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永恆的母親演講稿

永恆的母親演講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8W 次

給我生命,養我長大,不斷的愛護我,她是我的避風港,在那裏我完全的釋放自己,盡情的享受我在外面享受不到的溫暖和情愛。她就是我的永恆的母親。

永恆的母親演講稿

母親對我來說是一本永遠也看不完的書,即使她沒有交給我知識,但她的善良、樸實、無私是我一生也講不完的故事。

我的母親,7歲讀書,可是隻讀了一年就永遠的離開了課本。聽她自己的解釋是:那年她生病了,總是耽誤課,老師又非常的兇,所以她就自願放棄了讀書。可是因爲對母親的瞭解,就算她不給我們講真話,我也知道她選擇不讀書實際是做出了多大的犧牲。

母親生活在農村,當時新中國剛成立不久,還沒有進行計劃生育。所以母親一共有六個兄弟姐妹,在當時的經濟情況下連吃飯都成了問題,更不用說讓全家子女都去上學。不讀書大概也不是她自己的本意。母親說是她自己的'原因纔沒有讀書,我知道她只是不想讓外公外婆聽到,而爲沒有送她讀書而內疚吧。其實當時外公是他們村的大隊長,母親又是全家的老大,要是母親堅持讀書的話,也不是沒有可能。可是母親沒有,當時8歲的母親雖然可能還想不到爲了家裏的情況而不讀書,但是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年幼的母親似乎明白了家裏的窘迫,沒有任何怨言的放棄了書本。

聽外婆講,母親10歲就開始做大人門做的事了,洗衣,做飯,上山砍柴,下地種莊稼,甚至到集體公社去幫家裏做工分,只到母親嫁給父親。講到母親和父親的婚姻,那時我從母親那百聽不厭的話題。那時侯封建社會的家長包辦婚姻沒有在農村根除,因此母親的婚事從5歲(父親7歲)就被我外婆給定了。小時候,父親和母親見面還不知道什麼叫定親,兩人玩的非常開心,後來,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們都變得靦腆了。父親到母親家幹活的時候總是紅着臉埋着頭苦幹。而母親呢也幾乎不言語。

我母親20歲的時候家給我了我父親,他們還是很少言語。父親和母親從來都沒有對彼此說過一句甜言蜜語的話(至少我沒有聽見過),他們的結合可以說連一點愛情基礎都沒有。但是,我知道他們一定早在小時候一起玩的時候就把自己的心交給了對方。後來結婚以後,又都把整個心甚至生命都交給了一個共同的家。他們把那份對彼此的信任化作了濃濃的親情。

母親嫁給父親以後,生活沒有得到更好的改觀,甚至可以說是比以前更加艱苦了。父親的家也是一個典型的大家庭。父親一共有8個兄弟姐妹。父親的爸爸也就是我的爺爺在我父親12歲的時候,丟下奶奶和一羣沒有長大的兒女們永遠的去了。父親是家裏的老二,理所當然的挑起了幫助奶奶撫養孩子的重任。母親來了以後毫無怨言、義不容辭的和父親同甘共苦。一年以後,姐姐誕生了,本來就拮据的家因爲有了姐姐就更加捉襟見肘了。3年以後,我又來到了這個世界,爲了讓我和姐姐能夠不挨肚子餓,能夠健康的成長。母親更加省吃簡用了。她把當時最好的糧食--小麥磨的面給我和姐姐吃,自己和父親卻吃磨面剩的皮,而且是飽一頓餓一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