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寫作心得體會

寫作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3W 次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寫作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寫作心得體會

寫作心得體會1

一、幾點感受。

(一)要端正態度。作爲單位的通訊員無論是自願爭取的,還是領導指派的,既然在“其位”,就應“謀其事”。可能有人會覺得,治黃工作是幹實在事,有實績的,不需要寫過多文字來宣傳。但如果工作幹得好,宣傳也到位,不是更能讓大家瞭解xx的治理與開發取得的成績,更有利於治黃工作的開展嗎?再者,相信我們當中很多通訊員本身就是辦公室行政崗位,多思考、多采寫新聞稿,對於我們自身素質提高和發展也極有裨益。

(二)要有淡薄名利,樂於奉獻的精神。新聞宣傳工作任務艱鉅,使命光榮。如果沒有淡薄名利,樂於奉獻的精神,如果信心不堅定,不增強做好新形勢下新聞宣傳報道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是難以做好這方面的工作的。

(三)要做到細心和耐心。辦公室工作本來就頭緒多、事情雜,工作任務繁重,新聞宣傳工作作爲辦公室工作的一部分,有時會與其他工作發生衝突,需要鍛鍊有條不紊地安排和處理好各項工作的能力,不能顧此失彼。新聞宣傳工作由於面向的是公衆媒體,任何一點的疏漏都會影響到報道的真實和嚴謹,進而影響到單位的形象,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在繁雜細碎的工作中保持一份細心和耐心,說到底,就是要不斷加強自己的責任心。

(四)要吃得了苦頭、耐得住寂寞。爲確保新聞的時效性和真實性,平時要做到及時瞭解新聞事實,及時寫稿,送領導審覈,及時送稿、發稿,這些序列的工作很多時候都是你用業餘的時間去完成的,犧牲週末和假期時間是很正常的事,放棄了許多其他的個人愛好。所以,如果沒有吃苦耐勞、甘於寂寞的精神,是無法做好業餘新聞宣傳報道工作的。

二、幾點體會。

(一)多學。既要學習國家的大政方針,又要學習治黃業務理論。對於黨和國家關於xx事業的方針政策、文件精神,對於系統內的業務範圍、工作性質,我作爲信息員都進行了虛心瞭解。特別是系統各科室兼職信息員報過來的信息,我都進行反覆認真的閱讀把握,盡力做到爛熟於心、手到擒來。一旦需要有關的信息報道,不至於手忙腳亂、措手不及。新聞寫作不同於一般的文章撰寫,既需理論的指導,也要經驗的積累。工作中,我係統地學習閱讀有關書籍資料,更多的是虛心向老信息員、材料員請教,摸索網站發稿的動態,把握用稿側重點,提高用稿命中率。通過學習,切實樹立信息意識,提高信息的獲取能力、理解能力、處理能力和表達能力。

(二)多想。是好搞新聞宣傳報道工作的首要前提。發現一個新聞事件,頭腦中就必須圍着這個事情轉。如何擬題,如何立意,選擇什麼角度,表現什麼主題等等,都是要靠多想來解決的。可以這樣說,一篇沒有經過深刻思考就匆促而就的新聞稿,肯定稱不上是好新聞。

(三)多問。對通訊員來說,在基層要捕捉到大的新聞,機會的確不多。這時,我們的腦子裏就應該多想多轉,儘量抓住身邊的“小事”來作文章,從這些“小事件”中來反映大主題。這樣寫起來不但容易上手,又能集中筆墨寫出深度來。但是,在動筆前,我們就應該在採訪上多下功夫,對於不明白的地方,要虛心向一些專業人士請教,多問幾個爲什麼,面對一個新聞事件,要想及時瞭解事情的全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必須不恥下問,瞭解事情的真相,從而挖掘出新聞的價值,寫出有宣傳報道價值的新聞。

(四)多寫。許多通訊員可能都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如果長時間不寫東西,突然間叫你寫個什麼的,好像心裏空蕩蕩的。而如果經常寫,好像越寫越順、越寫越有感覺。所以經常提筆,對鍛鍊寫作能力是有直接幫助的。

但是,“手勤”也是很難做到。在這方面,我深有體會。記得剛從事文祕工作的時候,由於剛到新的崗位,每天總是忙忙碌碌,除了起草公文和整理材料外,白天幾乎很少有靜下心寫新聞稿件的時間,一連兩個多月,沒有一篇稿件見報或被網站採用。爲了扭轉這種“顆粒無收”的局面,我積極向老同志請教寫作的方法和技巧,每天加班加點到深夜進行寫作練習。就是勤寫,多練,經常動筆,久之就會熟能生巧。

寫作心得體會2

一是對於不熟悉的工作或者不熟悉的文種,要先廣泛借鑑、力求把握工作或文種規律,然後再謀篇佈局、構思行文;

二是對於熟悉的工作或文種,要根據實際、依照規律,先搭好框架、定下主題基調,然後再四處借鑑,看別人如何組織材料、擬製觀點。

無論是哪一種借鑑,都要留意借鑑的兩種弊端:

一是在浩如煙海的資料中迷失方向,不知如何選擇有用的資料;

一是受別人的資料影響,固化自己的思維,走不出別人的圈子。

所謂創新,一是集成創新,即通過有序擇舍、靈活改裝等手法,按照一定的規律,把借鑑來的文稿組合成一個新的文稿;

二是貫通創新,即在借鑑中把握工作規律,然後在規律指導下起草新的文稿。

寫作心得體會3

1、經常審視自己的寫作模式,嘗試改變。專業和業餘的差別在於:專業總是嘗試進步。

2、閱讀是寫作之父,經歷是寫作之母,而只有不斷寫才能生下孩子。

3、多讀多寫――是第一定律。

4、寫作多半被人認爲不務正業,但總比遊手好閒好。

5、寫作之所以被鄙視,大概很少人能靠此吃飯。

6、寫作從模仿喜歡的作者開始,就像練字臨摹喜歡的字帖。

7、張大春說:作文是別人給題目,寫作是自己找題目。

8、作家都是速記員,記下神靈的語言。――斯蒂芬。金

9、寫作是件苦事,因爲你無時無刻不在寫,收集素材,構思情節,組織語言,形成文字只是懷孕分娩的結果,讀者看不到你嘔心瀝血的過程。

10、讀者就像在沼澤裏掙扎,任何寫作的人都有責任將沼澤的水抽乾,將讀者救到平地上,至少也要扔給他一根繩子。――斯蒂芬.金。

寫作心得體會4

如何搞好寫作教學,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是每個語文教師經常思考的問題。學生寫作積極性不高、寫作水平不高是現實。那麼,我們不能束手待斃,那樣只能惡性循環。如何主動去解決這些問題,突破它,我在實踐中,採取了下列方法:

出題激發:人們常說,題好一半文,作文時出好題,避免陳舊,不能一看便索然無味,無話可寫;出的題要能寫,有的,新穎性強。看見題就想寫出來,一吐爲快。比如:《論“彎腰”》、《我的名字》等等。有時,我讓學生出題,且每次不止一個題,任選。有時,無題,隨意寫,只限定訓練目標。“放膽文”時常寫一寫,也很好。

隨筆激發:拿出一個筆記本,全班按學號寫,每天一人。一般是後一人,一是看看前一人有作文,且要求一人寫出三言兩語的評價。學生很看重“面子”問題。隨筆不規定題目、內容,只要語文課代表的後記便知:我們不必擔心寫跑題,不用苦惱沒話說,不用害怕不及格,我們放馬在心的中原,毫不岩石地寫出心裏話……我們寫着,說着,甚至笑着,哭着……記載着我們成長的足跡。

批語激發:我喜歡熱愛我的每一位學生,他們的一點進步,一個優點,我都在批語中表揚。哪怕與作文無關的,比如,祝賀你期中考試獲得第一名;祝賀你當上班長;你的字真漂亮;才女……這裏成了我和學生溝通,交流的好地方。不要小看它,你的一句關心話,他可能記一輩子,作爲教師,要承認個性差異,優點要去挖掘。

張貼激發:這是一個老辦法。優秀作文,我貼在走廊裏,令年紀甚至全校師生都知道。有時要主動去找其他的老師或領導,要求他表揚一下某位同學。這個作用可大了,他們的成就感一下就上來了。被張貼三次以上的,自己掏腰包,給他買個紀念品,再獎勵性地告訴他,可以免寫一次作文。實際上沒有不做的,他還爭取第四次張貼呢。

結集激發:開學初,我就宣佈:今年作文要結集,作爲紀念品,永遠保存。實際上就是作者把優秀作文打印若干份,裝訂成冊。有一次,我們把作文集贈送給外校來參觀的領導老師,並得到了他們的誇獎。學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有的嘔吐能夠學還把作文集作爲禮物,送給過生日的同學。他們極爲榮耀。人人都努力寫好作文,爭取人選。

目標激發:把作文要求,分解細化落實到每次作文之中。每次作文只提一兩項要求,只要達到這個要求,哪怕其他方面差點,也是好文,也表揚,缺點不足下次改就行了。我想降低要求,學生容易成功,成功會給他們帶來喜悅,成功會激勵他們再去爭取更大的成功。

給分激發:平時的每次作文,我都給打分,且都儘量給高分。目的就是激勵他們,給他們信心,讓他們感受到,我們作文還不錯,有時他們也認識到自己的作文不值這些分,但他們心裏還是很喜悅。每次發作文都喜悅,每次都感覺自己在進步,這樣,學生也有積極性,因爲我知道,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技法激發:學生作文,有時是不自覺地運用一些作文技法,他們沒有意識到,我就儘量挖掘出來,還往往批上:某某大作家就用過這種方法,很好!再家上一個感嘆號,表達我的讚許。另外,我還告訴給他們一些技巧,用“如果用上什麼什麼方法,你的分數還會提高5分……”的話,巧妙地激發他們協作的積極性。協作是輸出,如果不讀書輸出,哪來的才輸出呢。這個道理,我也常跟他們講。

演講激發:演講兩分鐘,一種是每天課上前五分鐘,找一個學生口頭演講,題目不限,練習他們“說”的能力。因爲“說”與“寫”是分不開的。另一種就是自己的優秀作文,因爲,讓他們“背”下來,當衆演說一遍,給他們表現的機會。不管是哪一種,師生都進行點評。因爲不是按學號,不是人人都有這種機會,被選上的學生,很自豪。點評時,有時還發生爭執,場面很熱烈。

模仿激發:被模仿文有時是學生的習作。經過反覆修改,成爲佳作。讓全班同學模仿優秀作文的思路、寫法、語言等等,重新寫一篇。作者很高興,很得意。這實際上是一題多作,也是一種修改訓練。也有不屑的,那就個他叫板,讓他拿出更優秀的。

“發表”激發:鼓勵優秀作文給報紙雜誌上投稿。發表後,讓作者在全班朗讀,談體會。大家再給點評。全體氣力,鼓掌致謝。因爲他爲班級、爲學校爭得了榮譽。

實踐表明,學生內心潛藏着巨大的寫作能量,需要我們去點燃,激發。我們要想盡辦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去寫作。

我覺得,首先語文老師要熱愛學生,像喜歡自己的孩子一樣喜歡他們。爲他們一點進步,而歡呼歡欣鼓舞,切不可搞那種“恨鐵不成鋼”的訓練,也不要抱着“愛之深,責之切”不放,責之太切,他們不接受,而往往又打擊了他們的信心,培養了一批失敗者。要懂的“親其師信其道”,你愛他們,他們也愛你才成。

其次,要研究他們心理,學習心理,寫作心理。學生往往爭強好勝,很要“面子”,喜歡聽表揚的,渴望成功,你要推波助瀾,不是“逆水行舟”,挫傷他們的自尊心、積極性。請記住,好孩子是表揚出來的。

第三,作爲語文教師,你要關注、關心他們。他們的喜怒哀樂。要像他們的父母那樣關心他們,要像優秀的上家對待“上帝”那樣,熱情周到地服務。我是說,這樣會讓學生感覺到,語文老師對我最好。改變他們那種“你要我學”爲“我要學”。達到這個境界,一切都好辦了。投入感情很重要。

寫作心得體會5

基礎寫作心得體會思考是一個痛苦的過程,而思考之後的收穫又讓人感到一種莫名的興奮與欣慰,就在這種痛苦與興奮交織之中,基礎撰寫已經塵埃落定,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也將接近尾聲。回想基礎撰寫的那些日子,一切都歷歷在目,在實驗室挑燈夜戰,在宿舍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有過山窮水盡疑無路困惑,有過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激動,也有過撥開烏雲見日出的喜悅,基礎寫作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我痛苦並快樂着,這是一個一邊思考和一邊探索的過程,難免也走了一些彎路,我驀然回首,基礎的文獻綜述、開題、中期檢查、預答辯各個環節還記憶猶新,深有體會,下面談談對基礎撰寫的幾點體會,純屬個人看法,僅供學習交流。

一、選題要準確,俗話說

,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基礎寫作也是一樣,選一個恰當的題目是寫好基礎的關鍵之一。萬事開頭難,就是在選題的時候,要考慮好多的因素,既要符合理論的發展趨勢,緊跟時代的步伐,有一定的新意,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又要符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自己有一定的專業知識的沉澱,或自己感興趣。在選題時一定要進行深入的論證,選題要適中,既不要太難,自己沒法寫下去,又不能過於膚淺,研究價值不大。這就是要結合自身情況,量體裁衣,在導師的指導下,選一個符合自己實際的題目。題目一旦論證確定,就要樹立目標和信心,堅定的寫下去,在寫作過程中遇到困難在所難免,我們只有進一步調查研究,尋求解決困難的辦法,切忌朝三暮四,猶豫不定,切忌中途換題,臨陣換將,就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不要中途換題,這樣會分散自己的精力,一定要相信自己,選定的題目是有科學依據的,自己有能力有信心寫下去,這一點,信心最重要,這是我們基礎寫作的動力和支撐。

二、研究思路要清晰。

題目選定了,我們就圍繞基礎進行深入的論述,思路最重要,思路決定出路。基礎寫作,總有一個思路,是按時間順序,歷史發展順序,戰鬥行動順序,還是邏輯順序,這根據自己基礎的實際情況而定,只有做到研究思路清晰,才能圍繞主體開展論述,這也是從總體上對基礎的一個把握,不會讓基礎寫作偏離主題,做到形散神聚。根據研究的思路,我們可以列出基礎的各級標題。

三、觀點要鮮明。

基礎寫作過程中,要善於用簡明扼要的話總結自己的觀點,要敢於亮出自己的觀點,就是在基礎的三級標題之間對自己的觀點要有所體現,切忌把觀點隱藏在正文中間,要做到讀者看了你的綱目,就知道你寫了什麼,表達了怎樣的觀點。切忌人云亦云,泛泛而談,說了半天,不知道要表達什麼意思,我們所有的工作都是爲我們的中心論點和分論點服務的。

四、論據要充分。

基礎基礎,重在論證。這與我們編寫教科書有很大區別,教課書的重點在於解決“是什麼”,而基礎的重點在於解決“爲什麼”。基礎不需要像教課書一樣面面俱到,可以不完整,但一定要亮出自己的觀點,把道理講明白,爲什麼是這樣的觀點,論據一定要充分,我們可以採取講道理,擺事實,舉例子進行論證,古今中外,歷史的,現在的,未來的,都可以用來論證,論據充分了,我們的基礎才顯得豐滿,論點才能站得住腳。

五、找準自己基礎的創新點。

基礎的創新點或進步點,就是你基礎的閃光點,也是你基礎中最核心的地方,碩士基礎的創新點一般爲3―5個即可,這必須站在一定的高度,進行深入的思考,要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舉措,創新點的優劣,從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你的學術研究水平和基礎質量,也是你基礎答辯時必須重點彙報的東西,這也是吸引專家教授眼球的東西。

六、合理借鑑和引用他人的成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就是在佔有資料和文獻的同時,要借鑑他人的強處,進一步進行研究。牛頓說過,我之所以看的更遠,是因爲站在巨人的肩上。我們在論證的時候,一般可以採用歸納、總結和演繹的方法,當看到幾個相似的觀點時,我們可以進行歸納和總結,找出它們的共性,得出它們的規律,那就是自己的觀點。從他人研究的一個內容,我們可以進行聯想和演繹,是不是對我研究的東西也可以引申,可以借鑑。在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時,一般要遵循一個原則,引用了人家的論點,就不能引證人家的論據,引用了論據,就不能引用論點,這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七、詳略要恰當。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文章篇幅不在長短,有新意就行。在基礎寫作中,千萬莫以字數論英雄,字數只是個門面,關鍵是內容,在基礎創新的地方,應該重點論述,基礎中其它部分要恰如其分,詳略恰當,有張有弛,重點內容,濃墨重彩,相關內容,蜻蜓點水,切忌一碗水端平,我們要學會彈鋼琴。真正一篇好的基礎,就像你見到的一個美女一樣,添之一分太肥,減之一分太瘦,恰到好處。而不是在湊字數,可要可不要的東西,堅決刪除,別留着佔版面,浪費讀者的時間。

八、定性與定量分析結合。

大多數軍事學學基礎,基本上具有理工科基礎的特徵。有了定性的研究往往是不夠的,就是講的天花亂綴,它的說服力是不夠的,我們要借用數學的、計算機的相關知識,對其進行定量的分析,計算和模擬出結果,這也是自然科學研究的精神,用事實說話,切忌僞造數據,篡改數據,這是學術道德不允許的。

九、巧妙運用圖表。

圖標的功能就是簡明扼要,能形象的反應出研究的問題,讓人看了一目瞭然,賞心悅目。把我們的基礎比作一部電影的話,那麼圖標就是電影的插曲,是相當重要的,沒有圖標的基礎,通篇純文字的基礎,讓人看了就是有點不過癮,就像只有一種純顏色,沒有色彩,就像看黑白電視一樣,顯得有點滄桑,基礎中的圖表的作用相當重要。

十、文中腳註和參考文獻要全面。

在基礎寫作中,不可能不引用別人的觀點,不過基礎寫作中標註出來了,這是研究的需要,不能算抄。但一定要有下注,要標明文獻的出處,具體到頁碼,不然很容易有抄襲的嫌疑。一般在引用中,不能出現大段的引用,最好是轉化爲自己的語言,把意思表達出來。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基礎撰寫沒有捷徑可走,只有一步一個腳印,認認真真的去完成,在基礎的字裏行間凝結着導師和作者的心血,一份耕耘一份收穫,預祝在一起並肩戰鬥的兄弟姐妹順利通過!

寫作心得體會6

這次爲期3天的短期培訓,聆聽了原冀中能源集團組織部和人力資源部部長王學新老師的精彩授課,學習了有關新聞報道的基本要領和有關拍攝技術基礎知識,使自己學到了很多知識,受益匪淺,下面,就幾天的緊張學習培訓談一下心得體會。

一、培訓內容“實用得體,通俗易懂”

此次新聞培訓課由號稱是“冀中能源第一筆桿”的王學新老師親自授課,本人認真聽課,認真做筆記,虛心向他人學習。王老師在授課的2天中,給我們講述了19種公文的寫作,例舉了38種範例,每講到一種公文的寫作,他都把每種公文的概念、特點、種類進行一一的點評、解析,用簡明扼要的觀點進行總結,讓每位學生聽後耳目一新,非常容易理解和接受。

二、講課形式“新穎生動,栩栩如生”

無論王老師講到哪個章節,還是講到那種公文的寫作技巧與要點,他都能用鮮明生動的範例給大家講地仔仔細細,作爲我這個學生來說,越聽越想聽,不知不覺已寫下了20頁的學習筆記,大約7000字左右。王老師不僅把公文的特徵講得淋漓盡致,而且把正式公文與非正式公文的區別講得清清楚楚,不僅把每篇公

文的歷史背景闡述的一清二楚,而且還進行反覆的剖析,讓學生聽了之後如同自己寫作一樣,頗有同感,深受啓發。

三、所學知識“務實得當,貼近實際”

此次培訓內容,主要講解了我們常用的公文和非正式公文的寫作,切實務實,貼近實際,比如請示、批覆、決定、決議、通知、通報、報告、會議紀要等等這些文體,都是我們在日常的工作中經常用的一些公文,而一些非正式公文,如開幕詞、閉幕詞、祝詞、致辭、工作安排、工作總結、工作報告、領導講話等等十幾種公文都是我們天天使用的幾種公文。這些公文如何寫好,關鍵是自己在構思、取材、錘鍊等方面做非常細緻的工作,王老師講得好,公文寫作的方法與技巧要注意三方面,一是精心彈好撰寫的“三部曲”,二是潛心撰寫,三是精雕細刻,同時也注意“十忌關”的出現,以免把公文寫的一無是處,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四、學習效果“知識增長,受益匪淺”

雖說時間短暫,但是本人學到了很多知識,瞭解了企業常用公文的寫作要領和基礎知識,是我們學習的好機會,難能可貴。不僅學了知識,而且培養了個人興趣愛好,學到了領導講話的藝術和水平,使自己受益匪淺,增長了不少知識。在授課中,王老師大破大立的寫作思想,智慧、人性化的引用到了偉人身上,他說:“主席的思想就是大破大立的思想,主席的智慧就是大破大立的智慧,主席的一生就是大破大立的一生。”形象生動。

另外在寫作構思上,在標題和語句的錘鍊上,王老師畫龍點睛的講析印象至深。

今後自己在公文寫作中,一定要苦下功夫,慢慢消化吸收老師傳授的知識,爭取使自己的公文寫作得到一個很好的提高。

文以載史 重責行文

鳳化分公司 李志強

人類的文明史,顯現的是文字的發展史。

文字是傳承歷史的主要載體,無論國家、團體、企業等各種組織。這之中公文無疑更是其發展歷史的最真實的記載。因此,公文的寫作一定要站在對歷史負責的高度來進行創作。基於此,更是爲了提高廣大文字工作者的寫作水平,集團公司舉重望遠,組織了這次新聞宣傳工作培訓班,我有幸聆聽了王部長、郝部長等專家學者的精彩講座,收益頗豐。

一、公文寫作首要的是要明確主題

無論新聞、文件的起草,首要的是要明確主題。工作中的每項工作都有一個關鍵的目標,雖然有很多具體的要求,但總有一條主幹貫穿於其中,抓住了時間的主幹,也就找到了工作的重心,這樣才能發散開來,讓閱讀者明白公文的主要目的,瞭解自己需要工作的重點,纔能有效的指導工作,纔能有效的向受衆宣傳需

要表達的主旨。所以只有自己首先明白了工作的重點,才能文達其義,不至於讓人看後不知所云,越看越迷糊。

二、寫作者的底數要詳實

從事公文寫作的人,大都坐在辦公室裏,面對電腦裏面各部門彙報的各種總結、資料、成果,看似洋洋灑灑,但因爲工作的千頭萬緒,對事物的認識和看法、角度等差異,這些資料未必都能真實全面反映工作的真實狀態。因此,我們必須要深入現場,調查研究,摸清底數,讓公文內容真實反應實際情況。

同時,還要廣泛的收集各種數據。要站在對企業負責、對職工負責的高度,避免一葉障目不見森林,更不能以偏概全,使文字成爲以訛傳訛的載體。

三、寫作者的思路要清晰

在明確了事件的主旨後,又有了廣泛充裕的資料,然後就是要進行思路的整理了。每位文字工作者都有類似的感受:一份任務接受了以後,很長時間感覺無從下手,就只好不斷的閱讀收集到的資料,當各種情況爛熟於心的時候,會有一條枝幹清晰的脈絡展現在眼前,這就是思路。只要這條思路清楚了,寫出來的公文才能圍繞主題,不至離題萬里。

另外還要多與領導溝通,明白並理解領導在此項工作中總的目的和思路,並將自己總結出來的思路與其溝通,達到上下一致、目標一致的目的,從而圓滿完成工作。

四、公文必須切合實際

任何工作都必須做到務實,尤其是新聞和公文。企業的發展、改革、創新等都必須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進行。脫離實際的烏邦託是無法執行並取得實際效果的。甚至會給企業造成浮誇不實的後果,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這就要求新聞報道、公文必須堅持切合實際的原則,將企業和事件的真實情況反映出來,樹立誠實的文風和文化,切忌虛構。

五、文字工作者必須要勤於訓練

俗話說熟能生巧,巧能生花,寫作也是這樣。

對於正式公文,要嚴格按照格式和要求規範來訓練,杜絕自創和隨心所欲;對於非正式公文,則要多寫多練,結合實際情況多思考,多練筆。寫的多了,就能發現規律,從而達到嫺熟的程度,提高工作效率。並且寫的多了就會把握更多的規律,能夠不斷提升自己駕馭文字的能力,達到文詞達意、隨心所欲的地步,爲企業的發展貢獻更多的才智。

充實的時間,總是那樣的短暫。

短短四天的時間匆匆結束了。我們能夠在如此幽靜的環境中,尤其是剛剛兼職政工工作的我,在繁忙的工作中擠出時間來聆聽被稱爲冀中能源文膽的王學新部長和井礦攝影專家郝中華部長的精彩授課,能夠有機會和井礦集團各公司的同行們互促互進,溝通交流,是集團公司領導對新聞宣傳工作者的期望和厚望的具體表現。因此,我們要在實際工作中結合自己的實際,在打造“三基四創”“11535”黨建品牌和建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

寫作心得體會7

通過網上研修學習,我聆聽陳大偉教授《教師的成長與寫作》的講座,深刻了解到一個教師一步步從優秀教師成長到研究型骨幹教師乃至發展到專家型教師的過程,深受鼓舞、啓發,太多的是反思,回顧自己走過的教育之路,雖說有成績,通過對比還有太多不足需要,亟待改進。

這次培訓學習讓我瞭解教師對幸福的理解,每個教師都渴望幸福,但教師的幸福是一種能力,教師如何把握學生的心態,啓動學生思維潛能,和學生碰撞思維的火花,讓學生在你的45分鐘的課堂知識海洋中翱翔,這是教師的一種能力,教師具備了這種能力,當然就有幸福感,幸福靠教師自身努力獲得的。所以教師想在教育中幸福快樂必須從思中去做。

只有學會不斷反思,才能真正成長“人因思而變”,教師只有不斷反思自己教學才能改變自己想法、用法,而教師的想法、用法怎樣獲得?從哪裏獲得?陳教授的青蛙和小鳥的故事,給我們教師深刻詮釋,我通過教授的精闢講解,反思我自己,對比我自己,我是否從“四個小鳥”的故事得到啓發、反思。回顧我以前的教學例如:《因地制宜發展農業》這節課,我直接問同學們農業的概念是什麼?學生回答起來就很困難,但如果我你換一種方式,從學生生活的實際出發,考慮有的學生是農民就是種地,有的養雞、種樹,那我通過了解學生生活入手,從學生談家庭生活中感受理解農業的概念,理解農業就在我們身邊,他們很願意學。教,師蹲下身子瞭解學生,那麼農業概念這個知識設計,可能就從學生這個”小鳥”那獲得的。再比如《美國》這節公開課,現在回想大部分教師給予我很高的評價,而唯有我的教研員趙秀波老師給了我不同看法,她當時說,如果你能把自然地理以人文的形式呈現出來,你的本堂課的教學效果會更好,自然地理以人文化的形式呈現,直到今天學生都很喜歡,克服自然地理枯燥的現象,讓自然地理形象化、人文化,今天再次反思,趙老師也是我教學生涯促進我發展的“小鳥”。總之,我的成長的確有學生、老師等等這些不同“小鳥”的幫助指引。

寫作心得體會8

今天要在這裏談寫作心得,其實心中有愧,寫的文章並不出色何以談心得,只得寫一點個人的'看法罷了。

說到寫作當然首推閱讀,閱讀是一種汲取營養的過程,有了營養才能正常發育成長嘛,當然這也是一種原始積累的過程。古人對閱讀也有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之說,讀了萬卷書才能下筆如有神。但我卻不以爲然,因爲我讀書不多,不要說萬卷了,恐怕連百本都不到,不過種類倒不少,譬如有四大名著,有朱自清的散文,有唐詩宋詞,有武俠小說,也有現在流行的修真類小說,當然還有當下最爲時尚的《盜墓筆記》等,不過我尤其喜歡的是魯迅先生的書(像《朝花夕拾》,《吶喊》,《兩地書》之類)和一些科普類的書籍。

當然每個人讀書都有自己的習慣,有的人讀得快,有的人讀得慢,也有人喜歡邊寫邊讀,至於讀的書也是形形色色,有人喜歡讀這樣或那樣的書籍。而我讀書的習慣是從小被父親逼出來的,雖然讀的書不多,但每得一本新書最少要讀三遍,喜歡的可能要讀上五六遍。因爲小時候每看完一本書父親往往會讓我把書中的內容像說書一樣講出來,講不出只能二遍三遍的讀。於是就養成了我這種讀書習慣。

那麼我就介紹一下我對自己這種習慣的看法,當一本新書讀第一遍時猶如走馬觀花,看到最後,前面的內容基本上大多忘卻了。當讀第二遍第三遍後,書中的內容就能像說書一樣講出來了。讀到第四遍時便能粗略明白書中的含義了。讀到第五遍才能初窺作者寫作時的心境。因此到現在我倒覺得讀萬卷書也未必是好事,走馬觀花倒不如靜心觀其一者。

說過了閱讀,就再談談我對寫作的看法,剛纔我說過閱讀只是一種原始積累,可以掌握大量的詞彙和一些美文美句,在自己寫作時可作爲引用或參考,但真正寫作的關鍵卻在於平日對周邊人和事物的細緻觀察。

這麼說吧,如果閱讀給寫作帶來的是一篇作品的軀殼,那麼觀察就是作品的靈魂。我們不妨仔細的觀察一下週邊的人們,就會發現在你觀察下的每一個人都會有一個不同的故事。那麼我們回過頭來再觀察一下週邊的事物,就會發現每發生的一次小小的事件經過組合就是一篇未加修飾的文章,同時我們還可以觀察一下自己身邊的一草一木,哪怕是一隻爬在樹葉的蟲子也會成爲一篇文章的素材。那麼我們生活中每一天都會發現自己身邊會發生好多有趣的事情,如果把這些都用到了寫作中去,就會發現自己的思路頓時開闊,我想這大概就是下筆如有神助的意思吧。

至於寫作我是喜歡即興的,也就是說當我發現一件有趣的事物時,興之所至之下,即興而寫,此時寫作就會發覺自己真有些文思潮涌,下筆如有神助的感覺,因爲每寫完一句彷彿就有人在我耳邊敘述着下一句的內容。然我最不喜歡的就是命題作文了,因爲要寫一篇正好是自己從沒觀察到過,甚至連想都沒想到過的作文,就像是要從空杯子裏倒出水來,甩上半天也甩不出一滴水,肚中空空如也,又何從下筆呢?

因此我認爲寫作之重,在於閱讀與觀察,得其二者才能寫出一篇稍不差強人意之作品來。

當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寫作方法,以上不過是我一家之言的一些愚見,以作拋磚引玉只用。亦真心希望能與真正的小寫霸探討一些寫作之良方,以作晨曦學習之用。

寫作心得體會9

今天在家寫了一整天的作業。

早飯後,我先給自己制定了一個學習計劃。早上準備寫英語作業,語文練習,作文草稿;下午,我抄作文,寫英語作業,寫日記。制定了計劃,我有信心。拿出英語書和作業本。我媽要多寫,多說,練英語。讓我把每個單詞寫五遍。沒問題,沒什麼。我拿起筆,手裏的筆彷彿有了魔力,在練習本上翩翩起舞。感覺就一會兒,一頁,兩頁……不知不覺,英語作業還可以。我從書包裏拿出語文基礎訓練,正要去做。突然看到筆筒裏有一張小卡片。有了它,我又忘記做作業了。我玩的開心的時候,媽媽在客廳說:“學習是爲了自己。不好好學習,不專心,還不如不學!”哦,這樣的小動作我是避免不了的,但是我媽眼睛一緊,我得繼續寫作業。不一會兒,中國人就完了。

接下來就是今天最重要的任務,——。老師要求寫一篇關於暑假髮生的事情的文章。我今年的暑假豐富多彩,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這並沒有讓我失望。我仔細想了想,決定寫一寫和表哥一起去天翔公園。在腦子裏想好了,拿起筆,就連上帝似乎也在幫助我。四個字直衝我腦袋。想停的時候停不下來。我看見鋼筆在紙上飛舞。半小時後,作文寫完了。我媽給我看了一下,指出了一些錯別字和一些不協調的地方,讓我下午抄的時候改正。一切都結束了,整個上午都結束了。今天早上真的很充實。

下午,一切都像早上一樣順利。只花了一個小時抄作文,聽英語光盤,做作業。即使是平時覺得很難的日記,今天也很有趣。把我的想法寫下來不就是日記嗎?

今天過得很開心,很充實。

寫作心得體會10

三十年前,我從事文書檔案工作時就經常做抄寫工作,因爲那個時候還沒有電腦,在工作的實踐中我練就了一手寫字的功夫,雖然字寫得不怎麼地,但流利、清秀、而且寫字的速度也很快,那個時候,不僅繕寫,而且還刻鋼板,隨着時間的推移和工作中的錘鍊,我又開始寫文章,由此開始了真正寫字生涯,這裏所說的“寫字”,是指的寫文章,因爲寫文章,也就有了一些感想。

我聽很多網友們議論,他們認爲喜歡寫作的女人是內心世界十分豐富和細膩的女人,喜歡寫作的女人是有追求而又不甘寂寞的女人,喜歡寫作的女人還是多愁善感,期盼愛和溫暖的女人,於是我作爲一個喜歡寫作的女人也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我現在所說的寫作,是指學習創作文學作品,是指我用拙劣的手筆把人世間的喜、怒、哀、樂來描寫,從散文中抒發着情趣和意境、小說裏構造着栩栩如生的人物和故事、詩歌中描繪着浪漫情懷,由此歌唱人類、歌唱生活。

從創作的過程中我對學習寫作有了一些粗淺的認識,我感覺到不管創作什麼文體的作品,首先從思想上,要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就確立了作品的思想性,於是也就有了主題;要有深入實際,觀察生活。觀察人物,於是就有了素材,素材是爲主題服務的;然後就是寫作的技巧了,主題鮮明,素材新穎,技巧到家,作品才能吸引讀者,最後就是堅持,要敢於堅持,不怕辛苦,反覆練習,不斷提高,鍛煉出紮實的文字功底,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高尚情操,通過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寫出與時俱進、質量上乘的文學作品來。

我想,不管我是怎樣的水平起步,我已經在鍵盤裏體驗創作的艱辛,同時也在體會讀者的感覺,也在享受着評論家的指責,不管怎樣說,也因此成長。

寫文章要自然去雕飾,該收的收,該放的放,該點綴的點綴,該取捨的取捨,要反覆琢磨,反覆雕飾,直至如同一塊晶瑩剔透的美玉感覺到賞心悅目。魯迅先生在回答文學青年“如何才能寫出好文章”的問題時強調了兩點:一是多看,二是多練。這裏的“多看”即指多觀察。這就說明:要寫好文章,要掌握嫺熟的文章寫作手法,就要多觀察,學會觀察,筆下的生動就來自於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礎。俄國小說家契訶夫就這樣諄諄告誡初學者:“作家務必要把自己鍛鍊成一個目光敏銳永不罷休的觀察家!――要把自己鍛鍊到觀察簡直成習慣,彷彿變成第二個天性。這是一種需要時間去磨練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在實踐的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寫一篇文章不難,但寫好一篇讀者喜歡的文章那就難上加難,比如當我寫一篇小說,首先要提煉好主題,要立意新穎、故事內容深刻、佈局要巧妙,描寫要準確細膩,在構思故事情節時材料始終爲主題服務,去粗取精,去僞存真,用平實的故事來反映社會、生活,以此歌頌人性的美麗,目的達到了,也許文章纔算寫好了。而即使我做到了這些,往往我的文章也並不能就寫好了,因爲網絡文學裏,讀者的文化層次很高,而寫作人的作品能否合乎他們的欣賞水平呢?因此努力也是沒有止境的。

我只能說是一個喜歡寫作的人,在寫作裏尋找着自己的快樂,在寫作裏陶冶着自己的情操。我常常對自己說,要寫好文章,首先要做好人,不慕虛榮、不求浮躁、不玩小聰明,踏踏實實,這樣也許才能寫好文章。看到很多寫作的人,他們用不同的文體鮮活在文壇上,使得這個世界絢麗多彩,我學習着他們,寫着自己的作品。只求一步一步,不斷進步!

我想要提高自己,先要多讀優秀作品,中國的、世界的;歷史的、現代的文學精品,他們是我們的老師,多讀的同時就是多寫多練,練習才能提高。

在這春光無限美好的五月裏,我繼續努力在文學創作當中,應該說我正處在冷板凳階段,在孜孜不倦的堅持中,在經驗不斷積累的過程裏,我要學的東西太多了,我想做的事情也太多了,可我也感覺累了,老了,堅持,只有不息的努力和追求才能有美好的明天,只要努力了,有了這個過程,即使你是一個很平凡的作者,即使你永遠也沒有名氣,但作爲你的喜歡和追求,你也就沒有什麼後悔,有人欣賞你的作品了,那也是一種欣慰。

寫作心得體會11

《幼兒教師教研活動及寫作指導》這一本書看完後,使我受益匪淺。我知道,每一位教師都需要不斷學習、提高,都應具有終身學習與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而我們的專業化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通過學習,在如何參與教研活動、怎樣更好地開展教研活動等方面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教研活動是教學工作的先導,是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提高教師業務素質的關鍵所在,也是提高教師反思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爲了深入貫徹《綱要》,把握最新的教育理念,教研活動的開展就更爲重要了。那麼如何開展教研活動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呢?

 一、全員參與制定開放的、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計劃。

以我們對教研的關注只侷限於教材中的教育內容,制定的計劃傾向於具體的教育活動,教師的時間和精力大部分花在教具的準備上。雖然我們通過研究某一課能幫助我們提高一些教育教學中的技能、技巧及一些教學細節問題,但實際工作中一些常見的日常工作難題卻困繞着我們,如:“如何培養幼兒的一日常規?面對調皮的孩子採取怎樣的教育措施?怎樣進行美術評價?如何進行有效的提問?”等。看完這本書我明白,教師們要根據自身教學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存在的疑慮與困惑都列入了教研活動範圍之內,如專題討論、觀摩評議、設計專題等,在重視教研活動的同時使教師將反思的態度與行動貫穿到所有的教育活動中。通過教研活動切實促進日常工作水平的提高,教研活動計劃的制定爲我們鋪好了一條開展教研活動的行動路線,它爲我們開展教研活動提供了根本保證。

那如何高質量的進行教研活動,在研討的過程中我認爲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轉變觀念--變要我學爲我要學,教師積極情感與需要促進自身發展重要途徑,激發和調動教師內動力,讓教研成們自覺自願行動。(2)搭建舞臺--讓每位教師都有自我展示機會,從工作經驗分:老教師和年輕教師,對老師們提出同樣的發展要求進行分層指導。從業務能力分:骨幹教師和發展教師,爲每位教師搭建成長平臺,使人人享有成長空間。(3)創建環境--提供人文教研環境,爲教師們提供良好心理環境。(4)反思實踐--提升教師專業素質,通過實踐--反思--實踐——改進,循環反覆,螺旋式上升過程,提高教師研討反思能力及教師專業水平。(5)注重指導--形成傳幫帶氛圍,實踐經歷和經驗學習對新教師成長十分重要。

 二、深入學習理解教學理論,將新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教研活動中。

幼教理論是我們進行教研活動的指路燈,缺乏教育理論教研活動就迷失了研究的方向。如在教研活動中我們常常反思這樣的問題:怎樣提問才能激起幼兒回答問題的慾望?如何進行創造性遊戲指導?如何進行課程整合?等。每當遇到這些困惑我們才感到缺乏理論的支撐,我們需要理論指導。因此我們找到相關的理論資料進行深入地學習,學習了這些理論我們嘗試將教育理念融入到教研中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每當我們解決一個難題就好像向教研的頂峯攀登了一步,心中充滿喜悅與自豪。我們深切地感受到理論和實踐密不可分,理論是實踐的前提和基礎,實踐是理論的運用和吸收。

 三、提高教師綜合素質促進教研水平不斷上升。

教師素質的高低決定着教研活動水平的高低。除抓好幼教理論學習之外,還要加強其他方面的學習,如走出去到姐妹園參觀學習,聽專家講學術報告,多上評優課,多舉行評比活動:基本功比賽、遊戲比賽、教育活動評比等。這一系列的活動使教師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有了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羣體更能深入地進行教學研究,從而促進教研水平不斷地提高。

書中講到,教研活動是教師集體反思、不斷提高、不斷成長、不斷進步、不斷開拓的活動過程。我相信,只有重視教研活動,幼兒園的保教質量才能提高,才能使教師們成爲善於反思的研究型教師。

寫作心得體會12

一、什麼是心得體會?

在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後,把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啓迪等寫下來,寫成的文章就叫?讀後感?。在參與社會生活與社會實踐中,人們往往會產生有關某項工作的許多感受和體會,這些感受和體會不一定經過嚴密的分析和思考,可能只是對這項工作的感性認識和簡單的理論分析。用文字的形式把這些心得表達出來,就是?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是一種日常應用文體,屬於議論文的範疇。一般篇幅可長可短,結構比較簡單。

二、心得體會怎麼寫?

心得體會的寫法心得體會的基本格式大致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1、標題心得體會的標題可以採用以下幾種形式:在活動(或工作)中的心得體會關於活動(或工作)心得體會(或心得) 心得體會如果文章的內容比較豐富,篇幅較長,也可以採用雙行標題的形式,大標題用一句精練的語言總結自己的主要心得,小標題是在活動(或X X工作)中的心得體會?

例如:從小處着眼,推陳出新——參加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的心得。

2、正文這是心得體會的中心部分

(1)開頭簡述所參加的工作(或活動)的基本情況,包括參加活動的原因、時間、地點、所從事的具體工作的過程及結果。

(2)主體由於心得體會比較多地傾向於在文章標題下署名,寫作日期放在文章最後。

三、寫作心得體會應注意的問題

(1)避免混同心得體會和總結的界限。一般來說,總結是單位或個人在一項工作、一個題結束以後對該工作、該問題所做的全面回顧、分析和研究,力求在一項工作結束後找出有關該工作的經驗教訓,引出規律性的認識,用以指導今後的工作,它注重認識的客觀性、全面性、系統性和深刻性。在表現手法上,在簡單敘述事實的基礎上較多的採用分析、推理、議論的方式,注重語言的嚴謹和簡潔。 心得體會相對來說比較注重在工作、學習、生活以及其他各個方面的主觀認識和感受,往往緊抓一兩點,充分調動和運用敘述、描寫、議論和說明甚至抒情的表達方式,在敘述工作經歷的同時,着重介紹自己在工作中的體會和感受。它追求感受的生動性和獨特性,而不追求其是否全面和嚴謹,甚至在有些情況下,可以只論一點,不計其餘。

(2)實事求是,不虛誇,不作假,不無病呻吟。心得體會應是在實際工作和活動中真實感受的反映,不能扭捏作態,故作高深,更不能虛假浮誇,造成內容的失實。

(3)語言簡潔,生動。心得體會在運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敘述、議論的基礎上,可以適當地採用描寫、抒情及各種修辭手法,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是要準確選擇感受點寫讀後感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讀出所讀書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展開來寫的基礎、中心和出發點。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啓迪。以大家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爲例,從諷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領悟到沒有真本領矇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

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若是考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鑽;再要從管理體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制,爲南郭先生一類的人提供了飽食終日混日子的客觀條件,從而聯想到改革開放以來,打破鐵飯碗,廢除大鍋飯的必要性。一篇讀後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作爲初學者,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說的一點來寫。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注意聯繫自己的實際情況,從衆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爲全文議論的中心。

要寫得有真情實感不要矯揉造作地拼湊感受,要避免公式化。上半篇介紹文章內容,下半篇對照自己聯繫實際來個自我批評,最後再來寫上幾句空洞的保證。我們要開放思路,在真正理解原文閃耀的思想火花和藝術力量中真切的感受會驟然產生。寫獨特新鮮的感受檢查式的讀後感不可取,要盡力寫出有新意的見解來感染讀者。例如王安石《讀孟嘗君傳》該文一反常人論調,說孟嘗君只是好做雞鳴狗盜之徒的首領,所以真正有治國之才的士一個也沒得到。全文不到一百字,卻被譽爲駁論文的千秋絕調。

四、讀後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爲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併爲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係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爲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臵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爲基本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繫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繫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繫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爲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繫、前後脫節。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寫作心得體會13

在寫作過程中,我們十分重視觀察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因爲觀察是獲取生活經驗的直接途徑,而且觀察活動也是不斷積累作文素材的過程。與觀察相比,體驗是指體驗者生活在對象所處的環境中.親自感受進而認識對象和環境的一種特殊的實踐過程。體驗離不開觀察,但它比觀察更帶有親臨性和情感性。觀察可以以旁觀者或局外人的身份感知對象,獲得關於對象的感性經驗,而體驗過程中的體驗者,見是以當事人和參加者的身份,與體驗對象構成一種直接的對象性關係。在這種對象性的關係中.體驗者必然經歷一次情感或心理的變化,從而在心靈深處留下深刻的記憶。這意味着,觀察經驗來自外部的知覺活動,而體驗記錄的則是人的內在情感變化的經歷。

寫作是個體內心精神世界的流露,需要個體有樂於表達的意向、善於表達的能力,它體現的是個體認識能力、思維想象力、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及情感意向的整體水平,是個體語文素養、人文素養的重要標誌。

一、設身處地地體驗對象

體驗能力的獲得不是通過傳授的途徑完成的,而是需要一個體驗的環境和氛圍,我們自覺地進入這種體驗的環境和氛圍,用自己的心靈去感覺和體悟對象,把自己和體驗對融合在一起,這樣,體驗的能力才能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形成。

寫作過程中,素材的獲取方式一般靠平時對生活的觀察和了解,也就是說,我們筆下的人物和事件來自生活的印象,我們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認識並表現生活中的人和事的。當我們寫自己身邊的人和事件的時候,即便選擇的是自己熟悉的人物和親身經歷的事件,但在寫作中也常常不能令人滿意,其中一個客觀的原因,就是我們對所寫的人物或事件並沒有切身的體驗,因爲印象和體驗在理解的深刻程度上是有很大差異的。寫自己的親身體驗更爲直接些,因爲自己的經歷和感受自己清楚,所以表達起來容易得心應手。從這個意義上說,寫作應該重視我們親身體驗的內容,強調體驗在認識和表達上的自我優勢。

在我們的內心世界,其實我們是希望自己總是在生活中充當新的角色,因爲新的角色會給我們帶來新的感受和體驗,而這種新的體驗是帶來寫作靈感的又一源泉。有的文章之所以寫得生動逼真,或許就是因爲作者具有切身的體驗,而且這種體驗是由自己承擔的角色帶來的體驗,這與旁觀別人做事情得到的體驗是有着根本區別的。所以,設身處地地體驗一種角色的感覺,往往可以形成直接的經驗,因爲直接的體驗給人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

美國學者威廉姆斯在寫作培訓中提出了一種教學策略,稱爲“直觀表達”:運用各種感官感受事物,使其具有表達

情緒的技巧,並能啓發對事物的敏感性。譬如:把自己當成故事中的一個角色,想象自己在故事中的情境,運用嗅覺、聽覺、動覺、觸摸覺等直觀感官。這種策略其實不是一種現實角色的轉換體驗,而是一個假定角色的虛擬體驗,它的關鍵在於讓寫作者進入角色,站在角色的立場和角度展開想象。而要做到這一點,除了提供誘發想象的媒介之外,我們的經驗儲備也直接關係到訓練的質量。

二、在體驗中注意內在的感覺

我們在寫作過程中,常常注重細緻入微地觀察身邊的人、事、景、物.並且力圖用語言表達自己觀察的結果。這其中存在着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那就是我們在強調注意自己對外部對象的感覺時,無形中忽視了內在體驗的重要性。事實上,當我們面對同一個觀察對象時,雖然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距離去認識和把握它,也可以運用不同的語言去記敘或描寫它,但對象是一種客觀的存在,如果僅僅限於細緻入微地表現對象本身,寫作者個性的差異就無法充分地表現出來。所以,在觀察訓練中,要求注意自己的內在體驗和感覺,就顯得十分重要。

人的差異的存在,決定人的體驗永遠具有個人化的特點。由於體驗常常伴隨一種內在的感覺,這種內在的感覺需要通過內部注意去感受和把握它。譬如觀察人的情感變化,如果不能在內心世界捕捉住這種變化,它便會隨着時間的流

逝漸漸淡化甚至消失。很多寫作者一般不注意把握這種內在的感覺,他們往往把注意投向外界的對象,並且不斷地轉移注意的目標。只有那些讓他們感動、給他們的心靈造成影響的人或事物,才能在他們的情感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成爲只屬於他個人的情感體驗。

爲了將注意力指向自己的內心世界,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情景的創設,把自己引入情感的氛圍中,想象自己的處境,並進入一種內心情感的體驗。在這種體驗訓練中,要不斷地注意內心感受,並隨時具體地記錄、表達自己的感受。在平時的生活經歷中也是如此。我們在生活環境中往往遇到一些特殊的情況,在這些特殊的生活境遇中,我們的情感心理會發生各種各樣的變化,如果有意識地注意自己內心體驗的過程,就會不斷豐富情感經驗的世界。

三.在美的對象體驗中學會審美

在我們的寫作過程中,經常到大自然或現實生活中去觀察尋找美的東西並不難,因爲在我們生活的視野中不缺乏美的事物。但是,這並不等於說發現了美的存在,就能獲得審美的體驗和審美的情感,這其中存在着對象感知和審美體驗的差異。當面對一個美的對象時,我們不僅要善於發現美,更要在美的對象體驗中學會審美,從而獲得審美的經驗。

培養審美修養和審美體驗的能力,首先應該注意積累審美的印象,多在生活中獲得美的經驗。美的環境必然對我們

的身心產生美育效果,使我們不斷增強對美的事物的感受力和審美體驗的能力。學會體驗美的事物,還應該到大自然中去尋找美。譬如,在春光明媚的日子,我們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在山坡上,在原野中,在小河畔尋找春天的足跡,體驗春天來臨的感覺;在金色的秋天裏,我們可以走向豐收的田野,去感受一種成熟的美麗和收穫的喜悅。體驗大自然的美當然離不開觀察,因爲觀察是體驗的基礎。

我國早年著名科學家和教育家王星拱曾經分析過情感活動的特點,他說“情感是盲目的,它只知道——或不知道——愉快、悲哀、雄壯、纏綿。它決說不出來:愉快何自而來,悲哀抵於何境,雄壯之內涵如何,纏綿之外延奚似。倘若你能夠把這些答案源源本本地說出來,那是你的智慧使然。情感只能覺得,智慧方能知道。當我們用智慧分析情感的時候,情感的本身已經過去了”這意味着,人的情感只能通過體驗才能被感覺到,如果不注意體驗自己內在的情感變化的過程,一旦時過境遷,當時的情感波動就會化爲烏有。我們會被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所感動,也會爲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而歡呼雀躍,但是,當我們遠離那些讓我們感動的事物時,過去的那種熱情和感動就會逐漸在心靈中淡化。所以,在現實生活中,如何能讓自己有意識地注意自己的內心生活,捕捉內在的體驗和感受,這對於表達美的感受則顯得至關重要。

寫作心得體會14

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一樣,世界上同樣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因而,從某種意義上說,教育明顯地具有豐富、存異、共融、和諧等生態化特徵。“順性而教”,“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基本要義。園丁抑或教師們所能做的相同的工作便是認識自己的勞動對象,並施加以適時、適當的培育。然而,自從教育受到工業化進程影響以後,其共性化的方面被無限地放大,而人的個性卻受到了嚴重的制約,於是人就像在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標準件,經過多道工序的打磨,看似精緻,實則早已喪失了生命的色彩。偏偏我們常常會喜歡精緻美觀的標準件,卻寧可放棄富有創造潛質而也許尚顯稚嫩的人!

現時的作文教學不也是這樣嗎?它是工業的,而不是生態的——只要澆鑄好幾塊模型,就可以無限制地去複製相類似的產品——幾十年相同的題材(甚至連題目也不變),千篇一律的文章結構,如出一轍的思想情感,依葫蘆畫瓢式的作文指導……還有什麼能比這更乏味的呢?難怪老師想到作文就厭,學生見了作文就煩!可悲的是,偏偏在應試的考場上,我們只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千差萬別的學生,而且,從印版裏敲出來的作文常常會順順當當地拿高分!於是就有了熱鬧非凡的造印版,賣印版市場,於是作文教學就異化成了敲印版!

其實,只要有點頭腦的人都明白,印版式的作文在社會生活中是一無所用的。千姿百態的生活和個性迥異的學生是無法用幾種印版去生搬硬套的。但是,我們的作文教學似乎從來不覺得這是個問題,多少年來就這麼教下來了,而且還大有就這麼教下去的趨勢!我們老是在埋怨語文教學“少、慢、差、費”,作文教學低效乏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印版式作文惹的禍。我們今天作文教學中之所以出現諸多荒唐現象,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無視生活的豐富性和人的差異性,無視學生的人生閱歷、人格修養、認知水平、思想情感等在作文過程中所起的關鍵作用!我們在不厭其煩地訓練學生“敲印版”技巧的同時,常常蠻不講理地剝奪了他們個性表達的權利。他們只能無奈地做着思想的傀儡和寫作的奴僕!

在作文教學中關注孩子自身的差異,理解孩子生活的差異,讓孩子有差異地發展,這就是把人當成人來教的作文教學!也許,要認識這一點並不困難,但真要做到這一點卻還必須付出自己的勇氣和心智。如若我們有更多的老師能從不同的視角去審視作文教學,去改革作文教學,那麼,前景應該是非常美妙的!

寫作心得體會15

談談我們的“教研寫作”基層學校教科室的工作,以什麼爲抓手?老師們撰寫學科專業論文,職稱評定有要求;學校的課題研究,有上級教育科研部門進行開題和結題論證,乃至還有中期檢查,學校教科室只需配合。

近十年來,我們學校堅持不懈地把“教研寫作”作爲教科室工作的主要抓手,取得了一些成績,嚐到了一點甜頭。老師們的教育視野日漸開闊,讀書氛圍逐步濃厚,寫作水平不斷提高,獲獎和發表的文章逐年增多,學校的教育科研課題從一片空白到現有在研三級課題十一項,等等,這一些成績的取得,“教研寫作”功不可沒。

那麼,何謂“教研寫作”?

實際上,我們開展“教研寫作”評選活動,也不是一下子想到的,而是有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

03年上學期始,我們開展了“校內教研論文”評選活動;06年上學期,爲促進老師們把學校下發的書籍和有關學習資料消化吸收,我們在全校教師中開展了“讀書心得體會”評選活動;06年下學期,學校申報了《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專業化建設研究》課題,課題組在全校班主任老師中開展了“班主任工作案例”評選活動。

自07年上學期,我們把“校內教研論文”評選、“讀書心得體會”評選、“班主任工作案例”評選整合起來,統稱“教研寫作”評選。08年上學期,有老師提出要搞“校本小課題研究”,也將其納入“教研寫作”評選。

至此,對“教研寫作”的內涵,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層面,我們有了如下理解:

1.從功用上來理解

“教研寫作”評選活動是一個羣衆性的、基礎性的平臺。所謂“羣衆性”,是指全體教職員工,不僅僅是指專職教師。所謂“基礎性”,是強調行動,強調身體力行,要開步走,要邁步行,要由此出發,至於水平、水準如何,並非第一重要。任何高遠的目標都有一個出發的基點。

教育是一種生活,這是杜威早已經說過的話。朱永新認爲——

教育就是生活,但我們更認爲它是一種特殊的生活。教育必須確保受教育的個體生命獲得充分的成長,必須實現社會對於一個未來公民的希望。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教育又不是簡單的生活,而是一種特殊的教育生活。這種教育生活,又不能等同於學校教育生活,如在家庭裏父母和子女的溝通,在職業生涯中每個人的學習,都可以視爲教育的生活。所以,我們理解的教育生活,應該是面向男女老幼、從墳墓到搖籃的全人與全程的。

我們認同朱永新的觀點,把教育理解爲:面向男女老幼、從墳墓到搖籃的全人與全程的。這樣,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將“教研寫作”理解爲面向全體教職員工的,而不僅僅是面向專職教師的。學校的後勤保障人員、行政科室人員、各級領導,都可以書寫自己的精彩人生、教育感悟,這些關於教育生活(面向男女老幼、從墳墓到搖籃的全人與全程的)的文章,對他人有啓示作用,對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有借鑑意義,同樣可以參與“教研寫作”評選活動。當然,用心工作、潛心讀書、認真思考是提高文章質量的前提。“教研寫作”評選的過程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交流。

通過“教研寫作”評選活動的開展,提高教職員工的服務水平是長遠目標。而我們現實的考量是:每年或每學期,上級教育科研部門有心理健康教育論文評選、教育理論論文評選、職業教育論文評選,還有其它教育行政部門、各級教育學會舉辦的論文評選,等等,“教研寫作”評選活動可以起到“備用庫”的作用。

2.從類型(內容、體裁)上來理解

從我們的“教研寫作”之名稱由來,我們大致可以把“教研寫作”的作品類型概括爲:

教育教學論文;教學後記、反思,課堂實錄;教材解讀;讀書心得體會;教育教學和班主任工作案例;教育隨筆;校本小課題研究提出的問題和研究成果;教育敘事研究作品;等等。

我們對教研成果的表達方式的理解,既不窄化,也不泛化,更不神化。所謂窄化,是認爲教研成果只能是論文而且還必須有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等;所謂泛化,是把過多的東西裝入教研成果這個框,比如語文老師的無關教育的下水作文,教學總結、報告,工作計劃,等等;所謂神化,是指把教育科研看得太神祕,認爲自己不會寫文章(這在年輕老師比較常見)。

此處,我們注意了五點:

①本科畢業論文、碩士畢業論文,不允許參評。

②在研的課題研究產生的成果,鼓勵參評。“教研寫作”評選活動支持課題研究工作,爲其拓展獲獎途徑。但已經結題的課題研究成果,不準參評。

③關於校本小課題研究,我們簡化了程序,學校的規模不大,無需什麼開題、結題論證,但提倡教師之間跨學科跨部門聯合,基於本校,立足本校,爲了本校,提出好的問題,並紮實地開展研究工作,所產生的成果可以直接參評。

④關於教育敘事研究,提請老師們適當參閱有關資料(如:劉良華教授的《教育敘事——教師專業成長的最有效途徑》)。

⑤不提倡純粹的精深的學科專業論文(這樣的文章如果投遞出去,學科專業刊物採用的機率很大,這也正是我校“教研寫作”的基礎性之所在)。

3.從字面上來理解

從字面上來理解,“教研寫作”是關於“教研”的“寫作”。

既然是關於“教研”的“寫作”,那麼“讀書心得體會”所讀之書就主要是教育理論書籍,參評的“讀書心得體會”應該是閱讀某一部(篇)教育理論名著的心得體會,應用某一種具體的教育理論的體會,“教育隨筆”應該關注某一個教育熱點問題的討論,對教育理念、觀念的錘鍊,等等。

4.從關鍵詞、句上來理解

對我校“教研寫作”的理解有以下關鍵詞、句:

①源自本人:親身的實踐,自己的思考。

②立足本校:對本校的教育教學實踐有指導、借鑑意義。

③呈現與錘鍊:教師對教育世界、事件的呈現,和對教育理念、觀念的錘鍊。

④關注與聚焦:關注教師內心的變化,聚焦教師生命狀態的理解和調整。

⑤發展與成長:體現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和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個人的成長曆程。等等。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我們堅持公正,先對經過初選的文章編號登記,再將文章上的作者信息用刀片挖去,進行匿名評選。

總之,我們的“教研寫作”期待全體教職員工多實踐、多讀書、多思考、多寫作,關注自己內心的變化,調整自己的精神狀態到最佳——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