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關於杜絕浪費的徵文500字(通用8篇)

關於杜絕浪費的徵文500字(通用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1W 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跟徵文打過交道吧,徵文一般都具有精彩的開頭,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徵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杜絕浪費的徵文500字(通用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杜絕浪費的徵文500字(通用8篇)
  關於杜絕浪費的徵文500字1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耳熟能詳的詩句是唐代詩人李紳寫的,很好地詮釋了農民伯伯在田間勞作的辛苦。

那一粒粒金燦燦、黃澄澄的是什麼呢?對啦!它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朋友”——稻穀。可爲什麼稻田裏的是金燦燦、黃澄澄的而不是我們生活中看到的像珍珠般晶瑩剔透的米粒呢?這是因爲首先需要農民伯伯經過春播、夏耕、秋收三個時節的辛勤勞作,其次要將稻穀送進工廠給它們脫掉外衣洗個澡,再次將稻穀吹乾、打磨拋光換上漂亮的新裝,才能走進千家萬戶成爲餐桌上的美食——大米飯。如此複雜的糧食生產、流通、加工過程也存在着浪費。據《經濟日報》報道,我國因糧食生產、流通、加工和消費環節存在的浪費現象,每年損失糧食相當於2億多人的口糧,這是多麼讓人震驚的數字啊!

唐代詩人李商隱在《詠史》中的詩句“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意思是說回看前朝舊事,成功都來自勤儉節約,而奢侈浪費最終會導致國破家亡。歷朝歷代都是這樣教育國人要遠離奢侈,勤勞樸素,家運國運纔會永久興旺。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作爲新一代的小學生,又怎麼能不發揚前人勤儉節約的傳統而奢侈浪費呢?最後我希望大家和我一起制止餐飲浪費行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爲榮的氛圍!

  關於杜絕浪費的徵文500字2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我們大家都能熟背,它讓我們懂得了農民伯伯種田的艱辛,同時告訴我們要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珍惜每一粒糧食。

可是“珍惜糧食”說着容易做起來難,因爲我們現在在家裏都是爸爸媽媽的小王子、小公主,他們總是擔心我們的健康,給我們買好多好吃的。我媽媽也是這樣,經常給我做好多好吃的飯菜,可是我卻不領情,總是挑食,不好好吃飯。

後來媽媽生氣了,就給我下了任務,讓我每天中午必須吃完一小碗米,否則就不許看電視。剛開始我沒有辦法,就只好盡力去把飯吃完。後來我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就是趁媽媽不注意的時候把飯偷偷倒在垃圾桶裏。這樣,媽媽看到空空的碗就會很高興,我就能看電視了。有一天我和媽媽一起看電視時,屏幕上出現了一雙雙因飢餓而睜得大大的眼睛,他們都是非洲兒童。

他們沒有衣服穿,也沒有飯吃,更沒有好玩的玩具。他們的身體都是非常瘦弱,看了讓人心痛不已。媽媽說他們那裏很貧窮,小孩沒有學上,甚至連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看到這裏,再想想我每天偷偷地把吃不完的飯菜倒在垃圾桶裏的行爲,我的臉一下子就紅了。我在心裏暗暗地想:以後我一定要珍惜每一粒糧食,再也不能浪費食物了。

希望每一個同學都能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關於杜絕浪費的徵文500字3

大人們沒少教育:不能浪費糧食。話不錯,再延伸一下,書中的“精神食糧”能浪費嗎?

大骨頭裏藏着沒啃乾淨的肉,飯碗裏剩下的幾粒米,不仔細看不好發現。一本書主要所講,誰人不知,誰人不曉,但一些細節性的`問題,有時倒還真給漏過去了。

這幾天,謝老師在“問卷星”上佈置了幾十道有關《西遊記》的題,今天下午去瞅了瞅,前幾道題輕而易舉,然後一題問:生死簿上,孫悟空本該活多少歲?猴子大鬧森羅這事兒我知道,可他本該活多少來着?題不能不答,我翻開《西遊記》總算得到了答案。之後這樣的事兒又有了幾次。

《西遊記》一百回,就如同一百根大骨頭,不仔細品讀,自然會落下些什麼。也許它藏在一個隱蔽的地方,你得仔細搜尋才能找到。有用嗎?一些細節除了考試,似乎確實沒啥用,但這卻是一種對作者的尊重,何況很多作者的匠心恰好就在細節裏。只是囫圇吞棗的瞥一眼,大部分寶貴的“食糧”就被浪費,只吃掉了表皮。這樣的讀書起到的作用小的可憐。

這是精神食糧,可以被我們“反芻”。第一遍,只是看到表皮,第二遍,第三遍,也許你纔會牢牢記住那些生死簿內容。《西遊記》讀太快並不是一種好選擇,這已經不是小學讀的兒童故事書了。

“精神食糧”當然不能浪費啊,我又把題重做了一遍,把剩下的飯全吞了下去。

  關於杜絕浪費的徵文500字4

從小,我們都會“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教育我們要知道節約。勤儉節約是中華髮族的傳家寶,是民族崛起和國家昌盛的法寶。勤儉節約不僅能積累財富,還能培養艱苦創業的精神和奮發向上的品質。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浪費現象比比皆是,但真正從自身做起,要求自己做到處處注重節約,時時重視節約的人又有幾人?

在實際生活中,我也遇到這樣的事情:有一次,我們全家去餐館吃飯,看見一位叔叔吃完飯,還有很多菜沒吃完,就高高興興地離開了餐館。看到這裏,我飛快地跑到他身後對他說:“叔叔,你還有那麼多菜沒吃完怎麼就走了。”“我想走就走用不着你管,再說這菜又不是你買的。”我說:“你這就不對了,難道你學過‘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這句話嗎’?這些菜可是農民伯伯們辛辛苦苦地勞動換來的呀!你怎麼可以說走就走呢?”他恍然大悟道:“啊!原來如此,謝謝你了,小朋友,是你讓我認識了自己的錯誤,我以後一定不會再浪費食物了。”說完,他把他沒有吃完的東西裝進一個盒子裏,他就高高興興地回家了。望着他離去的背影,我倍感欣慰。

通過這件事我體會到了現在的人很浪費。我也做過這樣的事情,比如說我有一個玩具還想再買一個,就故意把它弄壞。我一定要改掉這個壞毛病,不要再浪費了。

  關於杜絕浪費的徵文500字5

從前,有個小男孩,水汪汪的大眼睛,紅撲撲的小臉,非常可愛。但是,這麼可愛的小男孩,卻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就是愛浪費糧食。

一天,男孩的爸爸從超市裏買了一些東西回來。快上班的時候,他從袋子裏拿出了一個香噴噴的麪包,並對小男孩說:“孩子,你等一下把這個麪包吃完,然後就可以下去玩。爸爸要上班去了,再見!”“好的,我一定會把麪包吃完。再見,爸爸!”小男孩口頭上是這樣說的,但實際上並沒有這樣做。

等爸爸走了以後,小男孩就連着包裝袋,把麪包給扔進了垃圾桶。接着,他就下去玩了。

小男孩走了以後,浮雲就來了。她看麪包傷心地呆在垃圾桶裏,便問麪包:“麪包麪包,你怎麼了?”

“我被一位小男孩的爸爸買回來給小男孩吃,沒想到,小男孩非但不吃我,還直接把我扔進了這個又髒又臭的垃圾桶,嗚嗚嗚!”麪包剛說完,就哭了起來。

“這孩子怎麼這麼浪費糧食呢?不行,我要好好地說說他!”

等小男孩回來,浮雲就嚴厲地批評他說:“你怎麼能浪費糧食呢?你知道麪包師做麪包有多幸苦嗎?”小男孩聽了,面紅耳赤,他把麪包撿起來,吃了。然後,他慚愧地對浮雲說:“我以後再也不浪費糧食了。”浮雲聽了,甜甜地笑了。

經過了這次教訓,小男孩再也不浪費糧食了。

  關於杜絕浪費的徵文500字6

上小學前,我在奶奶家吃飯,經常一邊吃一邊看電視,桌子上掉了很多飯。有時遇到好看的節目,我還把飯碗端到電視機旁,眼睛盯着屏幕,弄得滿地都是飯,沙發上也有不少。奶奶見了心疼地說:“凡凡,每一粒米飯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要珍惜啊。”我嘴裏答應着,但經常左耳進右耳出,奶奶說多了,我甚至覺得很煩,不就是幾粒糧食嗎,有什麼好珍惜的,超市裏多得是呢。上小學後,我學習了唐詩《憫農》,這首詩描寫介紹了一個盛夏的正午,農民伯伯頂着火辣辣的太陽在田裏幹活,汗水一滴一滴的掉進莊稼地裏,飯桌上的每一粒糧食都是他們辛勤勞動的結晶。老師講解完這首唐詩後,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小朋友們,你們應從小養成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好習慣。”聽着老師的講解,看着詩中的插圖,我彷彿看見農民伯伯在烈日下彎着腰,正吃力地把種子一粒一粒地種到地裏。於是我慢慢懂得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義,懂得了糧食的來之不易,我決心改掉自己浪費糧食的壞習慣。現在吃飯的時候,我不僅沒有把飯粒掉在桌子上或者地上,而且每次吃飯前,吃多少盛多少,碗裏的飯也吃得乾乾淨淨。

有一次,我看見小表弟在浪費糧食,馬上攔住他說:“不要扔,你這不是白費農民伯伯一片苦心嗎?”舅舅和舅媽說我做得對,我開心極了。現在奶奶也經常表揚我,說我懂得節約糧食,長大了。同學們,你們今天節約糧食了嗎?

  關於杜絕浪費的徵文500字7

中午了,該去吃午飯了。隨着體育委員的一聲:站隊!我們去往食堂。

到了食堂,我發現今天吃的是包子。一口咬下去哎呀!真難吃!於是我放下了包子,轉去喝稀飯。今天的粥倒是出奇的滿。一點也不好喝!算了,今天是星期五了,我還是早些回去寫作業吧。於是一個只被咬了一小口的包子和滿滿的一大碗飯就全被浪費了。

這樣的情景並不是出現一次、兩次了。也不是一人、兩人這樣做了,於是大大批大批的糧食就被這麼浪費掉了。

我總是吃了自己喜歡吃的,而扔掉了好多我認爲不好吃的菜。但對於我來說,浪費最多的不是菜,而是粥。現在,都是生活委員同學早去勤勞地幫我們倒粥。所以幾乎每個人都是滿滿的一大碗稀飯。有時,我們心情好,就不會浪費太多;而如果突然心情不好,就會什麼也不想喝,幾乎全部倒掉。有時遇到想喝的,可能一碗還不夠;可是遇到自己不想喝的,可就又要浪費一大碗粥了。

有一次,食堂吃餅,我覺得不好吃,所以很快吃完走了。我走的時候,菜和飯已經裝滿了左右兩邊的兩個大垃圾桶,食堂阿姨又去換了兩個新的垃圾桶。後來聽晚走的同學說,兩個新垃圾桶又被裝滿了,由此可見浪費的糧食數量之多。

我決定從今天開始,改掉挑食的壞毛病,不浪費任何一粒糧食!

  關於杜絕浪費的徵文500字8

我的爺爺生活在農村,跟爺爺一起吃飯的時候,爺爺的碗裏總是吃的乾乾淨淨,就像剛洗過碗的一樣。而我的碗裏總會剩下好多飯菜,爺爺告訴我不要浪費。那時我總是不能理解。

後來跟着爺爺下了幾次地,我漸漸明白了那句話的含義。

初春的季節,爺爺挑着糞奔走在田間與糞池間,汗珠一滴滴滴在地上,滲進泥土。我嫌臭,躲得老遠,而爺爺卻說“這是大地的養料”。

播種的季節,爺爺牽着牛兒犁了一壟又一壟地,種子經過播種機的大嘴整齊的排列在田地裏,我知道,那裏是希望。

收穫的季節,烈日炎炎下,爺爺揮着鐮刀忙碌在田間地頭,金黃的麥穗,飽滿的麥粒就像一個個小寶寶在向爺爺招手。背上早已被烈日曬得脫了皮,粗如樹皮的手上被鐮刀劃了幾道口子,這些痛苦在爺爺那佈滿皺紋的臉上看不到一丁點,滿臉都是開心的笑容。那時我懂了,糧食就像爺爺的孩子,寶中之寶。

每一粒糧食來之不易,彙集了無數人的辛勞和汗水,就像唐代詩人李紳所寫“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是的,不要小看一粒糧食,“滴水成河,粒米成籮”。我們要養成節約糧食,不浪費的好習慣。

在此,我倡議:從一日三餐做起,實行“光盤”,浪費可恥。

讓我們同心協力,積極參與到愛糧節糧的活動中來,做勤儉節約風尚的傳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