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組織教研培訓心得

組織教研培訓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1W 次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組織教研培訓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組織教研培訓心得

組織教研培訓心得1

常常反思,有的老師爲何不願意參加教研活動?爲什麼有的老師認爲教研活動是形式?怎樣的教研活動纔有吸引力?

我想,最重要的是讓老師在教研活動中得到實惠,讓老師感到參加教研活動的確有收穫,的確有利於自己的專業化成長,的確有利於指導自己的課堂教學,老師們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經驗有人分享,得到同行的認可,困惑與問題有人分擔,得到同行的幫助。

正是基於此,我們作爲一名教研員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如何提高教研活動的有效性。我從以下四個方面談一談對高效教研的理解,不妥之處敬請各位領導、同行們指正。

一、教研員的專業素養是教研高效的前提

作爲教研員,工作性質決定要參與教學管理與指導,參與校本培訓,搞調查研究,發現和培養典型,搭建交流平臺,推廣先進經驗,提高教學質量,這些都要求我們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從另一方面看,課改要求教研員得首先成長起來,成爲本地區先進教學理念的代表,不僅要研究本學科的知識和教學,而且還要懂得教育,善於引領。因而教研員自身必須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精通本學科的教材體系和知識結構。必須具備豐富的教學理論且具有前瞻性,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必須具備指導教師實踐的專業指導能力和組織能力。必須具有較高的研究素養和能力。這一切都在說明:學習、終身學習是工作的需要,是生活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學習是工作,學習是生活,學習是一種責任,學習更是一個教研員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必須養成時時、處處學習的習慣,只有學習深入,教研纔有底氣;只有學習精彩,生命纔會精彩;只有學習成功,生命纔會成功。因此,教研員只有不斷的學習專業知識、儲備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靈活運用教育理論、提升自己的組織能力,才能提高教研活動的效率。

二、教師的主動參與、積極思考是教研高效的保障

高效的課堂離不開學生的主動參與,離不開學生的積極思考,同樣的高效的教研活動也離不開教師的主動參與,離不開教師的積極思考。影響教研高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本是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師層面的,包括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態度、廣度、深度,二是教研員層面的,包括教研活動的設計、組織和形式。所以高效的教研活動必須是通過教研員的精心設計組織、充分的調動教師積極的參與,主動的思考。

保障教師的積極參與主動思考教研活動就要做到

1、解渴:通過參加教研活動,能夠滿足教師的求知慾。

2、解難:教研必須有針對性、實效性。研究的問題應該是來源於課堂,植根於課堂,還原於課堂,運用於課堂,應該是教師們在教學中急需解決的難題,這樣纔會讓他們感覺到教研就像一場及時雨,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很有幫助。

3、解思:開闊視野,改變思維方式。教研要使教師學會自我反思,使得教師能夠站到更高的高度審視自己的教學,從而有可能上升到理論的高度思考教育教學問題,同時教研中加強教師之間的合作交流,能夠使教師與同伴的交流合作中,克服個人的侷限性、片面性,拓展自己的視野。

4、解問:解決教師的困惑和疑問,培養教師的綜合素質,形成教師發展的持續後勁。教研也應該在這一方面發揮作用,爲教師奠定廣泛的知識背景,只有這樣,教師纔可能形成持續發展的後勁。

5、解法:在教研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地指導教師掌握一些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使教師能夠運用這些方法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快樂,激發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積極性。

三、教研活動的形式多樣是高效教研的關鍵

隨着新課程的全面實施,教研工作正發生着悄然的變化,教研部門的職能也在發生着轉變。教研員不在是高高在上的,教研方式也不是一言堂的教研方式,而是強調對話、交流、研究、尊重、參與等。因而只有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才能吸引教師的積極參與。

1、以“專題研究”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教研活動中始終貫穿着新課程的一些基本理念,每一次的教研活動結合教學內容針對某一主題進行研討,如:“教學中如何創設一種問題情景,”“如何建立數學概念模型”,“如何進行思維的拓展練習”,“內容呈現方式的專題研究”,“有效合作的專題研究”,“在概念的教學中如何使學生體驗概念形成的專題研究”“如何組織恰當的數學活動的專題研究”,“數的運算教學的思考”等,促進教師對課改的整體認識,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2、以“校本教研”解決教師的實際問題

積極開展“校本教研”解決教師的實際問題,逐步形成三級教研網絡,即以區級教研爲主導,以區域校本教研爲主體的人人蔘與教研的活動方式,將交流、互動的教研方式引入的教研活動之中,精心設計“聽課評價表”“聽課反饋表”將評價的主動權交給教師,給教師充分發表見解的時間和空間,教師針對某一環節展開了討論,在討論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認識。同時也反思了自己的教學。

3、以“課題研究”促進教師的參與力度

新的課程,給教研工作帶來新的挑戰,如何將科研與教研緊密地結合,形成“以科研興教研,以教研促科研”是我一直追求的方向。在研究的過程中採用了不同的研究思路,以教研活動促進課題的專題研究,增加廣大教師參與教科研的廣度;以區域校本教研活動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利用校本教研這個載體增加廣大教師參與教科研的.深度;以交流活動搭建教師展示自我的平臺,增加廣大教師參與教研的力度。

4、以“網絡教研”促進教師的合作交流

在網絡飛速發展的時代,以“網絡教研”促進教師的合作交流。進行網絡教研,充分利用博克和網絡信箱與我市教師建立聯繫和交流,同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中的流媒體開展教研活動,在這樣的教研活動中教師積極參與網上交流發表評論,也正是活動方式的多樣,吸引了廣大教師的積極參與。

5、以“示範研究”搭建教師展示的平臺

教研活動中開展“教研課”、“示範課”、“優秀課”等活動,搭建教師展示自我的平臺,同時打破傳統的評價方法,結合自評、反思、互評等方法不斷的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使教師在教研活動中真正的做到“研有所得”、“研有所思”、“研有所行”。

四、教研反思助推高效教研的開展

教研反思是教研員以自已的教研活動爲思考對象,對自已在教研活動中所做出的行爲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教研反思的本質是一種理解與實踐之間的對話,是這兩者之間的相互溝通的橋樑,又是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心靈上的溝通。顯然教研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研過程中的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它具有研究性質,是一種教研員自我評價的形式。只有教研員自己充分意識到自已的教研經驗及其視野的侷限性,經過不斷的教研反思使之得到調整和重組,才能形成助推高效教研的開展。

教研是職業,職業需要經營,要努力學習;教研是事業,事業需要執着追求,要發展有方;教研是科學,科學需要求真務實,要探索規律;教研是藝術,藝術需要創新唯美,要雕琢有方。教研是一種文化,文化需要用積澱來構建,可以在品味中享受,享受工作、享受生活、享受我眼中的世界!

組織教研培訓心得2

8月26日我們參加區教研室組織的教務處正副主任及各學科組長的培訓學習活動,雖然學習只是半天,也讓我們收益匪深淺,收穫頗多,通過這次學習培訓,我們學習了金伯康副院長關於新課程背景下的堂觀察與評價的專題講座,使我們意識到了作爲一線教學管理者和教研組長肩負的使命與責任,同時也讓我們的教研工作有了一個方向,學會了如何有效地開展好本校的教研工作。充分地認識到必須採取有效的教學管理與研究,才能促進教學,促進管理,促進教學質量的進步。對此有幾點感受:

一、提高自身認識,提升教研能力

金伯康副院長首先從理論的高度讓我們認識了教學方法的重性,列舉了中外教育名家的關於教育的論述。有孔子的“言傳身教、爲人師表”,也有蘇聯凱洛夫的五步教學法,更有美國杜威的建構主義理論。通過理論引導大家清楚教學研究就是要明白“教什麼”、“學什麼”、“怎麼學”的問題,還幫助大家認識了“一堂好課”的實質。更爲重要的是教會我們一些具體的課堂觀察與評價,提出了課堂觀察與評價的關係,得出了可操作性量表操作以及怎樣通過量表來進行評價的結論。讓大家教深受啓發。自身的觀察課堂水平與評價一節好課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轉變教研觀念,推動教研發展

金伯康副院長所提出量表式課堂觀察的方法,讓我們大開眼界,爲我們的教研工作打開了一個新的視角,以後的課堂評價,我們就可以組織各科學習並運用這種方法來嘗試,避免和掮棄以往的泛泛而談的課堂評價模式,那種空洞無物,大家誇誇而談的教研活動可能就會消失。取而代之的將是大家有方向、有任務,一切都有觀察點,一切的評價都是由量而產生的。而不是言而無物的。這樣,只要大家的教研觀念轉變了,相信教研能力也會提升的。

三、加強校本教研,促進教師發展。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進新課程實驗的實施與提高教師素質,提升教師的教研能力。因此,校本研究必經以教師爲主體,本次培訓學習後,我們心段以科組爲單位,以教師爲主體,認真學習金伯康院長的課堂觀察方法及評價方法,讓科組活動深入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發展。進而影響到整個科組的發展,從而影響到整學校大家庭的發展,這樣學校的教學教學質量就會得提高。

四、一些建議

1、這樣的培訓學習內容很好,但要選擇每年8月中旬或開學後,因爲開學之初教務處的工作很多。

2、學習培訓最好要能與實踐相結合,可以組織參加培訓人員學校聽課,並現場進行組織觀察與評價活動。學以致用。

組織教研培訓心得3

本學期,學校進行了跨學科的大教研活動。參加的老師很踊躍。每次觀課,都密密麻麻地坐了幾大排。尤其是體育老師,他們在我面前笑着說,我給他們的壓力太多了,聽課的老師比學生還要多。或許真因爲如此,所以執教的老師,所在學科的教研組組長,教導處都認真地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教具的充分準備(音樂組由於敲擊樂器的缺乏,甚至想到了用一次性的竹筷子進入課堂),教案的印刷(儘量做到人手一份),人員的分工(有時候由教導處派發教案,有時候由教研組長派發,有時候由上課班級的班主任負責,感覺很團結,和諧)。在前兩天的常規檢查中,我發現了有部分老師幾乎比我還積極參與觀課活動。看來,教研的氣氛被帶動起來了。那麼,結合自己平時的閱讀,也爲老師們提示一下觀課議課的重點吧。

一、參與者要對課堂教學有不滿意的態度。

就課堂教學而言,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要致力於發現缺陷和不完美,知道不完美后,我們期望通過不斷的努力追求去實現完美。如:謝老師的《街心花園》,羅老師,陳老師執教四年級的unit5 where are yougoing?黃老師的《陳嘉庚辦學》他們一次次地解讀教材,根據學生反饋的情況,不斷調整教學方案,從自身角度找原因。結果課例得到老師們的賞識,體現了教師們不斷改變自己,超越自己的教育追求。

二、參與者要有直面問題的勇氣

一般來說,人們都喜歡傾向於保護自己、掩蓋自己、美化自己,喜歡聽好話是人之常情,我們在教育學生時,不也是倡導賞識教育嗎?但是,對於教研活動,我們要有直面問題的勇氣。新課的導入是否恰當?引導學生是否有序?練習設計能否有梯度?是否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之類的.問題,我們不妨問問自己,問問執教的老師,看看問題出在哪兒,應該如何改進,這樣,我們的課堂教學才能進入一個新的臺階。

三、參與者要有坦誠對話的精神。

議課不是一言堂,不是教研組長起個頭,其他老師符合一番,等着鈴聲響起,就完成了議課任務。執教的老師應坦誠地提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處理不流暢,不成熟的地方,提出來讓大家想辦法解決;觀課的老師也要積極介入,在互動中實現多種視界的對話,溝通,匯聚,融合,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認識偏見得以糾正,併產生新的視界,引起自身更深邃,更新穎、更富有啓發性的自我對話,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

此外,作爲教研組的領頭人,必須要做好以下三方面:

一是實踐理念,以身示範。在議課時,我們要向全體老師滲透課程理念,做新課程理念的身體力行者。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什麼?(以學生髮展爲本)觀課議課中如何體現?(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爲本)新課程主張建立什麼樣的師生關係?(平等對話)

二是引領反思,善於提問。要學會探詢和了解參與教師更深層次的觀念和思想,促進教師的自我對話,以便對症下藥地進行專業引領;要緊扣課堂教學細節,幫助教師建立行爲與效果之間的聯繫,促進教師積累經驗,引發教師對深層次的教育觀念、教育理念的深入思考,實現觀念更新和行爲轉變的有機統一。

三是揭示可能,理論引導。在對話的過程中,組織者要不斷引導教師認識教學活動和變化可能,拓寬參與教師視野,引導教師運用和借鑑議課成果。

組織教研培訓心得4

本學期小學英語教研組全體老師在學校各級領導的指導下,在郭主任的直接領導下,按照上級的要求於開學初制定了有效可行的英語教研組工作計劃,在本學期共開展了3次正式的教研組活動以及一些不定期的活動,全面務實的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英語工作,主要總結如下:

1、在9月24日陳校長組織全體英語教師參加了全省的uc教研活動,在活動中,老師們能認真聽記,並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談收穫和困惑,有比較強的`實效性,另外我們的英語教師劉鳳彩和王豔華能在每週三都準時參加uc英語教研,希望其他有條件的英語老師也常來學習,只要堅持,相信會有很大的收穫的。

2、10月8日我們組的吳春明老師代表鎮裏參加了分片教研活動,他是一名新英語老師,沒有教學經驗但勇於承擔本次教研活動課,爭取葛老師親自指導的機會,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其他的英語老師學習的。通過這次活動吳老師展示了自我,同時我們看到了兄弟學校老師的精彩的課堂教學,又有葛老師的典評和指導,使我們對小學的英語教學思路有了明確的認識,全組的老師會繼續努力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

3、認真貫徹上級文件精神,派姜海舟和王豔華老師參加了進修校組織的小學英語教師技能比武活動和崗位大練冰的迎煎工作,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通過兩次活動兩位老師能認真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不足,決心揚長避短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水平,在本鎮的英語教師技能比武活動中,馬麗娟和劉鳳彩表現的也很突出,我們英語老師還要繼續努力學習,適應新課改的需要。

一個學期的工作很快結束了,回頭想想我們的收穫不少,對教研組計劃中涉及的有關工作完成得很不錯,無論從教學還是學科活動,大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下個學期,我們將從以下幾方面繼續努力:

1、務實的做好口語操練工作,使之真正的服務於英語教學。

2、思考出更好的學科活動,以活動促進英語學習。

3、帶領全組老師加強網絡學習意識。

收穫的20xx過去了,相信在學校各級部門的領導下,在英語組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下,今後的工作會取得更大成績。

組織教研培訓心得5

一、校本培訓目標:

隨着校本培訓工作的不斷深入開展,我校數學教師的專業素養及教學水平確有提升,爲了進一步提高我校數學教師的專業素養及教學水平,以校本培訓促進我校數學教師專業素養的提高。今後的校本培訓主要以下方面進行:

1、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學方法要有所改變,課堂上教師成爲了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參與者和合作者,出現了師生互動,平等參與的生動局面。

2、教師要具有開發課程資源的意識,教師不再把教材當成唯一的課程資源。要充分利用教學設備及其資源(班班通、網絡、農遠資源等)。

3、師德水平要有所提高,教師與學生間建立了新型的師生關係。

4、教師教學基本功要進一步提高。

二、培訓方式:

教研組將積極採取多種培訓形式對數學教師進行校本培訓,培訓形式有:

1、集體學:主要進行新課程理念的通識培訓。

2、自學:主要學習一些教育理論、班班通操作應用,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及可見操作水平。

3、聽講座:請專業人士到校作報告,與教師進行互動交流。

4、召開論壇會:進行學習體會的交流,論文的交流等。

5、看光盤:主要看優秀課錄象,開拓教師視野,瞭解前沿課改信息。6聽評課:交流學習,促進課堂教學的改革。

以多樣的培訓形式,豐富的培訓內容極大地調動了廣大教師參與培訓的積極性。使教師參與培訓出勤率高,完成培訓任務保質保量,從而來提高了培訓的質量。

三、培訓時間課程表:

按上級要求和本校教師的實際情況安排教法、教研、計算機、班班通、農遠、教材、教學理念等知識的學習。

每月三次。(週三下午)

四、培訓學員名單:

(全體數學教師)

五、培訓的考勤制度:

由教導主任和數學教研組長記錄教師參加培訓的出勤情況,確實有事事先請假,事後補課並追記培訓筆記。

六、培訓的考覈制度:

每學期對所培訓的內容進行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考覈各一次,並記入教師業務成長檔案,作爲教師年度評優的依據!

組織教研培訓心得6

4月23日,在葛老師的組織下,我們通過網絡進行了一次英語網上教研活動,聽了兩位赴上海學習的教師的心得體會;又通過電腦觀摩了兩位英語老師的示範課,感覺賞心悅目,回味無窮。對我們年輕教師來說,又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參加完這次活動我寫下了自己的感受。以免勵自己

一、課堂是學生的舞臺,學生是課堂的主任。

這次活動後使我回想到我上學時學英語時,老師在上面講,我們在下面聽;老師在黑板上寫,我們在本子上抄。老師是中心,課堂氣氛不活躍,甚至同桌都不交流,自己在那裏默默地學。今天我看到現在的學生已成爲課堂的主人,參與老師組織的各種活動,並與老師、同學積極交流。體驗英語學習的快樂,真實交際。“以學生爲中心,以人爲本”的教學理念是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兩位老師都積極貫徹了這一新的教學理念。在學生的小組調查活動,學生用自己學過的英語交流,展示自己的英語水平,整個課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不再是以前的單純讀寫,而是課堂生活化了,所學的知識也在真實情境中得到應用。

二、精心設計課堂活動,注重實效。

現在的英語課,老師增大了語言的輸入量,教學資源更加豐富了,這給學生創造了許多的機會說英語。課前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有效的課堂活動,提高了課堂質量。大量實物圖片的運用,有效地觸發了學生的感知,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老師的全英語教學,無形中鍛鍊了學生的.聽力,有利於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學生能在老師佈置的任務中有出色地表現,激發了學生進一步學習的願望。在教學中我們都追求一個目標——讓學生真正學到知識並運用知識,感受學習英語的樂趣,不能只搞花樣活動,而沒有實效。

三、重視評價,關注學生的情感。

英語課並不是只學單詞、課文、句型、對話,不是知識的累加,而是一個綜合體。學生學的每一單元的內容都是有思想的,都是一些很好的教育材料,我們應該讓學生接受到英語課的情感教育。學生只是學一些詞和句子並沒有什麼意義,現在學生的學習壓力很大,有些學生態度冷淡,情感單一,這兩位老師都考慮到了對學生的情感教育。都關注了學生的情感態度培養,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

四、嫺熟、流暢、優美、純正的課堂用語。

這兩節講課教師的業務素質和能力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那嫺熟、流暢、優美、純正的課堂用語激勵着我前進的步伐。

希望自己能多參加這樣的活動,學習別人的長處,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自身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