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2017“紅土地之歌”演講比賽稿

2017“紅土地之歌”演講比賽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2W 次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也是個人成長的第一環境。一個家庭的風氣正不正,不僅關係家族榮辱興衰、家庭幸福與否,還直接關係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2017“紅土地之歌”演講比賽稿

  【2017“紅土地之歌”演講比賽稿1】

各位評委老師、領導們:

大家好!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歷代先賢在建功立業的同時,都重視家庭建設,流傳至今的大量優秀家風、家訓、家書,蘊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積澱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成爲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們爲國家爲民族篳路藍縷、開創事業的同時,也爲後代留下優良家風,或高風亮節,或允公允能,或崇簡尚廉,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代代相傳的紅色基因,永遠指引、激勵後人爲家庭幸福、國家發展、社會進步而不懈進取。

“家是最小國”,觀察家庭的發展演進,要放到時代的浪潮中。中國人的家庭建設當下正面臨着諸多挑戰。城鎮化帶來前所未有的人口大流動,傳統家庭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分離成爲很多家庭的常態,由此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家庭生活中,婚姻、養老、家庭教育等問題凸顯。與此同時,生活壓力加大,工作節奏加快,不少人忽視了家庭的經營與建設,儘管生活水平提高了,困擾家庭生活的問題卻多了起來。

尋找“最美家庭”活動之所以影響廣泛,正是因爲重視家庭建設契合社會心理需求。它提醒人們,家庭如花,需時時澆灌才能花好月圓。這是一個動人的過程,人們在曬家風、講家史、賽文明中尋找家庭幸福的密碼,從中體認基本的倫理道德規範,進而形成向上向善的共識。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落細落小的過程——每個家庭成員在尋常生活中相互鼓勵、共同進步,崇真向善愛美成爲家庭新風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文化傳統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

尋找“最美家庭”,弘揚時代新風。我們期待,尋找活動不斷向縱深開展,在城鄉之間激盪起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以好的家風支撐起好的社會風氣,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深紮根人們的心靈、滋潤人們的精神,一起描繪家庭和睦幸福、社會文明進步的美好畫卷。

  【2017“紅土地之歌”演講比賽稿2】

各位評委老師、領導們:

大家好!

提及“家風”一詞,對於當代人來說,似乎古樸得有點陌生。隨着時代的發展,過往歷史上出現的大家族在社會分工和發展的腳步中分割成一個個小的家庭單位。當下,特別是在現代都市,家族羣居的現象更多的被兩三人組成的小家庭模式所取代;在較偏遠的`鄉村,大量的外出務工人員也從大家族中分離出來。致使過往依託大家族存在的“家風”越來越受到冷落。央視《新春走基層·家風是什麼》系列報道讓“家風”成爲當下熱議的話題,讓這一古老又質樸的道德文明衣鉢再次進入公衆視野,對於淨化當下社會的浮誇驕躁和化解社會厚重戾氣而言,尤是甚好。

我認爲,真是因爲“小家庭時代”的到來,才更要重拾家風,以這一道德之力對個人行爲加以規範和引導。所謂“家風”,大抵是指家族傳承而來的一種,家庭成員普遍信奉的一種道德規範。籃球明星姚明坦言,小時候因爲不誠實而被揍,所以他對家教最深的體會是“誠實”二字;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則稱“我們家的家風和大多數農村家庭的家風差不多,最主要的就是重視學習、文化,與人爲善。”在央視的採訪中,除了這些光環照耀之下的名人,許多普通百姓對家風也有自己的體會:熱愛祖國、敬業奉獻、待人誠懇、做事認真、勤儉節約等都不斷被普通百姓們所提及。

不管是名人還是普通人,對於“家風”之議都有自己的體會和領悟。不管是一個字、一句話,或是一個故事、一段家庭回憶,都可以成爲傳承家風的載體。家庭對孩子教育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家風作爲一種傳承道德的載體,也必然成爲塑造孩子品德和秉性的無形力量。這一看似微小的無形之力、看似無言的隱形教育在耳濡目染之間成爲孩子最直接、最經常的品德刻畫,成爲成長過程中,抵禦世俗腐化的強大思想營壘。這一刻畫在時間的跨度裏也需會伴隨孩子一生,甚至橫亙於家族的世代興衰之中,而在空間的範疇之中,更是會波及整個社會乃至國家。正所謂:家風正、民風淳、國風清。家庭是構成社會的細胞,家風便是連接民風的初衷,民風則是形成國風的必然要素。只有每一個小家庭都能涵養優良的家風,才能營造淳樸的民風和清正的國風,而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必然會促進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

家風雖古,但在時代的發展之中,其弘揚的核心價值觀卻沒有改變,特別是諸如誠信禮儀、孝老愛親、勤儉節約等中華傳統美德,在當下社會仍然適用且頗具價值。故,我們當代青年,當重拾家風,傳承家風道德,弘揚文明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