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品讀經典,潤澤生命徵文

品讀經典,潤澤生命徵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7W 次

品讀經典,潤澤生命徵文

品讀經典,潤澤生命徵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徵文吧,徵文一般都具有精彩的開頭,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一篇什麼樣的徵文才能稱之爲優秀徵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品讀經典,潤澤生命徵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品讀經典,潤澤生命徵文1

經典,是在歷史長河的不斷篩選中遺留下的珍寶。品讀經典,就是對過往的審視。

何謂經典?經典匯聚天地之精華,經衆人的傳誦、讚美而一直流傳至今,其本質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挾着過往的塵土,等待着我們去品讀。

經典中凝聚着民族的精華,我們可以從中品味一個時代的精神。“李杜詩學”展現了盛唐時雄奇的景象,《三國演義》揮灑了三國時代的英雄豪情,《紅樓夢》則用其犀利的筆觸描摹了清廷時期的官府浮沉。打開一部經典,其恢弘的歷史便展現在眼前,其鮮明的時代特徵令人回味。

經典的魅力是由其極具特色的人物所表現的。看過《阿甘正傳》的人一定會被其奮鬥的歷程所感動。他在戰爭中幫助他人,衝鋒陷陣;他買捕魚船,建立自己的事業;他功成名就,卻從不忘記鋪施羣衆。阿甘的成長史就是一部有血有淚的奮鬥史,我們從中品讀到真善美的真諦。看吧,那個吝嗇的葛朗臺,即使得到了再多的金子又如何?他的虛榮、貪婪使他丟失生命,最終在金幣中死去的他還是幸福的嗎?在作家有力地勾勒中,我們品讀到假惡醜對人性的褻瀆。生命也是如此,由真善美與假惡醜構成。品讀經典,讓我們在對假惡醜的抨擊中走向真善美的殿堂。

作品的經典還體現爲文字的經典,那一個個含蓄雋永的詩句,那一篇篇纏綿悱惻的文章,讓我們深深讚歎,並想要背誦成篇,成爲自己的財富。而在不知不覺的薰陶中,我們的文章已然有了韻味,有了優美,這便是經典的力量。

品讀經典,是品讀其精神實質,從而使我們的內心豐富充實。一個熟讀萬卷書的人一定不會做出低賤之事,因爲他的人格已是崇高的。把自己埋入經典之中,你會發現這個喧囂的世界原來可以如此寧靜。

然而,經典不是一成不變的。孔孟儒學雖將“仁”發揮到極致,但其“中庸之道”仍未盡善盡美。真正的經典之作,經由衆人的傳承,而更加熠熠生輝。對經典,僅有品味並不夠,更要加入革新、再創造,方能經受時間的考驗。

經典,不是永恆,它是襯托優質的最好底盤。品讀它,讓我們感受經典的'魅力,讓經典融入到我的生命當中!

品讀經典,潤澤生命徵文2

當豪華本“大書”代替了“讀書破萬卷”的虔誠,成爲擺設。

當囫圇吞棗式的略讀代替了細品推敲的熱忱,成爲炫耀資本。

當經典圖書的塞滿書架代替了經典內容的熟讀深思,成爲附庸風雅的道具,我總有一種期待:

我們何時才能冥然兀坐,品讀經典?

茶越沉越厚,便不會人走茶涼;酒越存越香,便不會酒醉人傷。品讀那些被時代篩選過的經典,不失爲一大裨益。

品讀經典,能讓我們享受無窮的“正能量”,讓人生如月牙泉般碧綠澄澈,生生不息。經典,一經品讀,便會釋放點點滴滴的正能量,然後星火燎原般在潛移默化中淨化我們的心靈。一個不去品讀經典的人,如何能讀出司馬遷的憤懣與頑強、屈原的求索與赤膽、文天祥的堅韌與傲骨?只有去品讀那些落滿塵埃的經典,才能喚醒那些穿戴越來越花哨,也越來越難以遮擋單薄的人們,讓他們在經典中尋到一味良藥,去拯救那脆弱而麻木的內心。由此可見,品讀經典的力量不容小覷,其正能量巨大無比。

品讀經典,能讓我們察古知今、規避風險,讓人生不再“秋月春風等閒度”。縱然歷史與當代不同,但事物發展的趨勢卻具相似性。品讀經典,恰能有這作用,唐太宗品讀經典,明白“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而勤儉治國,勤於納諫,成就“貞觀之治”;品讀經典,知曉“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終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莫言品讀經典,謹記鋼鐵一般的意志的重大作用,終煉就一身質樸與剛毅。他們都是璞玉,是品讀經典的力量讓他們在人生枝頭灼灼其華,也正是這份力量將引領他們走過千秋萬代。所以,莫忽略了品讀經典的力量,而應找尋經典之所以成爲經典的理由,進而“擇其善者而從之”。

誰將聲震世界,必將長久保持緘默,誰將點燃閃電,必將長久如雲漂泊。在日益喧囂的現代,何不靜默端坐、品讀經典,如鯤鵬展翅,揹負青天而天下望?

品讀經典,猶藥也,力行,可以清新明志、潔身正性。

品讀經典,潤澤生命徵文3

中國傳統文化浩如煙海,而古典名着是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品讀經典,是一場經典的盛宴;是一出名人大家的相約;是一段穿越時光的回想。在品讀經典中滋養着心靈,聞着書香伴我們健康地成長。

讀——經典

杜甫曾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經典之所以稱爲經典,是有一定文學價值和影響的,它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紅樓夢》這本偉大的經典文學作品,是我們共同的記憶,它將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精神的精華都凝聚於其中,本身就具有一種無限的力量。品讀《紅樓夢》,讓我懂得了黛玉葬花的傷感和寶玉的悽美愛情……在我高興時快樂時,我會翻開書,繼續吸取營養知識;當我傷心沮喪時,我也會翻開書,在書裏面尋找知音,讓我知道,生命是美而聖潔的,人生是幸福與苦難相伴而隨的。正如古人所說“腹有詩書氣自華”。

品——經典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好書,像長者,諄諄教導;似導師,循循善誘;如朋友,心心相印。有這樣一則小故事,父子倆在林間散步,父親問:“除了小鳥的歌唱之外,你還聽到了什麼聲音?”兒子答到:“我聽到了馬車的聲音。”父親說:“是一輛空馬車”。兒子問:“你怎麼知道是一輛空馬車?”父親說:“從聲音可以分辨出來,馬車越空噪音就越大。”父親簡單的話語,告誡我們人不要高傲自大,自以爲是,應腳踏實地。正如古人所云:“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悟——經典

荀子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20xx年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爲有史以來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莫言的獲獎其中固然有其自身的刻苦努力、筆耕不輟,但卻也與那些博大精深、滋養心靈的經典作品不無關係。他出身貧寒,但也從爲放棄過讀書,在部隊擔任圖書管理員期間,將圖書館裏1000多冊文學書籍幾乎全部看過,才最終登上世界文學之巔。莫言的成功驗證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的古訓。

經典如一罈老酒,醇香濃烈,馥香逼人;經典如一首古詩,絕唱歷史,彌久珍藏;經典如一支舞曲,圓潤華麗,不失內涵。品讀經典就如飲酒、誦詩、跳舞,領略藝術的至善至美。品讀經典,猶藥也,力行,可以清新明志、潔身正性。

品讀經典,潤澤生命徵文4

舒婷在談及閱讀經典的感受時曾說:“心境由此釋放,如同不同的光照耀在山水上,衍生出千變萬化的景觀來。”

看來,品讀經典的確如觀案頭上的山水,給予人類享受和思想的啓迪。但不知何時,這種沉靜寧謐的美感被浮華喧囂所打破,散落一地。

當震耳欲聾的流行樂淹沒了李白的踏歌,當哈里·波特的魔法棒打落了青藤老人的畫筆,當浮躁喧囂成爲這個世界的主旋律時,品讀經典是否成爲一種非主流,那含蓄典雅或睿智深刻的經典是否也要隨風飄去?

且不說經典著作,任何文學創作都難以排名論資的,畢竟“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然而,版稅卻是可以計算的。在這種情況之下,所謂的“作家富豪榜”、“文學版稅榜”便應運而生。可是,當我們看見位居三首的是郭敬明、南派三叔、當年明月時,那種文化的失落感是難以言語的。再看《飄》《百年孤獨》等世界經典之作被小資文學、快餐文學遠遠甩在後面時,那種羞愧感同樣是難以言表的。莫說品讀經典,我們竟連“讀”也失去了。

現代人太忙了,忙得沒有時間去閱讀厚重而生澀的經典文學。然而,他們究竟是“忙”還是“盲”呢?

品讀經典從來都不是時間問題,是內心訴求的問題。約瑟夫說:“當水流經管道時,管道是什麼形狀,水就是什麼形狀;當生命之泉流經你時,思想是什麼形狀,生命就是什麼形狀。”經典便是生命的塑形模板,品讀經典的過程便是塑造生命的過程。

然而,當經典閱讀成爲一種任務,壓在孩子們心頭時,他們還能品味其中的甘甜嗎?怕只剩下苦澀的渣子吧。我們要讀經典,更要品經典。閱讀一旦蒙上功利的灰塵,如何能“潤物細無聲”?

八十歲瑞典詩人至今仍在反覆閱讀海涅、雪萊的詩歌,爲遠離世俗功利,他常年獨居小島,十年磨一劍,《畫廊》的問世震驚歐洲。錢鍾書因《圍城》《管錐篇》而享譽文壇,而在這之前,他反鎖書房苦讀經典,爲自己打造一座抵擋浮華的圍城。這纔是真正的品讀經典,不因外物,只聽心聲。

品讀經典,讓我們既“讀”又“品”。在經典這片佳山水上,觀賞無窮景觀,真正做到,“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的書與人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