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高爾基《童年》讀後感15篇

高爾基《童年》讀後感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7W 次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高爾基《童年》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爾基《童年》讀後感15篇

高爾基《童年》讀後感1

每個人都擁有屬於自己的童年,可能傷心也可能是美好的。但都是獨一無二的。我曾經天真的以爲一位文學家的童年應是美好的,就像是甘露,甘甜,澄靜。但阿廖沙的生活卻是想象不到的心酸。

年僅三歲的'阿廖沙,就要承受失去父親的痛苦。被母親帶回家撫養,可是外公由於當時自己家族的衰落,讓自己的親人受到毆打,辱罵。這讓還未長大的阿廖沙很早就學會了頑強鬥爭。在一個家裏,外公和外祖母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阿廖沙在外祖母的保護下成長,學會了用樂觀的心態對待並接受任何事物。

十一歲的阿廖沙結束了自己的童年,結束了悲慘的童年。而我們是否也該反思。

年紀在父母看來還小的我們,已經具有獨立思考和保護自己的能力,但是,父母依舊把我們當做掌上明珠,寶藏咿呀昂的呵護着。而阿廖沙他的年紀與我們不相上下,但他從未享受過這般待遇。

而我的童年雖然沒有母親的陪伴,但是我依然幸福的生活着。因爲我有愛我的爸爸,疼我的爺爺奶奶,寵我的哥哥,姑姑姑父。不是麼?我爲自己感到慶幸我生在如此幸福的小家,也可以說我很幸運,被家長寵着。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聽着老師講課;回家有大魚大肉等着你品嚐;你想要什麼,就給你什麼……

在阿廖沙匆匆過去的童年中,我懂得了要持之以恆。

高爾基《童年》讀後感2

再長的噩夢,也總有被晨曦撕碎的時候。——題記

細碎的陽光灑進我的窗戶,照着桌上的那本書,封面上那兩個大字因爲陽光的照耀反光得發亮——是《童年》!於是,我又情不自禁地翻看了起來……

《童年》,一本獨特的自傳小說,作者高爾基以不平凡的經歷在著名的自傳體三部曲中作了生動的講述。這部小說是從父親逝世後,阿廖沙跟隨母親投奔外祖父家寫起,講述了不幸、動盪而又悽苦的.童年。

阿廖沙在與母親剛搬到外祖父家時,殘暴專橫,貪婪自私的外祖父經常毒打他;兇惡貪財的舅舅經常冷淡他;渴望幸福的表哥薩沙經常捉弄他。在這樣瀰漫着殘暴和仇恨的家庭裏,幼小的阿廖沙過早地體會了世間的痛苦和醜惡。

然而,在這樣一個可怕的環境裏,也不乏溫暖與光明,這就是以外祖母爲代表的另外一種人。慈祥善良,聰明能幹,熱愛生活,樂觀開朗,心胸開闊的外祖母;樂觀淳樸,聰明可愛的“小茨岡”;勤勞樸實,正直善良的老工人格里戈裏;獻身於科學事業的“好事情”……他們都曾經給予過阿廖沙力量和支持,儘管後來阿廖沙隨着外祖父多次搬家,生活每況愈下,一次次地目睹一次次地遭遇黑暗與不幸,但黑暗中的這一束光,讓他始終保持着努力生活的勇氣和信心,並逐漸成長爲一個堅強、勇敢、正直、樂觀和充滿愛心的人。

合上書,我筆尖一動,流瀉下了一時的感受:雨會停,天會晴,不用怕,天黑過後黎明終將破曉。

高爾基《童年》讀後感3

最近,我讀了高爾基的著作《童年》,書中形象地描繪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慘的童年。阿廖沙父母雙亡,而外祖父脾氣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愛他了。外祖父不太喜歡他,兩個舅舅更是厭惡他。就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他卻走過來了。其實,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爾基本人,高爾基借阿廖沙這個人物來描述自己的童年。這令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當時那個年代的人的醜陋面目。高爾基的童年跟我們此刻比起來,實在是太悲慘了!

再看看我們,我們多幸福啊,被父母寵着。每一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聽着老師講課;回家有大魚大肉等着你品嚐;你想要什麼,就給你什麼;如果有人欺負你,大人會毫不猶豫地狠狠地教訓那個人一番。而高爾基那個年代呢?高爾基很少有安寧的日子,幾乎天天有人傷害他、辱罵他、欺負他。我也有些想不明白,那些人做這一類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幹嗎呢?這些毫無好處的事情值得他們去做嗎?

高爾基這種堅強的品質值得我們的學習,因爲童年的.艱苦生活,他獲得了堅強的力量,最最後成了一名偉人。他的這種堅強不屈,敢於應對困難並勇於克服苦難的精神是我就應好好學習的。

高爾基《童年》讀後感4

童年每個人都經歷過。童年是美妙的,童年是快樂的,童年是幸福的,童年是值得回憶的……而高爾基的童年卻那麼的恐怖,悲慘,令人不敢去回想。

可憐的`高爾基3歲喪父,失去了親切的父愛,跟着母親與外祖母,來到了外祖父的一個小染坊。從此,黑暗的生活降臨到高爾基的頭上。外祖父的脾氣十分的暴躁,經常打外祖母與高爾基,使高爾基幼小的心靈出現了陰影。

我們現在豐衣足食,要什麼有什麼,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寶貝”哪能與高爾基那悲慘的童年相提並論,年代的不同就是這差別,一個是天堂,一個是地獄;一個充滿陽光,一個到處黑暗。我們現在的童年來之不易啊!

童年充滿着歡樂,童年到處是溫暖,童年是值得回憶的相機,童年愛滿心窩,老師熱心地傳授知識,同學們互相探討,我們像一棵棵小樹苗,在接受春風雨露的滋潤——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識,茁壯成長。在這知識的海洋中,我們結束了快樂的童年,開始走向成熟。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人道主義的社會主義國家中,這裏沒有抽人的鞭子,沒有毆打的拳腳,沒有仇恨,沒有貪婪,沒有乖戾,更沒有層出不窮的暴行與醜事。這裏的人是善良,純潔,樂觀的,因而我們的童年是充滿了幸福與快樂的。高爾基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都能成爲一代名家,我們也一定要好好學習,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高爾基《童年》讀後感5

我們都有童年,每個人的童年都不一樣。讀了高爾基的《童年》後,我對他的經歷充滿了同情,心裏有很多想法。

在這本書中,我學到了高爾基的勵志故事。他從3歲起就沒有父親,只能和母親和老祖母住在一起。其他孩子有新衣服,但他沒有。他只有幾件衣服和一個裝滿補丁的書包。然而,他並沒有抱怨他的母親,而是更加努力地學習,準備用自己的`能力孝順他的母親。

這本書還記錄了高爾基童年的一些故事,其中一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一直受到老師的歧視,因爲他的家庭很窮。直到在數學課上,老師給了一個考試班的學生一個題目,題目是1 2 3 4 5 …… 100=?這讓每個人都感到困惑,他們一個個都很着急,卻想不出巧妙的辦法。就在焦頭爛額的時候,高爾作文基站了出來,說出了正確的答案:5050。從那以後,老師不再因爲家境貧寒而看不起他,而是覺得他的大腦很靈活。在老師耐心的指導下,他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長大後成爲了一名優秀的作家,取得了全世界的成就。

高爾基《童年》讀後感6

初讀《童年》,大概是幾年前了。封面上,一座破舊的木屋前有一位皮膚黝黑的老人,他額頭上的一抹血跡在飽經滄桑的臉上顯得格外殷紅。可他旁邊卻蹲着一位截然不同的人,她臉上綻放的微笑讓我感到溫暖,她抱着一個孩子,孩子的兩隻手緊緊地抱在她身上。這個孩子就是阿廖沙。

我很同情阿廖沙,他三歲喪父後,只得和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去面對瀕臨破產的外祖父家,還得挨外祖父的毒打,兩個舅舅爲了爭奪財產,彼此打得頭破血流。不過還有深愛着阿廖沙的小茨岡,每一次都會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儘管很疼,要最後還是被雅科夫舅舅擡十字架時活活壓死了……我同情他黑暗的童年,每一次吵架,每一次毒打都深深地烙印在他幼小的心靈裏,不過,他還有外祖母。我覺得她是那個世界裏唯一溫暖也可以帶來溫暖的人。

再讀《童年》,那熟悉的封面又一次赫然映入我的眼簾。還是表情凝重的外祖父,還是抱着阿廖沙的外祖母。我不太理解,阿廖沙的童年難道不是一片黑暗嗎?我開始懷疑自己。可是小茨岡還是死了,母親還是離家出走了,這個家庭依舊是破碎的。仍然沒有溫暖,爾虞我詐。封面上的外祖父的確黑暗,可是他眼神中透出的卻是一種對世俗的迷戀,況且外祖母笑得是那樣慈祥。阿廖沙的童年真的只是一片黑暗嗎?當然不是,還有外祖母的一個個生動、優美的童話故事,小茨岡的陪伴和與“好事情”深厚的友誼。

黑暗的盡頭一定是黑暗嗎?不,還有溫暖。

高爾基《童年》讀後感7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這長達兩個月的暑假假期裏,讀書對我們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而我所讀的書,正是高爾基所寫的《童年》。

《童年》是一本值得人們閱讀的鉅著。童年是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的,有幸福的,也有悲傷的。這本書的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就是悲傷的。

他的童年是在一個陰暗籠罩的.家庭裏度過的。在外祖父家,他飽受欺凌,幾乎沒有一天安寧的日子,每天都有人欺負他,辱罵他。四歲喪父的阿廖沙,幼小的他過早地體會到了人間的痛苦和醜惡,小小的心靈也受到了打擊。但阿廖沙很堅強,面對外祖父的鞭子暴打,他不會屈服;而阿廖沙的童年也有溫暖的一面,外祖母的百般呵護讓阿廖沙感受到了親情,茨岡尼克、“好事情”等好朋友讓他感受到了友情。就這樣,阿廖沙努力着、奮鬥着,成爲一個善良、正直、對社會奉獻的人。讀完了這本書,也讓我深深感受到了當時俄國社會的黑暗和當時人民的痛苦。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幸福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在這個美好的社會,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我們一定要珍惜眼前的幸福,要對光明充滿希望,讓我們一起追求樂觀、正直,去迎接美好的前程!

高爾基《童年》讀後感8

我讀了高爾基的《童年》之後,心裏思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靜。大多數孩子的童年都是幸福美滿,天真爛漫的。而故事的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卻是悲慘的、痛苦的。小說中的主人公阿廖沙的生活環境是讓人心酸的,他三歲上父親生病去世了,便跟着媽媽來到外婆家。外公是一個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兩個舅舅也同樣是粗暴、自私的人,甚至他們的兒女也是這樣。阿廖沙就在這樣的家庭中飽受虐待:外公經常痛打外婆及孩子們,有一次竟把阿廖沙打得失去了知覺,結果大病了一場。在這樣黑暗的的'環境下,誰能不覺得恐慌和不安?!

我讀了之後心情非常壓抑。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裏,阿廖沙的心靈會不會也被玷污?但幸好這世界也不都是醜陋不堪的,他的身邊還有外祖母等善良正直的人存在着,他們給了阿廖沙信心和力量,使他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並相信黑暗終將過去,未來是屬於光明的。外婆用她的愛撫慰了他心靈上的創傷,而真正教他做一個正直的人的是老長工格里戈裏,當然那個善良、樂觀、富於同情心的“小茨岡”也同樣教會了阿廖沙如何面對生活的艱難。但他卻被兩個舅舅給害死了。好人總不長命,現實社會是殘忍的。在這個社會上活下去相當困難,但也是非常簡單的。只要你仍能保持不滅的信心,即使你眼前可能還是黑暗,即使你的生活還有悲傷,只要你堅持讓自己做一個善良、樂觀、富於同情心的人,那麼,你一定會迎來生命的輝煌!

高爾基《童年》讀後感9

這幾天,我讀了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寫的《童年》。它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講述了一個叫阿廖沙的孩子的童年故事。這本書對我的啓發很大,它讓我瞭解了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家庭。這本書是作者真實生活的寫照,高爾基根據自我的親身經歷,再現了黑暗統治下的孩子從覺醒到長大的苦難歷程。阿廖沙是一個悲慘、可憐的小孩,他的童年是在外祖父家度過的,他的生活可不像咱們此刻這樣愉悅,充滿陽光和愛。他的外祖父性情暴躁,貪婪、自私;兩個舅舅也很自私、粗暴,這些都在年幼的.阿廖沙的心裏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阿廖沙是一個善於觀察和十分敏感的好孩子,能辨別是非,有堅定的、不屈不撓的意志,雖然他生活在一個不太好的生活環境裏,但這反而讓他成長爲一個堅強、正直、勇敢、自信的人。阿廖沙還是一個善良的孩子,它很同情窮人,經常幫忙他們。

這本書讓我瞭解到了當時沙皇統治時期的困苦生活,讓我知道了此刻的完美生活的來之不易。咱們要珍惜此刻的愉悅生活,鍾愛生活,發奮學習,用自我的潛質和智慧把這個世界建設得更加完美。

高爾基《童年》讀後感10

這幾天我讀了《童年》這本書,心裏思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靜。高爾基的童年實在太艱苦了!而現在我們獨生子女的生活簡直就是溫室裏的花朵!父母也是把我們捧在手裏怕掉了,含在嘴裏怕化了。下面我就把童年這本書的大概內容介紹介紹:這本書的主人公阿廖沙(高爾基的'小名)在父親過世後母親就帶着他來到了外祖父母家,外公是一個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兩個舅舅也同樣是粗暴、自私的人,爲了爭奪者家產不惜一切代價,外祖母卻親切善良。但阿廖沙還是在這樣的家庭飽受虐待雖然有外祖母的鼓勵和安慰。

阿廖沙好不容和善良、富於同情心的“小茨岡”交上了朋友他也同樣教會了阿廖沙如何面對生活的艱難。但卻被兩個舅舅給害死了。還有每週六隻要犯錯誤的小孩都要蹲在廚房的一角等這外祖父來拿鞭打。

生活在這樣殘酷的家庭裏高爾基還是善良, 和他比起來我們真是溫室裏的花朵,也許跟本不知道“打”的真正含意,根本沒有受過任何打擊,因爲所有的一切都有我們的父母給我們辦好做好。但我想我至少看了這本書後我要獨立,儘量不用父母的力量來完成每一件事。來做最勇敢自信的我!

高爾基《童年》讀後感11

這本書是馬克西姆·高爾基根據自己幼年時真實經歷而寫的。具體描述了高爾基父母去世後他被送到祖父家度過童年的事。在那裏,外祖母是他唯一最親近的人。之後,他歷經了許許多多的磨難,他只上了三年學,11歲就走上社會,過早的開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他當過學徒工,搬運工,守夜人等。16歲時,他隻身來到喀山進入了“社會大學”,在與生命的鬥爭中,他深入俄國社會的最底層和各個階層的各種人物接觸,飽嘗生活的艱辛,從而不斷地豐富了他的.社會知識和生活經驗。當時正處在沙皇的殘酷統治時期,社會十分黑暗,人們都把精神寄託予宗教,每天都要做祈禱。但高爾基不爲所動,因爲他有自己的人生信念。當然,在他遭遇挫折的時候,也曾有過自殺的念頭,但高爾基最終還是憑堅強的意志堅持了下來。用他的筆爲我們描繪出當時的生活環境和人性的黑暗面。他1589年開始他的小說的創作生涯,最終成爲聞名中外的文豪。

與高爾基相比,我們的童年真的是太幸福了,我們生活在新時代,我們有着美滿的家庭,身邊有許多人的關懷,但高爾基卻沒有,可他卻那麼堅強勇敢,努力進取,敢於面對困難!我想這也許是他的精神魅力所在。

高爾基《童年》讀後感12

今年寒假,我讀了高爾基寫的《童年》這本書。

說起童年,大家都會想起自己那幸福美滿的童年,可是,當我讀過《童年》後才知道,原來高爾基的童年這麼悲慘,我還被高爾基讀書時的那股認真勁所吸引。

高爾基讀書是很專心,彷彿把世界的一切都忘記了,說到這裏,我心裏不由得升起一股慚愧,我平常也十分熱愛讀書,我的父母經常給我買書、借書,雖然我也經常讀書,但是我的知識遠遠不如高爾基的,因爲我讀一本書通常都是找那些有趣、有樂子的地方仔細讀,我認爲無聊的地方,就粗略的用眼掃視一遍,就算讀過了。高爾基卻不是這樣,他不管這本書有趣無趣,他都讀,而且讀的時候非常認真,誰都不理會,彷彿忘記了這個世界上的一切。

記得有一次,我語文考試的分數不太理想,媽媽和我一起分析失分原因,結果發現這些錯題都不該錯,是我自己粗心了,媽媽讓我重新做一遍出錯的'題,檢查後居然發現全對了,還是粗心惹的禍啊。

我決定,以後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粗心大意,就像高爾基說的:粗心乃失敗的根源,認真是成功的祕訣。

高爾基《童年》讀後感13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是一生中最難忘、最快樂的時光,但高爾基的童年卻與衆不同。

高爾基的《童年》主要寫了他在童年時可憐的悲慘遭遇,從而體現當時社會的黑暗。讀了這本書,我也有諸多感嘆:對高爾基的憐憫,對當時黑暗社會的呼籲,對姥姥屢遭姥爺的毆打,臭罵而憤憤不平,舅舅們無煙的戰鬥等等。

姥爺對姥姥的打罵,讓我萬分氣憤:每個人都擁有生命、自尊心,任何一個人都沒有權力毆打別人,人都是有自尊的!

舅舅們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爲了錢,爲了個人的利益,明裏爭,暗裏鬥,沒有私毫手足之情。“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的詩得好呀

人的一生,正如一粒種子,不歷經風險,怎能長大?鳥的翅膀不歷經風雨,怎能變硬?童年時代的高爾基生活在這樣黑暗的.社會中,這是他的不幸,但是使他磨鍊了一身堅強的意志,這爲他長大成人後遇到困難不屈服奠定了基礎。

想到這兒,我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呼籲:那些沒有人性的野獸人們,醒醒吧!彼此明爭暗鬥是沒有好果子吃得。不如彼此關愛,那時你會發現幸福就在你身邊。

高爾基《童年》讀後感14

《童年》這本書是高爾基的自傳,主要講述了阿廖沙在三歲時就失去了父親,由母親和外祖母帶到外祖父家,在那裏,到處都是爭吵、打架,但只有外祖母時時刻刻地關注着他,阿廖沙十一歲那年,母親又去世了,外祖父也破了產,他便走上社會,獨立謀生。

我禁不住想到了自己,阿廖沙小時候已經走上了獨立謀生的道路,可我自己無論做什麼事,還要父母給我幫忙,當遇到難題時,讀過一遍題後,我就覺得這題很難,根本不經過自己動腦子試一試,就要父母來教我。其實題目很簡單,只不過是我不願自己獨立思考罷了。

在這本書中,我很敬佩善良慈祥的外祖母,她胸懷寬闊,她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阿廖沙孤獨的心,外祖母對他的愛,給予了阿廖沙堅強不屈的性格,讓他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如果在我們這個世界裏誰都能關心別人,幫助別人,那還會出現爭吵、打架之類的`事件嗎?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能將心比心,就會對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對孩子增加一份關愛,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讀了《童年》這本書以後,不僅讓我懂得了要珍惜這美好的童年,還讓我懂得了應該怎樣做人和做事。

高爾基《童年》讀後感15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着夏天,操場邊的鞦韆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師地粉筆,還在拼命唧唧喳喳寫個不停,等待着下課,等待着放學,

等待遊戲的童年。”——《童年》

耳邊時常想起這首熟悉的童謠,卻不得不想起高爾基的名著《童年》,文中的阿廖沙的童年正好與童謠中的`美好童年相反。阿廖沙從小就失去了父親,並隨着母親去投靠祖父。祖父開了一家染坊,隨着家業的衰落,祖父漸漸變得吝嗇、貪婪、專橫、殘暴,經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們,狠心地剝削手下的工人。有一位工人還因爲染壞了一匹布,竟被祖父打死。而可憐的阿廖沙還曾被他打得暈過去。

讀完這本書,我的內心一直不能平息。阿廖沙到底是怎樣撐過來的。又不得不嘆息這個世界的不公平。又想起還沉溺在蜜罐溫牀的我們,不懂得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幸福。

我兒時的玩伴,她的母親已經50歲了,而她則是他母親的第二個女兒。她的母親爲了她的學習,放下需要照顧的患有心臟病的大女兒,帶着她到新加坡學習,而她卻還不知足,她居然還抱怨她的母親很老。

這時,也許有很多人都抱怨她,這個做女兒的怎麼能這樣呢?但是,我們必須先看看自己,自己何嘗又不是如此呢?同樣不懂得珍惜的我們,又有什麼資格去抱怨其他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