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水利心得體會

水利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4W 次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水利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水利心得體會

水利心得體會1

“三農”工作是各級黨政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政*財政對農業的“取”與“予”、“控”與“促”直接關係到農業的發展、農民的富裕及農村的穩定。而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是農業發展的根本,如何做好財政支農工作,更好地發揮財政效益,解決水利基礎薄弱等問題,是當前乃至今後一段時期財政支農的重要工作。爲更好落實《關於做好財政支農政策調研工作的通知》(九財農〔〕51號)精神,現就財政支農政策水利工作問題作如下探討。

一、當前財政支農水利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財政支持增長慢:

我國農業屬於弱質性產業,比較利益低,“三農”各個方面的發展都需要國家的大力支持,雖然國家對農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但從總量上看,財政農業投入仍然偏低。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財政對農業的投入在不斷增長,水利投入也是逐年加大,但縣級財政緊張困難。收入增長趨緩,支出壓力增大,保工資、保穩定、保安全成爲地方財政的“第一任務”,客觀上影響了財政支農的規模和力度,縣級財政水利投入嚴重不足,不能隨財政增長而增長。

第二、支農結構不合理:

一是流通環節多於生產環節。水利項目申報程序多、審批慢、效率低,中間環節流失較多,農民應該得到的利益沒有完全得到,用於項目申報和管理費的支出比重過大。

二是間接投入多於直接投入。例如,政府通過撥款支持農口事業單位(所謂七站八所)爲農業提供科技示範、病蟲害防治來爲農民服務,通過修路引水、培訓指導等方式來幫助貧困地區脫貧致富,而不是對農民或農場主收入進行補貼。

三是財政支農資金在使用對象上範圍狹窄。長期以來,政府的財政農業支出用於人員供養及行政開支部分大體維持在70%左右,而用於農業建設和科技投入的支出比重低;在水利建設性資金中,用於大中型帶有社會性的水利建設比重較大,而農民可以直接受益的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比重較小。

第三、財政體制待完善:

主要表現爲支農資金管理體系不完善:水利投入高度依賴上級政府,縣級財政連“吃飯”都不能保證,很難再向經濟效益相對較低的水利追加投入;支農支出實行分塊管理,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條塊分割、相互之間不協調、重複投入,力量分散,以小型水利設施建設爲例:縣水利、農業開發、國土、農業、扶貧辦等幾家單位形成各自的資金渠道和管理方式,有限的資金不能形成合力。另外,財政支農支出治理仍存在一些問題。

主要表現:

一是預算治理弱化,有的法定預算經常因某些人爲因素而未經法定程序進行調整、變更;有的預算項目資金被隨意進行再分配、再調整,導致資金不能及時、足額到位,影響了財政資金導向作用的發揮,也不能很好地實現政府的發展規劃。

二是水利支農資金到位率低,在現行體制下普遍存在着中間環節多、資金在途時間長的問題。

三是水利管理資金由於縣級財政薄弱,水利工程項目前期所需經費財政資金無力調度,造成部門負擔過重,各種名目繁多的非生產性支出擠佔生產性資金,不能專款完全專用。

二、對完善財政支農政策的幾點建議

第一,要切實逐步提高財政支農支出比重,增強農業(包括水利)發展後勁。

其一,要將新增財力向農業傾斜;

其二,要將國債等重點資金分配向農業傾斜;

其三,要儘快出臺農業投資法,將各級政府支農行爲納入法律規範。

第二,明確財政支農的方向和重點。

一是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國家財政除了重點支持大江大河治理、重要水庫加固除險,還要繼續圍繞節水灌溉、農村安全飲水、農業生態環境、國土整治、農村水電等工程建設與改造等。

二是支持農業結構調整。對水資源豐沛和水資源貧乏的農村地區農業,進行合理的引導,爭取龍頭企業的支持,促進和優化農業生產結構調整。

第三,發揮財政支農政策的導向功能。通過發揮財政支農的導向功能,建立農業(水利)投入的激勵機制,吸引和帶動全社會的農業(水利)投入。

其一,要調整和優化水利資金支出結構,強化水利基礎性投入,爲社會投資主體增加水利投入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其二,國家要在稅收、補貼、貼息等方面對水利投資給予優惠和獎勵,以吸引社會資金投向水利。

其三,要改變財政投入方式,減少政府直接辦項目,加大對農民和社會辦農村水利的補助;還要通過稅收優惠等政策措施鼓勵對水利再投資。

第四,對各種經濟形式實行平等的支持政策。

當前農村水利經濟中形成了國有企業、事業、集體經濟組織、個體經濟、股份制公司、承包經營等多種形式共同發展的局面,這給水利發展增添了活力,給農民收入增加了來源。財政支農工作要適應新的情況,及時調整支持政策,只要能促進農民增收,促進農村生產力發展,無論是國有經濟、集體經濟,還是個體經濟、私人經濟,都要支持。

第五,健全財政支農投入的治理監督機制。

強化水利基礎,需要增加資金投入,同時還要管好用好資金,二者同等重要。爲此,要不斷完善治理制度,引進科學的分配方式,制定符合實際的支出標準,實行公開透明的治理機制。尤其要在水利項目治理改革方面下功夫,要完善推廣招標投標、項目預算、集中支付、政府採購、賬制、公告制、專家或中介機構評估等科學治理措施,從而切實有效地提高農業投資效益,發揮財政支農政策作用。

三、水利工作的“兩基”問題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近些年國家投入不斷加大,中央和省級財政支農資金能按計劃下達,但縣級財政困難,財政支持和資金配套不足導致建管脫離,維護保養手段落後,管理跟不上,主要表現:

一是農村小水利管理基礎薄弱,基本數據缺失;

二是經費保障不到位,管護積極性不高;

三是水利項目庫儲備不足,信息不通暢,與上級部門和財政部門缺少銜接。同時,農村基層人員少,工作崗位不明,基層建設有待提高。

水利心得體會2

短暫的水利水電參觀實習活動結束了,在這次實習工程中,我在專業老師的帶領下,在實習地的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我對專業問題出現的專業知識困惑和問題,虛心向他們請教和學習,通過這次實習我受益匪淺。

由於我們是在學校的專業課時進行的實習,因此這次實習是比以往任何一次實習都更具有針對性和實踐意義。在學完專業基礎課後,纔開始實習的,通過這次實習,使我更充分地理解了專業知識學習,進而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更好地掌握和運用專業技能。

通過這次實習,使我對水利水電工程有了更具體的認識,在校期間我們學的都爲理論知識,而在這次實習中更能講實踐與理論更好的結合,對學習上的不足和問題有了正確的認識和認知。這次實習讓我明白今後努力地方向,其實在這種短暫的參觀實習活動中很難真正的去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但是,它能讓我更全面的認識到今後水利水電工作者所需要努力地方向。的確,從大學畢業走上新的工作崗位後,我們所面臨的如同一張白紙,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在等待我們去努力。因此,面對那麼多長期從事水利工程的同行前輩,他們工作經驗比我們豐富,知識學的比我們紮實,學識比我們淵博,我們只有耐下心來,虛心向他們請教學習,我們纔會有更大的進步,我們也纔會在水利工程這一艱苦而又充滿挑戰的工作領域取得更大的收穫。

在這次專業實習中我也認識到自己的一些缺點,我的專業知識不是很全面,無法很好的將所學的知識與實際中的水利工程項結合到一起,也無法利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一些水利水電工程中所應想到的問題和避免的方法

通過這次畢業實習,我切實感受到以前所學的專業知識運用欠靈活。這主要是對所學的知識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這些零散的知識點運用起來很困難,因此,今後在學習和實踐中應該重視積累和運用,使所學的知識由量變到質變,發揮更大的指導作用。通過本次實習,我學到了許多有關水電樞紐的知識,之前學工程製圖時在圖上看,現在看到了實物,讓我們把理論和實踐有機的結合了起來,對我們今後的學習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我經過了這次實習,對水利樞紐工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我也知道了工程各部分的名稱和構造,與以前所學的知識相結合,同時我還學到了水利樞紐的運行和管理,廠房的佈置以及作用等一些知識。

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讓我對我們的專業有了深入瞭解,明確了未來工作的方向和工作任務。這樣在我以後的學習中更容易抓住重點,學好專業知識。在炎熱的環境下工作,鍛鍊了我們的意志。本次實習還給了我們一個團聚的機會,我們在實習結束的那天晚上集體吃了一頓飯,讓我們促進了同學之間的感情。這次的實習我受益匪淺,不僅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還讓我對水工專業有了更深的認識,水利工程是一項造福社會的工程,它的興建之路很漫長、很艱難,看到這偉大的工程建立起來讓我感到很興奮,而工程所帶來的巨大效益更是讓我爲我是這個專業的學生而感到自豪。通過這次實習讓我更加喜歡了我們的這個專業,我要努力學習,爭取成爲一名優秀的水利工作者。

水利心得體會3

進入大學兩年,不清楚自己能夠做什麼,這學期在圖書館借閱很多專業書,希望可以瞭解些自己的專業,希望可以面臨選擇時別那麼盲目。我的憂患意識總給我增添很多煩惱,很期待這次認識學習可以留下些獲益匪淺的記憶。對專業的幫助更多的只是感性認識,大致知道了那些專業名詞,那些建築的樣子,對以後要做的事情、要走的路或許也有幫助的。

 通過本次實習我的收穫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做足準備,有備無患。參觀過程中,事先做些知識儲備會事半功倍。知道如何去獲得知識而不是亦步亦趨緊緊隨着人羣的腳步,即使無法明白自己最想得到的也要努力把握方向。有了準備才能隨時應對各類突發狀況,處變不驚。

二是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水利樞紐佈置大致相同,節制閘,船閘,排澇閘,泵站等都大同小異,通過小小的城東泵站完全可以熟悉此類水利設施,當然具體情況也要具體分析,在把握共性的基礎上掌握個性。對於其他知識學習,也應該如此,先把握住最本質概念再通過實例加以充實完善。信息爆炸的時代使信息成爲恐怖的垃圾,我們需要取捨與有效率的學習。

三是勤思好問、求知若渴。實習過程中我們問了很多傻乎乎的問題,講了不少外行話,但結果是我們收穫了很多課本無法訴說的知識。沒有發問的能力就沒有前進的方向,思考是外部知識內化的必經之路。提問得到的回答不足以滿足求知慾時,我們應當自己深入下去不放過細微的不知道,在探究的過程中自己就不經意的壯實了。我們所知的永遠很少很少,書到用時方恨少,在黃金的年紀要多多涉獵,我們無法預料今天的偶然狩獵將在今後發揮怎樣的作用。

四是虛心學習,多走多看。水往低處流,不把自己的姿態放低怎麼能接受別人的真知灼見。做傾聽者而不是粗暴地打斷別人的講話。生活這本大書,豐富多彩,感性的認識可以指導理性的學習。我是個不願太侷限自己生活圈的人,雖然喜歡一個人靜靜的閱讀可每次走出校園,心情總會放開很多。用一顆開放的心,睜開求知的雙眼,打開聆聽的雙耳,讓生活的真真切切、點點滴滴充實自己。

水利心得體會4

隨着我市普法教育活動的逐年深入,水利系統工作人員法律意識明顯增強,全市水利系統幹部職工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自覺性不斷提高,有力地推進了全市水利工程建設、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整治、水生態保護工作,加快了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的轉變,加快了工程管理向資源管理的轉變,加快了行政管理向社會服務的轉變,推動了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的進程,更充體現水利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與保障作用。總結近年來我局開展的“五五”普法工作,聯繫自身學法用法實際和水利法律法規工作實踐,談幾點認識。

一、提高思想認識,增強學法用法的主動性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認識上到位,纔有行動上的自覺。從我局水利幹部學法用法的現狀來看,學法的自覺性、主動性不強,思想中存在“要我學”的想法,不能做到系統的、自覺的學習水法律法規。依法行政、依法管水、依法辦事能力不夠強的問題仍在一定範圍內存在。要從認識學法用法重要性入手,提高思想認識,增強學法用法的自覺性、主動性。水利工作人員首先要認識到學法用法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從本質上講,依法行政是新時期如何按照黨的根本宗旨,處理好政府與人民羣衆、行政公權與人民大衆私權的關係問題。落實到水利工作中,依法行政的核心就是要依法管水,把法制的理念貫穿於各項水利工作中,保證防洪安全、水資源節約、水環境水生態保護。水利系統的幹部職工要真正把踐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落實到依法行政、依法管水的具體工作中,首先就必須學法、懂法、守法,強化依法行政、依法管水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在日常水利工作中特別是水利工程建設招標中堅持公正、公開、公平原則,做到權爲民所用,利爲民所謀,最大限度地實現好、維護好廣大羣衆的合法權益。其次要引導水利工作人員認識到學法用法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客觀需要。要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學法用法、依法行政、依法管水是和諧社會和諧水利的應有之義。作爲水利工作者,只有具備良好的法律素質,才能履行好職責,幹好工作。要引導水利系統幹部職工認識到,學法用法是提升水利局機關形象的重要舉措。水利局直接面對社會和公衆,你的一言一行不僅體現個人的綜合素質,還反映了一個部門的整體形象。所以,一定要強化學法用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進一步提高工作標準,牢固樹立權力就是責任、執法就是服務的理念,防止和克服由於不懂法、不守法帶來的“越位、錯位、缺位”等行政不作爲,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樹立水利局的良好社會形象。從而爲科學化現代化奠定堅實的法制基礎。

二、嚴格學習制度,增強學法用法的實效性

制度帶有根本性、長期性和強制性。近年來,經過水利系統的普法宣傳教育,建立了一些制度,對推動水利系統法制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我們還將學法用法守法納入年度考覈,把學法作爲幹部職工培訓的必修課。政策法規科爲全市水利系統工作人員制定了學法計劃,明確了每期學法主題、學法對象、考覈方法。每年定期邀請經驗豐富的法律專業人士對我局水政執法人員進行授課,提高行政執法水平。對於這些行之有效的制度,要一以貫之地堅持抓下去。同時還要不斷創新制度,以制度創新推動學法用法落實。結合我局實際,還要進一步完善以下兩項制度。

(一)嚴格考覈制度。現在有的單位、部門雖說建立了學法用法考覈制度,但執行過程中不夠認真嚴格。爲此,一定要針對本單位職工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建立完善考覈機制,除上級或主管法制宣傳教育部門統一組織以外,每年至少要組織兩次有關法律法規的知識考試,做到全員參加、全程監控、嚴肅認真,並建立好檔案。

(二)要嚴格獎懲制度。實踐證明,把獎懲機制貫穿學法用法全過程,做到學法用法的優劣與幹部職工的獎懲結合起來,與年底考覈評優、晉職晉級相掛鉤相結合,就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否則,只能是當口號喊、當標籤貼的形式主義東西。因此,獎懲嚴明是促進水利系統幹部職工學法用法工作不斷深入的有力措施。

三、領導狠抓學法,營造良好的學法用法氛圍

通過這幾年我局學法用法的實踐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只要領導重視、帶頭髮揮模範作用,學法用法工作就有聲有色、紮實有效,反之就流於形式走過場。所以,局領導幹部,特別是一把手一定要自覺帶頭學法用法,以實際行動帶動大家營造學法用法的濃厚氛圍。

一是要帶頭學。有的領導幹部對學法不感興趣,缺乏自覺性、積極性,往往以工作忙、事情多爲藉口,僅僅報個到、登個記,該幹什麼還是幹什麼,被動應付;還有的喊起來響噹噹,做起來靜悄悄,表裏不一。因此,領導幹部一定要身體力行帶好頭、作好表率。

二是要帶頭講。建立落實領導幹部講課制度,除了聽法制講座外,局領導要主要講課,提高自身的法律素養。

水利心得體會5

20xx年*月*日,我參加了水利部青年公務員知識更新培訓班。七天的時間,我們和來自水利部辦公廳祕書處、水資源管理司、防辦等各司局以及長江委、黃河委、淮委、海委、鬆遼委等各流域機構的學員一起系統的學習了《社會調查及調查研究報告撰寫》、《中國水資源管理》、《保密工作基礎知識》、《水利公文寫作》、《水利法制建設》、《幹部成長規律研究》、《對當前水利形勢的認識》、《如何提高執行力》、《心理調試和溝通技巧》共9門課程。學習過程中,我認真聽課,認真筆記,認真思考,圓滿完成了各項學習任務。通過學習,系統的梳理了一名水利公務員必備的知識,進一步提高了政治修養,強化了理論素質,更重要的是發覺了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對未來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公務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下面談幾點個人體會:

一、把握當前水利脈搏,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

作爲一名水利系統公務員,最重要的是依法治水,依法管水,依法興水,所以,對國家的治水政策及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的把握應該是很重要的一項基本要求。陳雷部長講話指出“水是基礎性的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的經濟資源,是生態與環境的控制性要素。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挑戰和緊迫任務。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現代化進程的重要時期,也是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加快轉變的關鍵階段。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與生產力佈局不相匹配,不僅是中國現階段的突出水情,也是中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需要長期應對的基本國情。”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楊德瑞主任的給我們學院仔細的回顧了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出臺的時代背景和戰略意義,更使我們認識到肩頭承擔着踐行可持續發展水利的責任,堅定不移的用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指導日常民生水利工作。工作中,只要堅持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堅持以人爲本,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堅持統籌兼顧,堅持改革創新,堅持現代化方向就不會偏離民生水利可持續發展的軌道。只有真正理解可持續發展的治水思路,才能更好的把握當前水利脈搏,積極踐行才能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

二、提升自我,學會溝通,利用團隊精神把事業幹好

隨着世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綜合國力競爭的日趨激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個人要想在職業生涯中得到更好的發展,就必須具備更加優秀的素質。通過情商和心理溝通技巧的學習,使我更加清醒的認識到自己和優秀的差距。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識素質、能力素質、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只有具備高素質才能成爲一名優秀公務員。

發展自己可以以划單人艇的心情去生活、發展自己、表現自己,但日常工作中更多時候我們是劃的龍舟,每個人的成敗得失是休慼相關的,只有和諧溝通,同舟共濟,以團隊的力量來用心完成各項工作,才能把我們的事業幹好。如老師講的90%規律使我一下明白了我們規劃科主管的規劃爲什麼遲遲交不了卷。一個規劃項目,從設計院的規劃處設計人員>規劃處總工>院總工把關>技術中心評審>委內校覈>委領導基本上6個環節,每個環節的工作人員一般是90%的思維,即做到100%太累,60%太危險,90%優秀剛好,如此,前面5個環節的90%連續的結果就是59%(假定優秀爲1),59%的成果就是合格還達不到,誰都不會滿意,因此,返工就是必然的選擇,有的規劃返工的不止2、3次。很簡單的道理在實際應用中很容易忽視,在今後的工作中,我爭取把學到的知識貫徹到規劃組織的各個環節中去,將每個規劃組織好,拿出優秀的答卷。

三、把握規律,科學規劃自己成長

作爲一名國家機關的公務人員,要把握幹部成長規律,認真定位,科學規劃自己的成長。通過對幹部成長的目標、動力、途徑、素質、環境、標準、關口、週期八大基本要求及幹部成長萌芽期、成長期、成熟期、成就期、淡出期五個階段規律的學習,對幹部如何成長有了感性認識,對自己發展有了規劃方向。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既然走上公務員崗位,也要樹立一個長遠發展目標,纔能有動力持續的發展自己。心存高遠,學會融入,善於積累是幹部成長的第一步,做到“定好位、講規矩、明責任”,幹好工作,是塑造合格幹部的基本要求,做到這些才能向更高的目標衝擊。道理明白很簡單,真正做到卻很難。在未來的流域水利工作中逐步發現自己,提升自己,發展自己,是個人成長中的一個長期目標,對上對下負責,時刻關注民生,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的修養。

應該說這次培訓對於我不僅及時而且實際,解答了我在前段工作中出現的.一些迫切需要解答的問題,爲我今後更好的開展工作打實了基礎,創造了條件。更重要的是這次培訓使我清楚的知道怎樣纔是一名合格的公務員,如何成爲一名合格的公務員。在今後工作中增強服務意識,努力轉變工作作風,團結幹事,務實謀事,積極做好本職工作。

水利心得體會6

黨的報告提出,進步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進步綜合國力的關鍵。明確要求堅持走中國特點自主創新道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貫徹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到20xx年,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要實現這一目標,靠的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積累、科技實力的構成、科學技術體系的建立、充足的科技人力資源的支持和全社會各行各業的共同努力。

水利作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在我國未來的創新型國家建設中肩負側重要的作用,水利行業應當在科學、系統認知我國自然水環境和基本國情,維護、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和社會可延續發展方面發揮出行業引領上風。爲此,水利行業必須儘快實現觀念和機制的轉變,實現理念創新、技術創新、管理模式創新,不斷提升水利科學技術管理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在創新型國家建設中謀求水利事業同步發展。

水利創新、事業發展,要靠人才。具有一支數目充足、眼界開闊、勇於創新、把握現代科技管理知識的高素質水利人才隊伍是保證水利事業可延續發展的關鍵。進入新世紀以來,隨着水利各項改革不斷深入,水利事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水利職工隊伍也發生了較大變化。水利人才隊伍整體素質有了大幅度進步,在水利建設的高潮和管理中人才隊伍得到錘鍊,一批優秀幹部脫穎而出。

但與報告提出的創新型國家建設的目標要求和與之相適應的水利事業可延續發展的要求相比,水利人才隊伍建設還存在差距。主要是:隊伍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不夠強,高效運轉、佈滿生機活力的創新體系和管理機制還未構成;人才隊伍素質存在嚴重不平衡性,地區差異明顯,基層隊伍整體素質偏低;高層次、資深的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數目不足;從深化水利體制改革和資源水利發展的要求看,人才專業結構、隊伍專業化程度、社會服務手段和技能儲備等有待改善,市場經濟管理能力和適應性須進一步進步。對此,應當甦醒地熟悉,我們在重視水利工程建設、強化資源水利管理的同時,必須重視和加能人才隊伍建設,這也是今後一段時間裏一項重要而艱鉅的任務。我個人以爲可以加強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要建立與時俱進的思想理念。

要建立科學發展的理念。積極思考和研究水利在我國“成爲人民富裕程度普遍進步、生活質量明顯改善、生態環境良好的國家”的發展進程中承當的社會責任,謀求改革、創新、發展的新思路。

要建立資源水利的理念。新時期水利的內涵與外延都有了新的擴充,要依照“兩個轉變”的治水思路和自然科學規律,以法律賦予的相干職責制定中長時間發展規劃,研究可延續發展的資源水利管理職能和體制,整合水利管理資源,指導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機構和人才隊伍建設工作。

要建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充分發揮人才資源開發在水利發展中的基礎性、戰略性、決定性作用。要牢固建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觀念,堅持德才兼備原則,把品德、知識、能力和業績作爲衡量人才的主要標準,不唯學歷,不唯職稱,不唯資格,不唯身份。建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觀念,爲各類優秀人才的脫穎而出創造條件。

二是要進一步建立健全人才引進、培養、使用、管理機制。

要突出人才建設的戰略重點,修建人才成長的政策環境。以滿足水利改革發展中對領導人才的需求爲重點,培養優秀領導幹部;以適應水利信息化、現代化建設需要爲重點,培養創新型專業技術人才;以適應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可延續發展水利轉變的需要爲重點,培養高層次專門人才、現代管理專業等緊缺人才;以適應依法行政、依法治水的需要爲重點,培養知法、懂法、依法執政的專業人才。

要修建有益於人才成長的環境。要在重大科研和工程建設、管理項目實施中把培養青年人才作爲重要任務之一,鼓勵青年人才在艱苦複雜的環境和豐富的社會實踐中鍛鍊成長。同時深化幹部人事制度和分配製度改革,創造公然、同等、競爭、擇優的用人環境。充分發揮各類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努力構成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人才輩出的新局面。建立職務能上能下、職員能進能出、佈滿生機和活力的管理機制。

要建立人才引進的工作機制。根據事業發展的需要,研究急需人才的專業、層次和素質要求,不拘一格引進所需人才。鼓勵採取諮詢、講學、兼職、聘請、技術合作等方式展開交換合作。遵守人才成長的客觀規律,努力修建留住人才的和諧氛圍,以環境留人、以事業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堅持高出發點、高標準引進優秀人才,堅持“公然、公正、公平、擇優”的原則,在重視引進人才的學歷、專業的同時,重視對其職業道德、心理身體健康、及團隊合作精神等綜合素質的考察。

要建立後備幹部培養機制。各級領導班子要把培養、建設後備幹部隊伍放在重要議事日程,依照素質良好、數目充足、結構公道的要求,建立、充實後備幹部隊伍。加強後備幹部的培養與鍛鍊,完善後備幹部管理工作,同一調配和使用後備幹部,優化後備幹部資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