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閱讀經典五分鐘演講稿

閱讀經典五分鐘演講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7W 次

閱讀經典讓我們增長更多的見識,下面小編爲你分享一下閱讀經典五分鐘演講稿,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閱讀經典五分鐘演講稿

  閱讀經典五分鐘演講稿1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與經典同行,爲生命閱讀”。

在我們開始這個話題之前,應該明確——什麼是經典?經典,指具有典範性、權威性的著作。這是詞典上的的解釋。就我個人的見解來說,我認爲經典就是可以穿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以思想爲支撐,以文字爲載體,帶給世界啓迪和感悟的作品。它們可以穿越百年的滄桑,歷久彌新;可以縱橫相連,構成一個脫離了物質的世界。這,纔是真正的經典。

然而經典之作的價值體現,是以閱讀爲基礎的。閱讀就像是精神的交通線,文字通過閱讀向一代又一代的人傳輸能量,再由這些能量引發思考和創造。人類是智慧的,人類發明了文字,以承載生命的長度無法承載的內容。因爲,生活畢竟是有限的,就好像我們現在擁有的世界,只是一張課桌,還有窗戶大小的一片藍天。但我們仍然在每一個風霜雨雪的日子裏堅守在這個不大的空間裏,我們視學校爲蘊含着巨大能量的精神土壤,是因爲書籍深化了空間的價值,其實文化纔是學校真正的靈魂。同樣的,經典的著作,爲你,爲我,爲每一個人,貯藏了一筆巨大的財富。千百年的智慧,像它新生時一樣,含着熱切的目光注視着你,它等待着你去開啓,它願將自己的全部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你。或許你沒有想過,在金戈鐵馬、顛沛流離之中,完整保留下來的每一個文字都是莫大的幸運,而只要有心拾起,你就可以擁有這苦難和戰火都無法磨滅的東西。高爾基說:“書籍使我變成了一個幸福的人”如此想來,閱讀是多麼珍貴的幸福啊。

請不要狠心地冷落了閱讀。我們往往沒有自己認爲的那麼單純,一個人的身體裏面總有一點荷馬,有一點柏拉圖,有一點巴爾扎克,有一點康拉德。或多或少,只是比例不太一樣。而閱讀,就是直擊真我,調整精神成分的重要方式。我們願意用時間和耐心去認識一個新朋友,爲什麼就不能多用一點時間來認識自己呢?當你突然在某個遠離你的世紀中發現了共鳴,你就開始接近真我,並越來越享受這一過程,其實此時已經不比在乎你用了一個下午走完了古人五百年都沒有走完的路,因爲結果只是副產品。

以上我說的,很大程度上過於理想化了。北京大學教授、著名作家曹文軒說出了一個現實“中國孩子的閱讀量少得驚人,一個普通的美國高中生,一學年要閱讀15個劇本、36部長篇小說,還要在課堂上學習和討論各種文學流派。而中國孩子一學年讀兩部長篇小說的人不多,而且讀的書普遍品質不高,青少年遠離經典已成爲普遍現象。”我們必須明白,暢銷書和經典是不能劃等號的。一本流行小說和一本經典名著,前者是生命的燃燒,而後者是文化的積累。書也是需要選擇的,合上那些封面華麗而內容貧瘠的書,仔細回想,那些文字給你留下了什麼,還是隻是像風一樣穿過無所事事的幾個小時,然後消失得無影無蹤?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留給自己的。反思過後,依然由你自己選擇。

旅途之中,風雨會過去,浮華會過去,甚至記憶會過去,生命也會過去,而只有智慧可以永恆。讓我們擁抱經典,感悟生命。謝謝。

  閱讀經典五分鐘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評審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天地間有這樣一部大氣大成的經典:它以人類千年的文明爲書頁,以自然永恆的真理爲書脊,以人與自然複雜的統一爲線裝訂成冊。感謝老師將它交給了我,感謝生活用它教育了我,感謝社會天天在上面增加着批註。下面,請允許我榮幸地將它一章章打開,和您一道來品讀這部經典。

翻開第一章,標題是幾個力透紙背的硃紅篆字:閱讀開啓智慧之門。“讀書,實際上是人的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合的過程。”高爾基的哲言引出了本章的講述:從懸樑刺股到囊螢映雪,從韋編三絕到鑿壁偷光,從中山先生流亡窘迫中仍用來買書的數十英鎊,到富蘭克林裝滿書的揹包……這些事例讓我感慨尤深:凡成大器者,無不以書爲師,與閱讀爲友。是啊,正是憑着閱讀這雙翅膀,我們的思想才能穿過仁愛非攻的諸子百家,來到“理學”、“心學”宏辯的“鵝湖之會”,最後停落在中山先生 “天下爲公”的博愛上;正是憑着閱讀這雙翅膀,我們的心靈才能飛過“關關睢鳩”的《詩經》,與李杜交流盛唐的風骨,最後停靠在曹雪芹“花落人亡兩不知”的《紅樓夢》裏。慢慢合上這一章,我意識到:正是憑着閱讀,文明得以傳遞,智慧得以傳揚,自我得以成長!

再翻開第二章的封頁,幾個黑色正楷字凝重而醒目:小心閱讀戧害智慧。下面是叔本華的一段警語:“讀書時,我們的頭腦實際上成爲別人思想的運動場了。所以,讀書愈多,或整天沉浸讀書的人,雖然可藉以休養精神,但他的思維能力必將漸次喪失。” 我猛然警覺:不錯,閱讀可以將讀者的思維點亮,也可以將讀者的智慧埋葬!

智者讀書,書是智慧的凝結;愚者讀書,書是字符的堆砌。以智慧爲伴,我們的閱讀纔不會只看到茴香豆的“茴”字有四樣寫法,你會發現八股文的角落裏確實藏着“吃人”二字;以智慧爲伴,我們的閱讀纔不會到處是情場的眼淚、職場的抱怨,你會發現《物種起源》《時間簡史》其實也美不勝收;以智慧爲伴,我們纔不會老是《向左走·向右走》與《蛋白質女孩》《第一次親密接觸》結果《畢業那天我們一起失戀》,你會經過《紅與黑》的考驗和《百年孤獨》的反省懂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沉重地合上這一章,我醒悟了:智慧地閱讀才能爲你帶來智慧。

繼續翻開下一章,綠色的格調洋溢着清新的氣息,封頁上用行書題寫着:閱讀仍需行勝於言。此章開宗明義:“閱萬卷書,讀萬里路”。閱讀不僅是讀書:讀書爲一,讀人爲二,讀自然爲三,三位一體,方可以孕育和生髮萬物的智慧。是啊,對我們大學生而言,調研路上的艱辛,支教路上的溫暖,呵護花草時的感動,不都是另一種閱讀帶給我們的獨特感受嗎?閱讀,也只有走出書本的象牙塔,與人生、與社會、與自然喜結良緣,方能和智慧真正地牽手。

老師們,同學們,同胞們,合上這一部曠世經典,我不禁想起了中山先生語重心長的一句話:“我一天不讀書,便不能生活。”今天,我們兩岸同胞也正是在用閱讀來找尋兩岸和諧發展的大智慧!既然已經有了美好的開始,那就讓我們手牽手,心連心,用智慧續寫這部名叫“中華文明”的經典,用博愛創造華夏子孫幸福的明天!

謝謝大家!

  閱讀經典五分鐘演講稿3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我是9號,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千年的經典 博大的文化》。

我們常說我們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偉大國度,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大浪淘沙,留下了我們千年的經典,博大的文化……

我記得在鞏校長主編的《高中國學讀本》中,開篇楊敬農書記就提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善”,又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爲本,身不修,何以齊家,何以治國,何以平天下?”

那怎麼來明德、修身呢?我們這裏說就是要閱讀國學經典,弘揚中華文化。

一直以來,我也經常在思考,作爲一名語文教師,我到底怎樣傳承經典,弘揚文化呢?我又想,幸好我是一名語文教師,這樣我不僅可以在課前、課後的誦讀中引導學生學習經典,更多的是我們可以在課堂上學習經典文化。在《論語》中,我們看到了孔子的仁愛,看到了周遊於列國之間,悲憫世人的仁者形象;在《孟子》中我們看到了孟子的浩然正氣,看到了奔走於諸侯之間,宣揚主張的勇者形象;在《荀子》中,我們看到了智慧,看到了“學不可以已”的進取者形象。

墨子教導我們要一腔熱血,救助苦難;韓非教導我們要冷靜處事,直麪人生;老莊說,我們要辯證的生活、藝術的人生。

讀經典,讀巨人,讀出智慧,讀出人生。

於我而言,閱讀經典,就像在午後的陽光下,躺在小院的椅子上,透過斑駁的樹葉來仰望天空,我感受到的是心靈的一方寧靜。

於我而言,閱讀經典,就像爬到高高的山頂俯視大地萬物,讓我擁有“一覽衆山小”的豪情壯志。

於我而言,閱讀經典,就像站在長河落日的餘暉中,遠望滾滾東逝的長江水,讓我體悟的是智者的豁達、樂觀。

親愛的同仁們,閱讀國學經典,傳承中華文明,讓我們一起來守護我們的傳統文化吧!

  閱讀經典五分鐘演講稿4

尊敬的老師、各位評委: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國學經典 代代傳承》。

小時候就很喜歡讀書。在衆多的國學經典著作中,我最喜歡讀的莫過於《三字經》了,也經常讀給女兒聽。有一天,四歲的女兒跑過來對我說:“媽媽,我給你背段三字經吧?”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她就背了起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聽着女兒稚嫩的.聲音,我想到了自己小時候。

那時,家裏很窮。我的媽媽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村婦女,一字不識。當其他的孩子依偎在自己母親懷裏,聽着母親講故事,讀三字經的時候,我是那麼的羨慕。媽媽看穿了我的心思,而她卻什麼都沒說。當鄰居有事不在家孩子沒人照顧的時候,媽媽會把他家的孩子領到我家,把家裏僅有的好吃的拿給他們吃,那也許是我和弟弟期盼已久的。當時我不明白媽媽爲什麼要這樣做,現在我明白了,她是用她自己的行動向我傳授三字經上的美德。

女兒繼續揹着:“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我眼前出現了上小學時候的往事。那時我成績很好,媽媽覺得農村的教學條件比不上城裏,她幾次三番的去求城裏的親戚,最終把我轉到了城裏的小學上學。她曾說即使砸鍋賣鐵,她也要爲了我的成長,給我營造一個好的學習、生活環境,使我能像城裏孩子一樣健康茁壯的成長,接受到儘可能好的教育。媽媽雖然不像其他人的媽媽那樣飽讀詩書,但她就這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我一點點地傳遞了三字經的人生哲理,讓我明白了在生活中怎樣去對待人與事,如何找到人生的座標,如何培養自己的品質。

在《三字經》等國學經典的陪伴下,現在的我成爲了一名教師,對於自己的孩子,我儘量的用我所學的知識給她創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對於我的學生,我一直在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我經常用一些國學經典中的例子去啓發我的學生。現在我們學校又發起了國學經典誦讀的讀書活動,我相信,學生懂的了禮、義,一定能更出色。

女兒停了停,喝了口水,又繼續揹着:“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幾句主要講述的是要讓兒童懂禮儀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的例子。雖然時代不同了,但是這些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能丟,需要我們在生活中去傳承。在生活中,我不但帶女兒讀三字經,給她講其中的含義,更用我媽媽傳給我的方式,在生活中踐行三字經的真諦。上學時,我會讓女兒和我一起跟父母說再見;媽媽生病躺在牀上,我會讓女兒和我一起給媽媽捶背;媽媽不開心了,我會和女兒一起想辦法,哄她開心……當我備課睡着了,女兒從牀上爬起來給我蓋毯子的時候,我是那麼的感動;當女兒把自己最喜歡的玩具送給其他小朋友的時候,我是那麼的欣慰,這難道不是在一代代傳承國學經典的過程中所收穫到的寶貴財富嗎?

女兒終於把她會背的背完了,然後她祈求道:“媽媽,繼續教我其他的吧!”我點了點頭。我想說誦讀國學經典真好!

歷史上許多有識之士,從小就身受《三字經》的薰陶,長大後,文化底蘊深厚,文學功底強,厚積薄發。他們爲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文化,創造了輝煌的業績。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我們,難道不應該瞭解歷史,借鑑歷史,取其精華,發揚光大嗎?身爲人師,難道不應該多讀一些經典書籍,多引經據典,增加說服力,同時運用聖賢的智慧,教書育人嗎?親愛的同事,讓我們爲國學經典的代代傳承做出我們的努力吧!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