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小學教師精彩讀書演講稿

小學教師精彩讀書演講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1W 次

演講稿以發表意見,表達觀點爲主,是爲演講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在當今社會生活中,演講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教師精彩讀書演講稿,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教師精彩讀書演講稿

小學教師精彩讀書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是來自六(2)班的同學,今天我們向大家彙報的題目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先古聖賢的成長模式。7月18日,我們一行6人與500多名港澳臺以及深圳同伴一起,背起行囊,踏上了第三屆“龍騰中華——深港澳臺青少年文化專列”邁出了遊學、遊歷的腳步。放眼五千年,求索千萬裏。在長達11天的活動中,大江南北留下了我們的足跡。

我們的第一站是湖北宜昌三峽,在這裏我們親眼目睹雄偉的三峽大壩。這個歷時17年建造的偉大工程,凝聚中華民族的智慧和汗水。如今這個水深近175米,長達600公里,面積達1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靜的峽谷型巨型水庫。年發電量近900億千瓦。供電範圍東西1500公里、南北1000公里。爲廣東等8省1市(湖北、河南、湖南、江西、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廣東等8省1市)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三峽五道的船閘,可以通過萬噸巨輪,上行下行就像爬樓梯一樣,真是一個奇蹟!

我們的第二站是河南的少林寺。少林寺有“禪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剎”之譽。四周羣山環抱,綠樹疊翠。留連期間,古剎林立、禪風佛韻、碑林塔林在古鬆翠柏的掩映下,別有一番情趣。

少林武僧團表演的少林功夫,贏得了大家的喝彩。使我我感受中國功夫的博大精深。演出結束後,夥伴們一路“功夫招式”,邊走邊練。快樂少林行,我從心底裏佩服少林功夫!更爲祖國的輝煌歷史文化而驕傲!

第三站是內蒙古錫騰輝勒草原。草原的朋友們穿着蒙古袍、騎着駿馬在路邊與大巴並行,熱烈歡迎遠道而來的小客人。讓我們感到驚喜和舒暢。蒙古包前當地牧民穿着節日的服裝、唱着歡快的歌曲、捧着藍色的哈達、端着盛滿熱情的高粱酒。盛情迎接我們的到來。雖然在課本上讀過草原,但是當我真正置身於一眼望不到邊草原,,還是感到驚歎,在深圳是不可能看到這樣的景色。我們舉起手中的相機記錄着美麗的草原。接着還舉行了祭敖包儀式。我們所祭大汗敖包是在原址上重建的。蒙古草原敖包是用壘石堆成的,唯有大汗敖包在重建時於中發現了大堆五色土。懷着別樣的心情,靜靜地繞着敖包走着,耳畔彷彿聽到了蒙古帝國窩大汗點將伐金的馬蹄聲。接着我們訪問蒙古人家、拔河比賽、看賽馬、摔跤表演。

草原上的篝火晚會最令人難忘。夜幕下,熊熊篝火映照笑臉。我們穿着自制的營火袍,在香港童軍總監的帶領下唱營火歌、呼我們自編的口號。九個車廂每個車廂都有一個口號,九個車廂含一個口號,表演一個節目。我和xx還參加了臨時舞蹈隊,在篝火晚會上表演節目了呢。

第四站北京。古老與現代建築就在這座城市裏聚集,讓我大開眼界。故宮、天安門顯得古香古色,鳥巢水立方透着現代的氣息。還有“盤古大觀”集古老與現代爲一體。讓人歎爲觀止。在首都我們參觀了軍事博物館、觀看了升旗儀式。登上了八達嶺長城。

“不到長城非好漢!”當我與夥伴一起登上了長城,才深深理解課文中的一段話:站在長城上,踏着腳下的方磚,扶着牆上的條石,很自然的想起古代勞動人民來。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就有兩三千斤重。那時侯沒有火車。汽車。起重機。就靠者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擡上這陡峭的山嶺。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11天的行程結束了,途中我們結識了許多新朋友。學會照顧自己,關心他人。在車廂內共同做車廂衛生,跟香港童軍學唱營火歌、做營火袍,學說香港話。還進行寫文章、繪畫、等活動。

快樂、交流、成長是我們的收穫。

現在我們讀小學,將來我們還要上中學,讀大學。讀的書多了,走的路也更多。“心懷大千壯遊萬里”今天我們走讀中華千年文明,明天我們更要走遍全世界,把中華文化傳播到五湖四海!

謝謝大家我們的彙報完畢。

小學教師精彩讀書演講稿2

同學們:

新課程編寫的理念之一,就是要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而改變和提升師生的生活方式。這種改變,將使我們的教師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這是因爲,教育不僅僅傳授知識,更孕育着一種源源不絕的人文資源。所以說,人文修養、人文情懷是一個智慧型教師的必備素質。一句話,時代呼喚“有智慧的教師。”

最近讀了肖川教授的《教育的智慧與真情》,我不禁爲肖川教授的率直而肅然起敬。再聯繫他在前文中談到的“素質教育”,我們可以清晰地觸摸到一位有膽識的知識分子對於當前中國教育現狀的思考與憂慮:“爲什麼應試教育早已成爲衆矢之的卻能大行其道,素質教育雖然千呼萬喚卻難覓蹤跡?”“一個民族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培養不出世界一流的思想家、科學家和藝術家、在某一領域引起結構性變革的大師,那麼,其教育一定存在某些嚴重的問題。”捫心自問,自己工作了近三十年,是不是在這其中也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也許有人會說,一個普通的小學教師能改變什麼?是的,我們的力量太微小,改變不了應試教育“滾滾洪流”,但我也可以說,我們的力量很大,足以對自己的學生的養成學習態度、掌握學習方式、確立人生目標起到巨大的作用,甚至自己的一舉一動會深深地、長久地留在學生的記憶中。

文中還提到“眼界決定境界,方向決定方法。”方向對了,怎麼走就得看每個人自己了。如今教育界流行的“填鴨式”,“應試型”的教育方式,已經成爲遏制孩子們個性化發展的枷鎖。作者有一句話是非常令人警醒的“如果我們沒有教孩子們任何她真正需要知道的東西,譬如:如何快樂的活着,如何與不同的人相處,如何面對衝突和挫折,如何有個人價值感和自尊心,而單純教給她如何讀、寫、算,那又有多少意義?”如今的許多教育方式所培養出來的很大部分是隻會讀、寫、算,的學習機器,而要出些人才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狀元”很多,然而其未必是“人才”,但是狀元的出現,很有可能埋沒一些真正意義上的可塑之人才,因爲大家的目光都被狀元所吸引了。這是在現行教育制度下所不可避免的事實。人人呼籲改革,但是又沒有人知道該由誰來改革。其實能改變這些現狀的,只有我們這些教師——基層的教育工作者。

“教學中的交往使學生間的合作與競爭成爲可能,而無論是合作還是競爭均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強大動力;是個體之間面對面的交互作用,因而使及時反饋成爲可能;交往使師生間的視界融合成爲可能,使課堂生活生動活潑、多姿多彩成爲可能——生動活潑、多姿多彩的課堂生活是學生的學校生活之所以值得過的重要原因。”帶着智慧與真情和學生交流,是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必需途徑。作爲小學教師,我們是學生人生的啓蒙者;我們肩負着的不僅僅是要他們學會說話、寫字更重要的是要將他們引導成爲一個高級趣味的人。人生來就是具有自己個性的獨立體,每個人都有不同於其他人的一面,因此我們要用自己的智慧和真情來感悟每一個孩子的心靈,只有真正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纔可能正確而合理的引導他們。交流便是進入他們內心世界的最佳途徑。怎樣才能使每個孩子都認爲“學校生活值得過”?其實誰都知道,那就是讓孩子們覺得上學很有趣。與孩子溝通可以知道孩子們的興趣,也可以瞭解他們的性格,當對每個學生都瞭如指掌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找到孩子們都感興趣的教學方式了。如果每個孩子都是帶着興趣來學習的話,那麼我們的課堂就真正成了孩子們的課堂了。也只有產生了學習的興趣,學生也就有了學習動力和求知慾。對於小孩子來說動力和求知慾就是新鮮感。這樣的新鮮感,恰是形成“生動活潑、多姿多彩的課堂”的必要條件。

作爲學生內心世界的窺探者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引導者,老師又該如何修煉?引用書中的一句話“作爲教師,只有學而不厭,才能保持內心的開放和鮮活,纔會有不斷增長的與人分享的內在需要。”教師本身就是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自身的成長是教育力量的源泉。學生需要學習,老師也需要通過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使自己更具文化眼光。莊子雲: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只有多讀,多想,多交流,多實踐才能豐富自身底蘊。這是一個需要持之以恆的學習之道,因爲豐厚的底蘊是靠長期積累而形成的個人素養。大量的閱讀是我們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在閱讀中不斷思考才能將知識化爲己有;拿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與別人交流探討,是對自己的又一次提升;最後把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傳播給我們的學生。這便是真正意義上教學!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是教師的重要品質,其實,前者是後者的必要條件。

《教育的智慧與真情》是作者對教育這門學科的感悟與探索,記錄了他的精神之旅,他給我們讀者留下的不僅僅是經驗,更多的是思考。

看到兒子有主動讀書的願望,我沒有吝嗇錢,在網上給兒子買了全套的《淘氣包馬小跳》共20本。看到兒子捧着新愛的書讀的時候,我真的感覺的由衷的高興,當兒子讀完這一套之後,又讀了楊紅櫻的《笑貓日記》全套16冊和《漂亮老師和壞小子》系列。現在每當我和兒子去吉林或者長春的時候,孩子最愛去的地方不是遊樂園,而是書店。我們母子都喜歡在書海中漫步,暢遊。如今,兒子讀完的書已經有幾十本了。這中間包括校園文學、四大名著、科普知識等等,只要是兒子買書的要求,我一律同意。現在我感覺到兒子寫作文不在像以前那樣“詞窮”了。書讀多了,他的想象力也豐富了。每天我家睡覺前都會看到我和兒子各持一本書在牀頭品讀,雖然是個讀個的,但孩子真的是愛上了閱讀。

二、愛在自由裏。孩子不是機器,教育不能揠苗助長,教育不僅僅是大道理,而是把父母的愛化做涓涓細流,時刻滋潤孩子成長的心田,與孩子合拍。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懂得孩子就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不要因爲虛榮心而一味的在孩子成績方面和別人攀比,在孩子小學六年的生涯中,用教育學的眼光看待孩子,慢慢等待孩子一點一滴的成長,多一點耐心與愛心,讓他把各方面基礎都打紮實了,正如厚積而勃發。在給孩子學習時間的同時更應該給孩子玩的時間,有的時候,玩中也是一種學習。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相信是每個爲人父母的最大的心聲。

讀完此書,收穫還不僅僅是這些,我會把我學到的教育理念不單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也會用在我的學生身上,讓我的學生們也在陪伴與自由中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