,臉上連帶着無辜的樣子,眼裏噙着淚水,接下來的日子,還是在放假後饒過我回了老家。我告訴父親,那次我真沒捨得說過孩子一句出格的話,甚至責備都沒有長輩的口吻,因爲我不捨得。父親說沒啥,孩子過段時間就好了。

今天,還是這樣久逢的雨。淅淅瀝瀝的下。我在菜園裏吸着煙,姐夫電話來了,說姐姐身下尿不溼墊子還剩下不多了,我說明天捎過去,聽別人說孩子明天放假。

給超超的班主任打過電話,說知會一聲孩子,回個電話,有東西要捎回家。

晚自習現在也應該下了,電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