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紅樓夢》心得體會集合15篇

《紅樓夢》心得體會集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5W 次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紅樓夢》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紅樓夢》心得體會集合15篇

《紅樓夢》心得體會1

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枉凝眉》

《紅樓夢》,一部書中人物的悲劇,一部作者的悲劇。曹雪芹不僅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生活,而且讚美了封建禮教下純真的愛情。一邊是木石前盟,一邊又是金玉姻緣。一邊是封建社會下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一邊是心馳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爲我們展現了這場無聲的較量。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愛情故事濃縮了這場較量的全部硝煙。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書中的人物多達900多個,而其中我有一個最喜歡——探春。

在那樣一個千順從,萬順從的時候,只有她敢於去抗爭,敢於去維護自己的尊嚴。一個敢於同命運、同邪惡鬥爭的人,纔是生活的強者。而她“分骨肉”的無奈或許就是這個時代的悲劇了。

在《紅樓夢》中的一段情節——黛玉葬花,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情節,也是黛玉的個性焦點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憐在她的《葬花詞》中袒露無遺:“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我所看的《紅樓夢》,不僅僅是120回的通行本,還有周汝昌校匯本、甲戌本、戚序本,一共四個版本。我沒有看高鶚的續書,因爲我總認爲,曹雪芹的《紅樓夢》不是那樣子的,我可以通過自己的發現,去還原一個我認爲真實的情節而不受高鶚的影響。

《紅樓夢》博大精深,次次讀次次悟正是它的不朽魅力。

《紅樓夢》心得體會2

《紅樓夢》中國四大古典小說之一。看過《紅樓夢》的人都佩服作者曹雪芹的文采,感受賈府人物的命運!

小說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爲主線,描寫了封建社會一個貴族家庭的命運。寶玉與黛玉之間的“木石預盟”是上天的愛,象徵着感情的高潔;寶玉與寶釵之間的“福分”,是賈府的`權勢與薛家的富貴相結合,給愛情帶來了可怕的現實主義原則。

《紅樓夢》,刻畫了許多鮮明的人物:寶玉的天真、叛逆、軟弱;黛玉多愁善感的詩人氣質;寶釵的深沉,世故,從容。在充滿詩情畫意的大觀園裏,青春的歡聲笑語和煩惱是那麼動人;然而《花樣年華》中的“大觀園”卻很容易被殘酷的現實社會摧毀,《紅樓夢》成了萬千少女心中的哀歌.戴宇的《葬花吟》在小說中唱出了所有無辜少年的平常心,“花兒朵朵滿天飛,可是誰可憐紅紗呢?遊絲柔軟,漂浮在春亭中,絮狀物輕觸繡花窗簾.今天死了就埋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死。今天埋花的人在笑。他下葬時認識誰?”

書中有神話崇高而奇異的想象力,使我們的心仰望無限的天空;還有童話般美好純潔的愛情,淨化昇華我們的情感;更像詩一樣的抒情境界,大觀園的每一片風景都象徵着一種生活!

讀《紅樓夢》,我們被美喚醒!“你不說《紅樓夢》,把詩書都看了也是白讀!”

《紅樓夢》心得體會3

《紅樓夢》以上層貴族社會爲中心圖畫,極其真實地,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全書規模宏偉,結構嚴謹,人物生動,語言優美,此外還有-些明顯的藝術特點,值得後人品味,鑑賞。

小說作者充分運用了我國書法,繪畫,詩詞,歌賦,音樂等各類文學藝術的-切優秀傳統手法,展示了-部社會人生悲劇。如賈寶玉,林黛玉共讀西廂,黛玉葬花,寶釵撲蝶,晴雯補裘,寶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還表現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飄然的身影,詩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動人的低泣,脫俗的情趣,瀟灑的文采這-切,都是作者憑藉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藝術素養培育出來的,從而使她在十二釵的羣芳中始終盪漾着充滿詩情畫意的特殊韻味,飄散着東方文化的芬芳,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真實地再現了人物的複雜性,使我們讀來猶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樣真實可信,《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說不得賢,說不得愚,說不得善,說不得惡,說不得正大光明,說不得混帳惡賴,說不得聰明才俊,說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評論。不僅賈寶玉,林黛玉這對寄託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連王熙鳳這樣惡名昭著的人物,也沒有將她寫得全是壞,而是在可惡之中交織着某些可愛,從而表現出種種矛盾複雜的實際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實。

作者善於通過那些看來十分平凡的,日常生活的藝術描寫,揭示出它所蘊藏的不尋常的審美意義,甚至連-些不成文的,史無記載的社會習慣和細節,在紅樓夢裏都有具體生動的描繪。

《紅樓夢》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方面的卓越成就,不僅在國內成爲中國小說文學難以征服的頂峯。而且在國際上也受到許多國家學者的重視和研究,有法國評論家稱讚說:曹雪芹具有普魯斯特敏銳的目光,托爾斯泰的同情心,繆塞的才智和幽默,有巴爾扎克的洞察和再現整個社會的自上而下各階層的能力。

《紅樓夢》心得體會4

在《紅樓夢》當中,老太太這個角色的存在確實是一個非常大的亮點。因爲在整本小說當中,這個角色的存在對於所有的故事情節的過程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首先來說,老太太對於林黛玉和賈寶玉之間的關係之間的作用就是非常明顯的。一個對於老太太來說是親孫子,另一個是親孫女。所以其實老太太對於這兩個人都是放在手心和手背疼着的。同時,從整個的故事情節發展來看,在小說的後半部分當中,其實整個的故事的發展已經宣示了整個的賈家的滅亡。但是,從後期的衰弱過程當中,雖然一切都向着負面的方向發展。老太太卻還是向前半部分一樣悠然。很多人會認爲老太太可能是老糊塗了,所以對於很多的事情並不能夠很好地正確理解。但其實,從鴛鴦不嫁的'環節當中,我們就可以看出,老太的腦子還是非常清楚的。所以,對於老太太的做法,我們只能說她真的是一位末世狂歡者。這個概念是從國外的一些小說當中得來的。

這個羣體的人物面對着世界末日,也是一樣能夠將自己的心態保持好的很好。所以,在後期的一些變賣家當的一些事情當中,老太太並不是不知道,只是裝作不知道而已。

從這裏我們也是可以看出,其實老太太對於寶黛戀其實還是支持的。按照後半部分小說的情節的發展的話,老太太最後讓薛寶釵嫁給賈寶玉可能就是對於最後賈家的狀況的一種挽救。總之,這本書非常值得慢慢去品味。

《紅樓夢》心得體會5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偉大作品,從本書反映的思想傾向看,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他對現實社會包括宮廷及官場的黑暗,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舉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級制度都進行了深刻的批判並且提出了朦朧的帶有初步民主主義性質的思想和主張。

紅樓夢塑造了衆多的人物形象,成爲不朽的藝術典型,在中國文學史和世界文學史上永放奇光異彩。

紅樓夢的語言藝術成就,更代表了我國古典小說語言藝術的高峯。作者往往只需用三言兩語就可以勾畫出一個活生生的具有鮮明個性特徵的形象;作者筆下每一個典型形象的語言都具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從而使讀者僅僅憑藉這些語言就可以判別人物。

作者的敘述語言也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包括小說裏的詩詞曲賦,不僅能與小說的敘事融爲一體,而且這些詩詞的創作也能爲塑造典型性格服務,做到了“詩如其人”——切合小說中人物的身份口氣。

由於以上各方面的卓越成就,因而使紅樓夢無論是在思想內容上或是藝術技巧上都具有自己嶄新的面貌,具有永久的藝術魅力,使它足以屹立於世界文學之林而毫不遜色。

《紅樓夢》心得體會6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初名叫《石頭記》。作者是清代小說家曹雪芹。

我看的是兒童版《紅樓夢》,主要寫的是一個杯具感情故事,並以這個故事爲中心,經過一個貴族大家庭的興衰變化,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虛僞、醜惡的嘴臉。

《紅樓夢》一開始,就把讀者帶進五光十色的榮國府。這是一個由少數主子和數百奴僕所組成的貴族大家庭。這些貴族家庭成員每一天想的就是如何享樂。就在這個貴族大家庭裏,曹雪芹塑造出賈寶玉,林黛玉具有光彩的男女主人公,以及衆多少女形象。

男主人公賈寶玉是這本書裏最重要的人物。賈寶玉生長在貴族家庭裏,賈家對他寄於厚望,但他不愛讀書,憎恨封建傳統思想,厭惡縛束他的家庭。由於他生活在一羣美麗、單純的侍女中間,而對下層的`侍女飽含同情。

我覺得,少女林黛玉是一個因母親去世而寄居在榮國府裏的弱女子。她自尊心強,多愁善感,很聰明,能夠說是才華橫溢。她與賈寶玉兩小無猜,之後成爲生死相戀的情人,但最終他們的感情被封建家長否定,林黛玉所以含恨去世。

我認爲賈寶玉也真糊塗,身邊本爲就有天配的姻緣薛寶釵,卻偏偏愛上林黛玉,哎!是情人眼裏出西施呀。

《紅樓夢》心得體會7

一二年級,我就開始閱讀《紅樓夢》少兒版,那時我對這本書並沒有深刻的印象。在四年級時,我開始閱讀《紅樓夢》原著。捧起《紅樓夢》,我不僅被《紅樓夢》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所吸引,而且被《夢》中那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而不能自拔,同時又被《紅樓夢》中抑揚頓挫的詩詞曲賦所迷戀,更被《夢》那清香的茶那沉醉的酒而神采飛揚……於是,多次閱讀《紅樓夢》,我一次又一次地在《夢》追尋那清香的.茶,那沉醉的酒。

《紅樓夢》講述了一個大家庭從興盛到衰敗的一個過程。這個故事主要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主線作爲方向,寫出了這個大家庭中的各個故事,種。種繁華。有寶哥哥愛林妹妹驚天動地,也有林妹妹葬花辭世駕鶴西去;有晴雯撕扇,也有寶玉捱打。情節引人入勝,人物栩栩如生。曹雪芹可是在這部文學寶典上費了多少心血啊!他造就了《紅樓夢》中官場與現實的美夢,他敘述了《紅樓夢》的封建貴族階級婚姻的幻夢,他說明了《紅樓夢》只是一場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噩夢……但是,透過《紅樓夢》,風中飄來了濃濃的酒香,雨中飄來清清的茶香,讓人不禁精神一振!曹雪芹不但在情節和人物上畫下了大功夫,而且還在“茶”和“酒”這兩個字上費盡心思。有一位紅學家說,在《紅樓夢》中就這個“酒”字出現67次,就這個“茶”字出現91次。濃濃的酒在《夢》中,清香的茶也在《夢》中。《紅樓夢》爲我們打開了一扇窗,一扇讓我們集中認識中國古代茶文化和酒文化的窗。悠悠的茶香和醇醇的酒香定會從《紅樓夢》中緩緩飄出,這味道會引着你一遍又一遍地品讀着這本茶與酒的混合品。

看,她正在拿取樹枝上的雪塊,用雪水煮出了一碗濃濃的香茶;瞧,那小廝正在偷偷潛入廚房,正在自個兒爲自個兒倒酒呢;喲,有個客人來訪,這個貴族之家的老祖宗正在爲客人擺上各色各樣的茶具;喔,大家喝多了酒,正拿甘蔗汁醒酒呢……

《紅樓夢》心得體會8

在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中,《紅樓夢》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都應該是最絕妙的。衆所周知,《紅樓夢》內容浩繁,書中既有兒女情長,風花雪月,也有盛衰興亡,人情冷暖。而我,最喜歡《紅樓夢》裏個性鮮明的女子們;衆多的女子中,我又最喜歡黛玉。

黛玉出生在貴族世家,所以,她一開始就是地道的貴族小姐的身份,只是由於她家道中落,不得不寄人籬下,因而造就了她與衆不同的個性。在她身邊,有聰慧過人的薛寶釵,但薛寶釵有太多的俗氣,好比落入凡塵的雨一般的女子;有最能幹的王熙鳳,但鳳姐有太多的虛僞和殘忍,這是電一般的女子;還有最可愛的湘雲,但湘雲有太多的不拘小節,這是風一般的女子……

而黛玉不同,她聰穎,謹慎,任性,又大膽追求愛情。她雖然說話尖酸刻薄,但這背後是她強烈的自尊心。她永遠也學不會薛寶釵的處事圓滑,也學不會討好封建統治大家長。她眼裏揉不得沙子,心裏裝不下塵埃。

常聽人評價黛玉小性子、心胸狹窄,但我不這麼認爲。她是太在意寶玉了。因爲她愛得深,愛得切,所以不能不介意。但她和寶玉互相太關心了,以致連說話都小心翼翼,不能以坦誠之心相待對方。如果她能以坦誠之心相待對方,這樣說不定還能避免後面的愛情悲劇。

當黛玉悲傷的時候,詩詞,是她唯一的寄託;讀到她的.詩,總是感人肺腑。她哭泣,因爲她太委屈。她的身世是悲慘的,是值得人們憐憫的。

“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黛玉是變幻莫測的,是純潔晶瑩的……直到生命的盡頭,她也要化作一朵雲,一縷香魂,和着仙樂飄向遠方。好一種雲的做派,好一個雲一般的女子!

《紅樓夢》心得體會9

每次看《紅樓夢》,總也看不到結尾,原因無他,只是覺得林黛玉的生世可憐本就可憐,可爲什麼結局也那麼的悽慘,爲何要讓她知道寶玉成親,最後氣結而亡。這個結局知道就夠了,沒必要去一遍遍的溫習那種心痛。

我知道很多人寫了紅樓夢的續篇,以前對於這種書,我總是排斥的。覺得那些人搞出一個個大團圓,或死而復生或仙境重逢之類的結局,實在是沒有意義。這麼粗劣的改續,無聊的緊。不過這次去圖書館,見到書架上好幾個版本的這種書,抽出一本,粗略的翻了一下,卻使我萌動了重讀紅樓結尾幾章的想法。

讀至尾章,聽甄世隱說着什麼“蘭桂齊芳”我不由黯然。對於黛玉的遭遇,我依然惋惜哀嘆不已,但薛寶釵這樣的人物,也要像李紈一樣,將一生都葬在這片冷酷的園子裏麼?

以前,我一直是不喜歡薛寶釵的,覺得她是一個既冷酷又自私的人。可是現在,我竟然不由不同情她了。其實細想起來,她的悲劇也許比林的更令人嘆惋。

薛家也是大家族之一,薛寶釵從小就家境富足,飽讀詩書。接受的是極爲全面而正統的教育。賈母總是誇她“沉靜寬厚”。沒錯,這正是她從小被教育過的爲人方式,也是古代女子應有的美德。甚至悲喜都不應形於顏色,否則就是“不尊重。”綜觀全書她的舉止,幾乎從未超出這些束縛。只有一次寶玉將她比做楊妃令她大怒,可也只是冷冷的用一句話反諷過去。以前最恨她在蜂腰橋下陷害林的一段。現在想來,其實也並不是完全不可以理解的惡毒舉動。她從小生長在皇商家庭,這種“趨吉避凶”的法門應該是早就深深的印在心中了吧。雖然她的做法很自私,但在她,也許認爲人理所應當就該這樣應對。其實她纔是最可悲的人,一生都被別人的看法和所受的教育支配着。從來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沒有開心也沒有不開心,只是按照理所當然的道路走下去。從未得到過全心全意的愛情,也沒有誰真正的關心過她。而她,也就認爲世界本就如此。認爲夫妻間有的不是真誠的感情而是“舉案齊眉”的尊重;認爲母女間有的不是血濃於水的親情而是服從的孝道。這樣冷酷的綱常,竟是她遵守了一生的原則,而且還毫無知覺的麻木着。

在封建社會的禮教中,做出這樣的選擇,也是身不由己的。她只是一個典型的循規蹈矩的服從者。她是聰慧有才的,卻被教育着認爲女子讀書也是無用,香菱和湘雲談詩她說道“一個女孩兒家,只管拿着詩作正經事講起來,叫有學問的人聽了,反笑話說不守本分的”;她也熟悉劇作戲曲,卻認爲這些淫詞巧句是不能爲端莊淑女所知的,因而委婉的批評寶琴的詠古詩;她像任何人一樣希望有美好的`生活,但當母親爲了賈府的權勢而把她嫁給癡癡傻傻的寶玉時,因爲母親告訴說她已經應承了,也就只有流淚接受。直到最後寶玉出家,她的悲劇達到高潮。即使在這時,她依然是不能由着本性而爲的。王夫人說“看着寶釵雖是痛哭,他端莊樣兒一點不走,卻倒來勸我,這是真真難得的!”可想想寶釵如此人物,又這樣年輕,此時想起自己的一生將如何結束,她的痛苦其實並不在黛玉焚稿之下呀!可她依然只能剋制着,這是她的“尊重”!

與黛玉相比,寶釵的一生也許更爲可悲。黛玉至少曾得到過那虛無縹緲的愛情,且她沒有看到家族沒落的悲慘下場,而是一死解脫了時間所有的痛苦。而寶釵一生“愚昧而不自知”而且依她的性格,終其一生,也只能是任由生活這把鈍刀一點一點割掉生命吧!

本應是一個敢愛敢恨,個性灑脫,恣意生活的寶釵,卻成了紅樓數場悲劇中的一個。“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對於她的一生,曹雪芹先生應該也是嘆惋的吧!

《紅樓夢》心得體會10

從小就喜歡看四大古典小說之一的《紅樓夢》。因爲這裏有跌宕起伏,人物生動。每一個角色的性格和命運都是如此深深的吸引着我。

今年夏天,我去了北京。許多遊客都去過天安門廣場、天壇和長城。我一直有一個願望:可以去大觀園看看,因爲這裏曾經是《紅樓夢》拍攝的地方。我很想看看女士們住的房子和花園,體驗這裏發生的故事。

20xx年8月14日,我來到北京大觀園。我一進門,就看到了一座巨大的假山。綠色的爬山虎覆蓋了一切。好像真的是一個很酷的綠色世界。假山四周是一圈花壇,花壇裏盛開着五顏六色的鮮花,使得大觀園的夏天格外絢麗多彩。

第一次來到林黛玉住的瀟湘館。她家外面種了各種各樣的竹子,連她住的房子都是竹子做的,象徵着她正直的性格。除此之外,我還發現這裏掛着很多演員陳的照片。因爲演員把林黛玉演的惟妙惟肖,林黛玉成了她多年來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可惜她走的早,讓人很想她。在她家後面,我驚訝地發現,幾棵梨樹上的梨已經成熟了,但不幸的是,碩果累累的果實落到了地上和池塘裏。

接下來,我來到薛寶釵住的“吳恆花園”。她家外面沒有奇花異草,只有奇草。太神奇了!她的`房間裏有很多書,書桌佔據了房間的很大一部分,這說明她是一個充滿詩意和書籍的女士。最後,我來到花花公子賈寶玉的住處——“弘毅苑”。他家的牌匾上寫着“弘毅快路”。他的房子很大,裏面有很多女僕,房子裏的香氣很香,體現了他濃郁的粉味。

我在這裏看到的風景和我在書上看到的很熟悉,彷彿真的來到了《紅樓夢》的世界。我覺得:讀書真的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紅樓夢》心得體會11

一句“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寫出了作者的辛苦與心酸,也表達出了知音難尋的無奈何苦悶。而我最喜歡讀的一本書就是出自曹雪芹先生筆下的《紅樓夢》。

《紅樓夢》是一個杯具,它不僅僅是曹雪芹先生的真實寫照同時也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從而使一個繁榮的榮國府走向衰敗。曹雪芹先生歷時十年完成這部著作,用細膩和巧妙的文筆敘述了一個繁榮一時的榮國府。

當我看完了《紅樓夢》後,我感到無比的心酸,我甚至有點怨恨作者爲什麼把這《紅樓夢》的結局寫得這麼悲慘,這與《紅樓夢》前部分的那生氣、繁榮的景象一點有不貼合。但之後我漸漸的明白了,當時的社會就是這麼黑暗,這隻可是就是社會的演變過程罷了。

令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林黛玉,雖然很多人都不喜歡她那生性猜疑,多愁善感的性格,但我卻似乎明白她的苦衷似的。她從小父母雙亡,又寄人籬下,她感到自我的世界有多麼的孤獨,爲了保護自我,她只能用刻薄的語氣去對待他人,這也是她養成生性猜疑的情感的因素。林黛玉在淒涼中死去,身邊僅有服侍她的一個丫鬟在默默的爲她哭泣。這時我也想起了她那被預言的悲慘的一生。

賈寶玉,一個外表看上去柔弱帶點天真的男孩子,其實也有剛強男子的一面,也許到最終誰也想不到他會去出家,是因爲他看破了紅塵吧,他是一個渴望得到自由的人,當姐妹們成家後都抱怨着生活中的事,他的內心漸漸的成熟了,更何況在這種“指腹爲婚”的時代,對他來說更是一種水深火熱。同時他又是一個癡情的人,他對林黛玉能夠不顧一切,從這也能夠看出林黛玉之死對他的打擊有多大。我不禁替賈寶玉感到惋惜,完美的青春就這樣被斷送了。

《紅樓夢》中的'人物命運幾乎都是悲慘的,從王熙鳳的“一從二令三休”到薛寶釵的“可嘆停機德,金簪雪裏埋”再到林黛玉的“堪憐詠絮才,玉帶從中掛。”都能體現出來。曹雪芹先生曾慘痛的寫道:“趁着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寞時,試譴愚忠,所以上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

《紅樓夢》一書讓我感慨萬千,它讓我第一次走入作者的筆下,體會作者的心酸。歲月流逝,生命的年輪在不停的輪轉,但又有誰能讀懂這曹雪芹的夢中淚。

《紅樓夢》心得體會12

從人間凡人的角度來看,黛玉體弱多病,第三回她一出場,就是那麼一種身體面貌怯弱不勝的狀態,她的不足之症,是一望而知的。當然,曹雪芹塑造的這個形象,雖然病態,卻極有美感,叫做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雖非健康美女,卻又勝似健康美女,寶玉愛她,固然首先是心靈相通,但對她的外貌風姿,也確實是爲之傾倒。

所以,並不是只是“情人眼裏出西施“,黛玉本來就是個美人胚子,有些紅學研究者說黛玉只是在寶玉的眼裏看上去美,這個觀點是錯誤的。況且,在第三回裏曹雪芹確實寫的很美:“籠煙眉““含露目“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完完全全一個弱柳扶風的林妹妹,怎麼會單純的是一個病態?從薛蟠看黛玉的那一筆,我們就可以知道單單看黛玉的`外貌,也是可以攝人魂魄的。

根據命運的設定,下凡後的黛玉,她那個眼淚,跟別的凡人不一樣,卻是有一定的總量的,那個總量,應該也就是在天界被灌溉的雨露的那個量。因此,黛玉那個話,你還記得嗎?其實就是告訴讀者,絳珠仙草對神瑛侍者的還淚,剩餘量是越來越少了,那麼,一旦淚盡,當然也就是完成了償還灌溉之恩的任務,就要再回到天界去了,也就是說,人間的黛玉,她的生命就結束了。儘管這以後,書裏還寫了幾次黛玉哭泣流淚,但她將淚盡而逝,這是文本的神話式預先設定,後面一定會這樣來寫的。

今天暫時講到這兒,欲知後事,且聽下回分解。

《紅樓夢》心得體會13

最近,媽媽給我買了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翻開這本書,我首先認識了她——林黛玉。故事使我感到深深的震撼:賈寶玉和林黛玉空前絕後的愛戀,流傳千古,被世人所讚賞。從那以後黛玉姐姐的影子就深深的在我的腦海裏留下了印記,她就像是用凝脂花做成的,清清純純,淡雅可人。作者曹雪芹先生說:“女孩子是水做的骨肉,從內到外,清澈透明,柔情似水,猶如花蕾之露,盡享愛之陽光。”“嬌滴滴,柔弱弱,讓人動不得摸不得”。而文中的林黛玉姐姐就是這麼一位女孩。

常聽人評價她“小性子”,“尖酸刻薄”,甚至“心胸狹窄”,我可不這麼認爲!因爲在這背後,只是因爲她太在意寶玉了,因爲愛得深切,所以不能不介意,不僅如此,黛玉也是在保護她的一顆柔弱的心,我總覺得寶玉給黛玉的時間太少了,而黛玉的`心思又太細膩,寶玉性情粗放卻體會不到,在她某個抑鬱的瞬間,心情像是走丟的小孩沒了方向分寸,寶玉不該到來的問候會被她駁回,狠狠的,兇兇的,卻是無心的。她不是不接受,只是因爲心裏太難受,於是,她只有吟詩來發泄內心積壓已久的情感。

詩,是她美麗的靈魂,是她精神的寄託。每當讀到她的詩,總有一種沁人心脾,肺腑之言的感覺,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像一把利刃深深地插入讀者的心中。還記得黛玉姐姐的《葬花吟》:"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讀完後,我的心像是被萬箭射穿般的疼痛,生活命運的巨大變遷,造成了她淒涼的人生。她對寶玉太過癡情,導致她一生無限的傷感,臨終前她還笑着喊:“寶玉!寶玉!你好——”然後她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雖然她的故事結束了,但是她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善良、純潔、率直、溫柔體貼正是她真實性格的寫照,被人尊重和維護人的尊嚴是容不得任何人的絲毫褻瀆。合上書,我彷彿又看見她在花叢中翩翩起舞笑靨如花的身影……

《紅樓夢》心得體會14

最近,爸爸介紹了一本書給我。它就是聞名古今中外的《紅樓夢》。它的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

在這本書中,由多情瀟灑的寶玉,嬌嫩多病的黛玉,塑造了一個發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動人愛情悲劇。作者曹雪芹通過《紅樓夢》,揭示了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也表達了他的不滿與憤怒。故事講述的是:從小體弱多病的林黛玉,來到了賈府,漸漸與公子賈寶玉相戀,本來這是一段美好的姻緣,但卻又因鳳姐從中使用掉包計,使得賈寶玉娶了帶有黃金鎖的薛寶釵,讓林黛玉吐血身亡,賈寶玉從此心灰意冷,看破紅塵的故事。

我認爲《紅樓夢》這本名著很感人。看了它,我懂得了不少道理,也時常投入不已。我覺得,當時的賈府很奢侈,賈府的賈母有權有勢,說話也很有分量,賈府上下全都得聽她的。但她特別疼愛賈寶玉,把他當作掌上明珠。雖然賈母非常疼愛賈寶玉,但我並不是十分喜歡他。我覺得賈寶玉有點“玩世不恭”的意味。輕佻,頑劣,屢教不改,這些詞都可以用在他的身上。但是,最後他也在離開黛玉的巨大悲痛中醒悟了過來,一改自己平日任性妄爲的作風。我很喜歡賈寶玉的表妹林黛玉。她雖然愛哭,但很有才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她和賈寶玉經常一起玩耍,兩人是青梅竹馬,十分要好。我覺得,自己也是一個樣樣精通的小女孩,愛好很廣泛,讀書、唱歌,跳舞、辦小報我也有些愛哭,有時家人說說我的.不是,呵!我的“金豆豆”就滾了一地。不過,這些應該改正,作爲現代的孩子,我覺得我們要堅強些,不要像林黛玉那樣動不動就暗自垂淚。

我看了《紅樓夢》以後,非常佩服曹雪芹。他能把作品裏面的人物寫得那麼栩栩如生,個個好像就站在我面前,同我說話似的,說明他的寫作功底十分深厚。我要向他學習寫作的方法,把寫文章的基本功打紮實,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紅樓夢》心得體會15

這幾天看了一本書《紅樓夢》,讓我想停下來。每次讀到一句好的句子,都覺得很開心。當我讀到一個悲傷的地方時,我的眼睛流淚了。

《紅樓夢》以賈府的衰亡爲主要線索,全書以賈府爲中心,描寫了從朝廷到官場,下至市場、鄉村的世界和時尚習慣。可以說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最吸引我的是,從寶玉到金陵的姑娘們都那麼有才華,個個口才出衆,讓我刮目相看,甚至讓我佩服自己。印象最深的是黛玉和寶釵。

黛玉可能從小體弱多病,過着寄人籬下的生活,所以養成了多愁善感的'性格,眼淚總是很多,又細又長。擁有一顆精緻的心和無與倫比的詩歌天賦真的讓我感到遺憾!

相反,寶釵從小就出生在薛家這樣的大家庭裏,受到母親和哥哥的疼愛。她的性格是一個好家庭的氛圍,所以更受長輩的喜愛。是“先迂迴後是非”,連女生都喜歡她。而且我覺得她雖然表面上很漂亮,但是做任何事情之前想一想肯定是很累的事情。

《紅樓夢》,每個人都呼之欲出,各有各的特點和想法。看完之後,他真的受益匪淺,覺得這個世界很荒涼,真假難辨。最後,他“一絲不掛,來去無蹤”。

《紅樓夢》是文學史上的瑰寶,因爲有無數引人入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