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有關安全伴我行演講稿4篇

有關安全伴我行演講稿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3W 次

演講稿具有觀點鮮明,內容具有鼓動性的特點。在現實社會中,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演講稿,那麼你有了解過演講稿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安全伴我行演講稿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安全伴我行演講稿4篇

安全伴我行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同事們:

大家好!激情六月、陽光燦爛,生命就如同這飛火流螢一樣的美麗!我們的企業,也如同這火熱的季節一樣,蒸蒸日上、興旺發達!轟轟烈烈的09年安全生產月活動已經拉開了序幕!我是來自管棒廠的金璐,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安全伴我行》。

在這人海茫茫、車流滾滾的現實社會中,請問您最需要的是什麼?是金錢、美色,還是功名利祿,如果讓我來回答,我會說:是安全!因爲安全是人生的基礎。母親在我蹣跚學步時對我說:孩子,要繞過前面的石頭。父親在我每天上學時會叮囑:要當心路上的汽車啊。這些都是安全在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體現。隱患險於明火,防範勝於救災,責任重於泰山,這又是我參加工作以後和同事們每天上班時恪守的信條。因爲在人生的擺渡中,每個人都渴望能夠平安地渡過。

在這個世界上生命是最美麗的,每個生命的逝都會讓人們扼腕嘆息,尤其是我們身邊的熟識的同事因爲安全事故而離去,那種悲痛更讓我們久久難以忘記。大家是否還記得20xx年的2.3事故,對於管棒人來說,那是一個黑色的星期三。那天晚上十點左右,生產接近尾聲,現場的人們都希望快點結束工作。四車間拉伸乙班職工在忙碌了一個班後,這時疲憊的他們想趕快把最後一吊的6根大管吊離料架送往退火料場,那樣就可以結束一天的'工作回家美美的睡上一覺,誰也不曾想到災難會在這個時候驟然降臨。因爲一名拉伸工只用了一根鋼絲繩把6根大管吊在了天車的吊鉤上,所以,當天車行駛不到五米左右,6根大管由於捆綁不牢相繼從高空墜落,其中有兩根正好砸在了正在地面清掃生產現場衛生的小李身上,剎時間小李七竅流血、慘叫聲劃破了沉寂的夜空,悲劇就這樣發生了。

鮮血噴涌而出染紅了他的衣服,染紅了地面,淒厲的慘叫聲彷彿在向人們吶喊:我還年輕,我不想離開這美好的人世啊﹗小李在病牀上與死神抗爭了兩天,終因傷勢過重,帶着對人世間無限的眷戀長眠於九泉。他的家人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悲痛之中,這對一個家庭來說是一場無法彌補的災難。

這起血淋淋的事故讓我們每個人陷入深深的思考中:爲什麼我們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中明確規定:不允許使用一根鋼絲繩吊料,而我們還是吊了;天車十不弔中有一條:物料捆綁不牢不弔,可我們的天車工還是吊了;天車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裏嚴格規定在運行中,車過人員、設備要鳴鈴示警,而我們的天車工卻沒有鳴鈴;就連進入生產現場必須佩戴安全帽這條最起碼的安全常識,受害者小李都沒有遵守這四個違章行爲真可謂環環相扣,試想如果我們的職工能夠糾正任何一個違章環節,那麼這場悲劇也許就能避免。這背後何嘗不是僥倖心裏,思想麻痹,錯誤的工作習慣所致。認爲幾年、甚至幾十年都這樣過來了,事故不一定降落在我的頭上。正時有了這樣思想,就出現了在現場經常會看到的現象:有人隨便把安全帽摘下;有人在高空作業時不繫安全帶,有人隨意脫離工作崗位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安全的鏈條突然間斷開,生命的花朵霎時間枯萎,那種撕裂心肺的疼痛,又如何得以緩解?今年安全生產月的主題是關愛生命安全發展。是啊,平安對我們無比重要!充滿活力的生命,對我們更加重要!

安全是什麼,安全就是幸福。安全,它蘊涵在戀人脈脈含情的話語中,妻子溫柔的笑臉上,兒女依依的期待中,母親虔誠的祈禱裏,它是一種希望,一種寄託,一種期盼,它是來自生命最本能,最真切的呼喚!有了安全,我們才能以休閒的心情漫步在夕陽西下的田野上、小河邊,有了安全,我們的企業才能象三春的桃李紅紅火火;有了安全,我們的國家才能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道上穩步前進。前車之鑑纔有後事之師,安全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是我們建立和諧社會、和諧企業的基礎。在每一天生活和工作中,我們每個人要始終將安全先於一切,重於一切的工作方針根植於心底。安全工作和我們每一個職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同時也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幸福快樂。只有我們的生命有了保證,家庭才能歡樂。珍愛生命、牢記安全,其實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高高興興上班來,平平安安回家去,爲自己、爲家人、爲他人的幸福歡樂,讓我們珍惜生命、杜絕違章,讓安全與我們長相伴。

安全伴我行演講稿 篇2

尊敬的領導、各位同事們:

大家好!很榮幸我能有這樣的一次機會參加今天的`演講會,我叫***,是青州市譚坊鎮趙坡小學的一名教師,我演講的主題是“安全伴我行”。

少年兒童安全健康地成長關係到每個家庭的生活幸福,在上級領導的監督下,我們投入了大量的爲人力物力財力,爲了什麼?買器械、配保安、定製度,印規範,學校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少年兒童在良好的社會環境中健康成長。但是,我們也應當清醒地看到,中小學的安全工作形勢依然嚴峻。保護少年兒童的安全,是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責任。同時,加強對中小學生的安全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老師們,讓我們一起記住:安全警鐘長鳴,安全伴我同行!

安全伴我行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現今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可安全問題仍然無處不在,影響着我們快樂的生活!新聞裏經常播放着哪裏發生煤礦坍塌的大事故;網絡上經常看到那座大橋垮了的消息;食品安全衛生問題不斷聽聞……這些也許對我們還算是比較遙遠的大事,可是你耳邊是不是經常響着消防車那刺耳的聲音、走在街上溜達時那突然從天而降的花盆和玻璃、課間教室裏追逐嬉戲時的磕碰受傷……這些卻又離我們好近好近!今天我要說得是交通安全。

我已經是小學高年級了,記得一次爸媽沒空接我,我就自告奮勇說我自己回家。學校和家隔着繁忙的`蓮前大道,爸媽交代我從天橋過。可我走到馬路邊時看到一大幫人在走一條斑馬線,就跟着了,當走到快一半的時候,一陣“呼呼”的聲音從遠而近,從我前面的一位阿姨身前掠過,差點碰到了!這一幕嚇得那位阿姨愣在了原地,好像還發抖呢!我呢,也是心驚肉跳,毛孔都豎起來了,好多大人看到這一幕好像也都傻了!好不容易過了馬路,望着來往的車水馬龍,還有許多的車輛亂衝亂跑,頭皮一陣發麻,暗暗後悔應該多走路過天橋,可我們過的是斑馬線啊!

晚上的時候,告訴了爸媽這件事,自然被K了一頓。爸媽還上網給我找了近年來廈門發生在斑馬線上、紅綠燈時的交通事故,真是觸目驚心!我理解了爲什麼上下學時學校門口滿滿都是人,也懂得了爲什麼我自己都覺得長大了可爸媽還是堅持接送,哪怕偶爾的一兩次也是千叮嚀萬囑咐……斑馬線——生命線,紅綠燈——安全燈都讓人們感覺不安全了,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是的,安全問題無處不在,注意安全,宣傳安全,從我做起!我們的社會將會越來越安全,我們的生活將會越來越美好!

安全伴我行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

很高興能站在這裏!我演講的題目是:牢固樹立安全意識!

有一幅對聯是這樣寫的,上聯是:“安全生產,你管、我管,大家管才安全,下聯是:事故隱患,你查、我查,人人查才平安”。橫批:安全是天!一句“安全生產必須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就顯得尤爲重要!

安全,對於我們企業來說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安全對於我們就是幸福,對於企業就是效益。

xx年x月x日,皖江人引以自豪的-“兩年機組無非停”的記錄劃上了句號。x年x月x日,#2機組在併網過程中,由於檢修單位擅自拆接重要回路的接線,誤將導線接反引起機組跳閘。無非停的記錄再一次歸零……

震驚之餘我們苦苦思索:設備是原來的設備,員工是原來的員工,我們怎麼會出現這樣低級的錯誤?

沒錯,設備是原來的設備,員工還是原來的員工,可是人的思想改變了!思想影響着行爲,我們知道:一個人只有牢固樹立安全意識,纔會主動地去思考安全,纔會自覺地去遵守規程。反之,就算是發生在身邊的不安全事件,他也會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更不會從中吸取教訓。安全——這兩個字不僅僅是高掛在現場的'警示語,更應該深深烙在我們的心裏,更應該用行動去書寫!

安全靠什麼?安全靠責任心。一件不安全事件的發生往往是與人的責任心有關,一個小小的疏忽就會給我們安全帶來隱患,甚至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對待安全工作,我們要有高度的責任心,檢查要到位,不放過一個細節;措施要到位,不放過一個漏點,發現問題立即整改。忽以善小而不爲,忽以惡小而爲之。只有強化安全意識,增強責任心,安全才不受威脅。只有增強責任心,安全才有保障,生命纔會美麗。

安全靠什麼? 安全靠人,人必須有一定的安全素質、安全知識、責任心、業務技能等等;要堅持學習安全知識與專業技術,不斷提高安全意識與工作技能。一個人掌握的安全知識的多少、專業技能的高低,決定了他對安全生產中危險因素的識別能力。因此,我們平時要不斷學習各類安全知識和專業技術,做好各類技術培訓;當然,由於我們各自專業限制,每個人對安全的認知水平不一樣,在危險點的分析、判斷能力上存在差異,這也要求我們必須加強交流與溝通,相互提醒,共同提高對工作中不安全因素的識別、判斷和防範能力。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百尺之室,焚於隙煙!警惕與安全共存,麻痹與事故相連!“六二八”事件,如果有人用心一點、認真一點,如果有人檢查一下、監督一下;如果有人按章辦事、走走程序……如果如果都不會發生機組的非停,可是沒有如果……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安全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從事電力行業的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識。必須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要有“責任重於泰山”的責任意識,時刻緊繃安全之弦,從嚴要求。爲了我們的企業,爲了我們的家庭,爲了我們自己,讓我們把安全意識牢牢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