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三國演義》讀後感【薦】

《三國演義》讀後感【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7W 次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國演義》讀後感【薦】

《三國演義》讀後感1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大氣的開場,正如《三國演義》留給我的感受,斷斷續續讀完了它,對三國時期的這段歷史似懂非懂,但當中的一些人物故事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

奸雄的化身,曹操。他自幼放蕩不羈,但很有才華,且足智多謀,善於應變。他有許多事蹟如:煮酒論英雄、矯詔聚諸候討伐董卓、俠天子以令諸候。雖然在衆多人的心目中,他是奸雄,但是,從他不殺劉備之中,我感受到了他的大度;從他對關羽的愛惜之中,我看到了英雄惺惺相惜的柔情;而從他矯詔聚諸候討伐董卓中,我更能感受到他的偉大。

智的化身,諸葛亮。他有智慧,精忠耿直,用人唯賢,謙虛、謹慎、認真、盡職。他扶持蜀國二代君王,一直盡心盡力,可謂是一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有關他的事蹟有:收取二川,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俞,巧擺八陣圖,以假人退司及懿,大擺空城等。這些,都能看出他的智慧和謀略,他的所作所爲留給後人的是道不盡的欽佩和惋惜。

坐下赤兔馬,手拿春龍偃月刀,丹鳳眼,臥蠶眉,額如重棗,他就是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義絕關羽。關羽他忠於故主,死也不背叛故主,義氣雲天,有關他的事蹟有:降漢不降曹,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刮骨療毒不怕疼,水淹七軍,斬顏良誅文丑,是三國時期最有成就的人物之一,從華容道義釋曹操中最能體現出他的義。

朦朦朧朧中,這部經典名著已讓我大開眼界,在以後的日子裏,我將不斷的捧讀,細細的品位,我深信留給我的不僅僅是故事,還會有更多的思索。

《三國演義》讀後感2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古代歷史上重要的文學名著。我從這本書中獲益良多。《三國演義》主要描寫了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之間的鬥爭。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金朝統一的一系列故事。其中,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是最成功的。

最讓我感觸最深的是書中描寫的英雄們。

一個國家的統治需要忠誠的'官員,他們可以獻身於國家,然後死得晚。這是諸葛亮。諸葛亮精通天文地理。他擅長寫作和武術。他足智多謀,謹慎一生。他燒鑫業,借了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能材料和色彩斑斕的方式,巧妙地設置八個圖表,罵王朗,捕獲的7倍和釋放孟獲,空城計劃,七星燈,退休司馬懿的傀儡,殺死了魏燕與錦袋,這是意料之外的普通人。

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爲熊。他說劉備和他是同齡的英雄。劉備不敢聽,但他沒有殺劉備。儘管劉備只是個骨灰盒裏的烏龜。這讓我感受到曹操的寬宏大量,這是周瑜做夢也沒有想到的。在周瑜看來,只有諸葛亮發誓要和周瑜作戰。只要諸葛亮被殺,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人們發現劉備不是一個普通人,所以他想殺死劉備。至少他留在了東吳,而東吳的世界是和平的。他目光短淺,心胸狹窄,不是個英雄。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我們來談談關羽吧。這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人之一。他降至漢朝,未到曹、兵竹大丹、乾利獨騎、五關六將、彩陽古城,後在華榮對曹操進行道德闡釋。他忠於他的老主人,因爲失敗而投敵。但當他聽說他的老主人,他不知道如何投資數千英里。我認爲敵人雖然被降職了,但最後還是回來了。

《三國演義》讀後感3

《三國演義》講述了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的歷史,以蜀漢興亡爲主線,寫了東漢末年羣雄並戰、三足鼎立直到司馬氏統一三國的故事。讀完這本書,一個個性格鮮明的人物浮現在我的眼前:奸詐狡猾的曹操、赤膽忠心的關羽、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嫉賢妒能的周瑜。

周瑜見諸葛亮處處略勝一籌,心生嫌疑。在準備攻打曹操時,便以軍中缺箭爲由,限諸葛亮十天時間造好十萬支箭,並立下軍令狀,想借此害死諸葛亮。而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卻淡定表示“只用三天”,令在坐的大臣們都爲之咋舌,覺得十萬支箭不要說十天,就是三個月也造出來。而諸葛亮不僅通天文,識地理,而且也知奇門,曉陰陽,更擅長行軍作戰中的佈陣和兵勢,在三天之前已料定必有大霧可以利用,並在第三天清晨順利向曹操“借”來了十萬只箭。當魯肅向周瑜說明諸葛亮取箭之事。周瑜大驚,慨然嘆曰:“孔明神機妙算,我不如他”。由此看出,周瑜心胸狹窄,小肚雞腸,容不下有能之人。

現實社會中不乏像周瑜這樣的.人,究其原因是妒忌心理在作怪。當別人不斷努力奮鬥,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受到大家的敬佩和愛戴時,嫉妒心強的人卻不向他們看齊,不願努力爭取,不去拼搏奮鬥,而是想坐享其成。甚至有的人暗地裏嘲笑、破壞,陷害別人。這是一種多麼不健康的心理啊,小則危害自己,大則貽誤國家。

在學習生活中,我們也不是時常會妒忌別人嗎?當我們考試成績下降時,不是尋找自身的不足之處,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而是忐忑不安,侷促憂愁,希望那些成績好的同學以後考試也出錯。面對學習成績差的同學,成績好的同學不是想方設法幫助別人,而是置之不理,顧若罔聞,甚至冷語熱諷。難道我們也要像周瑜那樣,被嫉妒心害得口吐鮮血而亡嗎?

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我明白了這個道理:做人不能懷有妒忌心,要做一個心胸坦蕩、神定氣安的人。

《三國演義》讀後感4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

在三國中,我最佩服的人是關羽,他不但武功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時,他因帶着二嫂,所以才假裝投降。其實他還是一心想找到劉備,保護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馬”時,便立即騎着這匹“赤兔馬”又去找劉備了。在山下遇見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帶回去,真是一名當之無愧的好漢。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爲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他不但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如果說魏國在三國裏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爲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說蜀國,首當其衝的必定是伏龍: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嫺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歎爲觀止。還有像鳳雛:龐統、姜維、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爲都不如孔明。吳,一個佔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佈陣。

這些人物使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劉玄德三顧茅廬”這一回中,劉玄德身爲皇叔,競三次不顧辛勞,千里迢迢到山中拜訪一個出身貧微的人。劉備這種持之以恆的精神讓性情毛躁的我深感慚愧,今後我會記住:我要變得有耐心啊!

《三國演義》讀後感5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電視播了《新三國》,我每天都坐在電視機前,觀看三國。

義---三國的標籤,《三國》義嗎?看了電視劇《三國》以後,我不敢苟同這個觀點。

每一次逃跑的時候,劉備總跑在第一個,不顧兩個結拜兄弟,自己先逃。這就是義?呂布乃武藝高超之豪傑,卻爲了美女貂蟬,讓父親死在自己的刀下。這就是義?司馬懿搶走了曹操打下的一片江山,如此奸詐。這就是義?

很顯然,我的認爲是膚淺的。於是我又打開了書本《三國演義》,細細品讀。

說到義,不得不提到蜀五虎中的紅臉關羽關雲長,他武藝過人,人生最重一個“義”字。當年曹操在俘虜雲長時,不忍心殺這位當代名將,還送了他一匹寶馬---赤兔。而赤壁打敗曹操後,曹操被關雲長抓住,曹操已無力迴天,但重義氣的關羽卻沒有殺他,因爲曹操也對他有不殺之恩,所以關羽華容道放走了曹操。這就是義。

蜀五虎中另外兩元忠將趙雲及黃忠,誓爲保護祖國。每當衝鋒時,趙雲總是做先鋒;每當回營時,趙雲總是斷後殺敵。而單騎殺千軍救阿斗更是令人驚歎。黃忠就更不用說了,爲了殺敵,這位忠臣爲了蜀國,他拖着70多歲的'身子骨征戰,爲國家獻出了生命。這就是義。

而蜀軍師諸葛孔明,不僅才華出衆,學富五車,且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劉備三顧茅廬,令他感激不盡,誓爲蜀國效勞一生。他的才華,展現在他的功績上:空城計、草船借箭、赤壁借東風……當他已無力迴天時,他還讓士兵用木頭做成他的樣子,放在馬車裏,讓人們以爲諸葛亮身體還好,讓敵人膽寒,放棄攻打蜀國。他一次又一次地將蜀國從滅亡的邊緣拉上來。這就是義。

《三國》中英雄無數,他們以自己的方式演繹、展示“義”。作爲一名現代小學生,我們要努力學習,熱愛生活,團結互助,活出自我,以現代人的方式詮釋“義”。

《三國演義》讀後感6

《三國演義》既是一本歷史小說,又是一本智謀大全。其謀略內容的豐富,運用謀略時手段的高明,在歷史上都是空前的。

在《三國演義》的謀略中,將計就計是很重要的一項謀略。

將計就計是根據對方的謀略而制定一套相應的計謀,以達到打敗對方或消滅對方的目的。將計就計包括兩個計謀:一是別人設的計謀,想陷害你;二是你識破了別人的計謀,再設一計來打垮對方。在《三國演義》中,將計就計的事例很多。

在第十二回中,曹操中了陳宮之計,進了濮陽城被一把大火燒得大敗。回寨後,他手下得大將拜伏問安,曹操仰面大笑說:“我中了匹夫之計,我必當破之。”於是曹操說出了他自己的想法,“令只將計就計:詐言我被燒傷,已經身死。布必引兵來攻。我伏兵於馬陵山中,候其兵半渡而擊之,布可擒也。”於是令軍士掛孝發喪,假說曹操已死。曹操去世了的消息一傳出來,早有呂布的密探報告給了呂布,於是呂布大喜,自以爲自己的計謀已成功,於是立即點起軍馬,殺奔馬陵山來。剛到操寨,一聲鼓響,伏兵四起,呂布大敗。虧得呂布勇敢,才免一死,呂布曾設“火燒曹操”一計,目的是想燒死曹操後再襲擊曹營,可誰知曹操只燒傷並未燒死,曹操想報復呂布,於是將計就計,就呂布的計再設一計,放言自己已死,中了呂布的計謀。呂布自以爲自己已經成功,於是出兵攻曹營,結果大敗而歸。

將計就計容易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對方用計,自以爲很聰明,當得知敵人已中自己的計後,就對敵人失去了警惕,因而對敵人再生的一計失去思想準備。

在生活中我們也很容易犯呂布的錯,一次考試成績不錯就得意忘形、趾高氣揚,而第二次考試卻成績一落千丈,所以在學習中我們要避免因驕傲而成績下跌,要一直保持一個穩定的心態,決不能因爲一時的成績而失去其他的,這也是其他同學成績不穩定的原因。

以後我一定不會犯呂布的錯,盡力克服驕傲的壞毛病,做一個成績優秀的學生。

《三國演義》讀後感7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每當耳畔響起這首《臨江仙》,思緒便會穿越千年的時光,去追溯那蕩氣迴腸的三國……

《三國演義》記載了從東漢末年至西晉約110多年的歷史。它以陳壽的《三國志》爲模板,經過作者羅貫中大膽的藝術創作而完成的',使高深難懂的正史以一種生動、有趣的形象爲廣大羣衆所接受。其次,《三國演義》又是一部內容豐富的小說,作者獨具匠心,以妙筆生花勾勒出過五關斬六將,火燒赤壁,借東風等一系列生動的故事。

《三國演義》又有獨到之處。劉備的仁德,張飛、趙雲、許諸、典韋的勇猛被描寫得淋漓盡致。而“寧可教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的曹操被描寫的陰險毒辣,但他也有優點遇事審慎、渴賢望才、膽識過人。在如今曹操必定也是個很好的政治家。在“赤壁之戰”中,諸葛亮只用了幾桶油借了曹丞相的幾萬支箭。一把火便把曹操八十萬大軍弄回了老家,不禁讓人佩服諸葛亮的足智多謀。還有“溫酒斬華雄”的關羽。他是一個大英雄,但他我行我素的缺點是致命。在華容道時,本來依諸葛亮之計,曹操被嚇得半死、屁滾尿流的逃竄時,正好可以讓他束手就擒。但是關羽念舊情,擅自放走了曹操,可謂遺憾。用俗話來說就是“講義氣”。這一段更是被刻畫地入木三分,惟妙惟肖,真是寫活了!讀完《三國演義》,掩卷沉思,滿腦是鬥智鬥勇,殺聲陣陣的戰場,個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真佩服作者自然流暢的文筆和巧妙的構思。

《三國演義》,是一部豐富而深刻的歷史文學鉅作,僅憑我的三言兩語不能細說。但我心中永遠的經典——三國演義,卻不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淡忘。

《三國演義》讀後感8

三分天下,誰與爭鋒?三國是東漢末年形成的三個勢力的國家,分別是蜀國,魏國,吳國。戰爭是當時統治天下的唯一方法,於是各路諸侯紛紛起兵交戰,在這亂世中有三個梟雄,劉備,孫權和曹操,我比較喜愛曹操。

曹操有勇有謀,機智過人。當各路諸侯起兵打仗爭地盤時,他便養精蓄銳,擁兵五萬。在官渡之戰中,曹操用了幾個計策就輕易的騙進了袁紹的大營。興風作亂,以五萬人馬打敗了袁紹的七十萬大軍。何況他的手下還有郭嘉,荀彧等謀士。

曹操被世人稱之奸雄,稱帝之心人人皆知,挾天子以令諸侯。可是曹操深明大義,會使計謀懂得謀略。雖然前期曹操打得勝仗不是許多,但他仍用大兵壓制住孫劉。曹操在潼關戰勝馬超,前面連連敗於西涼鐵騎的驍勇善戰,連連中計,險些被西涼軍生擒。可是他忍辱負重,頓時便想出了一條計策,挑撥馬超和韓遂的關係,正當他們內鬥時,曹操趁虛而入,大舉擊破西涼軍。由此可見,曹操在緊急情況下也可以保持冷靜,從容不迫,想出計謀,此人真是神仙下凡,聰明無比。

美中不足的是曹操生性多疑,就因爲這個缺點,導致了許多戰爭的失利。尤其是赤壁之戰,曹操八十三萬大軍敗給了十幾萬的孫劉。我要學習曹操的冷靜,執着,這些在生活中會給你帶來很大的作用,同時我也要吸取教訓,在幹每一件事前都好好想想。和朋友相處時信任別人,有困難是相互幫助。

我讀完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後敬佩那些謀士,武將,你們爲自己的`國家做了巨大的貢獻,用自己的生命去演繹着一場血的戰役,你們每一人爲國奮鬥的心和堅強的品質是被我們後人所感動。

三國經歷了無數戰爭,已飽經風霜,消失在歷史的記憶中,我爲中國古老的歷史感到驕傲,同同時也該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美麗的未來。

《三國演義》讀後感9

就在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以前,我以爲這裏面講的都是一些晦澀難懂的歷史,但翻開了這本書,我才意識到:我錯了。

這本書中的三國曆史,被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取代。這分明就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傳奇!最後魏國被司馬氏一族滅掉,改爲晉國,並隨後滅掉了吳國與蜀國。這其中有讓人讚歎不已的巧妙計謀,像王允使的連環計、諸葛亮利用草船來借箭,再用這些曹軍的箭攻打曹軍等等。也有些好笑的情節,像這一段:“馬超帶領人馬直入中軍捉拿曹操,西涼兵大叫:‘穿紅袍的人是曹操!’曹操趕緊脫下紅袍。西涼兵又有人叫:‘長大鬍子的是曹操!’曹操一驚,忙用佩刀割掉長鬚。西涼兵又叫:‘短鬍子的是曹操!’曹操趕緊扯下旗角包着頭跑了。”這一段,特別有趣!我讀了好多遍,每次都能逗得我捧腹大笑。羅貫中寫得可真好!

這裏面的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如仁義善良、禮賢下士、有君子之風的劉備;陰險、多疑、奸詐,有大志大略,軍事政治上都十分出色,靠自己打拼創造自己的事業的曹操;自視甚高的關羽;勇猛但是非常莽撞、粗暴的張飛;擁有非人的智慧,幾乎未卜先知、料事如神的諸葛亮等等。這些人物的形象都塑造得極好,善惡分明,使我對作者讚歎不已。

雖然這本書表面上看起來寫的`是天下羣英爭霸,但我也能從中悟出不少道理。比如自我感覺挺好的關羽,他的結局也告訴了我們: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如此等等的例子,都在教育着我們:看見別人比自己好,就要去學習他(她)的優點,把他(她)作爲自己的目標。哪怕看見別人比自己差,也要好好地反省自己,自己若是有這個缺點,就及時改正;若是沒有這個缺點,就時刻提醒自己,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讀了這本《三國演義》,我學會了寫作方法,也懂得了許多道理。這就是我的收穫!

《三國演義》讀後感10

一直以來,曹操都是一個飽受爭議的人物,歷史對他褒貶不一。在《三國演義》中,爲了突出劉備的仁義,曹操被刻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卓越的才能並不能被歷史抹殺。在多年的東征西戰中,曹操帶軍攻佔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甘願臣服於他。能在亂世之中成就一番霸業,曹操必定有着超人的能耐,有着很多讓人欣賞的優點。

我仔細閱讀了《三國演義》,找出有關曹操的.情節,認真分析曹操的爲人,我最欣賞的是曹操以下兩個優點:

首先是他對人才得求賢若渴。爲了選拔優秀的人才,曹操堅決破除了根據封建德行和門第高低選拔官吏的的標準,推出了‘‘唯纔是舉’’的用人方針。曹操反覆強調‘‘唯纔是舉’’的方針,並且一再強調選拔人才時千萬不要求全責備,只要有才能、有本事、即使身上有些缺點也無所謂。曹操這種重視人才的態度,令很多優秀的有識之士來投奔他,當時他麾筆下可謂是猛將如雲,謀臣如雨。

除此以外,曹操對待人心胸非常寬廣,能夠不計前嫌。舉一個例子,陳琳原本是袁紹的部下,曾經替袁紹起草檄文,辱罵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紹兵敗後,陳琳順歸曹操。曹操非常愛惜陳琳的文才,不但沒有因爲此時怪罪他,反而十分重用他。

除了曹操善於招攬人才,我還很欣賞他面對挫折和失敗時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的胸懷在赤壁之戰遭受戰敗時,曹操並沒有陷入苦悶,停止不前,而是十分樂觀地說:‘‘今北方仍有我所據。’’他先後的三次大笑表現了他樂觀的態度。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曹操的所作所爲充分地展現了他作爲一個成大事者所應有的氣概!

《三國演義》讀後感11

遠略高瞻屬武侯,奈何壽盡命天收。煩將三顧茅廬義,便起獨滅漢室憂。

赤壁敗操引明策,成都扶備獻良謀。至今提念仍心泣,雲雨翩翩空自流。

將星秋夜已收藏,魑魅紛紛蹈亂狂。生不逢時難享受,命徒隨古怎憂傷。

池魚駁躍攪池暗,海日初升伴海光。事主兩朝人讚譽,英雄從此姓名彰。

讀三國的時候,覺得人物形象很生動鮮明,有很多讓我覺得喜歡的人物,其中有袁術。袁紹。劉表。孫策。劉備。關羽…但是在這些人物中最喜歡的還是諸葛亮和曹操。

被稱爲是儒家倫理型的理想人物,他的"才"。"學"。"識"都注入了"仁政"的道德內容,他有獨特的`人格,擇梧而棲,擇主而事,他盡忠於劉備,盡忠於蜀漢,最後中獻身於統一的大業中。"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隨着蜀漢的衰亡悲劇,他也成了悲劇人物!

"尖絕"曹操是個具有廣泛性和代表性的藝術典型家,作爲一個陰謀家,他具有無窮的權勢和貪慾,與"仁義"的劉備形成鮮明的對照。他交織在陰險。奸詐。暴虐。多疑的性格中,大權在握,則爲所欲爲,與諸葛等人的形象是鮮明的反叛,他"挾天子以令諸侯"汗獻帝成了他的傀儡,故此被對手罵爲"名爲汗將,實爲汗賊"。但他有自己的雄才大略,其形象雖不爲人喜愛,但也深刻的體現出當時的歷史環境!

(此書中也有不少的戰役,其中赤壁之戰是最重要的戰役,也是小說的最精彩的戰役,戰線長,場面大,也最爲突現作者藝術功力的筆墨,你們看了我的讀後感後可以將此書好好閱讀一下哦,真的,會讓人受益匪淺哦,一朝一代故事,頃刻間提破!)

《三國演義》讀後感12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話說天下大事,久分久合,自漢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分爲三國,分別是西蜀、東吳、曹魏,最終被司馬氏一統天下,改國號爲晉。這就是《三國演義》的故事。

在這個暑假裏,我打開《三國演義》這本書,讀了一遍之後,我深深地被書中的精彩故事所吸引,禁不住又把這本書從頭到尾讀了幾遍。讀過之後,我想到了很多很多……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長阪坡》這一部分。在這一回中,趙雲、張飛二將各顯神威,在得知小主人阿斗不見後,趙雲心急如焚,急忙去尋找。趙雲在八十萬曹軍中橫衝直撞,所向披靡,殺死曹營名將五十多員。後人有詩道:“血染徵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在與曹軍交鋒時,張飛不懼對方人數遠勝自己,長阪橋上大喝一聲,嚇得曹兵連連敗退。後人有詩讚曰:“長阪橋頭殺氣生,橫槍立馬眼圓睜。一聲好似轟雷震,獨退曹家百萬兵。”在實際生活中,我們也要像趙雲、張飛這樣,遇到困難不能退縮,要勇往直前,知難而進,這樣纔會成功。

在這篇小說中,還有上百個栩栩如生,血肉豐滿的'藝術形象,如:諸葛亮、劉備、關羽、黃忠、呂蒙……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諸葛亮。諸葛亮,字孔明,又稱“臥龍”,深知天文地理,足智多謀,曾火燒博望坡、草船借箭、三氣周瑜、七擒孟獲……諸葛亮不僅機智過人,而且忠心耿耿。爲報答劉備三顧茅廬之恩,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的偉大,值得後世人萬代敬仰。

從《三國演義》這本書裏,我不僅學到了怎樣做事,還學會了怎樣做人。讀一本好書,讓我受益匪淺。今後,我還要擠出時間,讀更多的好書,正如臺灣作家林海音所說:“我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書籍,將伴我共成長。

《三國演義》讀後感13

有這樣一本書,屹立在文學的巔峯,是中國古代四大古典小說之一。它的名字是—《三國演義》。它講述了一個多災多難的時代,英雄大量涌現。各路英雄捨生忘死,爲國爲志而戰。東漢末年,我分三國,聽歌看《三國演義》。彷彿進入了書裏都是火和人才的時代。

我佩服關羽的勇敢。他單騎千里,過五關,斬六將,只爲歸劉備。漢朝時,他在曹穎的心中,受到曹操的賞識,但面對曹操的獎勵,他根本無法打動他。諸葛亮放火燒了赤壁後,奉命帶兵追擊曹駿,卻只是在華容道上交代曹操。爲什麼這個思想高尚,武裝超羣的人不讓人敬佩?

諸葛亮的聰明讓我印象深刻。我身高八尺,一張像冠玉的臉,一條黑色的絲帶圍巾,一隻鶴。我帥氣優雅,感覺自己像個仙女。他足智多謀,獨具匠心,在千里之外的寫作中取得了勝利。江東之時,草船借箭,東風燒曹穎,都是天才之舉,堪稱完美之舉。他致力於漢朝的復興,並且死了。《出師表》表明他很有膽量。七人出祁山,聯合吳伐魏,終病死五年,可嘆。

曹操多疑,我不以爲恥。當我憤怒地殺死呂伯奢時,我把他的懷疑表現得淋漓盡致。呂伯奢一家本來是要招待曹操殺豬的,但是曹操磨刀時看見了,曹操認爲這樣會殺了他的.命,就把呂伯奢一家都殺了。他也有一句話,寧可教我消極,不教大家消極我也能看出曹操的性格。但是,他自己也是當之無愧的霸主。他才華橫溢,善於運用策略。用劉備青梅煮酒時,講天下英雄,只許你,操你。讀到這裏,曹操的梟雄本性就寫在紙上了。

《三國演義》真的是一本讓人受益匪淺的好書。如果你走近它,品嚐它,你會愛上它,深深陶醉在這個世界上。

《三國演義》讀後感14

最近我又把《三國演義》讀了一遍,讀後我又深有感觸。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回體小說,小說中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其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故事都膾炙人口。書中人物不僅活在我們心中,更活在我們的文化中,張飛穿針——粗中有細、孔明借東風——巧用天時等歇後語也是我們學習中常用的。

《三國演義》小說描寫了自東漢末年至西晉統一全國這段歷史時期,以曹操,劉備,孫權爲首的魏,蜀,吳三個在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鬥爭。小說除了着力渲染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的驚心動魄,刀光劍影的`戰爭場面外,還成功地塑造出一大批性格鮮明,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鞠躬盡瘁的諸葛亮和身懷雄韜大略卻殘暴和姦詐的曹操,更以突出的筆墨描寫出仁厚愛賢的劉備,義薄雲天的關羽,勇猛剛正的張飛,以及他們三者之間的終極情懷。

在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常勝將軍趙雲(趙子龍),他單槍匹馬,在混戰中尋找自己的少主——劉禪,找到少主後,他拼命保護少主,面對千萬敵軍,他毫不畏懼,誓死保衛少主。他從白袍變成血袍,爲的就是能把少主平安帶回劉備面前……我被他的忠實打動了。心想如果我面對千萬敵軍,我會像趙子龍那樣鎮定嗎?呵呵!這還是個謎。

書中劉備特點是老實,但是缺點就是太過老實。另外還有點"天真可笑"。關羽的特點是重情義,但缺點也是太重情義,如曹操過他那一關的時候,本來是幹掉曹操的好機會,但他太重情義,把曹操給放了。總之《三國演義》中的人物都栩栩如生,每一個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

看完《三國演義》後,我們一定要學習書中"仁"、"忠"、"義"、"正"。

《三國演義》讀後感15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個暑假,我仔細地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裏面的一個個英雄豪傑都令我佩服不已,忠義兩全的關羽、仁慈寬厚的劉備……但是裏面也有讓我憎恨不絕的,如董卓、心狠手辣的“十常侍”、見利忘義的呂布……三個國家發生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如《桃園三結義》、《官渡之戰》、《火燒赤壁》、《三顧茅廬》、《七擒孟獲》、《刮骨療傷》……

在這裏面我最喜歡的是關羽和諸葛亮。關羽的“人在曹營心在漢”“千里走單騎”和“刮骨療傷”讓我感嘆不已,更是反映出了關羽對劉備的赤膽忠心和英勇。關羽雖然在曹營,但是他日日思念劉備,一有劉備的消息,就立刻告別曹操騎着馬一個人千里去找劉備。關羽在戰場上受了毒箭傷,於是請名醫華佗替他療傷。關羽坐在椅子上和一位將領下棋。華佗用尖刀割掉皮肉,直至露出骨頭,再用尖刀刮毒,骨頭都刮地悉悉作響,就連外面的士兵都嚇得瑟瑟發抖。關羽竟然面不改色地繼續和那位將領下棋。療傷完畢後,華佗對關羽的英勇讚不絕口。我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諸葛亮呢,“草船借箭”“三氣周瑜”“空城計”……這些故事生動形象,深刻地體現出了諸葛亮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和足智多謀還有才華橫溢。他還是個非常傑出軍事家。正因爲這個,劉備才“三顧茅廬”去請他。羅貫中能把《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刻畫得這麼栩栩如生,我一定要向他學習!

《三國演義》給我們仔細地講述了中國幾千年前的那段歷史,故事描寫得如身臨其境,實在是一本不可不讀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